金融学博弈论案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博弈论案例
在金融学中,有一个经典的博弈论案例——最后通牒博弈。
举个例子,如果甲和乙在路上捡到了100元,然后甲和乙一起来分这笔钱,甲便有权提出一个分配方案。
也就是说,甲会提出诸如“我60你40,我80你20”这样的方案。
不管什么样的方案,只要他提出的方案被乙接受了,就按照这个方案来分配。
如果乙不接受,这个钱就会被交给警察,两个人谁也得不到任何东西。
这是“最后通牒博弈”的基本假设。
在这个假设的背景下,甲应该提出怎样的一个分配方案呢?按照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甲首先会想:乙是理性的,如果他不接受自己的方案,他就什么也得不到,收益是零;而如果接受,哪怕只有1块钱,也比什么都没有要好。
所以,甲按着“理性人”这样的一个基准,就会提出这样一个分配方案:自己分99块钱,给乙1块钱。
因为对乙来说,有总比没有好吧。
在现实社会中,甲提出的分配方案往往是对半开,或者六四、七三。
如果分配方案过于不公平,往往真的会一拍两散,两方都不会有好处。
在与家具定制商家讨价还价中,可以采用这种策略:首先,找朋友弄清楚商家的成本价;然后,在还价过程中,给商家留10%左右的利润空间。
一步还价到位,要么接受“最后通牒”的价格,要么就换别的商家来做。
博弈论在金融学中应用广泛,通过学习这些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中的决策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