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理解科举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作用。

3. 让学生认识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重点:
1. 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

2. 科举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1. 科举制如何选拔人才。

2. 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教学准备:
1. 教材《中国古代史》相关章节。

2. 课件。

3. 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古代科举考场图片,引发学生对科举制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2. 新课内容:
1)介绍科举制的起源:隋朝时期,隋文帝为了选拔人才,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

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2)介绍科举制的发展:唐朝时期,科举制得到完善,设有进士、明经、举人等
科目。

宋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增设了词科、经科等。

元朝时期,科举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明朝时期,科举制重新得到重视。

3. 科举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作用:
1)选拔优秀人才:科举制为我国历史上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2)促进社会公平:科举制让平民也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官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

3)推动文化发展:科举制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士人们纷纷努力求学,以求金榜题名。

强调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推动文化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5. 课后作业:
2. 请学生谈谈对科举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认识。

六、教学拓展:
1. 比较科举制与今天的高考制度,让学生了解两者在选拔人才方面的异同。

2. 引导学生思考:科举制在历史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是什么?
七、教学互动: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科举制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班级讨论。

八、案例分析:
1. 以历史上著名的科举状元为例,让学生了解他们在科举制度下的成就。

2. 分析科举制对古代文人的影响,如勤奋好学、诗词创作等。

1. 安排学生参观古代科举考场,感受古代科举的氛围。

2. 让学生尝试模拟古代科举考试,体验科举制度的严谨性。

十、教学评价:
1. 课后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和看法。

2.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互动等方面的表现。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对科举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理解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重点关注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科举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科举制如何选拔人才,以及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教学准备:
重点关注教学资源的准备,包括教材、课件和图片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拓展:
重点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思考科举制在历史上的缺陷,以及与今天的高考制度的异同。

重点关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及邀请学生分享观点的环节。

八、案例分析:
重点关注如何以历史上著名的科举状元为例,让学生了解他们在科举制度下的成就。

九、教学实践:
重点关注如何安排学生参观古代科举考场,以及让学生尝试模拟古代科举考试的环节。

十、教学评价:
重点关注课后问卷调查、课堂表现评价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估。

本教案以科举制的创立为主题,通过对科举制的起源、发展、选拔人才的作用以及历史地位的讲解,让学生全面了解科举制。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增强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

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整个教案设计紧凑,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举制,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