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叶小纲:谱中国故事,诉思乡之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 面对面
对话叶小纲:
谱中国故事,诉思乡之情
文/本刊记者 陈 雷
大气的国家形象。

而这次“上海之春版”的《星光》则通过宋思衡的钢琴演奏与上海歌剧院合唱团的演唱,丰富了艺术形式和感染力。

用叶小纲的话来说,这次演的是一个“静版”《星光》,
不加动态声效,纯音乐和人声的配合更加感人。

叶小纲是土生土长的阿拉上海人,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上海记忆”十分完整。

二十二岁离开上海,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之后赴美留学,再回国发展,生活和工作的重心没再回到上海。

叶小纲知道本刊是上海文联会刊,代表和面向家乡文艺界,他不无感慨地对记者说,总觉得为上海做
得太少,应该再为上海创作些作品!
此番参加上海之春,是叶小纲印象中第三次比较重要和深入的参与,之所以决定以个人作品音乐会的形式接下“开幕音乐会”这项重任,也与他上海人的特殊身份和故乡情怀有关。

叶小纲带着世界首演作品衣锦还乡,“上海之春”为他提供了最合适的舞台,他也为“上海之春”打了一个漂亮的“头炮”。

音乐节期间,记者见缝插针地与行程满满的叶小纲进行了一次“老乡”间的对话。

文艺之家和上海记忆
记者:今年是您父亲知名作曲
刚刚结束的第三十四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仪式上,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纲携手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和演奏家黄蒙拉,老中青三代音乐人,共同开启了本届音乐节的开幕装置留声机。

随后,《中国故事——叶小纲作品音乐会》奏响了本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序曲——
音乐会中,交响组曲《敦煌》序曲《乐舞》,成为观众、媒体和业界津津乐道的焦点,因为有着“名家作品”“世界首演”的心理预期,也因为现场充满画面感、舞蹈性十足的旋律使观众得到了充分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

《峨嵋》和《悲欣之歌》等作品也呈现出祖国各地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特征。

《峨嵋》由黄蒙拉演奏小提琴、胡胜男担任打击乐手,它是叶小纲多次前往峨眉山采风后,受到山水风貌和人情风土的启发而创作的。

《悲欣之歌》的创作灵感则来自李叔同最著名的作品《悲欣交集》,此番通过低男中音沈洋的演绎,诗歌仿佛长上音乐的翅膀,成为介乎中国传统声韵与西洋音乐间的一种“歌谣”。

加入钢琴、合唱的作品《星光》,首演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时是钢琴和电子乐混合版,还加入“宇宙声”之类音
效,展现了包容、温暖、友好、
叶小纲
中国作曲家,出身音乐世家。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及美国作词作曲家协会(ASCAP)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评审委员,文化部职称委员会考评委员
和文化部侨联副秘书长,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获得者,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叶纯之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前几天,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了纪念您父亲的学术活动。

他在香港期间曾为一百多部电影作曲与配乐,影响很大。

您的早期作品中也有不少影视音乐,这是巧合,还是耳濡目染的结果?
叶小纲:我确实写过很多影视音乐,但是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比如《金色的梦》《湘女萧萧》《死神、老人与少女》……父亲都不在我身边。

所以,应该说我对影视音乐的创作,基本上没有受到父亲太多的影响。

当然这是从具体的艺术和技术上来说,父子之间的“艺脉”一定是相通的。

我出国前就写电影音乐,回国后也写了不少。

父亲一九四六年去香港,他是大姑叶露茜与姑父杜宣介绍下参加的“革命”,在祖母眼里却是一起与邻家小姐“私奔”的青春浪漫史。

父亲在港时最著名的电影配乐是《翠翠》《春天不是读书天》等。

最早唱他歌的是王若诗和费明仪,为增加销量,百代公司发行唱片时又请了林黛、严俊等明星演唱。

为报答父亲当年对她们的提携,王若诗与费明仪女士在我一九八七年赴美留学时帮助了我。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父亲在香港写下大量电影音乐,创作了很多电影插曲。

今天来看,百代公司的那些录音资料极为珍贵,很多乐谱早已散失,只有录音可以找回来一些。

我的很多作品,父亲根本就没听过;我自己觉得比较好的、比较成功的作品,他几乎都没有
看到,他走得太早了,非常遗
憾。

记者:您的家庭不仅是音乐之
家,据说跟上海电影界也颇有渊
源?
叶小纲:是的,我们家和上海电
影圈确实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有两位当演员的叔叔,一位是
叶小珠,做过演员,也参与制
作多部电影。

他的爱人也是电
影演员,而且是上世纪四十年代
的童星。

我的另一位叔叔叶小铿
曾在上海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做
演员兼翻译,演过不少角色,也
翻译、出版和上演了一些苏联剧
本,他还参加过不少电影和话剧
的演出,如电影《一江春水向
东流》《人在屋檐下》,话剧
《家》《春》《文天祥》《浮生
六记》等。

我的姐姐和表妹也都
是演员。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我的大姑
叶露茜,和姑父赵丹,他们在当
时上海乃至全国电影界都是大名
鼎鼎的人物。

大姑演戏第一是为
了热爱,第二是施展才华,第三
也是为了帮助祖母养家糊口。


样说起来,我们家还真是名副其
实的演艺之家。

记者:您对上海的童年生活还有
印象吗?
叶小纲:我是二十二岁时离开上
海的,考大学考走了,之后出国
求学,回国发展,多年来工作和
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北京。

不过
我可以自豪地说,在我这个年龄
层的作曲家中,大概只有我是真
正的上海人,很多长期生活在上
海的倒未必是土生土长的上海
人。

我在上海的童年记忆非常完
整,幼时经常去少年宫跳舞蹈,
住在南昌路六十九弄三号,后来
在陕西南路的一栋老洋房里也住
过,去奶奶家有时走着去,有时
坐五分钱四十一路……文革时
在读中学,经历过下农场,什
么崇明农场、奉贤农场都去过,
后来又到工厂里呆了六年。

所以
我说,我的“上海记忆”是完整
的,不仅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而且经历比较丰富,各种生活环
境都体验过。

上海之春“挑挑我”
记者:您创办的北京现代音乐
节,经过十五年不懈努力,如今
已经成为中国现代音乐面向世界
的品牌,同时也逐渐成为世界
范围内的重要音乐节,请您从
音乐节的主办者和参与者的双重
视角,谈谈对“上海之春”的观
感。

叶小纲:北京现代音乐节前身叫
中国现代音乐论坛,其实最早是
在上海广播乐团做的,当时胡咏
言任音乐总监,后来再移师

叶小纲、吕其明、黄蒙拉携手开启本届上海之春国际音
乐节开幕装置留声机(祖忠人摄)
16 ┸ 面对面
京。

这次回到家乡,当然非常兴奋和高兴。

“上海之春”应该说是第三次来,最早是在一九六四年,我参加“上海之春”的一个舞蹈节目,我是少年宫跳舞队的,演出照片我至今还保存着。

第二次是一九九八年,上海交响乐团邀请我出任驻团作曲家,我欣然应允,次年便创作出交响乐《春天的故事》,并在“上海之春”举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指挥是陈燮阳先生。

时隔二十年,今年是第三度与“上海之春”握手,而且这次是开幕式演出,意义非常重大。

音乐创作那么多年了,大家都知道瓶颈比较厉害,真正的突破是很难的。

我记得上海的一位领导曾经跟我讲,每次音乐节开幕式我们都害怕中场休息,因为一休息观众走掉一大半!当然有的作品探索性比较强,也不是人人都能喜欢,观众面相对来说就会窄一些。

这次上海市和文联领导对我很信任,希望我能冲破一些固有的东西,同样是上海人,同样搞开幕演出,看看到底能怎么做。

我很高兴也很慎重地接受这个任务,带来五个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也算是身体力行吧,我用我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

这次观众没有走,而且似乎越来越热烈。

整场演出的水准很高,剧场效果很好,看到观众高兴了,领导满意了,我也算是比较好地完成了这个艰巨任务吧。

记者:说到上海的观众和乐迷,包括上海这座城市的音乐氛围,您作何评价?
叶小纲:上海的音乐气氛比以前好,观众水平也高了。

我记得上
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
刚刚开始恢复交响音乐会的时
候,上海举行过一次贝多芬交响
乐全集系列演出,上海市民通宵
达旦地排队买票,盛况空前,非
常令人感动。

但是剧场里的噪
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包括吃东
西、嗑瓜子、随意说话……什么
都有,总之欣赏音乐的基本礼仪
和文明习惯还没有养成。

今天来看,上海的音乐观
众,尤其是古典音乐的观众,已
经非常好了。

首先是年轻化,不
像欧洲,听古典的全是白头发,
我们的音乐厅里年轻人很多,这
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其次是剧场
秩序,观众对艺术家的尊重都体
现得很好。

尤其在上海,我深有
体会。

再者就是上海有很好的音
乐硬件环境,譬如上海交响乐团
音乐厅,音响效果非常完美,最
大限度地抑制了噪音的传播。

记者:实际上上海有远高于国内
平均水准的古典音乐爱好者群
体,也有世界上堪称一流的赏乐
环境,于是真正顶级又受欢迎的
原创音乐,就显得格外重要和稀
缺。

叶小纲:所以这次上海市的领导
希望我带个头,我有一个比较好
的优势就是我是上海人,上海之
春“挑挑我”,给我一个在家乡
父老面前展示的机会,也从某种
意义上触动一下上海的音乐创
作。

这么多年上海的经济发展在
全国来说一定是最令人羡慕的,
但我们的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艺
术发展,似乎还没有出现一个稳
定的领跑局面。

这是需要大家一
起努力的,这次上海之春让我来
“打头阵”,题中应有这样的用
意。

我目前的身份又是中国音协
主席,上海话讲起来也是中国音
乐的一块牌子,我也算为上海争
得一点荣光。

但对上海的音乐创
作而言,我一直感觉自己参与得
太少了,希望今后我还可以发挥
更多作用。

《敦煌》为我开了一扇门
记者:其实很久以前您就为上海
创作过,而且名字里就有“上
海”,黄蜀芹导演的五十集电视
连续剧《上海沧桑》,是上世纪
九十年代末播得很火的一个作
品。

叶小纲:确实如此。

正如我之前
说的,我对上海的记忆是比较完
整的,我一直想为上海创作一些
作品。

希望这两年有机会多为上
海做点事情。

近期我还会来上
海,“中国故事”这个系列会一
直讲下去,在明年的“上海之
春”上可能再讲一个故事。

这次受上海交响乐团委约创
作的《敦煌》其实为我在“中国
故事”的创作道路上又开了一扇
门,这扇门里别有洞天,敦煌是
中华民族艺术的宝藏,有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音乐素材,一旦进
去之后,可以无限地探究,无限
地提炼,供你写作,供你开发一
辈子。

之前我已经开掘了不少“中
国故事”系列,比如写过《楚》
系列,写过《长城》系列,而
《西藏》系列是个特别重要的
系列,不光有《西藏之光》,
还有《喜马拉雅之光》,还有西
藏九个圣湖系列,每个圣湖都要
写个作品。

现在又开了一个《敦煌》系列的头,敦煌壁画无数,永远写不完,只要有精力可以一直写下去。

所以我很感谢今年的“上海之春”,从我个人的意义而言,它给我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音乐节开幕式上只演了《敦煌》序曲,从此有无数的灵感在激励着我,教我一发而不可收。

记者:这次“上海之春”,无论观众还是媒体都对您的《敦煌》首演抱有很高的关注度和期望值,显然他们并没有失望。

有评论认为,《乐舞》旋律带有强烈的歌舞性风格,您是如何确定或把握这首序曲的风格的?叶小纲:这次“上海之春”很多媒体都等着《敦煌》,其实他们错了,我这次音乐会的重点并不是首推《敦煌》,而是在于展示我的整体实力,因为这次面对的是上海的父老乡亲,叶小纲必须全方位地展现自己的实力。

我对《敦煌》也可谓心仪已久,一九八三年读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书里对敦煌有一些非常精彩的描述,那时候我就心动了。

我的毕业作品《辨》就是以敦煌为题材的,这次的《敦煌》则更多地着眼于现代。

我相信还有很多中国音乐家能够更多方位、更多层次地表现敦煌。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令人憧憬的题材,甚至可以为它献身。

至少我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会接着往下写,至少一个小时之
内的组曲要写完。

现在只是开了一扇门,因为风格要和我五个作品都不一样,《乐舞》故意另辟蹊径,用了歌舞性的风格。

其实严格来说,《敦煌》应该是靠近《喜马拉雅之光》这种风格,有缓有急,跌宕起伏。

但是我刻意在《敦煌》里放入了很多舞蹈性的因素,目的是要区别于其他几个作品的风格,为此我也颇费了点心思。

当然我个人的总体风格还是在里面,只是音乐的节奏型在我自己的作品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所以也是对我自己的一种
挑战。

接下来还有八幅壁画《逾城》《九色鹿》《阿修罗》《金光明》《天衣》《伎乐》《帝释》《丝路》要完成,八幅画写八个故事。

记者:据说《敦煌》是以莫高窟的壁画为主要表现内容,那么榆林窟的壁画您会涉及吗?叶小纲:莫高窟和榆林窟,两者风格是不同的。

榆林窟壁画的笔画有点类似工笔画,非常细腻,艺术感觉上不如莫高窟那么神秘。

榆林窟壁画更现实主义些,莫高窟壁画相对来说虚无的东西多一点,给人的直觉比较深邃,提供给我的创作空间也就更大,可以写出很深邃的东西。

《敦煌》里面各段风格都是不同的,第一段是写得比较闹猛,歌舞性的,有很奇怪的和声,音乐像洞窟里发出的神秘之声;但如果写后面的佛经故事,那就是另外一种感觉了……其实压力也蛮大的,希望今年开了个头之后,以后的“上海之春”可以把接下去的故事也演一演。

用音乐将“中国故事”远播世界
记者:您从四年前就开始到世界各地举办“中国故事”专场音乐会,作为中国故事、中国音乐,甚至中国文化的世界推销员,您的产品畅销吗?
叶小纲:我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又受西方文化熏陶的现代作曲家。

国内外多年演出与交流的经历,使我发现越来越多的观众正在爱上中国原创作品。

借助“上海之春”,我希望
更多艺术家能够推广多元的中国
给予叶小纲创作灵感的敦煌壁画
第34届上海之春开幕音乐会海报
18 ┸ 面对面
音乐创作理念,让更多听众聆听并爱上用音乐讲述的中国故事。

如果要说我的“推销”经验,那就是如果想要为世界所接受,首先不能缺少中国特色。

用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一种语汇,让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能够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思想感情,交响乐恐怕是一种很优美的方式。

音乐本身就是世界通行的语言,“中国故事”这个系列在国外演过很多次,从形式到内容没有任何障碍。

这或许也是用音乐来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优势。

如果音乐中还能加上民族特色,加上中国作曲家本人鲜明的风格,我相信肯定可以得到全世界的共鸣,我本人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

记者:您的“中国故事”推广计划遍及多少地方?
叶小纲:“中国故事”系列今年要去莫斯科和爱丁堡,已经演过的地方有纽约、慕尼黑、印度、哥斯达黎加、伦敦。

柏林还在谈。

每个地方演的曲目都不同,外国人的接受程度非常高,我觉得他们对来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音乐都能接受,好的音乐接受程度更高些而已。

其实说到底,最难的就是把音乐写好,质量永远是最难的,但质量也永远是代表一切的。

音乐好,故事就讲得通;音乐差,故事就讲不通。

所以这个活儿也是“真生活”(上海话,意为:真功夫),开这样的音乐会要有足够的胆量和魄力。

无生活,无创作
记者:您父亲曾经说过,作曲家得以创作的基础就是他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善于从生活中找
出可以表现、需要表现、值得表
现的素材的能力。

您认为您的创
作经历是否印证了这一观点?
叶小纲:完全可以印证。

中学毕
业后,我被下放到农场劳动。


后,又进工厂当了整整六年钳
工。

虽然有点坎坷,但这都是我
经历的岁月,我很珍惜。

就像长
江经过山川,也经过平原,都是
避不开的。

我一九九四年回国,至今
二十三年。

这二十三年我所经历
的一切那真是可以写厚厚一本
书,说实话,有成功的喜悦、有
领导的关爱,也受到过打压,领
教过卑鄙……没有这些生活体
验,我就不会写歌剧《永乐》。

这部剧里有大明王朝文治武功,
惊心动魄的宫廷争斗。

写人与人
之间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没
有那么深刻的生活体验的话,我
是不会去写这个戏的。

我把所有
人世间的欢乐、悲伤、喜悦、丑
恶、阴险、毒辣全部写进戏里去
了。

没有生活体验,不会去写;
没有生活体验,要写也写不出
来。

《永乐》是我明年想到上海
来演的,也是“中国故事”,今
年就要筹备这件事情。

我觉得这
部剧可能会在上海歌剧界开一个
先河,上海没有这样的歌剧。

以作品说话,以音乐怡情
记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
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著名
作曲家……国字头的多重身份,
使您游走于音乐家、教育家、社
会活动家等社会角色之间,您给
自己的人生定位,现阶段哪个是
主角?
叶小纲:现阶段当然是作曲家身
份最重要,而且未来一定还是如
此。

说实话,细细想想,我们到
这个世界来走一遭,能留下点东
西是不容易的。

大多数人是赤条
条来去无牵挂。

从这个意义上来
看,作曲家是幸运儿,如果你能
创作出好的音乐作品,那么你的
名字就可能连同你的作品流传下
去,被大家记住和评价。

这也就
是作曲家可以对后世作出的一点
点贡献。

虽然桃李满天下的教师
身份有时候也让我觉得很满足,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和情
感总会慢慢淡化。

只有好的作品
是永恒的。

之所以前不久上海音
乐学院举行了我父亲的纪念会,
还是因为他有作品,他有著作,
也就这两样东西能让大家记住
他,缅怀他,回味他的那些奇迹
般的往事。

记者:眼下很多小孩都在学习乐
器,各种培训机构、考证机构,
多如牛毛。

作为音乐教育家,您
对这些琴童家长有什么忠告?
叶小纲:我始终认为,听音乐,
享受音乐,或者学习音乐,不要
抱着太功利的目的。

其实音乐无
所不在,我建议家长们甚至在做
饭的时候、孩子在做作业的时
候,可以适当地轻轻地放一点点
音乐,让音乐慢慢沁入你和孩子
的心田,最终你们会觉得生活离
不开音乐。

这是很重要的。

我劝
家长们一定要放弃那种“要成为
什么家”的目标,音乐是提升人
们精神品质、情操修养的一种途
径和手段,如果把音乐当做人生
奋斗的一个崇高而远大的目标,
可能会比较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