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的存在问题与建构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的存在
问题与建构对策
【摘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工作,也是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等资源拥有率相对较低,而身心健康问题却日益凸显,完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并实现有效运行已经成为急需破解的重大难题。

本研究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梳理基础上,深度剖析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宏观决策,微观操作以及全面启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相关政策、制定科学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涌现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1]。

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受到诸多限制,身心发展也会呈现出一定的消极特征[2]。

例如,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会显著提高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而且这些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率也会随之显著提升,吸烟、酗酒、逃学等发生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父母未外出打工的儿童。

随着问题行为的增多,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也在上升,且由于其学校教育的中断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甚至进一步导致了留守儿童更多的犯罪行为[3]。

随着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日益突出,国家从政策层面给予留守儿童持续的关注,多年来学术界也纷纷从政策导向、社会支持、学校关注等学理与实践层面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展开探究。

本研究旨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描述
(一)国家政策指示
在国家层面上,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的意见》,强调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保护,不
断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加大关爱保护力度,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坚持以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标本兼治
的行动思想。

为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意见》指出要强化家庭监护
主体责任;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职责;发挥群团组织关爱
服务优势;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二)政府主导落实
在政府层面上,主张以政府为主导的“四个到位”保障和“四位一体”的关
爱保护体系,领导体系到位,省、市、县三级全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
政牵头、部门联动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领导机构。

确保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资助功能,鼓励高校提供优秀的青年志愿者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守护,点对点
指导,推动满足当地的师资力量和硬件支持。

(三)学校引导助力
在学校层面上,鼓励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住宿制的管理。

教育上集中留守儿童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身心健康素养。

生活上鼓励互帮互助,相互依托,
相互扶持,遇到困难能够积极应对,学会向老师和同伴求助。

同时,学校建立校
园心理健康网站和公众服务平台,发布心理科普文章,定期对家长及监护人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

(四)社会帮扶补充
在社会层面上,组建社会身心扶助机构,成立专业化工作小组,对留守儿童
的身心健康情况建档立案,定期开展免费的心理服务,向留守儿童开放图书室和
阅览室等学习资源,建立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室,组织孩子与父母进行定期的线上
交流;同时,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物质等生活资源帮助,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世
界和主观感受,加强给予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力量。

二、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的存在问题
(一)国家政策的落实性有待强化
1.政策落实缺乏针对性。

农村地区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政策和特殊关照有很多,但部分特殊政策指向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还未能完全落到实处,助力留守儿
童身心健康发展。

2.政策主体存在偏颇性。

相关政策未充分关照留守儿童的迫切需求,大多数
政策基本上都是以成人为主体性的政策,更多考虑了成人的责任与关爱机制的建构,留守儿童还只是被定位为被动性的客体,而非作为积极主动性主体来对待。

3.政策实施亟需协同性。

我国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仍然需要形成运行落
实且产生帮扶实效的长效机制。

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
民政等部门共同协作管理,但是实际情况上各个部门之间协作不足,资源整合不足,无法完全满足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4]。

(二)政府工作的长效性有待加强
1.政策落实还未掷地有声。

不少县区在实际工作中还停留在对政策的理论解
读上,以至于基层各部门该如何进行协调工作,具体如何开展工作,针对不同地区
如何做,并未给予明确表示[5];对于工作成效也没有相关的考核制度,导致农村留
守儿童关爱服务无法落到实处。

2.政府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工作队伍建设薄弱,
基层工作者专业化程度比较低。

由于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身处于劳务输出地区,
当地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方政府缺乏充足的资金和物质的支持,导致帮扶工
作多停留在文件上,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一些场所启用后,由于缺乏后续投入、物品补给等状况出现服务被搁置,场所被荒废的现象。

3.政府主渠道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许多农村地区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认知不足,也不知道设有“留守儿童”之家,使得社区组织引导、帮扶照顾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还有许多地区将孤僻、暴躁等消极词汇与农村留守儿童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多的媒体或普通民众对留守儿童产生消极的刻板印象,甚至出现歧视行为。

(三)社会帮扶的实效性有待提升
1.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关爱服务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加强。

在政府、社区、学校开展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部分地区的关爱活动过于传统和陈旧,没有对服务内容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不能满足儿童的多样化需求。

关爱服务活动的开展缺乏事先调研和事后跟踪服务和效果评估,也没有明确的审核标准,缺乏规范性,致使关爱服务效果得不到保证[6]。

2.部分关爱活动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

当前留守儿童关爱支持工作停留在物质救助层面上,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陪伴而导致紧缺的情感慰藉、心理关爱等方面的帮扶相对忽视。

这种不顾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关爱活动“程序化”“形式化”的倾向,不仅削弱了救助支持的实际效果,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7]。

3.身心健康服务活动缺乏常态化运行机制。

各个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留守儿童展开的服务活动主要以服务或者活动居多,活动内容也十分充实,但是活动时间分布在课余或者假期,具有点状特征,活动主题分散,缺乏连续性,活动后续服务后劲不足,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获取的关爱极易流失,常态运转机制难以建立。

4.社会关爱组织难形成合力。

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社会救助项目众多,但部分项目存在交叉重叠,缺少统一、明确的职责划分和制度性规范。

同样,缺少统筹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关爱力量的机制和平台,社会上关心留守儿童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处于自发组织和活动的“无序状态”,导致重复工作和“救助空白”甚至资源浪费,更难以形成关爱支持合力[8]。

(四)学校心育资源的配备有待优化
1.学校设备等硬件资源不能满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诉求。

寄宿制宿舍环境相对简陋,学校硬件资源配置和教育技术设备等方面是农村学校的短板。

有些农村学校出现“寄而难育”的现实困境,由于农村学校与部分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无法实现有效沟通,通过电话和网络的交流效果又大打折扣,导致家校共育难度升级。

2.学校教师、课程等软件资源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心育需求。

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乡村教师流失严重。

在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中,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专项培训较少,教师展开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水平不高。

有些农村学校并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师岗位,真正需要心理疏导的问题儿童得不到及时救助。

三、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对策
(一)建立政府主导作用机制
1.加大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财政支持机制。

健全完善政府财政支持和互动平台,落实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资,按时发放留守儿童的生活补贴,保证留守儿童的生活居住环境和学习环境。

政府还需要继续激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有力补充,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2.建立留守儿童身心监管强制报告机制。

政府出台救助保护措施,多方位监护并随时掌握孩子动态,杜绝出现监管空白现象,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和社区有责任及时报告学生突发状况,有问题及时反馈纠正,监护人长期忽视或不给予关注留守儿童的家长给予强制惩罚措施。

3.加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的监督监管机制。

针对工作人员轻视或者忽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工作中存在明显的失职渎职情况应予以惩罚[9]。

政府设立奖惩机制,制定专项管理考核办法,做到全面监督、全程监督、定期考核。

对社会组织和志愿团队开设志愿服务,从立项实施到结果评估进行全程记录参与,结合参与者反馈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定期展开会议进行通报表彰,通过奖励先进激发组织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二)建立学校引导作用机制
1.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

针对寄宿制学校中的留守儿童,学校尽力安排专职教师值班管理,做好留守儿童的生活陪护和教育引导工作,保证留守儿童全方位的安全[10]。

对于处在假期和未寄宿的留守儿童,建议学校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

学校应充分利用倾斜性、支持性政策,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学校层面,对心理专任(兼职)教师以及从事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群体及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利用线上授课云服务平台,乡村教师与城市名校名优教师、骨干教师“面对面”,优质资源无阻隔传递,实现城乡跨时空优质资源全流动,以县区为单位,集中力量培养一支“能打胜仗”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服务区域学校和学生身心健康所需。

学校可以采用大课堂教育、小班额教育、单独辅导等不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或以心理健康课程充实课后服务体系[11],及时疏导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化问题,提高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与活动。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预防而不是干预。

为留守儿童开设自我意识、学业发展、人格素质、交往能力、性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

学校可通过心理访谈、积极自我暗示、自我激励等对留守儿童进行干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疏导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开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提升自我认知,提高适应能力。

(三)建立社会帮扶作用机制
1.保证留守儿童的服务成效。

在关爱服务展开前要对需帮扶的留守儿童进行事先调研,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进行帮扶;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时,要对服务的内容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以便于满足儿童的多样化需求;在关爱服务之后要对儿童进行跟踪服务和针对审核标准进行效果评估。

2.完善留守儿童的支持系统。

招募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帮扶活动,例如“招募爱心妈妈或爸爸”,组建留守儿童伙伴结对,
为留守儿童提供情感慰藉和支持资源。

同时,建立统筹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关爱
力量的统一监管服务平台,促进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公益组织活动有效开展。

3.建立身心健康关爱服务评估和反馈机制。

政府应加强政策执行和关爱支持
项目运行的监督和反馈,建立事前评估受助者需求、事中进行协调监督、事后及
时反馈效果的机制,杜绝“走过场”“形式化”的重复救助活动。

同时引入相关
领域专家学者作为第三方评估人员,构建高质量留守儿童救助体系。

(四)建立多方参与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服务协作同盟
1.构建由社会、社区和社工组成的“三社联动”服务模式。

“三社联动”服
务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的有力补充力量,招标有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研发留守儿童
身心健康服务系统,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时动态监测,建立一户一档,完善农村留
守儿童的实时动态信息;推出“成长码”,实行一人一码三色预警追踪。

社区范
围内实现邻里间的守望互动、互惠互利的传统,构建社区关爱联动机制[12]。


极吸纳社工参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实现“三社联动”服务模式。

2.联合政府、高校、社会机构、学校,建构“多边合作模式”。

政府、高校、社会机构、学校,共同建构“多边合作模式”,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存在
的问题,针对问题启动支持体系和行动方案,明确各个阶段的职责和各个主体之
间的协同关系,对留守儿童进行个性化发展干预和专业化行动指导,优化多边协
作平台[13],形成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多方管理的闭环,共同促进留守儿童身
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孙有喜.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9(3):89.
[2] 李艳红.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
济,2017(6):73-74.
[3] 傅王倩,刘霏屿.我国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来自系统综述的
证据[J].少年儿童研究,2022(9):40-48.
[4] 孙雪连.要务实要精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政策亟待优化[J].中小学管理,2020(12):16-19.
[5] 张毅.龙岩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龙岩学院学
报,2020(6):102-107.
[6] 卢雅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现状探析[J].社会福利(理论版),2020(10):45-51.
[7] 唐丹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问题与反思[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7:34-39.
[8] 崔丽娟,肖雨蒙.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改善社会支持系统: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促进对策[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0):20-30.
[9] 孙文中,孙玉杰.家庭生态系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构路径[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4):56-65.
[10] 戴斌荣.基于家校政协同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22(22):27-33.
[11] 王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帮扶对策[J].基础教育论坛,2022(15):28-29.
[12] 张妮婷.仙居:“东篱之家”守护留守儿童.台州日报,2022(4).
[13] 朱旭东,薄艳玲.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及其综合支持系统的建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3):104-120+189-190.
作者简介:王冰(1981-),女,辽宁沈阳人,讲师,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郭刚(1981-),男,辽宁沈阳人,讲师,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郭黎岩(1956-),女,辽宁沈阳人,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项目来源: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21BRK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