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的文化霸权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国的文化霸权思想
葛兰西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他的“文化霸权理论”。
当代美国的文化霸权在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冷战的胜利让美国更加确信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理念,它积极推行文化霸权对他国的渗透和入侵,企图使其他国家都认可美国的意识形态。
标签:文化霸权;好莱坞;影视;文化帝国主义
有一位诗人曾经说过:“世界上的电影院都是美国的大使馆。
”好莱坞与华盛顿一直保持了一种特别的关系。
每当好莱坞电影需要拓展海外市场,华盛顿就会挺身而出,不惜借用经济、政治、外交等手段为其护航。
美国的影视作品占据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偏僻的电影市场。
1 文化帝国:好莱坞征服世界
1.1 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
好莱坞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不仅仅是雄霸世界的美国电影的代名词,更是事实上的“文化帝国主义”的同义词。
当它以汹涌之势席卷世界电影市场,被许多国家视为洪水猛兽的时候,它也超越了电影的界限,成为影响世界文化、政治、经济,乃至民族观念的重要文化现象。
“美国电影业不仅占领了欧洲许多地方,还控制了远东、南美和大洋洲。
” 这也就是说,好莱坞争霸世界的强大动力,不是单一的来源于外部压力,更多的是源自于内在的强大商业法则和工业化力量。
目前,世界电影市场已经被寡头所垄断,好莱坞电影占据了世界影视市场80%的份额。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进口美国电影采取了限制措施。
美国影视产业在美国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强迫撤销限制,如乌拉圭回合谈判时,美国就试图把影视作品自由贸易写入WTO条款中。
美国学术界也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自由贸易理论以回击法国、韩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配额限制政策。
在自由贸易理论看来,是全球化的主题导致了产品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通,美国一位教授就在一篇论文中质问:“政府在文化产业中所进行的这些干预有效吗?法律和壁垒就能挡住迈克杰克逊的摇滚和麦当娜性感的脸吗?……在这个互相联系的世界上,对其他文化的限制会起作用吗?” 美国学者说:“如果一个国家感到它的文化具有与美国文化相同的力量,它就应该向美国学习,向国内外的人民普及它的文化,而不是把它保护起来。
”
1.2 文化霸权思想
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指统治阶级的国家通过非暴力的意识形态的控制,通过思想文化潜移默化的灌输,以统一意见使被统治阶级自觉自愿地接受奴役和统治。
葛兰西认为,社会革命的前提条件和主要内容是文化霸权争夺,文化霸权争夺的
主战场是市民社会。
他所说的“市民社会”与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是不一样的。
马克思把“市民社会”看做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由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葛兰西在吸纳马克思理论遗产的基础上,从西方社会已经变化了的现实出发,由把“市民社会”主要看做是经济交往关系,转换到把它主要看做是一个文化交往领域,进而实现了市民社会理论研究题域的时代转换。
因此,社会革命的关键是被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在“市民社会”打一场以意识形态争夺为主要内容的“阵地战”,而知识分子在市民社会中担负着统一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使命,在实现文化霸权的过程中发挥着组织和领导的关键性作用:知识分子以大众文化及其传播媒介为途径,向他国进行文化的软入侵。
在当代西方学术界由形式主义研究、文意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化和过渡的过程中,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是最为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也在很大程度上导引着文化研究重心由历史经典、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向当代文化、大众文化、边缘文化、以至传媒文化的转向,从而对打破封闭的学术樊篱、超越狭隘的学科局限、建立一种全方位、多层面的文化研究方法发生了重要影响。
好莱坞影视产业之所以能够促使美国文化霸权的推进,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资本全球化和国家干预互相协调互相努力的结果。
美国政府出于渗透意识形态和攫取经济利益的意图,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支持和扶持私人电影工业。
意识形态与电影艺术纠缠在一起的结果是打造了一个“好莱坞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解构文化的政治使命时也不能离开文化本身,就影视作品而言,它是综合性最强、受众面最广、雅俗共赏的一门艺术;就好莱坞影视来说,它具有题材广阔、创意新颖、形式多样等特点。
更为重要的是“好莱坞模式”在传播美国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在以美好神奇的“美国梦”吸引无数观众,在电影世界中,观众可获得片刻的心灵安慰和为“美国梦”而努力的动力。
1.3 美国运用影视实施“文化霸权”的原因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各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用军事打击等手段显得与整个时代风格相悖,因此,美国开始以各种合法身份、方式和途径来华投资,进行文化交流,同时悄悄地进行着文化入侵。
与军事入侵不同的是,文化的软入侵主要通过影音、娱乐、文学等其它方式进行。
同时,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美国的文化霸权入侵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影视的上映与观看都更加便捷。
这种文化霸权侵略的背景是全球化的所带来的必然结局,当全球化处在以强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为主导力量的背景中时,好莱坞影视便成为了世界影视大片的代名词。
好莱坞影视通过潜移默化,把美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进行传播,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把美国的价值认同强行输入到了各国,从而使美国文化风靡全世界。
2 解读好莱坞的影视文化
2.1 好莱坞影视文化的内容
第一,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是大部分美国人崇尚的重要价值观,也
是好莱坞电影的主旋律之一,成就并标榜了好莱坞电影。
可以认为美国电影中的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跟美国人崇尚自由与独立有关,他们把个人的存在发展作为核心,并且不喜欢被束缚。
就像邦德,总是独来独往,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胆识打败对手,可以说以“邦德”为代表的美国式的英雄是一位集智慧、胆识与浪漫气质于一身的人物。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崇尚英雄的情节,那么美国大片中这种英雄的塑造,给我们造成了假象,英雄多数在美国,进而提升了美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第二,救世主思想。
好莱坞影视中,最富传奇的就是灾难片,几乎所有的灾难片都是讲述人类将遭遇灭顶之灾,美国是第一个发现并能拯救地球与人类的故事。
以《2012》为例,影片中,美国拥有世界最发达的科学技术,最优秀的人才,以世界秩序的维护者的身份出现,以“调停者”的身份干涉他国政事,在《2012》中,即使发现地球问题的是印度人,造出方舟的是中国人,可最后印度人只能等待美国飞机的援救,中国劳工只能等待美国的平等理论才能上船。
2.2 好莱坞影视文化的特点
首先,思想性的逐渐淡化。
好莱坞的影视作为大众文化典范,一方面是为了获利而向大批消费公众销售的娱乐产品,另一方面由于制作资金的充足也形成了电影文化的良性循环发展。
美国主流影视讲求高投入、大制造、明星制,此类电影制作的直接目的是创造巨额利润,票房价值的高低往往是评价电影制作成功与否的标志。
例如,不论是在奥斯卡金像奖的历史上,还是在票房的巨额收益上,影片《泰坦尼克号》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该片在很多影评人眼中,正好反映了好莱坞影视的一个典型特征——场面壮观,内容却空洞思想贫乏。
第二,特技的泛滥。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特技恰到好处的特技运用,尤其是复杂的高科技电脑制作手段,无疑会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滥用特技会严重破坏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
美国主流电影利用其发达的技术创造丰满的视听效果,给观众带来最大的感官刺激和享受。
一部成功的影片不是要让人们记住特技场面本身,而是要让人们能够对借助特技深化的影片主题,能够在精神的层面与影片实现交流和互动。
3 文化软入侵对我国的影响
3.1 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意识形态是统治制度的一部分,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它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文化艺术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阿尔都塞曾经在《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强调指出,宗教、教育、家庭、法律、工会、文化和大众传媒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其功能是向个体灌输主流意识形态,使个体接受现存社会规范和社会结构,在生产关系体系内“自愿”接受社会角色,以非武力或非强迫的方式迫使个体服从现存社会关系。
由此可见,文化艺术对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反作
用。
根据亨廷顿的文化的主要构成说,世界文明被划分为八类,他指出东方的儒家文明对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美国要确立自己的一个新的世界体系,就必须以一种软力量,即把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输出给其他国家,并让其认同。
美国的意识形态就是美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都是世界第一这种,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学习的榜样。
好莱坞通过影视向世界传播美国的价值观,早已习以为常,尤其是在近些年,更是加大了对华的文化产品的输出,妄图实现文化产业形态的殖民入侵,这些精神文化产品,使人们在“无意识”中认同和接受美国文化,甚至对本民族的文化及其意识观念产生怀疑和动摇。
这无疑会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2 对消费观的影响
美国式消费观是鼓励超前消费、追逐时尚生活等为特征的消费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状况得到好转,财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创造、被累积,财富也改变着国人的消费伦理,以好莱坞影视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开始在中国得到流行和传播,甚至被奉为生活准则。
社会舆论的助推、文化产品的宣扬、媒体的追捧等等,这些因素共同“催化”了不尽成熟理性的消费观念。
然而,中国资源禀赋目前不可能支持美国式的消费观念,特别是在现今中国的国情下,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相对贫困、窘迫,城市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困难群体,一味追求美国式的提前消费,未免显得太过盲目与挥霍。
3.3 对国内影视文化的影响
影视史上的“1905现象”似乎正在中国发生。
那年,美国票房市场几乎全被欧洲影视垄断;事实上,在中国近年进口的外国影视片中,美国影视占了80%,而且票房很好。
今天,美国影视和音像产品甚至超过了航天航空业,这种状况使得世界文化产品变得单一,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在好莱坞影视大行其道的时代,我国的许多导演也对影视产业做了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效果却与投入不成正比。
例如,影片《英雄》,在北美票房成绩一路上升,“美国观众的青睐以及评论家的溢美之辞”造就了张艺谋似乎胜券在握的假象,但张艺谋在国际影视的舞台上也只能怅然而归,由此看来“民族电影一味迎合西方评判模式而丧失独有个性”,最终结果只能是作为以好莱坞影视为中心的世界主流电影市场的陪衬。
3.4 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对文化研究,尤其是大众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大众文化提供了一个整合框架,使我们以双重视点去看待大众文化,即“既不把大众文化看作是麻醉剂,使腐蚀愚弄大众的工具(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也不是对大众文化一味地欢呼欢迎(文化民粹主义的观点),而是把它看作一个冲
突的场所,是国家意识形态与大众相互斗争、相互协商和谈判的场所”。
大众文化的基本功能便是使大量社会公众获得感性愉悦,让他们安于现状。
而好莱坞的电影电视,比起以往的任何电影模式,更使得观众越来越沉醉于场面和色彩饱和度之中,大众也现在越来越习惯于或者沉缅于感官享受。
然而,尽管目前大众文化正在成为主流文化,但有些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思考。
比如,好莱坞影视带给我们的读图视觉,这的确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特点,但读图视觉是人类的返祖现象,并不是社会的进步。
4 发展多元文化,保障文化安全
4.1 改善投资现状
从影视产业来说,目前是美国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然而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韩国和印度,这对于我国的影视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虽然韩国影视未必就影响到好莱坞大片的霸权地位,但它的独树一帜、异军突起,得到了一定好评,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同样的,印度也是一个影视大国,它的市场化娱乐化一点做得不比美国差,印度本土影视与好莱坞大片一样受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国为了防止影视产业的不均衡发展,禁止对影视产业进行大规模投资。
大规模投资和炒作会使影视市场变成几家大制作公司的天下,那些小制作小成本的影片将失去立足之地。
如果任凭这种情况发展,面对好莱坞的强大文化进攻,我国的影视产业将失去竞争力。
我国应该吸取别国成功的经验,改善目前的影视产业投资状况,大力扶植中小资本市场,鼓励更多低成本制作,在全球化语境中,只有在纵向上完成多元形态的文化建构,才能够促进中国文化产业良性、有序的发展。
4.2 弘扬民族文化
优秀的民族文化会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尊重民族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拥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而民族自尊心的培养正是基于对民族传统文化深刻的把握和理解上的。
越是开放,越是要加强对民族特色的注重与维护,发掘民族文化独特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向现代化转变,需要面向全球化的时代。
比如说,在影视产业中,我们可以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积极地展示出来,从而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4.3 全面提升“软实力”
现代社会中西方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他们将西方文化中的基本价值观简化成为一套意识形态教条,并以此为理由对违背相应准则的非西方国家施加压力乃
至实施制裁,从而赋予了自己在意识形态上的霸权地位。
面对西方这种强烈的文化霸权攻势,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忧患意识,在加强经济建设的“硬建设”的基础上,也应该重视“软实力”的巩固和增强。
总之,我们要高度认识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对新形势新技术下的文化霸权的入侵,必须保持高度清醒的认识和必要的警惕。
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国内先进文化的建设与管理,鼓励“百家争鸣”,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塑造有利的国际形象,为国家利益的最终保障筑起坚实的屏障。
参考文献
[1]凌新.阿尔都塞后期哲学思想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2]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大卫·普特南.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4]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5]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7]李军.文化霸权·知识分子·文学——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研究[J].北方论丛,2009,(5).
[8]康有金,郅锦.从美国电影大片看美国文化霸权[J].电影文学,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