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准备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准备阶段: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分兵突围
【来源:人民网】 2006年08月12日14:28
1934年7月7日为摆脱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困境,在政治上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影响和推动抗日运动的发展;在军事上威胁敌人后方,吸引敌人兵力,减轻对中央苏区的压力,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创造条件,中共中央决定以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治委员乐少华)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前进。
是日,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进军福建。
7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
北上抗日先遣队经长汀、大田、尤溪,于8月1日攻占水口,击溃守敌王敬久部,乘胜追击至福州城下,与敌激战三昼夜,不能攻克福州城,遂移师北上。
7月23日为了结党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探索战略转移的路线,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电令红六军团“离开现在的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发展广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
8月7日红六军团九千七百余人,在湘赣省委书记、中央代表任弼时和肖克、王震等三人组成的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领导下,由横石和新江口地区出发,突围西征,开始战略转移。
8月12日红六军团在桂东县的寨前圩召开连以上干部誓师大会,庆祝突围胜利。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由任弼时正式宣布成立红六军团领导机关,肖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治委员,张子意任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
8月26日红六军团到达湘江右岸的蔡家埠,准备枪渡湘江。
但湘敌刘建绪发现红军渡江意图,急调重兵防堵湘江,并督令湘军尾击红军。
桂军廖磊部分两路向道县、零陵地区运动,堵击红军西进。
红六军团进不得不放弃原定渡江计划。
9月4日红六军团在全县以南的界首地区渡过湘江,占领西延县城。
9月间程子华奉命到达鄂西北地区。
鄂东北道委书记郑位三通知活动于院西北的红二十五军返回鄂东北地区,接受中央指示。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鉴于鄂豫皖地区敌占绝对优势,根据地发生了人力、物力的严重困难,于是决定鄂豫院红军主力作战略转移,到外线开辟新的根据地。
是年6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派程子华离开中央苏区,到鄂豫院根据地工作,传达中央指示。
9月间川陕苏区红四方面军粉碎了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的六路围攻,先后收复巴中、南江、旺苍,直逼广元城下;9月22日又克阆中、苍溪。
至此,北起广元,南至阆中的嘉陵江东岸地区均被红军收复,川军第一、第二、第三路军逃
至嘉陵江以西,第四路军逃至营山、渠县地区。
是役重创了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恢复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10月初国民党军队继续向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推进。
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惊慌失措,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即决定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转移到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
10月6日红六军团在甘溪超到桂军第十九师的突然袭击,战斗失利,部队被截成三段,陷入湘、桂、黔三省敌军二十四个团的包围中。
10月7日中央军委命令红二十四师及地方部队接替主力红军防务,主力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各军团,先后向兴国、于都、会昌地区集中,准备突围转移。
10月9日红军总政治部发布政治指令,提出“准备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进行长途行军与战斗”。
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项英发布命令:“将红军总司令部及其直属队组织第一野战纵队与主力红军组成野战军同行动。
”并规定第一纵队各梯队分于10日17时、18时出发。
是日晚,中共中央和红军总司令部从瑞金出发,率领主力红军第一、三、五、八、九等军团和后方机关共八万六千余人,进行战略转移。
10月上旬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对主力红军长征后。
中央根据地的斗争,作了如下布置:(一)成立了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
以项英(任书记)、陈毅、贺昌、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梁柏台、陈潭秋、毛泽覃、汪金祥、李才莲为苏区中央局委员。
陈毅为中央办事处主任,梁柏台为副主任。
(二)留下红二十四师、十多个独立团及其他地方部队共一万六千余人,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斗争。
(三)划定瑞金、会昌、于都、宁都四县之间三角地区为最后基本的游击区和最后坚持阵地。
10月22日,又宣布成立中央军区,以项英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负责领导中央根据地和闽浙赣边区的斗争。
长征失利阶段:湘江战役损失惨重会师计划落空
【来源:人民网】 2006年08月12日14:29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从于都以南地区突围,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10月中旬蒋介石在华北视察,突接“南昌行营”情报,得知中央红军主力有突围模样,乃匆匆赶回南昌,判断红军行动方向。
蒋介石从东路军蒋鼎文部所获材料中判明:中央红军不是战术机动,而是战略转移;不是南下,而是西进。
于
是拟定了追堵长征红军的初步计划要旨。
10月21日至23日中央红军自21日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敌军第一道封锁线发起总攻,实施突围,迅速占领了王母渡、韩坊、古陂、新田等地,23日突破了广东军阀陈济棠部扼守的信丰至安远间的第一道封锁线,自南康、大庚间横渡漳水。
10月24日红六军团在甘溪战斗失利后,一部进入荒无人烟的大山野林之中,经过艰苦转战,打破了湘、桂、黔敌军二十四个团的围追堵截,于是日在黔东北印江的木黄和松桃的石梁与贺龙、关向应、夏曦领导的红三军胜利会师。
10月26日红六军团和红三军会师后,于是日在川黔交界的四川酉阳县南腰界举行两军会师大会。
经中央军委批准,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
中央决定两军合成一个战略单位,成立总指挥部,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指挥两军的军事行动。
10月28日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和开辟新的根据地,红二、六军团从南腰界出发,挺进湖南,开展湘西攻势。
10月间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从福州地区移帅北上后,先后攻占罗元、庆元、常山等地,但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被迫转入闽浙赣边根据地,与万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合。
两军会台后,11月4日,中央军委指示红七军团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红七军团编为第十九师,红十军和地方武装编为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
全军近万人,继续担任抗日先遣队的任务,分两路北上。
红十军团以刘畴西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治委员,粟裕任参谋长,刘英任政治部主任。
以后又成立以方志敏为主席的军政委员会,领导红十军团的行动。
11月1日至8日中央红军占领汝城以东的连珠岩、土桥、东冈岭、苏仙镇等地,进到汝城、城口、沙田一线,突破了由湖南军阀何键部防守的第二道封锁线(广东仁化至湖南汝城间),沿赣粤湘边向湖南前进。
11月13日蒋介石鉴于中央红军西进甚急,深恐中央红军渡过湘江,进至桂、黔边境,是日“南昌行营”发布“追剿计划”,以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所有原西路军各部长及北路军蒋系“中央军”薛岳部及周浑元部,均归指挥。
同时又电令贵州军阀王家烈,广西军阀白崇禧各派得力部队分至湘黔、湘桂边境堵击,妄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
11月25日至30日中央红军在全州以南湘江东岸与敌浴血奋战。
27日,红军先头红二师、红四师各一部于兴安、全州之间,渡过湘江,并控制了界首至觉山铺之间的渡河点。
湘桂两省敌军分路向红军猛扑,妄图夺回渡河点,阻止红军渡河西进。
尾追敌军也与红军后卫部队展开激战。
29日,红三军团渡过湘江,于界首阻击敌人,掩护中央纵队渡江。
30日,中央纵队渡过湘江。
经红军英勇奋战,突破了湘桂敌军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但红军减员至三万多人。
11月26日中共湘鄂川黔边省委宣告成立,任弼时任书记,同时成立了湘鄂
川黔革命委员会和军区领导机构,贺龙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和军区司令员,任弼时任军区政治委员。
11月下旬,红二、六军团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停止南渡酉水,占领大庸、桑植后,推备夺取沅陵,进入湘中,策应中央红军西进。
12月初,红二、六军团主力沿沅江东下。
11月27日红二十五军从信阳城南越过平汉铁路,进至桐柏山区,在方城的独树镇与敌反复冲杀后,于是日甩开敌人,进入伏牛山区。
但伏牛山区反动组织严密,地主围寨甚多,且北临陇海路,创建根据地较为困难,红二十五军不得不放弃在伏牛山区建立根据地的原定计划,继续向陕南前进。
11月底中央根据地中共中央分局举行会议,决定成立赣粤边特委和军分区,派李乐天、杨尚奎去赣粤边,罗孟文去杨赣县,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去闽西。
12月上旬中央红军翻越西延山脉的最高峰――越城岭(老山界),进入苗、僮民族地区。
12月10日中央红军进入苗、惶民族地区后,红军住地连续失火。
是日,中央纵队到达龙坪,此系僮族村镇。
当夜宿营后,发生大火,村镇烧毁过半,红军奋力抢救,并抓获国民党放火奸细三人。
次日召开群众大会,将奸细公审后处决。
12月13日中央军委在通道境内召开会议。
是时,敌“迫剿军总司令”何键调集湘军及配属其指挥的“中央军”薛岳所部共十五个师的兵力,在通道城以北地区――新宁、武冈、绥宁、靖县、会同、芷江、黔阳一带进入阵地,进行堵截。
如果中央红军坚持原定计划,北上会合红二、六军团,就要与五、六倍的敌军决战。
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
于是中央红军自通道城改变了进军方向。
但博古、李德仍然坚持会合红二、六军团的基本目标。
12月14日中央红军占领贵州黎平县城,打开了通向贵州的门户。
12月16日红二、六军团在涪涩河歼敌三十四旅大部。
17日,占领桃源,包围湘西政治经济中心常德,牵制敌军十余个师,胜利完成了配合中央红军突围长征约战斗任务。
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
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猴场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提出红军渡过乌江后的行动方针“主要的是和蒋介石主力部队(如薛岳的第二兵团或其他部队)作战,首先消灭他的一部。
来彻底粉碎五次‘围剿’,建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
首先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发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务”。
决定提出红军的基本口号是:“创造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剿’”、“消灭蒋介石的主力部队”;决定提出利用争取的时间,使部队得到短期休整,加强连队政治工作,缩编部队,充实战斗连队,以适应新的作战环境,决定提出保持同二、六军团和四方面军的
密切的通讯联络,加强对他们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领导,“使他们以积极的行动,来配合我们的反攻”。
1月1日至3日中央红军在江界河、茶山关、回龙场等渡口分二路强渡乌江。
中路前卫团(红四团,团长耿飘,政委杨成武)于1月1日到达江界河渡口,进行威力侦察。
2日上午,佯攻老渡口,在上游新渡口强渡,未成。
3日上午再次强渡,击溃黔军江防司令林秀生部第五、第六两个团,强渡成功。
下午,占领黔军江防司令部所在地猪场(珠藏)。
左路于茶山关渡口渡江,因黔军独立第二师侯之担部第二团未加抵抗,于3日安全渡江,进入尚嵇。
右路于2日在回龙场强渡,击溃侯之担部第八团,当晚进驻箐口。
1月7日中央红军第二师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城。
1月8日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发布《通令》,提出进遵义城的十二条口号及进城八项注意。
1月9日,中央纵队进入遵义城,以纵队司令员刘伯承兼任遵义警备司令。
1月10日,军委主席朱德在遵义发出关于红军进入桐梓城主要任务的命令
长征转折阶段:遵义会议确立正确方针摆脱逆境
【来源:人民网】 2006年08月12日14:30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洛甫)、秦邦宪(博古)、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凯丰);参加会议的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党中央秘书长)。
李德(共产国际军事顾问)和伍修权(翻译)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揭发和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在军事领导上的严重错误,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决议明确指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退出中央苏区后遭到的严重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
决议总结了红军反“围剿”战争的经验教训,肯定了毛泽东等在领导红军长期作战中所形成的基本原则。
会议决定:(一)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二)指定洛甫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至支部讨论;(三)常委进行适当的分工;(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周恩来、朱德为军事指挥者。
遵义会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参加中央军事指挥的领导工作。
遵义会议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上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红军的新的正确领导。
1月19日中央红军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北上,预计从宜宾至沪洲间
北渡长江,转入川西地区。
1月20日红军总司令部下达《渡江的作战计划》。
同日,军委主席朱德电令各军团“我野战军应迅速向赤水及其附近地域集中,以便争取渡过赤水的先机,在必要时并便于在赤水以东地域与追击和截击的敌人的一路进行决战”。
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为红军主力入川电告红四方面军,指出:“为选择优良条件,争取更大发展前途计,决定我野战军转入川西,拟从泸州上游渡江。
”指示红四方面军“以群众武装与独立师团向东线积极活动,钳制刘敌,应集中红军全力向西线进攻”,迅速集结部队,于最近时期向嘉陵江以西进攻。
1月22日红四方面军发起广(元)昭(化)战役,突破嘉陵江防线。
24日围昭化。
27日占广元城郊飞机场。
29日又占广元外围五龙堡。
但广、昭守敌胡宗南部据城顽抗,攻城数日未下。
红军乃主动撤广、昭之围。
月底将主力转至嘉陵江东岸。
1月26日中央红军进抵土城附近。
红军先头部队在赤水以西的重盘与川军模范师章安平旅遭退,战而未胜。
1月28日中央红军主力在土城东北的丰村坝、青岗坡一带与川军郭勋祺、潘佐、廖泽等部“激战竟日”,给敌以重大杀伤。
但红军伤亡亦重。
红军主动撤出战斗。
1月29日中央红军从土城、猿猴场(元厚场)地区,西渡赤水河(一渡赤水),进入川南叙水、古蔺地区。
1月下旬杨虎城指挥四个旅又三个团的兵力对红二十五军发动第一次“围剿”,红二十五军在葛牌镇全歼杨虎城警三旅,粉碎了第一次“围剿”。
红二十五军发展到三干七百人,开辟了鄂豫陕游击根据地。
1月间中共陕北特委在周家脸召开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陕北苏维埃政府。
马明芳任主席。
1月30日,陕北独立师在安定白庙岔改编为红军第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杨琪任师长,张达志任政治委员。
1月间红十军团在返回闽浙赣根据地途中,通过怀玉山封锁线时,由于部队行动迟缓,被十倍的敌军包围,经反复顽强战斗,红军弹尽粮绝,月底方志敏在德兴县陇首村突围时,被敌独立四十三旅刘震清部所俘,指战员大部壮烈牺牲,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
余部八百余人,在粟裕、刘英率领下,突出重围,转战浙南,坚持浙南游击战争。
方志敏被捕后,坚贞不屈,在狱中著有《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死》、《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
8月6日,在南昌百花洲从容
就义。
2月5日在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交界的鸡鸣三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决定以洛甫(张闻天)代替博古(秦邦宪)负总的责任。
同日,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项英转中央分局,指出:“应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坚持游击战争”;“要立即改变你们的组织方式与斗争方式,便与游击战争的环境相适合”;并指示“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区分会,以项英、陈毅、贺昌及其他二人组织之,项为主席”。
2月28日是日凌晨中央红军乘胜再占遵义城。
红军又在遵义城南的老鸦山、忠庄铺地区痛击援敌吴奇伟率领之第五十九师和第九十三师,并乘胜追至懒板凳、刀靶水,歼其两个师的大部,红军猛追至乌江边上,又俘敌千余人。
是役共歼灭和击溃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浮敌二千以上,缴枪一千支以上,轻重机枪数十挺,子弹十万发,俘敌团长一名,伤敌旅长一名、团长二名,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2月2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冲破五次“围剿”的总结》大纲。
3月11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全权指挥军事。
3月20日中共中央和红军总政治部致电各军团首长,指出“我再西进不利,决东渡,这是野战军此后行动发展的严重紧急关头”,“渡河迟缓或阻碍渡河的困难不能克服,都会给野战军最大危险”。
3月21日至22日中央红军由二郎摊、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河(四渡赤水),至桐摔以西东皇殿一带。
3月27日至31日中央红军主力于27日从枫香坝至鸭溪之间,突破敌军封锁线,到达大庙场,分两路前进,至翁黄水会台,直指乌江北岸。
28日红军先头在手扒岩突破乌江天险。
29日至31日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乌江,进抵息烽附近。
3月28日至4月21日张国焘擅自放弃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这样,红四方面军从渡过嘉陵江以后,便开始了长征。
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时,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辖第四军、第九军、第三十军、第三十一军、第三十三军,全军总计十个师二十个团,连同妇女独立师、机关学校等共约八万余人。
4月5日中央红军一部佯作东进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台,由紫江(今开阳)以南地区快速东进,向瓮安、黄平进攻。
4月7日中央红军主力乘国民党军主力被调至乌江北岸,向贵阳方向前进。
是日,军委主席朱德电示:“我野战军决以遭遇敌人佯攻贵阳、龙里姿势,从贵
阳、龙里中间向南急进,以便迅速占领定番”。
4月9日中央红军主力从贵阳、龙里间突破湘黔公路,并在贵阳附近之黄泥哨,与驰援贵阳的滇军孙渡部遭遇。
滇军纵队司令官孙渡乘坐的汽车,遭到红军袭击,死伤卫士四名,贵阳震动,蒋介石急电各路救援。
4月上旬项英、陈毅在大庾长岭召开干部会议,确定了长期坚持游击战争,保存和积蓄革命力量,准备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斗争方针。
并将赣粤边划分为油山、北山、信康赣、南山和上犹祟义等五个区,将突围的一千三百余人分为五个游击大队,分散在各区游击,并以油山为中心建立秘密的交通网。
4月上旬红二、六军团收到遵义会议决议,向团以上干部传达。
4月12日红二、六军团退出塔卧、龙家寨根据地,向北转移。
13日在陈家河渡口一战,消灭国民党第五个八师陈耀汉部一七二旅,击毙旅长李延岭。
14日桃子溪一战、又歼敌五十八师师部和一七四旅,师长陈耀汉仅以身免。
16日红军乘胜收复桑植县城。
4月13日红九军团到达织金县的猫场,当晚在猫场宿营。
因疏于警戒,14日晨遭到黔军一个师的袭击、战至下午三时,方才摆脱敌人,脱离险境。
是役全军团伤亡二四万人,损失部分枪支武器。
4月25日中央红军进入云南后,分兵三路西进。
4月26日国民党第二路军薛岳总部电告所部:红军主力经曲靖寻甸元谋西进,“图渡金沙江”,罗炳辉部(红九军团)“掩护其右后侧”。
4月28日蒋介石急电龙云将金沙江巧家至元谋一段之船舶及一切可渡河材料全部毁灭,以防红军渡江。
5月2日红军中央军委纵队到达团街。
是日召开干部会议,博古报告渡金沙江的决定。
中央红军主力按中央军委部署分三路抢渡金沙江:红一军团经武定、元谋,抢占元谋以北的龙街渡;红三军团经寻甸、团街,抢占洪门渡;军委干部团经禄劝抢占绞平渡(后称绞车渡)。
红五军团殿后掩护。
5月3日至9日 5月3日军委干部团在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指挥下占领绞平渡,并伤渡成功,川军江防大队不战而溃。
红三军团在洪门渡渡过一个团、但水流太急,不便续渡。
红一军团在龙街渡架设浮桥,但江面太宽,敌机轰炸骚扰,架桥未成。
为迷惑敌人。
仍在龙街被佯作架桥渡江姿态。
当敌军向元谋奔集时,红一、三军团急奔绞平渡。
在当地船工支援下,利用六只渡船,时至5月9日,中央红军主力在绞平渡全部渡过了金沙江。
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渡江北上的决定性胜利。
5月7日,红九军团在完成了牵制掩护任务后,在会泽(东川)以西的树节渡过了金沙江,并按中央军委指示,在江边向巧家一线警戒。
中央红军渡江后,于5月8日围攻会理城。
10日晚,红军第一次爆破会理西北城角未成。
14日,第二次爆破会理东关城墙亦未成。
会理玫守战历时七天七夜。
5月11日蒋介石在昆明为阻止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策定封锁中央红军于“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陇江以东地区,根本‘歼灭”的部署,命令川军第二十四军刘文辉部以有力部队固守会理、西昌待援,主力在大渡河上游富林以西,沿大渡河北岸,赶筑碉堡,严防红军北渡;薛岳率吴奇伟、周浑元、李韫珩各部,迅速渡过金沙江左岸,向围攻会理之红军夹攻,以解会理之围,然后进至西昌筑碉,右与昭觉之郭勋祺部,左与盐边、盐源之滇军,连成碉堡封锁线,严防红军南下;另以孙渡纵队取捷径至盐边、盐源后,沿雅陇江两岸筑碉防守,并在水仁、元谋各县沿金沙江右岸筑碉防堵。
5月12日中共中央在会理城邦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会理会议。
会议参加者除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外,彭德怀、杨尚昆、聂荣臻和林彪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批评了林彪反对毛泽东的领导,反对机动作战的严重错误;进一步说明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动作战以摆脱敌人重兵包围的作战方针。
会议讨论了今后行动,决定继续北上,抢渡天险大渡河,到川西会合红四方面军。
5月15日中央红军撤离会理,沿安宁河谷北上。
17日,红军前锋到达德昌,守敌许剑霜旅前哨营与红军刚一接触,即败退西昌。
红军经德昌,绕道西昌,向大渡河急进。
5月15日蒋介石在昆明电令川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为大渡河守备指挥,自川南率部于十日内赶赴大渡河布防,并拨二十一军、二十四军各一部归其指挥调遣。
5月20日红军总司令朱德发出万万火急电令,命令“我野战军迅速北进取得大渡河点以便早日渡江”。
19日晚,红一军团到达泸沽。
是日中午,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在泸沽红一军团司令部传达军委关于继续北上,抢渡大渡河的指示:以红一师一团为先遣队,军团工兵连、炮兵连配属一团指挥,由刘伯承和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率领,直上冕宁,通过彝族区,迅速抢占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又以红二师五团和红三军团十一团组成佯动部队,由一军团参谋长左权和红二师政委刘亚楼率领,越小相岭,经越西,向大树堡挺进,心吸引富林之敌,保证主力从安顺场渡河。
5月21日红九军团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后,于是日至西昌城北的礼州〔距西昌城五十华里)与红三军团留守部队会合,并接替三军团防务,担任全军后卫,以掩护主力抢渡大渡河。
至此、红九军团在离开主力,单独活动,转战千里之后,与主力会合了。
5月22日中央红军先遣队从大桥出发,进入彝族地区冲途为彝民所阻。
下午
刘伯承总参谋长和彝族沽基家头人小叶丹在彝家海子边,杀鸡饮血,结为盟友(兄弟)。
后与小叶丹等同返大桥宿营,再钦血酒。
中央红军佯动部队从青杠关出发,在彝族同胞的配合协助下,于是日下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