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反思精选7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学反思精选7篇
音乐的教学反思篇一
本诗是儿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所以,在课伊始,我以这欢快、活泼的旋律导入新课,孩子们立即被这音乐所吸引,有的学生能边听边做动作,积极性比较高,然后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
喜爱之情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他们的学习热情当然很浓。
教学中,理解课文第三小节的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畅谈自己的理想,接着再引申到我们应该感谢祖国什么?这样做,是为了降低学生对理解文本的难度,应该来说,理解这篇课文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点难的,但是为了感悟其中之意思,我尽量把问题提得简单一些,在简单易懂的基础上再提高些,这样,减少了课堂冷场的局面,所以,在课堂上,孩子们给了我较满意的答案,他们说,因为祖国给了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有这么美好的环境,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有的说因为祖国能让我们吃饱穿暖,天天开开心心地学习,这时,我就补充说,是啊,祖国妈妈给了我们那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现在用的课本就是免费教材,就是祖国妈妈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珍惜一切,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觉得祖国妈妈给我们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从而突破了这个句子的理解,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我觉得这节课上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阅读、感受、体验课文时,还需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读课文,去感受课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给孩子体会与理解,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音乐教学反思篇二
一、教学设想: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始终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主题,合理运用课件教学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联想————认知————理解”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力求在教学中体现崭新的教学思想,降低学习难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特点:
1、创设情境,激趣地导入
2、采用不同的演唱方式:独唱,小组唱,对唱,分角色唱使学生真正体会和理解、表现音乐。
3、积极对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表现进行评价。
4、合理运用了愉快教学法。
三、需要改进之处:
1、提问的面还不够宽,应该尽量鼓励更多的孩子的思维行动起来。
2、在教学的调控上不够灵活,教育的机智还有待提高。
音乐教学反思篇三
在导入这一环节,通过播放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他博大精深,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
在歌曲教学时,通过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是豪迈的,很有气势。
让学生真正领会中国功夫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强身健体,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英雄气概。
通过我的范唱,让学生再次感受歌曲,从而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通过对歌曲分乐段解决歌曲说唱部分的节奏难点,在读的时候加入鼓声,让学生读的时候更加有气势。
如“刚柔并济不低头我们心中有天地”和“四方水土养育了我们中华武
术魂”这两句歌词。
让他们在问答、欣赏、合作探究、演唱中解决学习重点与难点。
如为了让学生明白“稍慢、舒展连贯的”与“稍快、活力矫健地有”情绪区别,我出示两个乐段的乐句,让学生观察---听听---唱唱,从中找出了规律,自然的就理解了旋律的压缩和节奏的变化使音乐的情绪发生变化。
从而引导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体会歌曲的'情绪,激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通过学生个别演唱歌曲,师生评价,突出教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正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赞许与肯定。
而这种肯定,特别容易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也就更能激发他们继续主动、积极投身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通过小组合作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共同讨论、互相交流、一起表演,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
音乐课堂教学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表现音乐,培养其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产生创新思维。
同时,小组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个性特长,让学生人人都参与到音乐之中,不仅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使原来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在教学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学反思篇四
我在9月25日上午第二节课,讲了湘版教材六年级第三课《猜调》。
学习目标是:一、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感受和体验少儿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二、能主动参与听赏《金风吹来的时候》、学跳傣族舞等活动,了解和喜爱云南音乐及文化。
学习重难点: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
《猜调》是一首表现儿童生活的地方性小调,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曲。
结构短小、旋律简单、节奏鲜明,单纯质朴。
全曲最高音i,最低音5,一气呵成的九小节,似乎想难倒对方,但对方却脱颖而出、对答如流。
整首歌曲明快、活泼,富有情趣。
《金风吹来的时候》是一首由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的乐曲,优美、悠扬,与展现云南少女婀娜身姿的“傣族舞”,共同表现了云南人民的幸福生活。
为了呈现完整而有效的音乐课堂,我整合了本课的内容,设计了以演唱歌曲《猜调》为主,感受云南为辅的目标。
通过听赏葫芦丝主奏乐曲《金凤吹来的时候》和学跳傣族舞活动,来感受、体验云南的风土人情,了解云南富有代表性的乐器“葫芦丝”,傣家的`“孔雀舞”(舞蹈);再通过歌曲的自主学习和深入了解,知道当地“街(gai)、小乖乖”等方言以及一气呵成的曲式结构特点,培养起学生对云南的音乐及文化的兴趣、爱好。
有主有次、循序渐进地走进云南,了解云南,乃至喜欢云南。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分成初识云南、歌唱云南和云南寻踪三部分展开教学,即先听赏、学跳“傣族舞”,再学唱歌曲,最后拓展到课后的查找三大环节。
第一部分,请同学们猜一个“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的地方,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大家主动参与听赏和学跳傣族舞活动。
听赏中,通过目标出示的引领,在“主奏乐器,给人的感觉想象到了什么?”的聆听指导下,听辨出了主奏乐曲“葫芦丝”;学跳舞蹈中,又以“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人们生活得如何?邀请你来参加”等问题,主动参与体验、领略了云南的典型舞蹈。
从乐器葫芦丝和孔雀舞等信息中,得出是“云南”的结果,从而“初识云南”,留下美好的、愉快
的印象。
第二部分,由聆听指导“歌曲唱了些什么?模仿一句”带学生初听,再教师范唱学生复听,了解歌曲“情绪和演唱形式”。
对歌曲有印象之后,开始学生的自主学习。
围绕“歌曲中有哪些云南地方特色?”分四步学唱歌曲。
即(1)熟读前十六、后十六、连续十六分音符节奏;(2)用“da”唱读节奏;(3)用“唻”听唱旋律;(4)试着填唱歌词。
通过小组展示、评价,学生发现问题来突破学生的难点。
在师生合作、互动的巩固后,以演唱指导“游戏中带着什么心情来唱的?问着什么口吻,答者什么语气?”引领学生思考和表现、评价,突破本课演唱的难点。
第三部分,先回顾本课主要内容,询问“云南印象”;再布置课后拓展作业,查找有关“纳西古乐保存地—丽江、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玉溪、傣族音乐歌舞集中地—西双版纳”的位置,以及更多的云南民歌的收集、模仿。
在教学中,第一部分基本按我的设计和想法顺利完成,但有一个小疏忽,由于找不到源文件,通过网络下载,好不容易找到的是伴奏音乐,不是原曲,缺少了主奏乐曲“葫芦丝”,及时口头调整解决。
第二部分在整体环节顺利进行的同时,课后听到齐媛和大家的提醒,才知道没有及时处理到座位靠后学生的难点,今后需做到照顾全体。
另外,赶上了学校演练,提前5分钟下课了,最后的环节没能如期进行,学生走后向大家空讲说明了结尾环节。
整体最有收获的地方,就是在内容的设计,环节的衔接和问题的呈现上有了条理、进步。
能较准确、清晰地把握、表述,流程更畅通和简洁,不那么纠结了。
不足就是,仍需在解决学生的难处时,想得更周到,做得更细致。
今后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争取更好的实现课堂自主与高效。
音乐课教学反思篇五
歌曲《爱唱歌的小杜鹃》是一首奥地利民歌,它结构短小简单,旋律优美流畅,情绪欢快活泼,非常适合孩子们学唱。
歌曲中加入的“咕咕”叫声使整首歌曲充满了童趣,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感受鸟儿可爱的音乐形象,从而增强对音乐的喜爱。
所以,教学目标中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顽皮的小杜鹃》,是活动的重点内容,而并通过模唱唱准弱起小节则是难点部分。
用律动《杜鹃圆舞曲》导入,以寻找小杜鹃和它的叫声为主线,运用多媒体课件及老师吹长笛模仿小杜鹃叫声的现场表演,直接导入新课。
练习三拍子舞步,感受三拍子韵律及掌握杜鹃飞舞的特点,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门见山,直面主题,引人入胜。
在学唱部分,用“学叫声”掌握音准、“找相同乐句”学习唱谱、“接龙念歌词”谈对小杜鹃的感受等多种学习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游戏和轻松的音乐活动中很快进入情境,感受鸟儿可爱的音乐形象,从而增强对音乐的喜爱。
在难点攻克“弱起小节”的环节中,充分体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通过对比、讨论等方法,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进行适当引导,及时鼓励,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并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可以促使学生有更进一步探索其他音乐知识的动力和决心。
但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唱‘咕咕’的叫声‘53’两个小音符的音准还是不够好,既然是重点部分就应该反复强调音准,而不应该为了完成教学步骤而降低要求。
三年级的学生喜欢唱歌、喜欢表现自己,容易拔直了嗓门唱歌,这即个坏习惯一定要加以纠正,让他们学会正确的唱歌方法,学会保护嗓子、正确发音,这一点至关重要。
音乐教学反思篇六
现在,尤其在高段,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他们热衷的是流行歌曲、偶像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的报出一长串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
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
这里固然能找到很多原因,讲出一大堆非我们音乐教师所能的理由,但是从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来反思我们的教育,凭心而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少,尤其是音乐欣赏课,老师讲得多,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非讲个清楚不可,那么留给学生的聆听、思考、参悟、情感体验就少的可怜了。
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的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
音乐课即我们小时候所说的唱歌课,但仅仅会唱的歌曲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得少。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的后半部分的唱歌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既不用心,何来有滋有味,何来有情有感!那么音乐课里的歌曲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到课外去找,找他们自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
虽然现在在轰轰烈烈的搞课改,但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眼里这是从低段起步的,和高段还没有完全的接轨,因此高段的课堂任就是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当然有时也会用一些新的手段。
如此的对比、反差,再加上家长们的“务实”,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这高段的音乐课堂,寻找行之有效的办法途径来驳回学生的“爱乐之心”。
音乐教学反思篇七
在准备这节课时,我首先认真的熟悉了教材,详细阅读了教参,把握了歌曲的特点,了解了歌曲的难点,确定了以体验劳动快乐为主线的教学目标。
然后,我才根据教学目标安排设计了这节课!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主要安排了三个环节。
一是节奏XXXXX0的练习;
二是用跟唱法学习歌曲;
三是通过欣赏《拾稻穗的小姑娘》引出爱劳动的话题,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其从劳动中体验快乐的感觉。
随说新课标更注重孩子的体验、感受,对歌唱方面的技能要求并不是很严格,但这也并不是说课堂教学中不必要对学生的歌唱提要求,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体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表现,有了好的表现,才会有更好的感受与理解。
淡化技能并不是不要技能,而是要求老师要有在无形中渗透技能并使孩子容易掌握的教学方法,让歌唱教学这块内容更加丰富起来。
让孩子从自己的歌声中体会感受美,达到我们美育的目的。
一首歌曲旋律和歌词是两个重要的部分,而在这堂课上我主要想解决的是旋律的节奏问题。
因为这首歌中的歌词还是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不做过多解释学生也能够理解。
而节奏则是旋律的主宰。
这首歌曲的`旋律中出现了较多的十六分音符,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要掌握它们是一个难点。
于是我就用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并做律动的形式进教室引入节奏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突破难点为歌曲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块内容就是用跟唱法学习歌曲。
在教学中我发现歌曲的旋律非常快,要想让孩子准确的唱出歌词,就必须让他们先读歌词,了解歌词。
然后再用跟唱法学习歌曲。
另外,要想让学生用最美的声音表现歌曲,就必须让学生有最真实的感受。
所以在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时,我抓住了孩子爱玩的天性,让孩子在音乐中玩起了《采山》的游戏。
让孩子在玩中充分的感受采山姑娘的愉快心情!这样孩子才能用最真实的感受来表现歌曲!老师只需要对孩子们的演唱稍加纠正就可以了。
这样以来老师也不必在感情的处理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就可以轻易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三块内容就是德育教育。
当学生欣赏完《拾稻穗的小姑娘》后,我从歌曲的情绪入手,让学生知道是劳动给小姑娘带来了快乐的感受。
劳动也同样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希望孩子们今后会更加的热爱劳动。
一节课上下来,
才感觉到在某些细节上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有更好的改善和完善。
愿望总是美好的,但结果往往不是完美的。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也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启示,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会有更加成熟的教学思维,更加精彩的教学活动,来丰富我和孩子们共同的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