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激光器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基本原理
1. 引言
二氧化碳(CO2)激光器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激光器。
它具有高功率、高效率、
波长适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军事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二氧化碳激光器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
2. 激光器的基本构成
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基本构成包括:激发源、放大器和谐振腔。
2.1 激发源
激发源是产生激发能量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外部能量转化为所需的激发能量。
在二氧化碳激光器中,常用的激发源是电子束和放电。
电子束激发源是通过加速电子束来激发工作气体中的气体分子,使其转化为激发态。
激发态气体分子在跃迁回基态时,将能量以激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放电激发源则是通过电流通过工作气体产生的放电,使气体分子的电子激发到激发态。
放电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激光能量。
2.2 放大器
放大器是将激发源产生的激光能量进行放大的部分。
在二氧化碳激光器中,常用的放大器是激光管。
激光管是一个封闭的管道,内部充满了CO2、氮气和氧气的混合物,称为工作气体。
放电激发源产生的激发态气体分子会与CO2分子碰撞,将能量转移到CO2分子上,并将CO2分子激发到激发态。
当CO2分子在跃迁回基态时,会释放出能量,产生激光。
激光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逐渐被放大。
放大器内部的反射镜和光学结构起到了引导光线的作用。
2.3 谐振腔
谐振腔是将产生的激光能量反射和增强的部分,在二氧化碳激光器中,谐振腔由两个平行的反射镜组成。
其中一个镜子是半透明的,激光可以透过该镜子逃逸,这样可以输出激光能量。
另一个镜子是高反射率的,激光会被完全反射回去。
当激光在谐振腔中来回传播时,由于激光的波长符合谐振腔的长度,会产生共振现象,激光逐渐增强。
谐振腔的长度可以通过调整镜子之间的距离来改变,从而控制激光的频率。
3. CO2分子的能级结构
为了更好地理解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工作原理,需要了解CO2分子的能级结构。
CO2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它的能级结构如下所示:
•基态:所有的电子都处于能级最低的状态。
•第一激发态:一个电子从基态的氧原子跃迁到高一些的能级。
•第二激发态:一个电子从第一激发态的氧原子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CO2分子的激光能级结构主要和碳原子上的振动和氧原子上的键轴向振动有关。
4. 工作原理
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解释:
4.1 激发
首先,通过激发源,将外部能量转化为激发能量。
激发源产生的能量将气体分子激发到激发态。
在二氧化碳激光器中,常用的激发源是放电。
放电产生的能量将CO2分子激发到第一激发态。
4.2 跃迁和辐射
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气体分子会释放出能量。
这个过程是通过辐射的方式进行的。
对于CO2分子来说,跃迁和辐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CO2分子中一个处于第一激发态的氧原子上的电子跃迁到一个更高能级,同
时振动模式发生改变。
2.振动模式的改变引起了氧原子之间键的伸缩,产生了一种称为振动子的能量。
3.振动子将能量传递给碳原子。
4.碳原子上的电子从一个更高能级跃迁到基态,辐射出激光。
5.激光逸出激光管,并通过谐振腔进行反射、放大和输出。
4.3 能级跃迁的选择定则
能级跃迁的选择定则是根据气体分子的对称性和偶极矩来确定的。
对于CO2分子,能级跃迁的选择定则要求:
•对称性:电子的跃迁必须保持分子的整体对称性,因此只有一些跃迁是允许的。
•偶极矩:只有具有偶极矩的跃迁才能辐射出激光。
5. 总结
二氧化碳激光器是一种利用CO2分子能级结构产生激光的装置。
它由激发源、放大器和谐振腔组成。
在激光器中,激发源将外部能量转化为激发能量,放大器将激发态的气体分子转化为激光能量,谐振腔将激光能量进行反射、放大和输出。
CO2分子的能级结构是通过跃迁和辐射的方式释放能量,从而产生激光。
能级跃迁
的选择定则根据分子的对称性和偶极矩来确定。
通过对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基本原理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其应用,提高其效率和性能,并推动在医学、工业、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