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课时导航+课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L 1 mol·L-1NaOH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或氢原子)个数为nA
5
转移的电子数目不对
1 mol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16.8 g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9nA
6
不符合客观事实(苯中不含有“C=C”;随着硫酸的消耗浓度变小,反应进行不到底)
1 mol苯中含有“C=C”数目为3nA
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错误类型
错误类型
举例
1
非标准状况
(常温常压下、25℃等)
常温常压下,11.2 L氯化氢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常温常压下,11.2 L H2中含有的氢分子数为0.5nA
2
标准状况下是非气态(如水、三氧化硫、四氯化碳、氯仿、己烷、甲醇、乙醇、苯、甲苯、HF等)
标准状况下,4.48 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2nA
定量型
等物质的量Ba(OH)2与NaHSO4溶液反应,H+不足,OH-过量,按量少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Ba2++OH-+H++SBaSO4↓+H2O
竞争型
1.氧化还原型:“强强联手”氧化性最强的和还原性最强的物质优先反应,如:若溶液中含有Fe3+、Cu2+、Fe2+(已知氧化性顺序是:Fe3+>Cu2+>Fe2+),加入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最先发生的反应是:氧化性最强的离子(Fe3+)和还原性最强的粒子(Fe)反应:2Fe3++Fe3Fe2+,待Fe3+反应完,剩余的氧化性最强的Cu2+和Fe反应:Cu2++FeFe2++Cu
标准状况下,22.4 L苯含有的碳原子数为6nA
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所含分子数约为6.02×1023
3
溶液的体积未知
(浓度已知、体积未知)
0.1 mol·L-1NaN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A
0.2 mol·L-1Ca(NO3)2溶液中含有的N数为0.4nA
4
整体和局部关系不清
1 L 1 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nA
(1)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把NaOH当作1 mol,即有1 mol的OH-,1 mol的OH-最多需要1 mol的HC和1 mol的Ca2+,写出离子方程式:HC+Ca2++OH-CaCO3↓+H2O
(2)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把不足的Ca(HCO3)2当作1 mol,即电离出1 mol的Ca2+和2 mol的HC,2 mol的HC最多需要2 mol的OH-,2HC+2OH-2H2O+2C,生成2 mol的C,但只有1 mol的Ca2+,生成1 mol的CaCO3剩余1 mol的C,最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Ca2++2OH-CaCO3↓+2H2O +C
2.非氧化还原型
(1)溶液中若含有NaOH、Na2CO3,往其中滴加盐酸,则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①OH-+H+H2O②C+H+HC③HC+H+H2O+CO2↑
(2)若溶液中含有H+、N、Mg2+、Fe3+、Al3+、S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①OH-+H+H2O②Fe3++3OH-Fe(OH)3↓ ③Al3++3OH-Al(OH)3↓ ④Mg2++2OH-Mg(OH)2↓ ⑤OH-+NH2O+NH3↑ ⑥Al(OH)3+OH-Al+2H2O
12.5 mL 1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约为6.02×1022
7
未考虑是可逆反应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28 g N2和6 g H2充分反应,生成NH3的分子数为2nA
8
未考虑水解
1.0 L 0.1 mol·L-1NH4Cl溶液中N的个数为0.1nA
9
未考虑特殊结构
(氦气是单原子分子,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二氧化硅、金刚石是空间网状结构)
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含有的氦原子数为2nA
1 mol白磷分子含有的共价键数是nA
1 mol二氧化硅中含有的硅氧键数是2nA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类型
书写方法
过量型
把不足的物质当作1 mol,足量的物质需要多少就可以提供多少
5
转移的电子数目不对
1 mol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16.8 g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9nA
6
不符合客观事实(苯中不含有“C=C”;随着硫酸的消耗浓度变小,反应进行不到底)
1 mol苯中含有“C=C”数目为3nA
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错误类型
错误类型
举例
1
非标准状况
(常温常压下、25℃等)
常温常压下,11.2 L氯化氢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常温常压下,11.2 L H2中含有的氢分子数为0.5nA
2
标准状况下是非气态(如水、三氧化硫、四氯化碳、氯仿、己烷、甲醇、乙醇、苯、甲苯、HF等)
标准状况下,4.48 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2nA
定量型
等物质的量Ba(OH)2与NaHSO4溶液反应,H+不足,OH-过量,按量少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Ba2++OH-+H++SBaSO4↓+H2O
竞争型
1.氧化还原型:“强强联手”氧化性最强的和还原性最强的物质优先反应,如:若溶液中含有Fe3+、Cu2+、Fe2+(已知氧化性顺序是:Fe3+>Cu2+>Fe2+),加入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最先发生的反应是:氧化性最强的离子(Fe3+)和还原性最强的粒子(Fe)反应:2Fe3++Fe3Fe2+,待Fe3+反应完,剩余的氧化性最强的Cu2+和Fe反应:Cu2++FeFe2++Cu
标准状况下,22.4 L苯含有的碳原子数为6nA
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所含分子数约为6.02×1023
3
溶液的体积未知
(浓度已知、体积未知)
0.1 mol·L-1NaN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A
0.2 mol·L-1Ca(NO3)2溶液中含有的N数为0.4nA
4
整体和局部关系不清
1 L 1 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nA
(1)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把NaOH当作1 mol,即有1 mol的OH-,1 mol的OH-最多需要1 mol的HC和1 mol的Ca2+,写出离子方程式:HC+Ca2++OH-CaCO3↓+H2O
(2)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把不足的Ca(HCO3)2当作1 mol,即电离出1 mol的Ca2+和2 mol的HC,2 mol的HC最多需要2 mol的OH-,2HC+2OH-2H2O+2C,生成2 mol的C,但只有1 mol的Ca2+,生成1 mol的CaCO3剩余1 mol的C,最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Ca2++2OH-CaCO3↓+2H2O +C
2.非氧化还原型
(1)溶液中若含有NaOH、Na2CO3,往其中滴加盐酸,则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①OH-+H+H2O②C+H+HC③HC+H+H2O+CO2↑
(2)若溶液中含有H+、N、Mg2+、Fe3+、Al3+、S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①OH-+H+H2O②Fe3++3OH-Fe(OH)3↓ ③Al3++3OH-Al(OH)3↓ ④Mg2++2OH-Mg(OH)2↓ ⑤OH-+NH2O+NH3↑ ⑥Al(OH)3+OH-Al+2H2O
12.5 mL 1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约为6.02×1022
7
未考虑是可逆反应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28 g N2和6 g H2充分反应,生成NH3的分子数为2nA
8
未考虑水解
1.0 L 0.1 mol·L-1NH4Cl溶液中N的个数为0.1nA
9
未考虑特殊结构
(氦气是单原子分子,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二氧化硅、金刚石是空间网状结构)
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含有的氦原子数为2nA
1 mol白磷分子含有的共价键数是nA
1 mol二氧化硅中含有的硅氧键数是2nA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类型
书写方法
过量型
把不足的物质当作1 mol,足量的物质需要多少就可以提供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