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生态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养生态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种养生态农业基地建设项目
I.1.2项目建设单位
XXX科技有限公司
II.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III4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选址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汶洋村杉洋1号
1.1.5项目负责人
I.16项目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为12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050.00万元(建筑工程费用为612.00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用为299.10万元,其他费用为108.22万元,预备费30.68万元),铺底流
动资金为150.00万兀O
117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00亩农业用地:其中,20亩大棚养虾,20亩大棚养鱼,60亩做无土大棚蔬菜,100亩大豆种植区,100亩高粱种植区,100亩玉米和小麦种植区。
II.8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为1200.0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工期预计1年。
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4.《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3年)》;
5.《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
6.《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
7.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9.《现代财务会计》;
10.项目方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11.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信息系统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重复利用率。
5、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经营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提出背景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持,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农户的生活质量。
近些年,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资本市场的介入,使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快车道,随着农业发展速度的提升,也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保收入、保安全、保生态被纳入农业发展战略。
相较
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在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又长期存在着经济增长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现象,经济增长与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在面对21世纪人口激增、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等全球议题下,生态农业成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的兴起与不断完善,已经成为新时代乡村高优农业绿色发展的新亮点与新趋势。
《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3年)》中提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质量兴农,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协调,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
〃〃完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
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二十一世纪的农业,将是绿色农业的革命,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百姓的关注,社会在倡导绿色农业、绿色无公害产品之时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其根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健康日趋关注,绿色、天然和营养的农产品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市场非常广阔,
这也是新阶段消费者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客观要求。
只有坚持绿色农业生态,充分利用本地有利条件,才能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绿色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