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常德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
1.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不规则波动
D.季节性消长2
2. 生态系统的能量损耗主要存在于( )。

A.吃人的能量
B.与呼吸有关的能量
C.与消化有关的能量
D.未消化的粪便和呼吸作用产生的热散失
3. 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能够流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 )所消耗。

A.同化作用
B.异化作用
C.合成作用
D.呼吸作用
4.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是()。

A.前顶极
B.后顶极
C.分顶极
D.亚顶极
5.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A.阶段性
B.限制性
C.补偿性
D.不可替代性
6.按照饶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体系,银杏属于()。

A.隐芽植物
B.地面芽植物
C.一年生植物
D.高位芽植物
7.一般来说,生态系统可以缺少的组分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8. 在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起间接作用是( )
A.光照
B.水分
C.地形
D.温度
9. 极地和高山植物矮小并常呈匍匐状、垫状等以利于保温,减轻严寒的影响。

这是植物的( )
A.结构适应
B.行为适应
C.形态适应
D.生理适应
10. 下列有关海风和陆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风是从海中向海岸上吹的风
B.陆风是从陆地向海中吹的风
C.海风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D.陆风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11.按瑙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当年完成生活史并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利时期的植物是()。

A.一年生植物
B.地面芽植物
C.地上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
12.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土壤圈
13.有效积温法则的公式K=N(T-C)中,N为()。

A.平均温度
B.发育天数
C.有效积温
D.生物学零度
14. 地球环境是指(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和生物圈
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
15. 种的多样性的涵义是( ),
A.丰富度和均匀度
B.丰富度
C.均匀度
D.多度
16. 森林的年龄是森林( )指标。

A.稳态的
B.年龄结构的
C.密度的
D.发育的
17. 生态系统中能流的效率公式是( )。

A.同化效率=固定的太阳能/吸收的太阳能(植物)
B.同化效率=摄取的食物能/同化的食物能(动物)
C.生长效率=营养级的同化量/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D.生长效率=营养级摄取的食物能/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18. 在一个气候和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一般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
种群是( )。

A.个体最大的
B.个体最小的
C.个体差异最小的
D.个体差异最大的
19.对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繁殖次数
B.每次繁殖个数
C.第一次繁殖的年龄
D.环境
20.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

A.改善环境
B.消灭竞争者
C.增加总生产量
D.增加净生产量
21. 构成能量的潜能部分体现在下列的( )。

A.太阳的光能中
B.燃烧时产生的热中
C.储存在高山水库中的水中
D.肌肉收缩过程中
22. 引起植物群落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垂直地带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是()
A.温度
B.二氧化碳
C.氧气
D.风
23. 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
A.光照时数
B.光照强度
C.光谱成分
D.温度
24.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 )。

A.衰退型
B.增长型
C.稳定型
D.混合型
25.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提出著名“十分之一”定律的生态学家是()。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谢尔福德
D.克列门茨
26.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一般( )。

A.出生率高、寿命较短
B.生率低、寿命长
C.出生率低、寿命较短
D.出生率高、寿命长
27.按照饶基耶尔对植物生活型的分类,高大乔木属于( )。

A.高位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地面芽植物
D.地下芽植物
28. 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冬小麦
B.油菜
C.菠菜
D.晚稻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土壤
30. 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
A.缺营养
B.他感作用
C.缺水分
D.缺光照
二、填空题(20题)
31.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的干热的风叫做
________。

32. 大象、鲸鱼、恐龙属于______对策者。

33. 森林草原为内陆______气候条件下的产物。

34.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0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02相等,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_ 。

35.种群增长的基本型有J型增长和______。

36. ______寄生是指寄生生物必须经常或暂时居住在寄主体上并从寄主处获得营养。

37.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的关系是______。

38. 在陆地群落中,______是优势种。

39. 食物链可分为捕食食物链、腐屑食物链、______和混合食物链。

40.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______、干旱区和荒漠区。

41.______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生物,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繁殖方式都和其生存环境相统一。

42.对生物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其他的因子则为__________。

43.在一定时间内,当植物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_______。

44.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______生态因子。

45. 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通常包括乔木层、______、草本层和地被层四个层次。

46. 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形成的网状结构称为______。

47. 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_____。

48. 具有相似生态习性的生物种群,在对资源的需要和获取资源的手段上,都是十分剧烈的,特别是在密度过大时______就更为剧烈。

49.消费者按其营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0.仙人掌科植物的叶片多呈针刺状,这是植物对______环境的适应。

三、判断题(10题)
51. 生物多样性只为艺术家提供艺术创作素材。

( )
A.正确
B.错误
52. 钾在植物—微生物—土壤—植物间的循环属于生物循环。

()
A.正确
B.错误
53.
54.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环境。

( )
A.正确
B.错误
55.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越不可能有相同的生活型。

( )
56.温度对内温动物的分布没有影响。

( )
57. 食物链越长,能量利用越充分。

A.正确
B.错误
58.海洋是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

()
59.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随机分布。

( )
60.生物固氮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

( )
四、简答题(5题)
61. 简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62.什么是植物的温周期现象?简述昼夜变温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63. 为什么食物网中生物的营养级不会超过五个?
64.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包括哪几个层次?
65. 简述农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5题)
66. 论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途径。

67. 论述湿地的生态功能。

68. 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环境条件对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69.试述土壤质地对生物的影响。

70. 论述食物链食物网结构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六、单选题(0题)
71. 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是()
A.随机型
B.均匀型
C.成群型
D.均匀集群型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超顶极也称后顶级,是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南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

例如,草原区内出现的荒漠植被片段。

5.C
6.D
7.B
8.C
9.C
10.D
11.A
12.A
13.B
有效积温法则K=N(T-C)中,Ⅳ为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K为总积温(常数)。

14.D
15.A
16.D
17.A
18.D
19.C
20.D
21.C
22.A
23.B
24.B
25.B
26.A
r对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一般缺乏保护后代机制,竞争力强,但一般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入侵新的栖息地,并通过高增长率而迅速繁殖。

27.A
28.D
29.D
30.B
31.焚风
32.k
33.半湿润半湿润
34.光补偿点
35.S型增长
36.专性专性
37.共生(或互利共生)共生(或互利共生)
38.种子植物种子植物
39.寄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
40.湿润区
41.生态适应性
42.次要因子
43.密度效应密度效应
44.间接
45.灌木层灌木层
46.食物网食物网
47.弱弱
48.竞争竞争
49.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寄生动物;腐食动物;杂食动物
50.干旱
51.B
52.A
53.N
54.A
55.N
56.N
57.B
58.N
59.N种群的内分布型分为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老虎种群属集群分布,这种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型,是动植物对生理差异产生反应的结果,同时也是受气候和环境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生殖方式和社会行为的影响而形成的。

60.Y
61.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①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②生态因子的主导因子作用;③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
⑤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⑥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①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②生态因子的主导因子作用;③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⑤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⑥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62.(1)植物的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规律的反应。

(2)昼夜变温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①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有机物质合成多;
②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质消耗少,从而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63.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营养级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指一种生物同另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了。

而是指某一层次上的生物和另一层次上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构成食物链的每个环节都可作为一个营养级能量沿着食物链从上一个营养级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

在这个流动过程中能量不断地减少大约只有10%~20%能够流通到下一个营养级。

因此第五营养级的能量已经很少不能够为下一个营养级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保证下一个营养级的生存。

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营养级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指一种生物同另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了。

而是指某一层次上的生物和另一层次上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构成食物链的每个环节都可作为一个营养级,能量沿着食
物链从上一个营养级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

在这个流动过程中,能量不断地减少,大约只有10%~20%能够流通到下一个营养级。

因此,第五营养级的能量已经很少,不能够为下一个营养级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保证下一个营养级的生存。

64.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遗传多样性二是物种多样性三是生态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遗传多样性,二是物种多样性,三是生态多样性。

65.(1)种群比较单一;(2)系统稳定性差比较脆弱;(3)物质流动量大;(4)抗逆能力差;(5)受人工控制、利用和改造这是农田生态系统决定性的特征。

(1)种群比较单一;(2)系统稳定性差,比较脆弱;(3)物质流动量大;
(4)抗逆能力差;(5)受人工控制、利用和改造,这是农田生态系统决定性的特征。

66.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 (1)生态位的维数。

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

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

(2)生态位的宽度。

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

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

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

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
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现有竞争排斥现象。

(4)生态位分离。

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多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不同的:每一物种的生态位都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

这种现象叫做生态位分离。

如在非洲草原的各种食草动物之间似乎并不发生利害冲突就是采取觅食不同种类食物或同一种类的不同部位或出现在不同时间和季节或分散在不同地点等方法使生态位分离。

(5)生态位压缩、释放和移动。

由于别的物种入侵导致原有物种生态位变小而生态位压缩。

生态位释放是当群落中种间竞争减弱而引起的生态位扩展;生态位移动是指两个或更多的种由于种间竞争的减弱而发生的生态位变化。

(6)生态位的动态。

大多数生物的生态位是依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的。

现实生态位可以被看作是基础生态位的一个变化的亚集。

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 (1)生态位的维数。

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

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

(2)生态位的宽度。

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

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

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

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现有竞争排斥现象。

(4)生态位分离。

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多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不同的:每一物种的生态位都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

这种现象叫做生态位分离。

如在非洲草原的各种食草动物之间似乎并不发生利害冲突,就是采取觅食不同种类食物或同一种类的不同部位,或出现在不同时间
和季节或分散在不同地点等方法使生态位分离。

(5)生态位压缩、释放和移动。

由于别的物种入侵导致原有物种生态位变小而生态位压缩。

生态位释放是当群落中种间竞争减弱而引起的生态位扩展;生态位移动是指两个或更多的种由于种间竞争的减弱而发生的生态位变化。

(6)生态位的动态。

大多数生物的生态位是依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的。

现实生态位可以被看作是基础生态位的一个变化的亚集。

67.(1)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2)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3)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4)湿地具有蓄洪的作用;(5)湿地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

(1)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2)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3)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4)湿地具有蓄洪的作用;(5)湿地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

68.(1)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的总量。

(2)环境条件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①光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直接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高低;②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最易成为植物生产力的限制因子;③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初级生产力;①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因子其理化性质(如温度、水分、pH、质地、结构、养分等)均影响初级生产力;⑤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CO(1)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的总量。

(2)环境条件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①光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直接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高低;②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切生命活动离不
开水,水最易成为植物生产力的限制因子;③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初级生产力;①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因子,其理化性质(如温度、水分、pH、质地、结构、养分等)均影响初级生产力;⑤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CO 69.(1)砂土类土壤中以粗砂和细砂为主,土壤黏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能力差,抗旱力弱。

砂质土含水少,热容量比黏质土少,白天增温快,晚上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大,对块茎、块根作物的生长有利;砂质土通气好,好气微生物活动强烈,有机质迅速分解并释放养分,使农作物早发,但有机质累积难、含量低,土壤动物也少。

(2)黏土类土壤中以粉砂和黏粒为主,结构致密,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较强,通气透水性差。

黏质土含矿质养分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好气微生物活动受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腐殖质和黏粒结合紧密,难于分解,因而积累较多。

(3)壤土类土壤质地较均匀,是砂粒、黏粒和粉粒大致等量的混合物,物理性质良好(不太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土壤生物也较多。

70.自然界中食物链总是相互交错而成网状结构即食物网。

食物网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食物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越简单生态系统就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

比如在一个只有草—鹿—狼这样一个
简单食物网的岛屿上鹿一旦消失狼就会饿死。

如果除鹿以外还有其他食草动物那么即使鹿消失对狼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仍可以保持稳定。

因此一个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也越复杂。

自然界中,食物链总是相互交错而成网状结构,即食物网。

食物网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食物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越简单,生态系统就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

比如在一个只有草—鹿—狼这样一个简单食物网的岛屿上,鹿一旦消失,狼就会饿死。

如果除鹿以外还有其他食草动物,那么即使鹿消失,对狼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仍可以保持稳定。

因此,一个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也越复杂。

71.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