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落花》赏析: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凄婉和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落花》赏析: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凄婉和感慨
李商隐的《落花》是一首深刻而感伤的咏物诗,通过描绘落花的情景,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凄婉和感慨。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李商隐入秘书省不久,母亲去世,诗人辞职回乡守丧。
在闲居永乐(今山西芮城县)的这段时间,诗人栽植了不少花草,创作了不少咏物诗,此诗即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因令狐楚拔擢得中进士,他的婚姻却使他无形中站到了牛党的对立面,于是备受令狐绚的诽谤压抑,说他“诡薄无行”、“放利偷合”。
李商隐的处境极不如意,于是,便借园中的落花抒发自己忧伤身世之感。
一、作品原文
落花
李商隐〔唐代〕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二、译文及注释
1、译文
高阁上的游人早已远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曲折的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肝肠欲断,真不忍心把扫去满地落花;盼望残留枝头的春花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盛开的鲜花将随着春天而去,面对这一切,我只有落泪沾衣。
2、注释
竟:完毕;终了。
参差:错落不齐的样子。
曲陌:曲折的小径。
迢(tiáo)递(dì):迢递:遥远的样子。
指花飞得很远,或远处亦有花在飞。
斜晖:西斜的太阳。
肠断:形容心情极度悲伤。
眼穿:同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仍欲归:仍然希望其能归还枝头。
归:一作“稀”。
芳心:花心,这里既指花的精神灵魂,又指怜爱花的人的心境。
沾衣:这里既指落花依依沾在人的衣服之上,又指怜爱花的人伤心而抛洒的泪滴。
三、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李商隐入秘书省不久,母亲去世,诗人辞职回乡守丧。
在闲居永乐(今山西芮城县)的这段时间,诗人栽植了不少花草,创作了不少咏物诗,此诗即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因令狐楚拔擢得中进士,他的婚姻却使他无形中站到了牛党的对立面,于是备受令狐绚的诽谤压抑,说他“诡薄无行”、“放利偷合”。
李商隐的处境极不如意,于是,便借园中的落花抒发自己忧伤身世之感。
四、整体赏析
李商隐卜居永乐之后,终日迎送往来于山水之间,诗中遂多了草木琴酒的点缀,但才调的涩苦与沉著并未有根本的变化,不仅残梦犹存,痛苦依旧,反更添生了一份无复依傍无所适从的空虚、落漠与苦闷。
昨日之日已不堪回首,今日之日又这般付诸流水,来日之日也未必会是佳期。
日复一日的孤居素处中,承领着自然的空漠与沉寂,诗心益发敏感而纤细,感伤的云雾终于弥漫了诗人的审美视界——那每一次的黄昏落日,每一次的雨住星沉,都会引发一场悲剧生命的沉思冥想,那投向自然的每一瞥,都饱含了关于命运的痛苦的叩问与求证。
写于闲居时期这首《落花》诗,朴讷端详而感慨深重,裸露出一颗悒郁而多思的心灵,不仅是闲居时期的代表作品,亦是“隐隐有一李商隐在”的典型之作。
前四句白描写出观花与落花的基本状貌,是写景亦是状物,两句合起,结构上是一个起承,强调渲染出人去楼空、斜阳晖下落花的感伤凄凉的氛围。
诗起实处又自然道来,拟是见物而有诗脱口而成章,丝毫没有沉吟把玩的痕迹,和“昨夜星辰昨夜风”那种迎面而来凭空顿起的笔致也大不相类。
前人注此诗“发端超忽”,当是一种错觉。
而高阁客去、小园花飞,也是一种地道的写实,是诗人视点的一种自然移位,硬把二者归为一个前因后果的存在,分明是于诗过求甚解了。
但客去才见落花的事实,则落漠凄苦中又添感伤的心态已似有所露,虽未直言倾出但已依稀可鉴了。
前已说过,闲居生活并未使诗人真正轻松起来。
一颗饱满丰富,不断有梦想不断有期望的心灵却偏偏逢上一个不幸的时代,又不得已而静居素处,空守柴门,其中滋味是不难想见的了。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春日寄怀》,花月不足解心,孤独寂寞已难以忍受,诗人心境是异常阴暗荒凉的。
清冷寂寞中,诗人多么希望能够交流、能够倾吐,哪怕“相对无言”也好啊不幸的是这个人终于没有出现,无奈只有半展
龙席、轻斟酒杯,独自饮啜这空虚与寂寞了。
如令竟终于盼来了朋友,亲切温暖的氛围竟终于降临了。
一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可还没有谈够,还有那么多未及扭开的话题,竟又与这个时候握手言别了。
起首着一“竟”字,言尽了离情之苦与无可奈何之态。
人去楼空,寂寞复生,望着朋友远去的背影,诗人沉思着、惆怅着、失落着。
蓦地,一片纷飞的落花扑簌簌地闯入眼来。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眸。
”
花落花飞,更值斜阳残照,这该是何等令人痛心伤感的时刻如果说起句言毕已感“漠漠轻寒上小楼”的话,那么,这句继续渲染落花的接承则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参差”“迢递”二词为诗人所习用,多为渲染和强调。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流莺》)“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
”(《樱桃花下》)“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安定城楼》)“云路招邀回采凤,天河迢递笑牵牛。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诗作中,此二词屡屡出现。
这里双双连绵并致,随手拈来,形象而贴切,显示了一种毫无斧凿的自然与贯通. 而那潜伏含隐的浓重的感伤至此也不引而自流了。
诗人也果然不再婉曲下去,不再按捺下去。
后四句不加半点遮饰,率性由真、赤裸裸地直说心篇。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逼真地尽现了观花人惜花的心态与神情。
面对一种生命匆匆终结,面对一种美好的陨落,诗人被深深地震惊了,一个可怕但真实的感觉飘忽着和诗人擦肩而过,一个似曾相识的自我正穿过纷乱的花雨走向那黄昏暮色,因而刚刚蒙生的扫花的念头又自消自灭了。
诗人已实在没有意志去承受这些落花的重量,更没有意志去珍藏起似曾娄顿零乱的自我,诗人望眼欲穿,期望花莫再落。
但落花无言,春亦沉默,终无回天之力,残酷的事实是。
暮色中,枝头间越来越稀疏,花瓣悄无声息地继续飘落、飘落。
此刻,“落花犹自舞,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的温馨体验与情致在记忆里终于变得陌生、苦涩,最终竟荡然无存了。
“天荒地老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曲江》)没有比春去花落更令人惊心的事,没有比青春的谢幕更令人痛苦的了。
诗人睹落花而有此番心境,似乎并不意外了。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结尾句总承全诗,既是对花的咏叹,又是对己之半生命运的慨括,落语沉重,合起前边陈设的千思万缕,一种与宇宙自然终其存在的巨大的生命感叹横亘诗境、挥之不去,使得全诗痉挛而颤动。
的确,虽抱“款回天地”之志,虽然为此志而“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灯》),并“端如君子身,挺若壮士胸”(《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不为凡物所蒙,更不曾有过“辄慕权豪,切求绍介,用胁肩谄笑,以竞媚取容”(《上李尚书状》)的举动,半世挣扎,秉心效力,到头来却落得零落成泥的结果,谁人得知,谁人理解,哀音袅袅中,一曲关于落花与身世生命的咏叹就这样落下了帷慕,但人生辛酸与世事蹉跑,却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想与记忆。
落花诗在唐诗中并不少见,但大多或单纯表现怜花惜花的情绪,或消极抒发及时行乐的感慨,很少能象李商隐这样把咏物与身世之慨结合得天衣无缝,表现的情感又是如此哀怨动人。
刘熙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
李商隐的咏物诗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他善于用那支充满情思的彩笔,在体贴物情的同时,委婉曲折地透露心迹,而且又能缘情而异。
譬如同是咏落花,诗人《和张秀才落花有感》,其中“落花犹自舞,扫后更闻香”两句,用舞姿来形容飞动的落花,既形象鲜明又蓬勃富有生气,对经久不灭的花香的描写更表现了落花形象的美好和品格的高洁,创造了新鲜的意境。
这是诗人借落花勉励别人不要因落第而颓废,和寄寓身世之哀的《落花》一诗,就显得情趣迥异了。
由此也可见出诗人的大家手笔。
五、诗句解析
1、首联:“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
首联开篇即设下凄清的场景,客人已经离去,留下空寂的高阁和纷飞的落花。
这里的“客竟去”不仅指实体的客人离开,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小园中的落花乱飞,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2、颔联:“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
颔联进一步描绘落花飘飞的景象,它们错落有致地覆盖在曲折的小径上,一直延伸到远方,伴随着斜阳的余晖。
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落花的具体情状,还通过“参差”、“迢递”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3、颈联:“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
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看到满地的落花,诗人心中涌起无限的哀愁,他不忍心将这些同病相怜的落花扫去,仿佛它们也拥有生命和感情。
同时,他望眼欲穿地希望春天能够停留,不要匆匆离去,但现实却是春日将尽,无法挽留。
这两句诗通过写人来写花,将人与花的情感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4、尾联:“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
尾联语义双关,既指落花为了装点春天而付出自己的全部,最终却落得飘零沾衣的凄凉结局;也暗指诗人自己曾经胸怀壮志,一心要为天下尽力,却因朋党之争而仕途坎坷,最终只能徒自悲伤。
这里的“芳心”既指落花的美好心愿,也指诗人的高尚情操;“春尽”则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理想的破灭;"沾衣”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痛和泪水。
5、总结
李商隐的《落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将落花的景象与诗人的身世前途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浓烈,充分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诗人个人的不幸遭遇,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六、名家点评
明代钟惺《唐诗归》:(“高阁”句)落花如此起,无谓而有至情。
(“肠断”句)深情苦语。
(“所得”句)“所得”二字甚苦。
俗儒谓温、李作“落花”诗,不知如何纤媚,讵意高雅乃尔!
清代姚培谦《分体笺注李义山诗集》:此因落花而发身世之感也。
天下无不散之客,又岂有不落之花?至客散时,乃得谛视此落花情状。
三、四,花落之在客者。
五句,花落之在地者。
六句,花落之犹在树者。
此正波斯匿王所谓沉思谛观刹那,刹那不得留住者也。
人生世间,心为形役,流浪生死,何以异此!只落得有情人一点眼泪耳。
清代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此亦悼亡之作,观首句可知,曰“客”者托词也。
清代孙洙《唐诗三百首》:花落则无人相赏,故“竟去”也。
望春留而春自归。
清代吴乔《围炉诗话》:《落花》起句奇绝,通篇无实语,与《蝉》同;结亦奇。
开成以后,诗非一种,不当概以晚唐视之。
如《落花》之“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之类,皆是初唐人未想到者,故能发学者之心光,岂可轻视!忆得宋人咏梅一句云“疑有化人巢木末”,奇哉!是义山《落花》诗“高阁客竟去”之思路也。
唐人犹少,何况后人?
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宋元宪、景文兄弟少赋《落花》诗得大名,刻画可谓极工。
然沈石田“青楼粉暗女子嫁,朱门鸟啼宾客稀”,更不刻画而有言外之意。
唐人“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则尤妙也。
引张宗柟:“高阁”一联,玉溪生五律起笔也。
其诗组织依丽,而有此清妙之句,故知唐人地分乃尔。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致光“惜花”七字,意度亦出于此。
清代陆次云《晚唐诗善鸣集》:《落花》诗全无脂粉气,真是艳诗好手。
清代屈复《唐诗成法》:一伤情,二落花,三、四承二,五、六承一,七、八人、花结合。
人但知赏首句,赏结句者甚少。
一、二乃倒叙法,故警策;若顺之,则平庸矣。
首句如彩云从空而坠,令人茫然不知所为。
结句如腊月二十三日夜听唱,“你若无心我便休”,令人心死。
清代屈复《玉溪生诗意》:一、二倒法,故警策;若顺之,则平庸。
“芳心尽”,紧承五、六,是进一步法。
清代徐德泓《李义山诗疏》:“眼穿”句,仍望春还,乃刻意苦语也。
结亦沉挚,但“沾衣"似未可竟作泪名耳。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题易粘腻,此能扫却臼科。
清代朱鹤龄《李义山诗集辑评》引何焯:起得超忽,连“落花”,看得有意,结亦双关。
一结无限深情,“得”字意外巧妙。
清代顾安《唐律消夏录》:客去凭栏,正无聊赖,风飘万点,不觉伤心。
三四写乱飞,并写高阁,亦得神理。
清代李因培《唐诗观澜集》:忽从此说起,超妙之极。
(“芳心”二句)此落花所以关情处。
清代纪昀《玉溪生诗说》归愚评曰:“起法之妙,粘著者不知。
”起句亦非人意中所无,但不免放在中间、后面写寂寞之景耳;得神在倒跌而入。
引宋弼:好起结,非人所及。
引杨守智:一结无限深情,“得"字意外巧妙。
引戈涛:起句真是超绝,“眼穿”、“肠断”,吾不喜也。
清代朱庭珍《筱园诗话》:李玉溪之“高阁客竞去,小园花乱飞”,马戴之“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佳处不一,皆高格响调,起句之极有力、最得势者,可为后学法式。
清代李佳《左庵词话》:李义山《咏蝉》《落花》二律诗,均遗貌取神,益见其品格之高。
推此意以作词,自以白描为妙手,岂徒事堆砌者所能见长。
近代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老杜诗,纪氏所奉为金科玉律者,亦常以“眼穿”对“心死”矣,何独恶乎义山?“肠断”“眼穿”,亦晚唐诗家常用语。
且此二句词极悲浑,不得以字面论其工拙也。
七、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