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研究
摘要:退耕还林是国家恢复生态、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决策。

实施退耕还林主要的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改变水土流失的状态,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具体的退耕还林工程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地区发展的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树种,不断提高植被的覆盖面积。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改善,尤其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问题上实现了很显著的进步,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增加意义重大。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关于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关于退耕还林;经济效益;研究对策
引言
林业资源的破坏使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问题严重,经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弥补以后,这一类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退耕还林以补偿林业资源的形式,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极大的改善,森林中其他生物的生态状况得到改观,是我国生态建设步入了“破坏转为治理”的关键性阶段。

因此,有关部门更要加快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规划农村土地利用率和种植生产结构,并因地制宜的开发多种治理模式,才能在不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质量。

1、退耕还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1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
退耕还林工程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生态平衡的建设,力求改变传统的只追求经济增长的方式,而转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采取科学的退耕还林措施能够实现治理水土流失和涵养水分的作用,在增加生物多样性方面也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此外,科学的退耕还林措施在维护生态平衡性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1.2退耕还林措施带动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一些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文化资源和底蕴也比较丰富,如果不进行开发利用的话将造成资源的浪费,而采取科学的退耕还林措施能够大大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而一些地区退耕项目区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3退耕还林工程的市场经济效益
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针对于一些因人类开垦而丧失肥力的土地资源,如盐碱地、石漠化荒地以及一些因其他因素肥力下降的土地等,其中水土流失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最为人们所熟知,在这一类土地上发展林业资源,能够使土地的植被覆盖率提升,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优化种植资源的生产结构,使农村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

1.4促进乡村生态意识转变
退耕还林让祖辈生活在山区、饱受贫穷的农民开始转变观念,走出大山,主动融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增收、子女教育、基础设施改善、乡风文明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退耕还林拉近了林业与群众的距离,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爱绿护绿意识逐步形成,林业拉动乡村经济的潜力和优势逐渐:显现,提高了社会资本参与林业的积极性。

2、我国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
2.1忽视生态效益
森林资源对我国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的退耕还林过程中,有些地区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重视生态效益,盲目追求片面或短期的经济价值,一些地区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经济林的比重加大。

2.2思想认知方面的问题
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一些人民群众对国家颁布的政策不是很理解,认为退耕还林就是政府出钱,人民出地,尤其是一些地区常常把退耕还林作为政府的扶贫政策,认为人人都可以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加退耕还林政策的积极性,参与度不高,同时对后期苗木的栽培、管理、养护等做的不到位。

此外,地区还存在着管理工作之后的问题,甚至有的部门认为退耕还林工作和自身无关,只是林业部门自己的事情,把退耕还林工作当成是硬性的指标完成。

还有一些领导将退耕还林政策作为一种救济政策,存在着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甚至导致一些人民群众上访,认为退耕还林政策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3、保障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的相关措施
应尽快出台新一轮退耕还林后续发展政策,解决好耕地种粮补贴与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之间的矛盾,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提高群众退耕还林积极性,确保新一轮退耕还林顺利推进;实施更加灵活的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土地政策对确需退耕还林的坡耕地,由地方自然资源部门自行决定,以提高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退耕还需求。

3.1增加建设资金的投入
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需要有关部门投入足够的建设资金,以保证后续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资金投入的情况也直接的决定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质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由于财政收入不均,或是经济周转出现问题,在退耕还林工程的经费拨款方面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想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效益,首先要解决建设资金投入不够的问题。

获取建设资金的方式可选择部门筹资、企业出资、社会集资等多种方式,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属于项目的建设形式,有关部门可以将这些工程项目外包,来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果。

对于工程建设情况较好的地区,管理部门应积极进行奖励扶持,打造优质的林业示范区,起到模范作用,以此也可获得更多的吸引项目,便于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

3.2调整农户劳动力就业方向
(1)退耕还林根本目的是要求农户改变“用地模式”,逐渐脱离对耕地依赖,推动产业结构转换和实现农户劳动力就业结构优化。

城乡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化和非农就业的实现才是转换农业产业结构和调整土地利用模式的前提条件,而且这也与我国推动的“城镇化进程”思路一致。

对此,地方政府应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细致地摸底调查,不断完善就业市场的信息服务功能,从而降低劳动力流转成本和盲目性,实现有序和有效流动。

对农户劳动力实施针对性农业和非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生产和非农就业效率,最终完成对农户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农户增收和脱贫。

(2)实施退耕还林补贴也是一些贫困生态脆弱区走出恶性循环、脱离贫困的一个必要条件。

在退耕还林政策制定时应充分
考虑其决定因素,以增退耕补贴的脱贫贡献。

只有退耕农户彻底脱贫致富了,政府实施的退
耕还林工程才能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两项目标。

(3)针对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的空间差异性,应根据不同地区资源质量、自然地理环境、当地民俗民风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确定特定地
区的执行标准,而不是只大致划分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即退耕还林政策补贴标准的制定
应更具地域性。

3.3创新机制驱动,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新一轮退耕还林是生态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计划任务优先满足贫困县政策需求。

以后
已经栽树的陡坡耕地,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在荒山等面积置换造林,纳人到退耕
还林范围,让先前自发栽树、为生态治理做出贡献的农户享受到补助政策;二是贫困县的任
务原则上由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让更多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在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建
设的过程中获得劳务收入。

结束语
森林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森林资源的覆盖率,必须采取科学的退耕还林措施。

退耕还林工程难度比较大,技术比较复杂,同时涉及到
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在具体的退耕还林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重视生
态效益的同时加强地区农民经济收入水平。

在植树造林工作完成之后重视后期的管理工作,
加强退耕还林的效果。

为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磊,杨现坤,胡海珠,吕喜玺,侯国龙,Claudio Delang,王晓燕,陈方鑫.重庆市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26(06):353-358.
[2]张伟伟,韩中海,许乾增,罗会平,王东风.河南省2017年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
益监测与评价[J].河南林业科技,2019,39(01):33-35.
[3]庄斌.广西典型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研究[D].广西大学,2018.
[4]蔡小林.浅析如何发挥好退耕还林林下经济效益[J].花卉,2018(18):127-128.
[5]郭晓伟.黑龙江省木兰县退耕还林经济效益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6]韩中海,司志勇,张伟伟,牛改霞,刘永胜.辉县市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阶段性评价与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8,58(04):45-47.
[7]杨金福.安塞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浅析[J].花卉,2018(24):68-69.
[8]王庶,邓泽林.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研究[J].党政视野,2018(06):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