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共16张ppt)2021-2022学年语文九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代淳熙十五年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 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积极主张抗金北伐,在 任职期间,不断遭到弹劾、诬陷,不得已赋闲在家。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两人志同道合, 经常书信往来,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
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
听读诗词,划分节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赢得生前身后名。
现实
可怜白发生!
穿越记忆的时空,辛弃疾的梦里有什么?
军营生活
分食烤肉 演奏军歌 检阅军队
作战场面
战马飞驰 弓弦巨响
雄心壮志
用自己的话描绘辛弃疾的梦。
兵士们欢欣鼓舞,吃着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 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 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 万箭齐发。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 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 喜地,旌旗招展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 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喝醉时,我挑亮油灯,细看宝剑,梦里回 到军营,听见吹号角的声音响遍全营 ,军营里 的士兵们分吃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合奏出雄 壮悲凉的军歌。肃杀的深秋,我在疆场上大阅 兵。
梦:雄壮 辛弃疾:有豪情壮志,英勇,功成名就……
现实生活中的辛弃疾是怎样的?
借酒浇愁,壮志难酬,苍桑悲愤……
小结
1.从全词来看,你读到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 主题:本词追忆了词人当年在军营中的火热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渴
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
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
可怜白发生!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由于朝廷的无 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 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醉梦中驰骋沙场,心中不由 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直抒胸臆,欲抑先扬,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感慨。
这是一个怎样的梦?从中可以看见一 个怎样的辛弃疾?
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双调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 这首词打破了常规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
气呵成,描写梦境,虚实结合。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借景抒情; 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直抒胸臆。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显 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宋代〕
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战斗场面的激烈和战事的顺利,也从侧面塑造 了一个英勇杀敌的将领形象。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在作者看来就是收复中原,与自己的抗金理想是一 致的。而通过自己的奋勇拼杀,能“了却”君王收复中 原的大事,正是自己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 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政治理想。
骏马像的卢那样飞奔嘶鸣,弓弦紧绷发出 霹雳般的响声。我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天下的大 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只可惜 已经白发丛生了。
现实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请你区分下面哪 些是现实哪些是
梦境?
梦境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 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对偶、比喻。《破阵子》这两句要求对仗。出现了“马”和“弓”,这 是战场上使用的东西。
马飞快,追杀之速;弓如霹雳,杀敌之猛。让我们仿佛看到敌人狼狈溃逃, 瞬间成为残兵败将,辛弃疾身先士卒,奋勇追杀,敌人纷纷落马,宋军大获 全胜。
最终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统一大业,赢得生前死后的 美名声。
细读诗句,想一想,辛弃疾是如何写梦的?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苏《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诗:“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
从视觉角度写出了众军士分食烤肉的热闹、豪气场面。 从听觉角度写出了战歌嘹亮,乐器轰鸣的热烈、悲壮场面。 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渲染了肃杀的气氛。
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和爱国 激情,大气磅礴,使词的感情上升到最高点。
这是一个怎样的梦?从中可以看见一个怎样 的辛弃疾?
梦:雄壮…… 辛弃疾:有豪情,壮志,英勇……
现实生活中的辛弃疾是怎样的?
醉里挑灯看剑
作者为什么“醉”?醉后为何“挑灯看剑”?体现出什么?
①作者闲居在家,内心愁闷,借酒浇愁,渴望重上前线,挥师北 伐,只能带着这样的渴望在梦中回到连营。 ②醉里挑灯看剑: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写词人在夜里酒醉后挑 亮灯芯观看宝剑,塑造了一个心情苦闷、时刻不忘杀敌报国的壮 士形象,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 无奈、悲愤。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南宋
学习目标:
一、朗读、背诵这首词。
二、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体 会作者的情感。
三、体会词的艺术风格。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是我 国历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 词人之一,辛弃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
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 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他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 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寄寓于词作之中, 词作风格沉雄豪迈。
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 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 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所以叫做“赋壮词”。
3.从全词来看,你觉得本词在构思上有怎样的艺术特点?
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现实—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
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 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章法 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