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慈简介
JohnKeats(1795~1821)
英国诗人。

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

他的父亲以经营马车行为业,生活比较富裕。

1804年父亲去世,母亲再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

1810
年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管他们弟兄的财产。

1811年,济慈由保护人安排离开学校,充当医生的学徒。

他对医学并不厌弃,但也喜好文学,并在中学的好友查尔斯·克拉克的鼓励之下开始写诗,模仿伊丽莎白时代诗人埃德蒙·斯宾塞。

1815年10月,济慈进入伦敦一家医院学习。

这时他已热爱写诗,深受诗人亨特和华兹华斯的影响。

1816年5月在亨特所编《检察者》杂志发表十四行诗《孤寂》。

1816年7月,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继续学习外科。

同年夏写成十四行诗《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

10月间经克拉克介绍,与亨特相识,并与雪莱、哈兹里特、兰姆等人来往。

11月间,济慈决心从事文学创作,通知他的保护人,放弃学医。

1817年,济慈出版第一部诗集,其中大多带有模仿的痕迹,但也有佳作,如上述的读荷马史诗的十四行诗和《蟋蟀与蚱蜢》等,而《睡眠与诗》则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给人们以安慰,并提高他们的思想。

诗集出版后得到好评。

4月,济慈写作长诗《恩底弥翁》,以凡人恩底弥翁和月亮女神的恋爱故事为题材,虽嫌松散,但已显出他对周围世界中的美的境界的敏感和独特的语言表达能力。

与此同时,济慈也形成了许多对哲学和艺术的观点,其中著名的有“天然接受力”的思想。

根据济慈的解释,在一个大诗人身上,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如莎士比亚就突出地具有这种能力。

1817年冬,济慈在伦敦与华兹华斯相见。

虽然他仍然钦佩华兹华斯的诗,却不喜欢他的为人。

和亨特也渐渐疏远。

1818年3月,济慈去外地照顾患病的弟弟托姆。

这时他写成取材于薄伽丘的《十日谈》的叙事诗《伊萨贝拉》。

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强调感官享受转而强调思想深度。

长诗《恩底弥翁》出版后,有3家保守的杂志进行指摘,甚至对济慈进行人身攻击。

但这并没有使他灰心,或像传说那样使他过早去世,他更加自信地向友人说:“我想在身后是能名居英国诗人之列的。

”他立即开始写作以希腊神话中新神和旧神的争夺为题材的史诗《许佩里翁》,使用无韵诗体。

在他弟弟去世前完成了两章。

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始终爱慕的女友芳妮·布劳恩。

1819年1月,济慈写成长诗《圣爱格尼斯之夜》,这首诗采用了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情节,绚丽多彩,表达了对托姆去世的哀悼和对他与芳妮关系的忧虑。

1819年又开始写《圣马克之夜》,但未完成。

1819年春夏之间,济慈写成他的传世之作,如颂诗中的《夜莺》、《希腊古瓮》、《哀感》、《心灵》和抒情诗《无情的美人》,十四行诗《灿烂的星,愿我能似你永在》等。

它们和上述的《圣爱格尼斯之夜》以及早期的十四行诗《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等,成为济慈诗作的精华,也是英国诗歌中的不朽之作。

同年,济慈开始写作以蛇化美女的神话为内容的抒情诗《莱米亚》,同布朗合写剧本《奥托大帝》,并改写《许佩里翁》。

9月间还写了具有丰实静谧之美的《秋颂》。

10月,济慈在伦敦同芳妮订婚。

但他这时因看护托姆而传染了肺结核病。

1820年7月,他的诗集《莱米亚,伊萨贝拉,圣爱格尼斯之夜和其他》出版,反应良好。

9月间他遵医生之嘱,由友人陪伴去意大利休养,但终于不起,于1821年2月23日在罗马去世。

遵照他的遗言,墓碑上写着:“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济慈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

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甚强。

这和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有密切关系。

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在瓦砾中啄食”。

他在《伊萨贝拉》中对伊萨贝拉的两个贪婪的哥哥的3段描写,曾被伯纳·萧称为集中表现了马克思谴责剥削者和剥削制度的思想。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丁尼生、布朗宁,后来的唯美派诗人如王尔德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