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因特网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遨游因特网教案
游览因特网教案
情感引领,促进同学自主学习 --《游览因特网》教学设计
扬州市邗江区头桥学校刘富金
今日我与大家沟通的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信息技术》上册第17课《游览因特网》一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网络部分的第1课时,主要让同学熟悉扫瞄器,初步了解因特网的应用,并把握上网扫瞄的基本操作方法。
1.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学校三、四年级同学,总体上来讲,三、四年级学校生的奇怪心比较大,但是留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
通过了解得知每班大约有10%-15%的同学已有上网经受,大部分同学对于网上猎取信息比较生疏。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同学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现状及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指导纲要的要求,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初识因特网,学会打开IE扫瞄器窗口,熟悉IE扫瞄器窗口,学会在IE扫瞄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扫瞄网络上的有用
信息。
过程与方法:以老师演示、讲授、启发引导,以及自己尝试、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学会在因特网上扫瞄有用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通过学习"前进"、"后退"、"刷新"等工具扫瞄网络上的有用信息,能够进行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
3.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熟悉因特网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学会扫瞄网络上的有用信息。
教学难点:网址输入的正确性,了解网页中链接的概念。
二、教法讨论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指出,学问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
本课采纳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分层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乐观性,培育同学的信息素养。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纳的学法主要有:自主探究法、仿照学习法、协作学习法等。
四、过程设计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同学
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猜谜。
(演示幻灯片2:猜一猜)
2.老师提出问题。
(演示幻灯片3:想一想)
(二)任务驱动
任务一:找到IE,打开IE 1.动画引入任务。
(演示幻灯片5:IE扫瞄器)
2.出示任务一,同学自主探究。
(演示幻灯片6:任务一)
3.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演示一下。
4.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5.同桌互助,确保人人都能完成任务。
任务二:访问.cctv 1.熟悉IE扫瞄器窗口(演示幻灯片7:IE扫瞄器的窗口)
2.E精灵介绍地址栏。
(演示幻灯片8:IE地址栏)
3.出示任务二。
(演示幻灯片9:任务二)
事先要在同学机上做好本地DNS解析,将.cctv解析到老师机,确保同学能正常访问老师机上的镜像网站。
(演示打开镜像网站首页)
由于网站页面信息较多,有着很多广告等其他干扰信息,因此我适当删简了网站首页的部分内容。
4.解决同学遇到的错误。
(同学可能会遇到的.错误1:网址输错;错误2:输入完没按回车或点击转到,不能打开网页。
)
主要通过同学自查、同学帮忙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任务三:探究常用按钮的作用
1.老师介绍:我们打开的中心电视台网站的第一个页面,我们叫它主页,也叫首页。
2.提出问题:如何了解"玉树灾后重建前期工作全面绽开"的具体内容,同学尝试。
3.请同学演示,其他同学观看鼠标外形的变化。
4.提问:鼠标外形为何会变化?阅读"学问屋"(演示幻灯片10)
5.同学自由点击链接扫瞄。
熟悉常用按钮的作用。
(演示幻灯片11:任务三)
6.小练习(演示幻灯片11:小练习)
(三)拓展延长
1.供应网址,自由扫瞄。
(演示幻灯片12:自由扫瞄网站)
2.沟通扫瞄的收获。
(四)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演示幻灯片13)
(五)感情升华
访问,扫瞄同学的祝福,自己也可以留下美妙的祝福。
(演示:祈祷网页)
五、设计亮点
这节课,我觉得设计有几处值得一提:
1.充分预备。
网络部分的教学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假如上课时网络状况不抱负,课堂的效率会大打折扣。
因此本课中为同学访问的网站在局域网内做了镜像,使同学能正常访问,为课堂教学的胜利实施供应了保障。
2.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相融合。
在每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境。
3.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自学。
同学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自我分析、协作学习等),猎取信息,把握方法。
4.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通过课前了解同学的同学状况和学问预
备进行前置性评价,通过同学完成各个任务进行过程性评价,最终通过拓展延长环节,同学扫瞄地震灾区的信息,充分地沟通争论,也是一种总结性评价。
以上是我本人对本课的熟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判指正。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