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梁子湖区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州市梁子湖区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葫芦(hú)狭小(xiá)热衷(zhōnɡ)呵叱(chì)
B . 模样(mó)顽固(wán)摩擦(chā)隐瞒(mán)
C . 纵使(zònɡ)跃进(yuè)吮吸(shǔn)塑料(sù)
D . 绘画(huì)檐廊(lánɡ)投掷(zhì)屹立(yì)
2. (2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节日的蓉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川流不息。
B . 五月的西湖,姹紫嫣红,呈现出一片绚丽的景象。
C . 她演讲时,引经据典,获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D . 为保护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游览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3. (2分) (2016八上·萧山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今年三月初,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我市早期茶叶害影响,采摘量有所下降,不同程度的春季价格也有提高。
B . 创新英语教学节目“爱德华在杭州”以外国人的视角向全世界介绍杭州的风土人情,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
C . 广州恒大主教练斯科拉里认为,国足比赛时经常出现心态急躁、体能下降等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自信心不足造成的结果。
D . 杭州举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同时将加强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促进杭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 (2分) (2016八上·莒县期中) 下列各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尤其到了唐代,不少诗人都是在异乡进行诗歌创作,在游历的过程中进行创作。
②诗歌是情绪的流动,这些诗人,如屈原、杜甫就是游子。
③诗歌与旅游的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④从楚国的屈原开始,诗歌与旅游变得密不可分。
⑤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留下了最丰富、最感人的诗篇。
A . ②④③⑤①
B . ③④①②⑤
C . ③①⑤②④
D . ②③④⑤①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3分)
5. (6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植物如何“看见”世界
①植物没有智力,至少是没有像我们这样的智力,谁要是认为植物能够听懂我们的话,甚至看出我们的心思,那是太高估它们的能力了。
但这并不等于说它们没有知觉,相反,它们极其敏感,它们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并且能够感觉重力,只是它们有自己的方式,与我们的方式大不相同。
②植物能够以某种方式感觉光明和黑暗。
一般情况下,光线总是来自上方,这时植物就向上伸展。
如果光线来自侧面,比如对于窗台上的植物来说就是这样,这时它们就弯下腰去,把叶片的正面对着玻璃。
③很多种子,比如生菜、烟草或丁香的种子,也能感光,因为它们只能在有亮光的地方发芽,如果我们给它们盖上了太多的泥土,那么无论我们浇多少水,它们都一动也不动。
而大一些的种子往往能够在黑暗中发芽。
最初的淡黄色幼芽长出来时,它们并不急着生产叶绿素分子,也不利用它们的能量长胖变壮,而是保持纤弱的体型,在长度的方向上疯长。
直到接触到光亮,它才不再长长,而把剩下的能量投入叶绿素的生产。
④除了发芽和变绿,太阳还影响着植物的其他生命过程。
绿色植物能够分辨白天和夜晚,比如有些植物要在日出以后开花并且散发香味,而另一些植物只有在我们睡觉的时候才这么做。
但最令人惊奇的是,有些植物,比如西红柿,能感知邻居的存在。
如果地方宽敞,它们就不慌不忙地长得强壮敦实,但如果跟别的植物挤在一块儿,它们就长得很快,力求尽快超过竞争对手。
⑤植物能识别不同种类的光,但我们真能认为它们这是“看见”的吗?植物感受光的方式与我们大相径庭。
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研究一下我们的眼睛是如何工作的。
当光落到我们的视网膜上时,我们就能感受到它。
视网膜位于眼球的后面,其中充满了各种感光分子,光亮一接触视网膜,它就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一旦刺激了视觉神经,视觉神经就会产生电脉冲。
当电脉冲到达大脑后,我们的大脑灰细胞就会对视网膜的信号进行分析。
我们一旦意识到这个过程的结果,便会称之为“看见”了。
植物也有感光分子,专家们称之为光敏素和隐色素,它们使绿色的生物拥有了极其细腻和多样的感光性能。
在我们的眼睛觉得漆黑的地方,藻类、苔藓和花草树木就能对光的刺激做出反应了,而且它们还能够感知波长,那是人的眼睛根本无法感知的。
⑦我们的视网膜上会产生周围物体的真正的图像,供大脑分析利用,这个植物可做不到。
它们既没有神经系统,也没有处于中心地位的大脑,跟我们不同的是,它们意识不到自己所感觉到的东西。
(1)
请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2)
从文中你知道了植物哪些独特的感知方式?
(3)
按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
①而大一些的种子往往能够在黑暗中发芽。
(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它们并不急着生产叶绿素分子,也不利用它们的能量长胖变壮,而是保持纤弱的体型,在长度的方向上疯长。
(注意加点词,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4)
第⑥段中,作者具体说明了“人的眼睛是如何工作的”,是否离题,谈谈你的理解。
6. (9分)(2017·安徽) 现代文阅读
扁担的一生
范宇
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
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
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②。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
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
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
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③。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
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
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
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
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
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
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
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
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
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
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
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慨,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
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
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
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
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
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
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
大伯今年已60
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
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
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
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⑪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1)
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________,第③段应填________。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2)
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
(每空不超过5个字)
上好的木材→________→渐弯的扁担→________
(3)
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
(4)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7. (8分) (2019八下·重庆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
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
“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
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命名为“黑洞”。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黑洞的密度极大,根据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密度=质量/体积,为了让黑洞密度无限大,而黑洞的质量不变,那就说明黑洞的体积要无限小,这样才能成为黑洞。
黑洞是由一些恒星“灭亡”后所形成的死星,它的质量极大,体积极小。
但黑洞也有灭亡的那天,按照霍金的理论,在量子物理中,有一种名为“隧道效应”的现象,即一个粒子的场强分布虽然尽可能让能量低的地方较强,但即使在能量相当高的地方,场强仍会有分布,对于黑洞的边界来说,这就是一堵能量相当高的势垒,但是粒子仍有可能出去。
霍金还证明,每个黑洞都有一定的温度,而且温度的高低与黑洞的质量成反比例。
也就是说,大黑洞温度低,蒸发也微弱;小黑洞的温度高蒸发也强烈,类似剧烈的爆发。
相当于一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大约要1x1066年才能蒸发殆尽;相当于一颗小行星质量的黑洞会在1x10-21秒内蒸发得干干净净。
(摘自知乎)
材料三:
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李依环)北京时间21时07分,人类首张黑洞真实影像在全球六地同步发布。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团队共同发布了这一重大成果。
新闻发布会上,专家表示,此次发布的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essier87(简称“M87”)中心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
专家介绍,该图像的许多特征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完全一致,在强引力极端环境下进一步验证了广义相对论。
通过研究这个图像,人类将揭示出黑洞这类天体更多本质。
据悉,“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合作由全球13个合作机构组成,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中心(CAMS) 是其中之一。
CAMS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共同建立,其中上海天文台牵头组织协调国内学者参与了此次合作。
(摘自人民网)
材料四:
黑洞,从预言走到眼前
191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以其天才的想象力预言了“黑洞”的存在。
一年后,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发表了第一个广义相对论方程的完全解,计算出了“史瓦西球体”的出现,这一版本的“黑洞”不带电荷,也不旋转。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们尝试各种办法来验证“黑洞”是否真实存在。
在此次拍照前,科学家们通过各种间接证据来表明黑洞的存在:其一,恒星、气体的运动透露了黑洞的踪迹。
黑洞的强引力会对周围的恒星、气体会产生影响,可以通过观测这种影响来确认黑洞的存在;其二,黑洞会吸积其势力范围里的一切物质,通过它“吃东西”发出的光来判断黑洞的存在;其三,通过看到黑洞成长的过程“看”见黑洞。
种种类似的证据,无不说明黑洞的真实存在。
2015年,人类第一次听到了两个黑洞相互绕转合并所产生的引力波之声。
但这些都还是间接的,科学家们迫切希望直接“看”到黑洞。
这将给科学研究,包括理论解释带来巨大信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研究员告诉记者,“黑洞是一个特殊的天体,也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天体,要描述它无非弄清楚三个指标:质量、电荷和自转。
”天文学家们将宇宙中的黑洞根据质量分成三类:恒星级质量黑洞(几十倍至上百倍太阳质量)、超大质量黑洞(几百万倍太阳质量以上)和中等质量黑洞(介于两者之间)。
黑洞的势力范围,称作黑洞半径或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
广义相对论预言,由于黑洞的存在,人们将会看到中心区域存在一个由于黑洞视界而形成的阴影,周围环绕一
个由吸积或喷流辐射造成的如新月状的光环。
黑洞阴影则是人类能看到的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图像。
“由于黑洞的尺寸正比于它的质量,黑洞质量越大,黑洞阴影越大。
”沈志强说,此次拍照选择的主角——M87中心的黑洞质量巨大,又相对接近地球,是从地球上看过去角直径最大的黑洞之一,也因此成为黑洞成像的一个完美目标。
(摘自光明日报)
(1)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归纳黑洞的特点。
(2)请分析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黑洞会吸积其势力范围里的一切物质,通过它“吃东西”发出的光来判断黑洞的存在。
(3)将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有可能”改为“可以”行吗?为什么?
一个粒子的场强分布虽然尽可能让能量低的地方较强,但即使在能量相当高的地方,场强仍会有分布,对于黑洞的边界来说,这就是一堵能量相当高的势垒,但是粒子仍有可能出去。
(4)请结合材料四选出正确的一项()
A . 2015年,人类第一次听到了两个黑洞相互绕转合并所产生的引力波之声直接证明了黑洞的存在。
B . 由于黑洞的存在,人们将会看到中心区域存在一个由于黑洞视界而形成的阴影,周围环绕一个由吸积或喷流辐射造成的如新月状的光环。
黑洞阴影则是人类能看到的黑洞本身的图像。
C . 由于黑洞的尺寸正比于它的质量,黑洞质量越小,黑洞阴影越小。
D . 此次拍照选择的主角——M87中心的黑洞质量巨大,又相对接近地球,是角直径最大的黑洞。
(5)从1915年黑洞理论的提出到2019年首张黑洞照片的发布,你从人类的探索真理之路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
8. (6分)(2012·陕西) 名著阅读。
(1)
下面是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段文字,其中“他”指的是________。
他愈走愈近,而且每走十到十二步就要跪倒在地,表示他对我的救命之恩的感情。
我对他微笑,显出一副和颜悦色的神情,招呼他走近些。
最后,他走到我跟前,然后又跪下,吻着地面,把他的脑袋贴在地上,抓住我一只脚,把我的脚放在他的脑袋上。
(2)
请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排列下面情节的先后顺序________(只填序号)。
①发现野人②抗争病魔③重返故乡④海上冒险。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9. (11分)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着,徒以有先生也。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安陵君其许寡人其:()②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易:()③岂直五百里哉直:()④长跪而谢之谢:()
(2)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3)
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
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0. (7分) (2017八上·上海期中)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到天凉好个秋。
(1)“层楼”的意思是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中相关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少年“爱上层楼”是为赋新词,寻觅愁绪。
B . “识尽”概括了词作者半生的艰辛历程。
C . “欲说还休”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深沉厚重的愁苦。
D . 此词上、下阙里的“愁”,含义相同。
六、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八上·民勤期中) 按要求默写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
(王绩《野望》)
(2)《龟虽寿》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5) 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 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柴门何萧条,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8)庭中有奇树,________。
(《庭中有奇树》)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12. (15分)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
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
(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
(1)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
(2)“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
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
(3)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2019·岐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
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注意书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3分)
5-1、
5-2、
5-3、
5-4、
6-1、
6-2、
6-3、
6-4、
6-5、
7-1、
7-2、
7-3、
7-4、
7-5、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
8-1、
8-2、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9-1、
9-2、
9-3、
9-4、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0-1、
10-2、
六、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12-1、
12-2、
12-3、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