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中国传统文化(最新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食与中国传统文化
宋金华2018.4.29
饮食男女,是人之大欲,人人都不能免俗。
饮食中的烟火气,就是生活。
就像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却不只是为了吃饭一样,饮食首先是为了果腹,但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还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只是像空气一样平常,我们没有察觉罢了。
今天我们就漫谈饮食中的传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获得无数观众追捧,缘由有多种,除了片中展示的美食色香味诱人至极外,还有制作美食过程中体现出的人们的智慧和匠心,更多的还有美食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及精神品格。
就比如说大家熟知的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饮食粗放,南方人饮食精细,相对应的,北方人的体型大多健壮,性格大多豪爽率直,而南方人普遍体型相对瘦小,性格也细密很多,比如马云,对吧。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很容易理解。
不同地区饮食种类和习惯不同,比如武汉湖泊众多,淡水鱼虾产量丰盛,每逢入夏小龙虾就成为宵夜的主角,而沿海地区盛产海产品,各类海鲜,当地人民食之不厌,蒸煮熬汤,认为鲜美无比,可是像我这样吃惯了淡水鱼虾的人尝试海鲜,觉得食之无味,不,有味,尽是佐料味,蒜泥味。
食物吃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习惯,还会变成一种特殊的记忆。
就像我每次旅游出行,总怀着一个吃货尝尽天下美食的宏愿,到最后却都是直接坐进了鄂菜馆或者川菜馆里大快朵颐,真是哪里的美食都不如咱家乡菜味美啊。
梁实秋所说天下之口有同嗜,大家都喜欢的味道应该只有家乡味儿吧。
其实哪里是家乡菜味美,只是家乡菜的味道里有我们习惯的人和物而已。
旅居美国的梁实秋因为想念家乡而将北平的各种主食,从早餐豆汁儿,油鬼儿,到零食点心豌豆黄都尽数回忆记录下来,聊以慰藉无处安放的乡愁,古代的张季鹰不也因为想念家乡的鲈鱼脍而辞官回乡吗?家乡菜不只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回忆,一种情结。
说到这里,不得不表扬一下现代商家的营销高招,“外婆菜”,“我家小厨”,打得便是亲情招牌。
外婆喊你回家吃饭,吃的不是菜,是儿时的回忆。
上个世纪火爆的武汉二厂汽水如今能重回市场,靠的也是人们的回忆,人们排队争相购买老汉口小吃,四季美的汤包,顺香居的烧卖等,买的还是回忆。
一年之中最讲究吃的日子无非是重要的年节了,除夕,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到现在具体节俗都被我们淡忘了,但每个节日必吃的食物,我们可一样没忘,年年必吃,而且还提前吃,比如现在我们就开始吃粽子了。
由此可见食物在传承传统文化上担任着重要角色,也难怪人们称这些节日为汤圆节,粽子节,月饼节了。
小时候只有过年才有糖吃,所以把过年当作吃糖节,直到到现在一吃冰糖就想起以前过年做米花糖,吃米花糖的情景,当这些记忆随着齿间的甜味瞬间弥漫在脑海时,很享受。
特定时间,地点尝过的味道总能帮我们准确保存当时的记忆,连当时的心绪也不会遗漏半分。
汪曾祺吃野菜时总想起当年家乡闹水灾全家人吃野菜度荒的心情和光景,估计等你们毕业后一喝奶茶就能想起吴中门口的奶茶店以及当时的心情吧。
美食携带的记忆一旦成为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之后,自然也就成了一种文化。
饮食除携带回忆之外,还可以用来宣泄情感。
刘伶嗜酒不羁,言死即埋我,借以表达对礼法的蔑视,李白借酒消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百姓爱酒,用来小酌或者宴饮宾客,共话家常。
文人宴饮,逸兴遄飞,更缺不了酒。
凉月好风,袂雨时雪或者花开满庭,新酿初熟,或者旧地故友,久别重逢,他们都会饮酒。
文人饮酒多爱其微醺之时的飘然之感,虽不如飘飘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美妙,但可以暂时忘怀烦恼,任他平生羁绊,壮志难酬,抑或是思亲不见,羁旅怀乡,反正这些都可以在梦境中得到满足。
酒酣之时,文思
泉涌,豪迈奔放的诗句倾泻而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抱怨牢骚之情也自然显露“泄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可以张狂大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也可以纵情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酒让文人自由,开怀,诗歌中的酒早已成为情感的载体。
与饮酒不同,饮茶是风雅,淡泊的象征,属文人雅事,喝完齿颊生香,两腋生风,滋味清绝。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
泡上一壶茶,在雅静之处,观茶烟袅袅、碧叶如笋、载沉载浮,别有一番清趣,然后独自细啜慢饮,更是一种享受。
不但文人雅士爱茶,贫民百姓也爱茶,客至奉茶,口渴饮茶,酒后以茶醒酒,肉后以茶清腻,茶在生活中不可或缺。
品茶从何时开始成为风雅之事呢?茶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最初,茶被当作一种药物,到汉代,人们才开始把茶当做饮料,三国时期,崇茶之风盛行,人们开始以茶代酒飨客。
到了两晋、南北朝,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当时的上层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之流,终日清谈,品茗赋诗,借此逃避现实,所以饮茶相效成风。
之后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强调茶人的品格、思想情操,把饮茶看做进行自我修养、陶冶情操的方法,并把儒、道、佛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融合起来,形成茶道精神。
自此,文人雅士用茶来象征雅志、修身,饮茶成为风雅之事。
从此士人相聚,必以烹茶,迎客待宾,必举行茶宴、茶会,吟诗颂词,在饮茶过程中他们创作了大量茶诗,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
进入宋朝之后,茶深入市民阶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茶馆,茶楼广泛兴起,茶文化得到极大发展。
发展至今,不同民族和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民俗。
说到茶文化,不免说说茶文化与酒文化的不同。
我们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茶酒待客的场合不同,气氛也不同,酒给人的感觉是喧嚣的,茶却是静雅的;酒多用来发泄,茶却多用来内省。
饮酒与品茶的对象也不同,能在一起品茶的必定是知交好友,聚在一起喝酒的却未必是真朋友。
还有一种是酒肉朋友。
朋友久别重逢,难免要庆祝一下。
这庆祝的方式,可以是敬酒也可以是饮茶。
一二知己,久违重逢,边饮茶边谈心,足可以慰籍平生。
朋友聚首,总要分别。
离别送行却是非酒不可,唐代大诗人李白交游广泛,与朋友的聚会分离几乎是日常功课。
所以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送别诗,这些送别作品大多都写到了酒,并且都是痛饮不休。
为朋友送行劝酒,饮酒,这要看各人的气质与性格,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李白那样,酒兴浓郁,豪气逼人。
杜甫就比较冷峻,以酒饯行的诗很少,我们几乎从杜甫的诗中闻不到酒味。
即便是偶尔发现几首诗中提到酒,也是略作表示,决不酩酊的。
因为杜甫的头脑总是清醒的,内心总是沉重的,和他在一起饮酒,可能会是最乏味的。
茶可以涤烦疗渴,由于这一功用,茶就有了“清风使”,“不夜侯”的别号。
而酒后失态则是常事,茶与酒功用上的区别,导致汉语中以这两个字为词根的词便也有了褒贬的不同。
与酒有关的词,许多都含有贬义。
如酒池肉林,酒囊饭袋,酒色之徒,酒肉朋友,而茶却没有这许多恶称,顶多也就不过是个闲得无聊,图个“茶余饭后”而已。
常坐茶馆喝茶的被称为“茶客”,嗜酒的人却被称为“酒鬼”,这对嗜酒之人实在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