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股份公司案例
案例分析-蓝田股份与刘姝威
•
4
材料准备时间为2002年,仅供参考
刘姝威分析蓝田股份的主要方法
3.对蓝田股份的现金流量分析
蓝田股份2000年销售农副水产品收到的现金大约为 12.7亿元,每天现金量348万元 刘认为:我从事商业银行研究,了解我国的商业银行 。如果蓝田股份水产品基地瞿家湾每年有12.7亿元销 售水产品收到的现金,各家银行会争先恐后地在瞿家 湾设立分支机构,会为争取这"12.7亿元销售水产品 收到的现金"业务而展开激烈的竞争。银行会专门为 方便个体户到瞿家湾购买水产品而设计银行业务和工 具,促进个体户与蓝田股份的水产品交易。银行会采 取各种措施,绝不会让"12.7亿元销售水产品收到的 现金"游离于银行系统之外。与发达国家的银行相比 ,我国商业银行确实存在差距,但是,我国的商业银 行还没有迟钝到"瞿家湾每年有12.7亿元销售水产品 收到的现金"而无动于衷。 2000年蓝田股份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 金”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但是其短期偿债能 力却位于同业最低水平。这种矛盾来源于“购建固 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92%。这意 味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绝大部分都转化为固 定资产 2000年蓝田股份的在建工程增加投资7.1亿元,其 中“生态基地”、“鱼塘升级改造”和“大湖开发 项目”三个项目占75%,在建工程增加投资的资金 来源是自有资金。这意味着2000年蓝田股份经营活 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大部分转化成在建工程本期增 加投资
•
/
/
6
材料准备时间为2002年,仅供参考
对蓝田股份造假思路的简单猜测
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虚假报告事件
案例库案例一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虚假报告事件在中央电视台200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一位儒雅、文静的女性知识分子走上颁奖台,她就是被称为“与神话较量的人”——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刘姝威。
她用区区600字,粉碎了一个股市帝国的神话!为国家挽回的经济和政治损失不可估量。
(刘姝威:1980年3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1984年10月起,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读研究生,在陈岱孙、厉以宁教授指导下,从事国际金融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1986年12月毕业,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6年至今,一直在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从事国际金融理论和实务以及商业银行管理方面的研究。
)刘姝威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意外地卷入了后来震惊全国的“蓝天事件”的。
2001年,她正在潜心写作《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一书。
当时,银广夏、麦科特、红光等一系列虚假会计报表案件,给股民和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一书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运用相关分析技术识别虚假的会计报表。
为了便于读者能够整体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分析技术,刘姝威尽可能比较分析更多的案例。
当她在网上搜索到蓝田集团公布的财务报告后,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研究,结果让她十分震惊。
自1996年上市以来,以5年间股本扩张了360倍的骄人成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神话的蓝田,净营运资金已经下降到_1.27亿元。
也就是说“蓝田已经没有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了,它完全是依靠银行贷款维持生计。
”由此,刘姝威得出结论:这是非常危险的,对蓝田危险,对银行更危险!(中国蓝田总公司始建于1980年7月,曾经在1998年抗洪救灾时,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之后,斥资2亿元的费用,长时间地插播“野藕汁”、“野莲汁”的广告,给广大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仿佛是中国农业企业的典型,一个以养殖、饮料和旅游为主的企业。
在不到10年间,它就创造了总资产规模增长近10倍,总资产达220亿元的奇迹。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3
公司简介
1996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以每股发行价8.38 元向社会公开发行了3000万股,形成了公司上市时的 9696万股的总股本。
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全称 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 企业,号称“中国农业第一股”。其中,第一大股东 是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占36.36% ,第二大股 东为农业部,占18.86%,其他为内部职工股和流通股。
7
神话破灭——600字文章点燃导火索
Hale Waihona Puke • 2001年11月,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600字 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对 蓝田造假行为进行了揭露。
她在对蓝田的资产结构、现金流情况和偿债能力 做了详尽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蓝田业绩有惊人的虚 假成分,公司已经无力归还20亿元贷款。她呼吁“应 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引起银行高层的关 注,不久,相关银行即停止对蓝田发放新的贷款,此 后蓝田资金链开始断裂。
成蓝2本.田6,6然水亿蓝真产元正田品解发曾开开展向蓝发到田证有财2监0务限0会面0公年纱提司,末出剪。的过短但2蓝三8由田.次3资于8配金亿农链股元业的融,并不资增可。长能前了 3在、《导此金火后两份融索快收蓝1最以内不次账:0田参速入是倍高后2配面资》0证增增,达,0金股资发1监年长长链历到每表会成产1开6,31,年1股0功猛月始0.0而瞿年1收0字,断,增是5%短刘兆裂报元益一减,,文姝玉个的。也轻业,威税文要业即达了绩利弱想绩使到的公猛增实学都 遭 了司涨长者现在遇不虚的。6上假每了可04财10、等财9市股思1%务921务9090时议09,0信压名年.82承息的6年就年公力50,1司月诺特元0必月,瞿.管蓝的1大以8须兆蓝理21日田4玉洪上元走人田年,及员再灾,,股因其被涉继拘嫌任传提者。供保田
蓝田审计失败
缺于国家法律监管的制度
CPA法律体系不完善 CPA法律规范与审计职业规范 不兼容 对 CPA 业监管者的法律监管权 力授权不清
对 CPA业的监管法规过于空泛
对 CPA 业的法律责任界定不清 对 CPA业的违规行为的法律问 责过轻
失于健全性参与人的制度
CPA审 计制度 构成
核心参与人
被审计对象
审计服务对象
2002年1月12日,该公司董事长等三名高管,以及
公司财务部长等七名中层管理人员被公安部门 拘传,接受调查。 2002年1月21日、22日以及25日上午,生态农业 (600709)被强制停牌。 当天,原“蓝田股份”高层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 信息被拘。其上市审计机构—沈阳华伦会师事 务所被吊销证券许可证。 2006年7月,蓝田股份证券造假案审结,武汉市中 院判定,“生态农业”赔偿540余万元,帮助其包 装上市的华伦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CPA所违背的职业道德来自缺乏审计独立性。揭露蓝田造假事实的竟为审计业外人士,相比之下,那些 通过审计执业资格考试,受过高等审计教育培训的正规注 册会计师们却未能及时发现蓝田的造假事实。对蓝田的审 计中,审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执业能力,未保持应有的职 业关注,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经营环境及会计信息 的处理过程未进行充分的了解,也没有执行必要的审计实
三、我国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重于政府的行政监管制度
一 CPA制度的形成是政府助产的结果。 CPA业从诞生到发展, 每一 步都离不开政府的呵护。
二
三 四
监管模式以政府管制为主
进入监管为政府的行政监管 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制定是政府行为,均由财政部负责审批和 通过 执业质量的监督与处罚主要是政府行为 竞争力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政策性壁垒
蓝田神话案例
蓝田神话案例
分析二:“蓝田神话”迷雾重重
市场质疑之一:看不到野藕汁卖,何来 上亿元的利润。蓝田股份年报显示,公 司的蓝田野藕汁、野莲汁饮料销售收入 达5亿元之巨。在一般人的眼里,全国 应该到处都卖蓝田野藕汁、野莲汁,而 且很热销,但是全国很多地方的投资者 表示,并没有看到这种热销场面,甚至 在当地市场根本没有见到过野藕汁,看 到的只是中央电视台连篇累牍的广告。
232 247,824
蓝田神话案例
资产减值准备案例
A公司对巨额坏账的解释
– 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 关联公司
欠款单 位名称
香港XX 自行车 有限公 司
DB (HK) Co.Ltd
XX国际 有限公司
合计
本年 增加 19,298
➢那么对于银行来讲,那就更危险了。
蓝田神话案例
文章的发表引起银行领导的高度重视, 所有银行停止了对蓝田的贷款。使得蓝 田没有了血液,陷入瘫痪。
蓝田事件终于浮出水面。击碎了蓝田神 话。
刘姝威的平静生活也被打破。
蓝田神话案例
中国蓝田集团总公司总裁瞿兆玉
瞿兆玉吼道:你把蓝田搞死了
2001年12月13日,刘姝威接到了湖北省洪湖 市人民法院的传票,案由是蓝田股份有限公司
蓝田神话案例
启示 财务分析信息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作用
蓝田神话案例
蓝田造假资料:
1996年,蓝田公司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 伪造材料,对沈阳土地局未批准处置的两块 公司土地按评估结果计入公司资产,虚增公 司无形资产1100万元;伪造了公司及下属企 业3个银行帐户对帐单,共虚增银行存款2770 万元,占公司1995年财务会计报告中银行存 款余额的62%。
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公司案例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一些公司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情况,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典型的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公司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带来的后果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案例一:蓝田股份的会计造假蓝田股份曾是我国农业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其在资本市场上也一度风光无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蓝田股份的会计造假丑闻逐渐浮出水面。
蓝田股份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严重违反了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等质量特征。
在可靠性方面,蓝田股份通过虚构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等手段,伪造了虚假的财务报表。
其财务数据严重脱离实际,无法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实力。
蓝田股份在报表中夸大了水产品的产量和销售量,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在相关性方面,虚假的会计信息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严重脱节,投资者无法依据这些虚假信息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债权人也难以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和利益受损。
在可比性方面,蓝田股份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之间缺乏可比性,使得历史数据无法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众多投资者因轻信虚假信息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市场对其失去了信心,公司的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水。
另银行等债权人也因无法准确评估公司的风险而收紧信贷,给公司的正常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蓝田股份的造假行为也对整个农业行业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破坏了市场的诚信环境。
为了防止类似的会计造假事件再次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
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了违规成本,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企业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会计理念,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金融案例分析_蓝田股份失败案例分析29页PPT
2019年中期
净利润(万元)
16861.20
每股收益(元)
0.378
净资产收益率(%)
7.66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后的每股收益(元)
0.416
期末/期初 每股净资产 (元)
4.934
2000年中期 18616.38 0.417 9.60
0.414
4.557
2019年中期/2000年中期 90.60% 90.70% 79.80%
100.48%
108.30%
2019年中报业绩虽有较大下降, 但每股收益仍达0.378元,净资产收 益率为7.661%,资产回报率指标不 仅远高于农业类公司平均水平,而且
远高于其它各行业优秀公司,如通信 设备行业的中兴通讯(5.42%),房 地产行业的深万科(5.59%),高科 技行业的清华同方(5.27%)。
流动比率= —————————————— = 0.77(流动比例) 560,713,384.09(流动负债合计)
433,106,703.98(流动资产合计)-236,384,086.72(存货净额) 速动比率= —————————————————————————————— = 0.35 (速动比率)
财务分析蓝田股份—动态分析
蓝田股份公司的资产 逐年大幅度增加,而 资产增加主要是由于 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 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 的比例非常大
财务分析蓝田股份—动态分析
1.资产结构趋势分析
蓝田股份2019年至2000年资产逐年上升主要由于固定资产逐年上升 ,流动资产逐年下降,到2000年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构成。
29.3 19.8 7.661
净资产 收益率 (%)
1999
年份
2000
审计学——蓝田案例
121604008白佳栋 121604010康世哲 121604040文 杰 121604042侯小佩 121604044苏小丹 121604046常瑞娟 121604048陈晓丹
”
税交得多少 关联方关系混乱
结论及审计失败原因
结论:在审查农业企业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毛利太高、净资产收益率太高。 5.成本结构不要太异常 2.资产经营能力异常 6.现金流异常 3.税负异常 7.与同行看齐 4.资本结构不合理
审计失败的原因
(一)审计主体方面的原因 1.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 动和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缺乏充分了解。 2.审计人员的过失行为。 3.审计人员过度依赖于被审单位的内部 控制制度测试及内部审计结果 (二)审计客体方面的原因 1.审计对象、范围的拓展,致使审计风 险增大,审计失败的概率增加。 2.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表述不实,增大 了审计风险,审计失败的概率增加。
蓝田的挽救工作
ST生态(蓝田)造假丑闻曝光后,公司对有问题的财务报告进行了调整。 ST生态调整后的财务报告显示:ST生态的总资产10.26亿元,总负债11.205亿元 为了确保达到复牌上市的要求,其重组的目标是ST生态总资产应达到13亿元,总负债8.4亿元,净资产 4.6亿元,需要剥离的不良资产达到4.5亿元,需注入的资产总额6.8亿元,需减免的债务总额3.27亿元。 另外,决定ST生态盈亏的关键是16亿多的银行债务,涉及到农行、工行、民生等好几家银行。而在这次 ST生态恢复上市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公司的债权人——民生银行。 2002年,北京裕佳置业公司出资6000多万元收购了蓝田大酒店,使ST生态产生溢价2704万元。 2002年,公司全年实现盈利1248.74万元(税后),每股收益0.028元(摊薄),由此保留了ST生态在证券市场 的生存权。 ST生态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主动调整了1999-2001年的财务报告数据。 2003年1月8日,获上海证交所的许可,ST生态复牌上市。
蓝田股份分析案例
财务分析-案例:刘姝威--600字粉碎蓝田神话一个熟悉湖北、了解蓝田股份的人这样感慨:蓝田厉害,惹不起,不能动。
可中央财经杂志网站大学研究所的学者刘姝威,却在不经意中闯进了蓝田禁地,捅破了神秘的蓝田股份泡沫,也尝到了太岁头上动土的苦果。
2001年11月20日,中国蓝田(集团)总公司总裁瞿兆玉亲自来到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会议室大叫:“因为你在《金融内参》的文章,全国银行都停了我们的贷款。
我们的资金链断了,我们快死了。
”瞿兆玉要求刘姝威公开道歉,消除影响,否则后果自负。
2001年12月13日,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通知,“湖北蓝田股份公司诉刘姝威侵害名誉权案”将于2002年1月23日开庭,刘是被告。
与此同时,《金融内参》不得不发表声明:刘文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编辑部。
在金融界,面对刘的求助,一些与其相交甚笃的朋友变得躲躲闪闪。
刘姝威家也开始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
直至2002年1月10日,4封匿名恐吓电子邮件的出现,使刘家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
“我是一名学术研究者,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巨大势力集团的对立面。
我没有选择,只能以死相拼。
”刘姝威坚信,自己的推理和结论没错。
作为陈岱孙和厉以宁的学生,刘姝威1986年北大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银行信贷研究工作。
2001年,刘姝威应编辑之约写一本书,名为《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
她选取了十几家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其中并没有蓝田。
后来编辑建议,选几个新上市公司的案例。
此时,正赶上蓝田股份公告说,该公司正在接受证监会调查。
刘这才把目光投向蓝田。
刘姝威所依据的材料,从蓝田招股说明书到2001年中期财务报告,全部是公开资料。
可经过分析,她却被吓呆了:“我没去过蓝田,就能看出这么多明白摆着的毛病。
最基础、最简单的分析方法就能看穿的骗局,怎么早没人吱声呢?”刘姝威发现的是:从蓝田的资产结构看,1997开始,其资产拼命上涨,与之相对应的是,流动资产却逐年下降。
这说明,其整个资产规模是由固定资产来带动的,公司的产品占存货百分比和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异常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蓝田审计造假案例4
蓝田股份去年主营业务收入 18.4 亿元,而应收账款 仅 857 万元。公司方面称,由于公司基地地处洪湖市瞿家 湾镇,占公司产品 70% 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
应 上门提货的客户中个体比重大,当地银行没有开通全国联
行业务,客户办理银行电汇或银行汇票结算货款业务,必 须绕道 70 公里去洪湖市区办理,故采用 " 钱货两清 " 方
蓝田股份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常盛不衰的绩优神话。这
家以养殖、旅游和饮料为主的上市公司,一亮相就颠覆了行业 规律和市场法则,1996年发行上市以后,在财务数字上一直保 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 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9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 每股0.60元以上,最高达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 大洪灾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0.81元,5年间股 本扩张了360%,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
当时最动听的故事之一就是蓝田的鱼鸭养殖每亩产值高达3 万元,而同样是在湖北养鱼,武昌鱼的招股说明书的数字显示 其每亩产值不足1000元。
【 背 景 的 延 续 】
每亩3万元,意味着蓝田一亩水面至少要产3、4
千公斤鱼,就是说不到一米多深的水塘里,每平方米 水面下要有50—60公斤鱼在游动,这么大的密度,不 说别的,光是氧气供应就是大问题,恐怕只有在实验 室才能做得到。那为什么蓝田公司鱼塘里的神话可以 维持这么多年?
【审计师失败的原因】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但对经济业务活 动和款及信息处理过程缺乏了解。
审计人员对执业守则的忽视。
审计人员过度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 部控制制度测试及内部审计结果。
【事件影响】
对于一个县级市或某个地域而言,有一个大型的企业对其经济 社会发展影响甚大。蓝田的倒闭对洪湖的经济确实造成了致命 的打击,国有银行的钱收不回来,股票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失, 当地农民的生活也倒退了。
谎言的欺骗 蓝田股份造假事件
谎言的欺骗蓝田股份造假事件蓝田股份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长盛不衰的绩优神话,这只传奇性的股票,在股市创造了很多不可能,而在这些不可能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与欺骗。
回头看来,这些骗术十分荒唐,经不起任何推敲,甚至可笑,但在当时很多人深信不疑。
顶着“中国农业第一股”的旗号叱咤股市,却在600字的文章面前轰然崩塌。
蓝田事件中有太多的故事要回味,有太多的经验要学习,也有太多的教训要吸取。
中国农业第一股蓝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
在成立的最初几年里,公司的主业并不突出。
直到1993年,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洪湖蓝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产业结构转变为经营农副水产品种养、加工和销售。
1994年8月,蓝田的1828万国家股划归农业部持有,农业部成为蓝田股份的第二大股东。
凭借农业部背景这个行政杠杆,蓝田最终撬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农业部将3000万股上市额度给了蓝田,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号称“中国农业第一股”。
蓝田份的上市成本不高,没有为上市而剥离大量债务和冗员,轻装上市。
而且,蓝田股份有优惠政策扶持。
其农业产业基地又在物产丰富的洪湖边上,人力成本也相对低廉,还是蓝田创始人瞿兆玉的老家。
加之上市融资2.4亿元。
蓝田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极有可能成为一家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上市公司。
正因为如此,在蓝田股份的招股说明书中,董事长瞿兆玉抛出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4年后,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年税利超过2亿元。
尽管此时,蓝田股份年销售额仅3亿元,年税利仅3200万元。
众所周知,农业不可能快速增长,需要较长的发展周期。
瞿兆玉要想在4年内销售收入增长300%,税利增长600%,必须走一条超常规的发展之路。
举债扩张为圈钱从蓝田股份成功上市融资,瞿兆玉领悟到资本市场的力量。
从1987年创业到1996年上市,整整9年时间,公司资产总额仅有2.77亿元,净资产仅1.72亿元。
而一次上市融资就达2.4亿元。
金融案例分析—蓝田股份失败案例分析分解
财务分析蓝田股份—同业比较
• 2000年蓝田股份的农副水产品收入占主 营业务收入的69%,饮料收入占主营业务 收入的29%,二者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98%。蓝田股份发布公告称:占公司产品 70%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钱 货两清”成为惯例。蓝田股份的生产基地位 于湖北洪湖市,武昌鱼公司位于湖北鄂州市 ,洞庭水殖位于湖南常德市,距洪湖的直线 距离200公里左右,主营业务都是淡水鱼 类及其他水产品养殖。
净营运资金=433,106,703.98(流动资产合计) - 560,713,384.09 (流动负债合计)= -127,606,680.11(净营运资金)
财务分析蓝田股份—静态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历年比较 35 30
28.9 29.3
净资产收益率(%)
25 20 15 10 5 0 1998 1999 年份 2000 2001
THE END
如果没有两次送配股,即使按其历史最低水平12元计算, 他的真实价位应高达70余元,人为制造股价的痕迹明显。
纸上的辉煌挡不住市场怀疑的目光
看不到野藕汁卖,何 来上亿元的利润
2 1
鱼塘放出来的是 “高产卫星”
市场质疑 饮料毛利不 可思议
4 3
部分财务数据为何 如此偏离常规?
财务分析蓝田股份—静态分析
一支不折不扣的“老牌绩优股”
自1999年6月至今的两年里,蓝田股份的业绩一直异常 优良,但股价却一直徘徊在15-20元之间,并且始终保持 着15-20倍的市盈率水平,与目前同期市场平均市盈率近 50倍的情况相比,显然是一个低估的绩优蓝筹股。
但在翻开其历史走势后,得到的答案却恰恰相反,在 1999年报之前的每一年,蓝田股份都采用送股加转赠累计 高达10送10的分配方案大幅扩张股本,在送配股之前股价 总能很合时宜地由10元左右一路上扬到24元左右,利用送 配方案,再将股价降到10余元。
蓝田舞弊案例
寻找最后一张底牌
舆论对蓝田的业绩一直质疑,但都是建立在常理和逻辑的基础之上,包括刘姝威的观点,都缺乏一个最终有说服力的证据。为此,中国证监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1999年以来,3次否决蓝田的配股申请,证监会稽查局在过去的一年里,先后5次进驻蓝田进行彻查,包括其销售渠道的外围调查。但是到目前为止,证监会仍然没有公开它的调查结论。证监会稽查局蓝田调查负责人夏志良反复强调:“现在我什么也不能说。”
“这么简单的问题,银行不会发现不了。那么为什么不应该发放的贷款发放出去了?应该停发的贷款停发不了?这就说明一定是有其它的因素在干扰。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瞿兆玉哪有那么大的本事上天入地?他为什么能那么迅速地就拿到国家机密级刊物《金融内参》?如果这个因素不消除的话,保证银行信贷安全是很难的。”刘姝威没有指出是哪些因素在干扰商业游戏的规则,她关心的是怎么才能够制止运用手中的权力干出这种事。“那么对于决策部门来讲,是不了了之,还是要一查到底?如果这个问题不一查到底的话,以后还会这么干;如果这个因素再纵容存在下去的话,银行没法办了,这是很危险的。”
银行曝出贷款黑洞
来自银行界的消息说,蓝田贷款涉及的银行至少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6家。业内人士评论,蓝田巨额贷款的相当一部分已经到期或逾期,注定将被当做坏账处理。
刘姝威说,各大银行在2001年相继发现贷款风险不可控制,故全面停止了对蓝田的贷款行动。2002年1月7日,瞿兆玉到一家银行信贷部申请贷款延期遭到拒绝,自那以后,瞿似乎消失了。
刘姝威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和厉以宁的学生,1986年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银行信贷研究工作。
“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我在2001年应约写的一本书,叫《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刘姝威说。她选取了十几家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开始并没有蓝田。
第七组—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案例分析
股东权益 2,178,418,146.25 129,253,932.45 1,746,789,534.12 268,102,569.94
每股收益
0.97
(摊薄)
-0.0239
1.15
-0.0049
财务造假—虚减成本费用
公司2000年对于野 藕汁、野莲汁饮料 在央视的宣传广告 费用而发生的巨额 支出不见踪迹。
财务造假—虚减成本费用
2000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 为22558439.24元,假设公司有 13000个职工,则人均月收入仅 为144.5元;且公司于2001年上 半年平均支付给每位职工的工资 额仅为185元。
其他造假—应收账款过少
主营业务收入数额巨大,而应收账款过少。
项目
1999/12/31 2000/12/31 2001/12/31
归口农业部管理 迁址更名
事件背景
上市后迅速扩张
1996~2000年,蓝田在财务数据上一直保 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
项目(万元)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股东权益合计 89,711 125,273 175,226 217,842
股东权益增长 率(%)
39.64%
39.88%
24.32%
38,094,774.28 1,851,429,973.84 24,238,787.13 -10,686,569.22 513,027,676.07 -22,879,728.64
总资产 2,837,651,897.83 1,155,472,867.85 2,337,962,510.16 874,766,383.26
其他造假—占用关联方资金
关联方其他应付款数额巨大。 与其他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占用资金,导致上市公司其 他应收款数额巨大相反,蓝 田股份倒是占用了中国蓝田 总公司等关联方巨额资金。
蓝田公司案例分析汇总
蓝田公司(600709)案例分析(人物介绍、公司大事记、公司造假、专家分析、事务所代价、原因与启示)一、人物介绍1.瞿兆玉(小名蓝田)1948年出生在湖北洪湖瞿家湾,1968年入伍,转业前任海军某基地某部分队长,后曾担任沈阳电信局宣传部长、沈阳行政学院副院长。
1989年,中国蓝田总公司在北京成立,瞿兆玉是其创始人,蓝田股份的总经理。
2.刘姝威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的刘姝威,1986年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专攻信贷研究,出版有专著《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等,在《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一书的写作过程中,发现蓝田公司存在严重问题,这时,银行已经给蓝田20亿元贷款(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6家)。
出于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刘姝威觉得应该提示一下银行,2001年10月26日在机密级《金融内参》刊《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600字内参文章披露(主要观点:蓝田股份已经成为一个空壳,已经没有任何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也没有收入来源……蓝田股份完全依靠银行贷款维持运转,而且用拆西墙补东墙的办法,支付银行利息。
只要银行减少对蓝田股份的贷款,蓝田股份会立即垮掉……为了避免遭受严重的坏账损失,我建议银行尽快收回对蓝田股份的贷款),这篇内参粉碎了上市公司蓝田股分的神话,结果遭到追杀(2002年1月10日,刘收到四封匿名电子邮件,内容为:“你的死期就是1月23日”),并引发了轰动全国的"蓝田事件"。
此事2002年初被公开,结果成为中国经济界最具爆炸性的新闻之一。
刘姝威所依据的材料全部是公开资料。
经过分析,她却被吓呆了:“我没去过蓝田,就能看出这么多明白摆着的毛病。
怎么早没人吱声呢?”。
刘老师为防止国家银行资产的继续损失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她带来过诉讼和人身威胁,也成为终结蓝田神话的"最后一根稻草"。
蓝田股份案例分析(终)
蓝田股份案例分析【引言】:2001年10月26日,中央财经大学的刘姝威在《金融内参》上发表文章《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对蓝田造假丑闻进行揭露。
自此蓝田股份从“中国农业第一股”变成退市股。
这是继银广夏后中国股市最为耸人听闻的又一个“股市陷阱”。
【关键词】:蓝田股份,造假手段,审计分析,结论一、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蓝田总公司是中国农业大型企业、始建于1987年,以农副水产品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现代大农业为主业,兼营生物制药、房地产开发、电子通讯及网络、电子商务、饲料加工、建筑制造、涉外酒店、连锁超市、国内外贸易、广告策划、电脑科技、市场研究等多种产业。
中国蓝田总公司旗下的蓝田股份(后更名为“生态农业”、“ST生态”),是其在湖北省的上市公司,主营生态农业。
1996年上市以后,蓝天不惜巨资在全国主要媒体上打造其品牌形象,被誉为“中国农业第一股”、“中国农业产业化旗帜”,获得了大量股民的追捧。
二、蓝田股份有限公司造假手段(一)虚构营业收入为构造其业绩神话,蓝田股份公司虚造其旗下产品野藕汁、野莲汁饮料销售收入达5.29亿元之巨。
其70%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上门提货的客户中个体比重大,故采用"钱货两清"方式结算成为惯例,由此该公司借此夸大收入,虚增养殖产值,构造鱼塘养殖泡沫;此外,通过所谓高科技饲养,鼓吹其公司养殖利润为同行业的10至20倍,甚至达30倍之高。
(二)虚增固定资产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1100万元;伪造三个银行账户1995年12月的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将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的8370万股改为6696万股,虚减总股本,提高每股收益。
(三)虚造存货价值在蓝田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存货价值从1999年的2.6亿增加至2001年的4.4亿。
除去饮料这一可明确计量部分,该公司另一重要产品——水产养殖,据估计,蓝田一亩水面的产值要达到2到3万元钱,才能符合其业绩水平。
蓝田股份公司案例
蓝田股份公司案例(一)最精致的假货蓝田股份公司1996年6月上市,证券代码600709,现已退市。
鼎盛时期的蓝田股份曾被誉为“中国农业第一股”、“中国农业产业化旗帜”,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10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达到1.15元,即使遭遇1998年特大洪灾,每股收益也达到不可思议的0.81元。
蓝田股份在中国上市公司中一直是一个谜,堪称最精致的假货:多次财务造假,一直受到市场人士的怀疑和证监会的调查,却在很长时间里经得起专家的挑剔,农业专家、农业管理官员对蓝田的经营和业绩一般都没有太多异议,而监管部门一直难以查到蓝田股份财务造假的直接证据。
市场对蓝田股份的怀疑主要是,对蓝田股份这种以现金交易为主,事后难以复核的农业类公司,能否产生所报告的良好业务态势和优良业绩?是不是“鱼塘里面放卫星”?投资于水中的巨额固定资产是否属实?1999年10月,证监会处罚公司数项上市违规行为。
2001年10月,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短文,将社会上对蓝田股份财务造假的怀疑推向高潮,此后蓝田资金链开始断裂。
2002年1月,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等1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被拘传接受调查。
2002年3月,公司实行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ST 生态”。
2002年5月,因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
真正揭开蓝田业绩之谜的是ST生态2001年经追溯调整披露的年报,如表12-8所示。
表12-8追溯调整前后的蓝田利润(二)蓝田之谜(另请参见后附的一篇短文)(1)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占69%的水产品,销售额达12.7亿元,在养殖基地现场钱货两清成为惯例,而直线距离200公里以内的武昌鱼应收账款回收期577天,收入只是蓝田的8%,洞庭水殖应收账款回收期178天,收入只是蓝田的4%。
“蓝田”公司案例
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蓝田”公司案例一、案例资料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由沈阳市三家企业合并改制而成,其经营范围主要有农副水产品和医药制品两大类,其产品主要销往洪湖、武汉、荆沙、宜昌、岳阳等地区,产品市场覆盖华东、中南、华北、东北和西北五大区域。
1992年10月,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经沈阳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沈体改发[1992]65号文批准,由沈阳行政学院下属的新北制药厂、沈阳莲花大酒店和沈阳市新北副食品商场全部资产发起设立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沈阳市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处的确认结果,将原三家发起人净资产中国有资产1828万元折成1828 万股国家股,委托沈阳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经营;将净资产中属企业法人的资产3525.6万元折成法人股3525.6万股,由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持有;同时向原企业内部职工以1:1.25溢价定向发行1342.4万股。
股票发行严格限制在内部职工范围之内,并在沈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登记托管,其转让办法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截至1992年12月5日,蓝田实收资本金额7032万元,其中6696万元作为公司股本记入“股本”账户,内部职工股超过面值溢价部分共336万元记入“资本公积金”账户;1992年12月5日,沈阳会计师事务所对蓝田的实收股本出具了验资报告。
1992年12月10日,蓝田经沈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册登记,注册资金6696万元。
经农业部“农财函[1995]113号”文批复同意,蓝田国家股股权1828万股由沈阳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划拨给农业部持有,经农业部“农财函[1995]117号”文批准,蓝田新增发行社会公众股(A股)3000万股。
1996年6月18日,蓝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999年10月,证监会处罚公司数项上市违规行为;2001年10月26日,中央财大教授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600字短文揭露了蓝田的造假丑闻,此后蓝田贷款资金链条断裂;2002年1月,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等1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被拘传接受调查;同年3月,公司被实行特别处理,股票变更为“ST生态”;同年5月13日,生态因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2003年1月8日,ST生态复牌上市。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ppt课件
蓝田事件始末
1、1996年51月9,96在~上2交00所0年上市,蓝田在财公务司2数数、项1据9上99上市年虚一10增月直资,保产证违持监规会行处为罚,责 由1着9于9神6农年奇业公的投司增资用长回发速报股度周募。期集总长资,金产高投规任额入模人负子从瞿债兆公上玉增司市罚大洪前款财1湖的0万务元
成蓝本2.田,66水蓝亿产然田元品真曾发正开向展解发证到开有监蓝20限田会00公财提年务司出末面。过的纱但三,28由剪次.3于短配8蓝亿农股田元业融资,不资金增可链。长能的前并 3在、《导此金火后两份融索快收蓝内不次账了最以:田参速入是配面21高后资0》0增增证0金股资达,倍1发监年长长链表成产到每,1会开16,3功猛0月股历10,始0.瞿0,字断而,增收年1%刘短5兆,裂是减,益年元姝文玉税一轻业威,也报。个要利了绩达的即文想增公猛到业使弱实长的司涨了绩遭现6学虚的。不都遇0上0者假财14可在了%、财等9市,务9思每12务19009时就0信名压年议股928承必息 公年力5的0年,司1月.诺须月,6特0瞿管蓝10.的走兆理2蓝元大8日田14玉人田,以洪元年及员再因股上灾,其被涉继拘,嫌任传提者。供保田
案件背景
资料显示,蓝田股份1996年股本为9696万股, 2000年底扩张到4.46亿股,股本扩张了360%; 主营业务收入从4.68亿元大幅增长到18.4亿元, 净利润从0.593亿元快速增长到令人难以置信 的4.32亿元。
而且这些都是建立在蓝田股份只是一家主要从 事水产品开发的农业企业!
2001年10月9日起,刘姝威对蓝田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分析,得出的 结果是:2000年蓝田的流动比率已经下降到0.77,净营运资金已 经下降到负1.27亿元。这几个简单的数字在刘姝威看来却是:蓝 田在一年内难以偿还流动债务,有1.27亿元的短期债务无法偿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田股份公司案例
(一)最精致的假货
蓝田股份公司1996年6月上市,证券代码600709,现已退市。
鼎盛时期的蓝田股份曾被誉为“中国农业第一股”、“中国农业产业化旗帜”,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10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达到1.15元,即使遭遇1998年特大洪灾,每股收益也达到不可思议的0.81元。
蓝田股份在中国上市公司中一直是一个谜,堪称最精致的假货:多次财务造假,一直受到市场人士的怀疑和证监会的调查,却在很长时间里经得起专家的挑剔,农业专家、农业管理官员对蓝田的经营和业绩一般都没有太多异议,而监管部门一直难以查到蓝田股份财务造假的直接证据。
市场对蓝田股份的怀疑主要是,对蓝田股份这种以现金交易为主,事后难以复核的农业类公司,能否产生所报告的良好业务态势和优良业绩?是不是“鱼塘里面放卫星”?投资于水中的巨额固定资产是否属实?1999年10月,证监会处罚公司数项上市违规行为。
2001年10月,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短文,将社会上对蓝田股份财务造假的怀疑推向高潮,此后蓝田资金链开始断裂。
2002年1月,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等1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被拘传接受调查。
2002年3月,公司实行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ST 生态”。
2002年5月,因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
真正揭开蓝田业绩之谜的是ST生态2001年经追溯调整披露的年报,如表12-8所示。
表12-8追溯调整前后的蓝田利润
(二)蓝田之谜(另请参见后附的一篇短文)
(1)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占69%的水产品,销售额达12.7亿元,在养殖基地现场钱货两清成为惯例,而直线距离200公里以内的武昌鱼应收账款回收期577天,收入只是蓝田的8%,洞庭水殖应收账款回收期178天,收入只是蓝田的4%。
果真如此的话,各家银行会争先恐后在瞿家湾设立分支机构,绝不会让12.7亿元现金游离于银行系统之外。
(2)2000年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多,在产品占存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在产品绝对值高于同业平均值3倍。
仅从固定资产来看,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增长率来看都明显偏高,蓝田自上市以来所有的募
集资金、新增借款和盈利几乎全部变成了固定资产。
而流动比率是0.77,速动比率是0.35,净营运资金是-1.3亿,这暴露出蓝田无力偿还到期流动负债。
(3)精养鱼塘每亩水面产值达3万元,考虑到水产品的价格,意味着蓝田一亩水面至少要产3000公斤鱼,每平方米水面下要有50~60公斤鱼在游动,这么大的密度氧气供应是大问题,恐怕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做得到。
存货周转率最低的1998年也达到4.49,最高的1995年甚至达到10.82,意味着蓝田股份从购买鱼苗到鱼儿长大并卖出最多只要80天的时间。
(三)审计情况
1.审计师
蓝田股份一直是原沈阳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改制以后的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的忠实客户,直到2001年度年报审计时沈阳华伦因黎明股份以及其他原因没有通过2001年度年检、不能继续执行证券业务审计时为止。
2002年初,蓝田股份聘请湖北中正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师,但因中正所正在协助公安机关审计蓝田的财务资料,转聘武汉众诚会计师事务所。
2.审计意见汇总表(见表12-9)
表12-9 蓝田股份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
3.审计失败
1999年中国证监会认定,蓝田股份1995年虚增2 770万元银行存款,以达到虚增资产总额的目的,而原沈阳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发现和指出,发表了无保留意见。
通过武汉众环会计师事务所2001年度的无法表示意见和2002年中期的否定意见,可以发现蓝田财务造假的大致轮廓:内部控制失效,多套账,账外负债,难以确认的收入和资产,内部交易没有抵销,可能面临重大减值的应收账款。
4.审计困难
不容否认,蓝田股份大量的交易是通过现金交易进行的,采取了“坐收坐支”的办法,审计师难以从收款的角度验证收入的真实性,而对面积达300余万亩的洪湖里的水产品存货进行盘点,也极其困难;需要作为重点审计领域的固定资产,不是人们熟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而是相当大的部分投入在了水、土改造方面,为审计师确认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和价值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沈阳华伦所一位负责人在2002年1月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蓝田
资产不实的问题,当时我们也不清楚,我们提出要求做评估,并且按照评估的意见加以认定。
至于虚报利润,我们并不是专家,鱼塘到底有多少鱼,到底能卖出多少钱,我们只能借助专家的评估、预测。
我们当时去的时候,也要求公司做评估。
后来我们是在专家的评估判断后才签的字。
”他还委婉地指出:“事情很显然,蓝田造假之所以到现在才被查出来,是公司造假隐蔽,还是其他原因,并不能如想象的那样,让会计师一进去,就可以把所有的问题都发现。
如果公司从头都做假的话,发现是很难的。
对于我们,本身认定不了的东西,我们找专家了,也找评估机构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华伦出了这个事,是中国大环境的问题,今天要不是我们赶上了,也不一定谁赶上呢?”
但难以开脱的是,蓝田股份1999年就已经被中国证监会处罚过,社会舆论也在广泛关注和质疑蓝田股份,负责审计的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却仍然为蓝田股份大开绿灯;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东北制药和黎明股份的审计师,审计师居然也是沈阳华伦!
附:蓝田之谜(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2002年2月11日)
我运用国际通用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从蓝田股份的招股说明书到2001年中期报告的全部财务报告以及其他公开资料。
根据对蓝田股份会计报表的研究推理,我写了一篇600多字的研究推理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发给《金融内参》。
现在,我公开发表蓝田股份会计报表的研究推理摘要。
我将非常感谢大家评论我的研究推理。
■我研究推理“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依据
在对借款企业发放贷款前和发放贷款后,银行必须分析借款企业的财务报告。
如果财务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风险度超过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那么,银行可以立即停止向企业发放贷款。
1.蓝田股份的偿债能力分析
2000年蓝田股份的流动比率是0.77。
这说明蓝田股份短期可转换现金的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到期流动负债,偿还短期债务能力弱。
2000年蓝田股份的速动比率是0.35。
这说明,扣除存货后,蓝田股份的流动资产只能偿还35%的到期流动负债。
2000年蓝田股份的净营运资金是-1.3亿元。
这说明蓝田股份将不能按时偿还1.3亿元的到期流动负债。
从1997年至2000年蓝田股份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流动比率逐年下降,到2000年两者均小于1。
这说明蓝田股份的偿还短期债务能力越来越弱。
2000年蓝田股份的主营产品是农副水产品和饮料。
2000年蓝田股份“货币资金”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以及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营运资金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