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
B.DNA的组成中碱基有四种,但可以构成八种核苷酸
C.胆固醇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运输,但若持续过多摄入,会造成血管堵塞
D.细胞的鲜重中水最多,各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2、下列关于蛋白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两条肽链,则推测该分子中有49个肽键
B.蛋白质既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也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C.在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会产生白色絮状物,说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
D.评价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时,应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均有一个细胞核,原核细胞有拟核
B.真核细胞中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与DNA和RNA的关系一样
4、酒精是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下列有关酒精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用无水乙醇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质量分数为8%的酒精进行水解
C. 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浮色
D.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遇酒精由灰绿色变为橙色
5、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过氧化氢的浓度、催化剂的用量等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2号、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和酶都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6、科学家经研究发现,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速度高于通过人工膜(磷脂双分子层),若剥离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后,水分子的跨膜运输速率变得缓慢。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通过人工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 剥离的蛋白质中可能含有协助运输水的通道蛋白
C. 剥离蛋白质前,水分子只能通过协助扩散跨膜运输
D. 剥离蛋白质后,水跨膜运输的方式只有自由扩散
7、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物质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度下降。

主要原因是( )
A.叶绿素等色素含量减少,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B.还原型辅酶Ⅱ等物质的积累,使光反应速率减慢
C.合成ATP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D.暗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的原料不足
8、花青素——一种水溶性天然色素,可直接被人体吸收,是当今人类发现最有效的抗氧化剂。

植物细胞合成花青素需要原料、花青素合成酶和ATP。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花青素应储存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
B. 花青素合成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
C. 植物细胞合成花青素所需ATP的来源是光合作用
D. 花青素能清除自由基,建议适量食用含花青素多的食物
9、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
B. 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C. 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
D. ③④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10、人体内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能表达多种肿瘤坏死因子(TNF),如FASL和TRAIL,二者分别与相应的受体FAS和
TRAILR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效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K细胞能产生多种肿瘤坏死因子(TNF)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骨髓造血干细胞通过增殖和分化产生NK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干细胞的全能性
C.抗癌药物抑制FAS和TRAILR的活性,能增强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D.靶细胞凋亡受TNF的诱导,而不受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控制
11、下列对二倍体生物的遗传分析和推理,错误的是( )
A.对AaBb进行测交,可以根据测交结果判断两对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
B.将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一定能判断性状的显隐关系
C.连续自交并筛选,可以提高水稻种群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
D.可通过正、反交来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12、2018年,“60后”中科院研究员覃重军及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自然界不存在的简约化生命;仅含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酵母菌,成功将酵母菌染色体进行“16合1”。

该酵母菌只有少数基因的表达发生了变化,并且都没有表现出严重的生长缺陷。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改造前的酵母菌的每条染色体都有一个端粒
B.染色体进行融合的结构基础之一,是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改造前后染色体上基因的结构基本不变
D.科学研究要从前沿,走向开创,必须考虑生物安全和社会伦理问题
13、奥密克戎(英文名:Omicron,编号:B.1.1.529,),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种。

2021年11月26日,WHO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

数据表明在德尔塔变异毒株中,突变的氨基酸数量为18个,而在新毒株奥密克戎中则有43个。

戴口罩仍然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的不同变种发生突变的氨基酸不同,表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新冠病毒变异快,变种多,根本原因是各国的环境复杂
C.新型冠状病毒繁殖过程中存在着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D.人类在与新冠病毒的斗争中,二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14、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C.白化病患者由于基因不正常,酪氨酸酶活性降低,而表现出白化症状
D.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只有2个tRNA结合位点
15、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l变异而来。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图②表示易位,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图③中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
D.图④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16、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0.1单位/cm3的培养基上,大多数菌株死亡,极少数菌株能存活下来。

存活下来的菌株经过不断选育,最后可以获得能生长在青霉素浓度为250单位/cm3的培养基上的细菌品系。

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抗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过程中能将抗青霉素的性状直接传递给后代
B.在此过程中,青霉素起到了定向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异的作用
C.在此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D.能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品系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变异
1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方法和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S型菌DNA能进入R型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第一次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
C.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模型构建的方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18、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
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体现了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以不通过神经中枢传到胰腺
C. 胰腺细胞上既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又有促胰液素的受体
D. 促胰液素可以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促进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
19、野生草本植物多具有根系发达、生长较快、抗逆性强的特点,除用于生态治理外,其中一些枝叶压缩成饼后可替代木材栽培食用菌,采摘食用菌后的菌渣还可作肥料或饲料。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植此类草本植物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B. 食用菌可以利用草本植物枝叶压制饼中的物质,是分解者
C.菌渣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可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D. 菌渣作饲料实现了物质在植物、真菌和动物间的转移
20、如图是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后,此地狼尾草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狼尾草初始种群密度大于0,说明退耕后发生次生演替
B.A-B时间段内狼尾草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其种内斗争加剧
C.若长期维持在B-C段对应的条件下,狼尾草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维持不变
D.C-D时间段内由于灌木的竞争,狼尾草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21、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学概念,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

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若X为有机物,则①~④是脂质、糖类、蛋白质、核酸
B. 若X表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则①~④代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 若X是组成单位为葡萄糖的物质,则①~④代表麦芽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
D.若X为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则①~④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22、植物工厂是通过光调控和通风控温等措施进行精细管理的高效农业生产系统,常采用无土栽培技术。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调控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
B. 无土栽培时,培养液为植物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C. 合理控制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D. 适时通风可提高生产系统内的CO2浓度
23、在有或无机械助力两种情形下,从事家务劳动和日常运动时人体平均能量消耗如图。

对图中结果叙述错误的是( )
A. 走路上学比手洗衣服在单位时间内耗能更多
B. 葡萄糖是图中各种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
C. 爬楼梯时消耗的能量不是全部用于肌肉收缩
D. 借助机械减少人体能量消耗就能缓解温室效应
24、为研究植物根尖吸收钾离子机制,研究人员利用氰化物(剧毒,抑制[H]与O2的结合)进行相关实验。

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根尖细胞吸收蒸馏水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B. 根尖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 乙中4 h后吸收K+的能量可能来自于无氧呼吸
D. 实验乙加入氰化物后,细胞对氧气的吸收速率不变
25、2020年,袁隆平团队在全国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片种植示范,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杂种优势的高产抗倒伏的“海水稻”操作最简便的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
B.两株不耐盐碱植株杂交,F1耐盐碱,自交后F2中有约361株耐盐碱植株,279株不耐盐碱植株,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推测“海水稻”根细胞细胞液浓度低于普通水稻
D.海水稻(2n=24)基因组测序,需测定13条染色体上全部DNA的碱基序列
26、下图表示某家族成员中患甲(A/a)、乙(B/b)两种遗传病的情况。

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6%,I-4不携带致病基因。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病致病基因A、a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
B.乙病致病基因B、b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C.Ⅲ-1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Ⅰ-1,Ⅱ-5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Ⅰ-3
D.若Ⅳ-1是男孩,则该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2
27、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B→效应器”使手缩回
B. 寒冷环境下,可以通过“刺激→A→B→靶器官”使汗液分泌减少
C. 饥饿状态下,可以通过“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D. 饮水不足时,可以通过“刺激→A→G→F”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28、如图是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拟南芥根和茎生长的影响。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IAA浓度为b时,根不生长
B.相对茎而言,根对IAA和GA更敏感
C.IAA浓度大于c时,茎的生长受抑制
D.IAA和GA对根和茎的作用都表现出两重性
二、读图填空题
29、研究表明,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所以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

如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 据图分析回答:
(1)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的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___。

(2)与正常细胞相比,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过程有________(填编号),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可合成______(必需或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
___________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3)癌细胞在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________________。

(4)正常细胞癌变后,形态常会变成______,从理论上讲,通过显微镜对比观察进行判断细胞是否发生癌变,是 ______(可行或不可行)的。

30、热带雨林具有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空间结构分层明显等特点。

回答下列问题。

(1)热带雨林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与___(环境因素)有关;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这是因为____。

(2)科学研究要有正确的方法。

若调查热带雨林中蛾类等趋光性害虫,可以用____法调查种群密度;若研究热带雨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___法调查,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常采用____法统计。

(3)生态学家构建的叶片大小与光照、水分的关系模型如图所示,则据此推测,热带雨林草本层的阔叶草本叶片大小与图中的第7号相似,理由是___。

31、水稻种植在我国约有7000年的历史,如今已经成为我国重要作物。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对于旱作水稻的生产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从拟南芥中获取功能基因HARDY (HRD),并将其转入水稻中过量表达,提高了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

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在获取拟南芥RD基因过程中,采用了增强子(一段能增强与其相连基因转录的DNA序列)作为筛选工具。

增强子插入到启动子上游可促进基因转录。

但若增强子插入基因内部,会获得基因失活型突变株,该变异的类型是___。

(2)提取拟南芥总RNA,经反转录过程获得总cDNA,利用PCR技术选择性扩增HRD基因的cDNA。

以上过程依次需要用到___和___两种工具酶。

(3)将HRD的cDNA插入到Ti质粒的___上构建重组载体,利用农杆菌侵染水稻细胞并将HRD的cDNA整合到水稻细胞染色体上。

通常重组Ti质粒中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需包括___。

(4)在于旱条件下,野生型(WT)和HRD增强表达的转基因水稻植株A、B (HRDA、HRDB)的根生物量(根系干重)及叶片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转基因水稻耐旱能力增强的原因包括___和___。

三、实验题
32、为了探究有氧运动和高脂饮食对诱发高血糖的影响,研究者用小鼠按图1所示方案开展实验,最后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的水平,计算相对含量,结果如图2(NC组各指标水平设置为1)。

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由___细胞分泌,作用是___,从而降低血糖。

(2)设计实验时给NC组和HC组分别施加18周的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这体现出对照原则和___原则。

由实验结果可知,HC组与NC组对照是证明高脂饮食可诱发高血糖。

HC组胰岛素含量高,血糖为什么还高?试根据胰岛素作用机理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

(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增设HE组,是为探究___。

(4)由图2的实验结果推测,___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持血糖水平正常。

四、填空题
33、“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

原来下过蛋的母鸡,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

研究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外界环境引起的,其体内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是ZW型性别决定,公鸡的性染色体表示为___,母鸡为___。

(2)性反转公鸡的出现能够说明___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此外,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3)让一只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子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___形成该比例的原因是性染色体组成为___的受精卵不能发育。

(4)鸡的芦花(B)与非芦花(b)为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现有一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非芦花公鸡。

为了确定子代非芦花公鸡的出现是因基因突变引起,还是由于性反转造成的,现将该非芦花公鸡与多只母鸡进行交配,观察子代的性别及比例(请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___;②____。

34、中国科学家运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H,以糖蜜(甘蔗榨糖后的废弃液,含较多蔗糖)为原料,在实验室发酵生产某新型高附加值可降解材料,期
望提高甘蔗的整体利用价值。

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选种:可以用紫外线、X射线等辐射照射菌株,从而提高___,获得目的菌株。

为提高菌株H对蔗糖的耐受能力和利用效率,可将目标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将蔗糖作为___,并不断提高其浓度,多次传代培养。

(2)监测:培养过程中宜采用___法对样品中的活菌进行接种和计数,以评估菌株增殖状况。

若某次取样中,对菌液稀释了105倍后,在每个平板上涂布菌液的体积为0.1ml,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220个,则菌液中H菌的细胞数为___个ml。

(3)培养:基于菌株H嗜盐、酸碱耐受能力强等特性,研究人员设计了无需灭菌的培养基:盐浓度60g/L,pH为10,菌株H可正常持续发酵60d以上。

该设计使杂菌的生长繁殖受抑制,所以不需要灭菌,分析原因是培养基的盐浓度设为60gL,杂菌
___;pH为10的条件___。

(4)应用:因菌株H能分泌___酶,可以分解餐厨垃圾(主要含蛋白质、淀粉、油脂等),达到降低有机物污染的目的,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中说谷物,因此是指植物中的多糖,含量丰富的是淀粉和纤维素,正确; B 的DNA组成中碱基有四种,分别是A\G\C\T,其中T 只能构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总共能构成7种核苷酸。

选项错误;C选项中强调胆固醇的持续过多摄入,这样就会造成血管堵塞,正确;D.细胞的鲜重中水最多,各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正确。

2、答案:C
解析:本题是检测教材内容的记忆,A中链状多肽的肽键数,等于氨基酸总数减去肽链数,推测该分子中有49个肽键,正确;B.蛋白质既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也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正确;C.必修一教材中小字提到,食盐不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

选项错误。

D.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转化,是来自食物的,含量多对健康有益,正确。

3、答案:B
解析:A.真核细胞中不一定都有细胞核,比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和植物的筛管细胞都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中也不一定都有一个细胞核,比如骨骼肌细胞就是多核细胞。

原核细胞有拟核是对的。

B.真核细胞中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正确;C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但不是因为位于正中央,因果关系不成立。

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而DNA和RNA是不同物质。

4、答案:C
解析:这是基础实验的综合题,旨在指导引领学生用比较法进行归纳学习。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是用质量分数为8%的HCL进行水解;C. 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浮色,正确;D.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酸性重络酸钾溶液遇酒精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5、答案:D
解析:该题是强化实验分析能力。

D项2和4组进行比较,虽然反应都能加快,但原理不同,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热是给反应提供能量,所以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本题是利用现行教材科学前沿内容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进行检测,也有新教材
内容的体现。

A. 人工膜只有磷脂双分子层,没有蛋白质分子,因此水分子通过人工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剥离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后,水分子的跨膜运输速率变得缓慢,由此推知剥离的蛋白质中可能含有协助运输水的通道蛋白;C. 剥离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后,水分子的跨膜运输速率变得缓慢,而不是停止了运输,说明剥离蛋白质前,水分子可以通过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跨膜两种方式运输,该项错误;D. 剥离蛋白质后,缺失了水通道蛋白的协助,因此水跨膜运输的方式只有自由扩散
7、答案:B
解析:该题是题干信息分析类试题,指向性很明确,直接问暗反应对光反应的影响,选出B,加入抑制暗反应的物质后,导致还原型辅酶Ⅱ等物质的消耗量减少,总量有所积累,会使光反应速率减慢。

其他不符合题意。

8、答案:C
解析:本题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议题,用生物学知识指导饮食健康。

A植物色素主要两个场所,即:叶绿体和液泡,花青素与光合作用无关,不会是叶绿体内色素,推测应储存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B. 酶都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C. 植物细胞合成花青素所需ATP的来源是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ATP都用于暗反应,所以错误;D. 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建议多食用花青素多的食物从而达到清除体内自由基的目的。

9、答案:D
解析:分析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判断出①有丝分裂后期,②是减数Ⅰ分裂中期,③是有丝分裂中期,④是减数Ⅱ分裂后期,⑤是间期。

再分析选项:A. 上述②③细胞中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①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1,错误;B. 细胞②产生的子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 上图中②表示的是减数分裂;D. ③与体细胞相同,两个染色体组,④细胞中一个染色体组经着丝粒分离,也是两个染色体组,正确。

10、答案:A
解析:用新名称的信息获取拉开区分度。

A.NK细胞能产生多种肿瘤坏死因子(TNF)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正确。

其他选项错的原因如下:B骨髓造血干细胞不能体现全能性,干细胞就是保持分裂分化能力;C抗癌药物是增加FAS和TRAILR的活性,从而增强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D靶细胞凋亡是受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控制,故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