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体系概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物
分 选 粒 度 变 细 、 磨 圆 变 好
较陡 较缓 缓
扇三角洲的一般特点
(1)向陆方向通常以断层为界。 (2)砂、砾粗碎屑比例较大。 (3)纵向上楔形,平面扇形,向盆地方向变薄、细。 (4)单个扇三角洲层序向上变粗。 (5)规模常较小,成群出现。
陡 坡 型 扇 三 角 洲 模 式
缓 坡 型 扇 三 角 洲 模 式
扇三角洲与三角洲的区别: 1. 地形坡降大,是三角洲的几-几十倍; 2. 陆地方向为冲积扇,甚至直达山根;
3. 岩性粗,砂砾岩发育;
4. 水下河道更发育,但河口坝发育差; 5. 常成群出现,纵剖面楔状,尖灭快; 6. 重力流沉积较发育,常见具有重力流沉积特色 的水下水道。
三、扇三角洲序列与沉积特征 Sequ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andelta
c
水下分流河道间
沉积物:灰、灰绿色水平层理泥岩、泥质粉砂岩、页 岩 夹薄层砂岩漫流的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杂砂岩? 应较辫状河发育)。 构造: 小型层理、滑塌及变形构造常见。
垂向上:常被分流河道冲刷。
• (3)前扇三角洲 • 浪基面以下。 • 灰色波状、水平层 理泥岩、粉砂岩, 含介形虫等化石。
扇三角洲的实验模拟(张春生等,1997)
扇三角洲体系 Fandelta System
一、概况 1、定义(Definition):由于冲积扇直接提供物源,
在盆地边缘的水上和水下部分所形成的碎屑沉积体。近 源短程河流供给;直接与冲积扇过渡;水上部分为冲 积扇,水下部分为扇三角洲。
2、三角洲序列(A Series of Delta)
以三角洲为基本名称命名的沉积体系很多,如三角洲、 辫状平原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扇三角洲等。上述沉积 体系命名的主要依据是沉积物供给体系类型及供给方式。
砂岩、含砾砂岩,扇三角洲中河口坝没有三角洲中的发育。 重力流沉积为快状—递变层理砂砾岩,与暗色泥岩互层, 其中水下碎屑流沉积中发育含泥砾的副砾岩。 前扇三角洲( Pro-fandelta): 扇三角洲的外围部分, 水流作用消失,以盆内水体作用为主,主要发育波状层理 的粉砂岩和沙质泥岩,夹平行层理、快状层理砂岩。
2、相分布(Facies distribution) 扇三角洲平原(Fandelta plain): 扇三角洲
水上部分,与冲积扇沉积相似,发育泥石流沉积、 辫状水道沉积、筛析物。此外,由于地形变缓,沉 积物变细,辫状水道两侧发育天然堤,主要为波状 层理、爬生波痕纹理粉砂岩。 扇三角洲前缘(Fandelta front): 扇三角洲 的水下部分,是扇三角洲沉积最活跃的部分,由水 下水道、河口坝、重力流沉积与暗色泥岩互层构成。 水下水道沉积与水上水道沉积相似,但水下水道与 暗色泥岩互层,而水上水道则与杂色泥岩互层;河 口坝沉积构成一反旋回沉积,自下而上为波状交错 层理粉砂岩、板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
典 型 扇 三 角 洲 层 序
典 型 扇 三 角 洲 层 序
如果盆地沉降与水面变化所提供的容纳空间等于沉积 作用所占据的空间,则扇三角洲形成加积型沉积序列。
2、扇三角洲的识别标志
A 扇三角洲通常发育在盆地陡坡带或同沉积边界断裂 的下降盘; B 扇三角洲一般沿沉积盆地的短轴方向生长(即垂直 盆地的长轴方向; C 重力流沉积较为普遍,近物源发育碎屑流沉积,洪 水浊流和滑塌重力流沉积靠近盆地内部; D 扇三角洲沉积物通常较粗,分选、磨圆较差; F 扇三角洲沉积物可以直接与深水泥岩和烃源岩相接。
1、沉积序列(Sequence)
控制扇三角洲层序发育的因素很多,其直接因素包括; 沉积速率(沉积因素),沉降速率(构造因素)与海(湖) 平面变化(气候因素)。沉降速率与海(湖)平面变化控 制沉积盆地的容纳空间,而沉积速率则影响盆地的充满程 度、沉积物组成与厚度等。 如果盆地沉降与水面变化所提供的容纳空间超过沉积 作用所占据的空间,则扇三角洲向物源方向退却,形成正 旋回序列。 如果盆地沉降与水面变化所提供的容纳空间小于沉积 作用所占据的空间,则扇三角洲向盆地内部进积,形成反 旋回序列;
不同类型三角洲的比较
类型
扇三 角洲 辫状平原 三角洲 辫状河 三角洲 三角洲
供给 体系
冲积扇 (近源河流) 辫状平原 (近源河流) 辫状河 (短程河流) 曲流河 (长程河流)
沉积 坡度
陡
相临沉 积体系
阵发性水流、重 力流、盆内水体 阵发性水流、重 力流、盆内水体 阵发性水流、盆 内水体 稳定水流、盆内 水体
扇 三 角 洲 亚 环 境
扇 三 角 洲 的 亚 环 境
及 其 沉 积 序 列
三个亚相: 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
(1)扇三角洲平原亚相 辫状河沉积为主,常包含泥石流沉积。沉积物: 砂砾岩夹杂色泥岩结构, 成熟度低。构造:较
大型板、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块状层理,成层
性差。
位于盆地边缘同沉积断层上升盘,保存条件差
冲积扇 山区 (辫状河) (物源)
洪泛平原 (曲流河)
滨岸平原三角 洲(悬移质)
盆内 水体
冲积扇—河流体系与盆内水体关系
扇三角洲
辫状平原 三角洲
三种特殊类 型三角洲的 示意图
辫状三角洲
扇三角洲的发育条件
(1) 湖盆边缘临近高差大、坡度陡的隆起区。 (2) 常与同沉积期大型断裂带相伴。
扇三角洲示意图
(2)扇三角洲前缘:最主要的沉积相带和砂体发育区
四个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间、河口坝、席状砂。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陆上辫状河道的水下延伸,向前变浅、消失,最 主要的微相类型。沉积物:砂砾岩、砂岩。结构: 较 陆上分选好,粒度曲线表现为洪水急流型---正常水流 型。构造: 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平行、粒序、块状 层理,无暴露构造。垂向: 多层叠置的正韵律。
含碳酸岩盐砾石的砾岩 ES3,庄47井3008.9m
含碳酸岩盐砾石的砾岩, 含碳酸 岩盐砾 石的砾 岩 , 中 , 歧 南 6 井 , ES1 中 , 歧 南 6 井 , ES1 3409.84-3410.12m 3202.56-3202.41m
沙三段沉积相图
b.水下分流河口砂坝 河道相对较稳定。 沉积物:砂为主,厚度较大,常与灰绿色泥岩互层。 结构:分选较好。 构造:平行层理、中小型交错层理、 低角度交错层 理、无明显冲刷构造。
扇三角洲
•
Holmes(1965) 最早提出此概念 Nemec, Stell(1988)《扇三角洲:沉积学和构造背景》
(1)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提供物源,主要发育于水下或完全 发育于水下的楔形沉积体。 (2)是活动的冲积扇与水体(湖、海)之间的沉积体。
吴崇筠(1989)
扇三角洲(主要为靠山型,包括所谓的水下冲积扇、部分近岸水下扇)
二、沉积作用与沉积相 Sedimentation Processes and Facies
1、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processes) 洪水水流(Flood water deposition): 水道沉积,
快状层理、不明显交错层理、平行层理、递变层理砂砾岩, 与冲积扇上的辫状水道沉积类似;河口坝沉积,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与变形构造砂岩;片流沉积,平行层理砂岩、粉 砂岩。 重力流(Gravity flow deposition): 水上泥石流与 水下碎屑流沉积,混杂堆积的副砾岩,水上部分与杂色泥 岩互层,水下部分与灰色泥岩互层;洪水浊流与滑塌浊流 沉积,快状—递变层理的砂砾岩、砂岩。一般近源部分发 育泥石流和碎屑流沉积,远源部分发育洪水浊流沉积,扇 三角洲前缘发育滑塌浊流沉积。
SP
RT
水道主体
为重力流水道的主 体部分,具有带状定 向分布特点,岩性主 要由相互叠置的块状 砂岩、递变层理砂岩、 混积岩组成,与下伏 岩层呈侵蚀突变接触。 SP 和GR 曲线特征为 箱形或钟形。
水道主体微相 测井曲线特征 庄68沙一上2550-2580m
大港油田典型 水下水道沉积 (砾石磨圆较 好),与冲积 扇棱角状砾石 不同:碎屑颗 粒经过一定的 搬运与磨圆, 或再沉积的产 物。
扇三角洲的水动力特征
波浪与潮汐(Wave and tide deposition): 波浪与潮汐作用在湖盆 中不明显,在海盆中作 用明显,形成沿岸沙坝 和潮汐沙脊。
海相环境受波浪、 潮汐等的控制。
湖泊扇三角洲主要以洪水性沉积为主,兼具 牵引流、碎屑流、漫流沉积。 因沉积迅速,辫状水道多变;同时由于沉积 快,河口坝的反旋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