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胃脘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如何治疗胃脘痛
胃脘痛多发于腹胃脘处近心窝位置,所以,也有人将其称为心窝疼。
此疾病
的发作和情绪、饮食、酗酒等有紧密联系。
在中医领域,胃脘痛除了是病名外还
是临床表现,包括溃疡病、胃神经症及急慢性胃炎等,并且常伴胸骨后热感、腹胀、烧心、反酸、食欲降低等情况,还有出现排便异常的可能性,或是腹泻及便
秘等,那么,中医怎样治疗胃脘痛呢?
1、疾病诊断
1.1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慢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的相关标准实施诊断,临床主症包括
性质及程度各异的胃脘处疼痛;此症可伴发胃脘部痞闷、嗳气、吐酸、胀满、胁
胀等。
此疾病可发生于所有年龄段,多见于中老年群体,时常复发,彻底治愈比
较困难。
1.2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内提出有关诊断标准进行:慢性胃炎多存在
上腹部疼痛、食欲不佳、早饱及烧心泛酸等症状,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需通过
病理、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测来确诊。
1.分型治疗
2.1肝气犯胃证
主要症状为胃脘胀痛,胀比痛多,或是主要是胃胀,可累及胸背、腹部和两胁,一般为无规律性疼痛,发作时间与部位不确定,在情绪改变下发作或加重。
可伴有口干口苦、胸闷、嗳气、舌苔薄黄、烦躁易怒等症状。
中医治疗强调遵循
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的原则,推荐使用四逆散合香苏散加减,方剂构成为:枳壳、川芎、柴胡、香附、苏梗各10g,白芍10到15g,生甘草3到6g,陈皮、青皮各
6g。
若患者脐腹痛,可加入适量木香和乌药;若痛及两胁,可加佛手和郁金;累
及胸背者可加薤白、瓜蒌;如有积食、痰滞症,加神曲及半夏;伴发口苦吞酸、
舌红、嘈杂不舒者,加姜汁炒黄连和山栀;伴寒湿呕吐清稀症,加姜半夏、吴萸
和干姜;若剧烈疼痛可加入川楝子和延胡索以缓解。
2.2肝胃郁热证
主要症状包括胃脘灼热、疼痛剧烈、呕吐酸苦、泛酸嘈杂、排便异常、口舌
干燥、烦躁易怒等。
中医治疗以和胃止痛、清肝利胆为主要原则,多采用大柴胡
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
方剂构成为:柴胡、丹皮、连翘各10g,黄连、生大黄各
6g,黄芩、枳实各9g,炒山栀6到10g,吴萸2到3g,白芍10到15g,金钱草
15g。
若有痰热互结证,主要表现有喜长吸气、脘痞阻塞,局部按压有痛感,平
静状态下无痛感,可兼并食欲降低、呕吐、大便秘结及苔黄腻等,可加全瓜蒌、
法半夏;若有口黏苦、泛酸嘈杂症,可加入蒲公英和乌贼骨;胸脘痞胀疼痛可累
及两胁,加入郁金和木香。
2.3瘀血阻滞证
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疼痛、长时间不愈、无规律性,疼痛剧烈时有锥刺感,发
作位置固定,或累及胸背,食欲严重下降,进食之后疼痛更加剧烈,排便困难。
舌头呈紫黯色,存在瘀点,脉弦、细、涩。
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要原则,推荐采用下瘀血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
药方构成:炮姜、制大黄、炙没药、土鳖虫各6g,生蒲黄、五灵脂、延胡索各10g,桃仁12g、炙乳香8g、川楝
子15g、桂枝9g。
若疼痛强烈,可吞服三七粉,或用炙九香虫、刺猬皮;排便障
碍者可加杏仁、当归及柏子仁。
2.4脾胃虚寒证
主要症状为胃部隐痛,饥饿情况下更重,半夜可疼醒,进食后缓解,喜温按,肢体冰凉,局部较冷,吐清水,或胃脘发出振水音,疲惫无力,面部发白、萎黄,便溏。
舌苔淡白,脉沉迟、虚细。
中医以建中通阳、温胃散寒为主要治疗原则,
推荐使用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
方剂构成为24g炒白术、9g的桂枝、白芍、党参,15g黄芪,6g炙甘草,6到12g干姜,5粒大枣。
若伴有血证,可伴
大便褐黑、面色发白、气短无力,或存在头眩、心悸等情况,可以黄土汤加减治
疗,方剂:附子、甘草、干地黄各9g,15g白术,10g阿胶,6g黄芩,锅中先煎
半斤黄土,如合并寒饮留中。
若胃脘惧寒或怕凉风,喜温热后疼痛缓解,胃部发
出振水音,大便溏薄为特征,舌苔淡白且脉滑,推荐使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加
减治疗,方剂组成:白术、茯苓各15g,9g桂枝、6g甘草、3g吴茱萸、12g半夏。
若局部冷痛可加吴萸、干姜及细辛温散;若大量胃酸、嘈杂吞酸,可加乌贼骨、
吴萸、黄连及瓦楞子。
2.5胃阴亏虚证
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燥、恶心口渴、胃隐痛灼热、手脚燥热、舌红、裂纹无苔
脉弦细无力。
中医强调以养胃、生津、止痛为治疗原则,推荐使用沙参麦冬饮合
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
药剂组成有:沙参、麦冬、玉竹叶青、山药各15g,9g淡
竹叶,10g生甘草,12g木瓜,15到30g白芍。
若有疼痛症可加川楝子和延胡索;如有呕吐、嘈杂、吞酸、胃阴虚且肝气旺等症状,加入黄连、乌梅及吴萸;大便
干燥可加入火麻仁、黑芝麻、柏子仁和瓜萎仁;伴发气滞可加玫瑰花、佛手片、
绿萼梅、枇杷叶及厚朴花等。
2.6寒热夹杂证
主要症状:胃病长时间不愈,时常复发,气候、情绪、温度、饮食等诸多因
素都可引发胃脘疼痛,不存在规律性。
可存在腹胀肠鸣、吐酸水、食欲下降、便
溏久泻等症状。
舌胖周围齿痕明显,齿痕润且薄黄,脉虚缓或沉弦带数。
胃脘胀痛,温按可缓解,但心情烦躁、身体发热。
心胸位置扪而灼手。
舌苔红、黄腻,
脉沉弦,属于寒结脘腹、热郁胸膈。
中医治疗原则以辛开苦降、寒热并调为主。
推荐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药剂构成为:黄连、干姜、黄芩、生甘草各6g,
姜半夏、党参各15g,3g生姜,10粒大枣。
或是以栀子干姜汤加味治疗,方剂由12g豆豉、9g干姜、12g栀子组成。
如脘痛腹胀可加厚朴和白芍;呕酸水或清涎
可加黄连、吴萸;胃部发肠鸣及振水音者,加桂枝、茯苓和白术;若便溏可加茯苓、扁豆、苡仁和白术。
1.中医特色治疗法
3.1辛芎散
取相同剂量的白芷、细辛、川芎、红花、皂角刺及茜草,研磨成细粉备用。
用时取适量药粉,加入少许香油调成膏,以专用贴敷于神阙、关元、中脘等穴位,一次选穴1到3个,一次敷4到6小时,一天一次。
有活血止痛、温经通络之效,可用于治疗肝胃气滞证、脾胃虚弱证、瘀阻胃络证。
3.2建中饴糖鸡
生姜10g、白药15g、桂枝10g、饴糖100g、甘草5g、母鸡1只、大枣5粒。
先清除母鸡毛杂,清洗干净,包好以上药材后,和饴糖一起放入鸡腹中,蒸熟后
食用。
一周两到三剂,有温中健脾的功效。
3.3二皮佛手粥
佛手10g、大米100g、青皮10g、陈皮10g、适量白糖。
洗净药材之后放置
于药罐内,加入适量清水,浸泡5到10min后,水煎取汁,加入大米煮成粥,煮
熟后加入白糖,再次煮沸就行了。
一天1剂,有疏肝健脾的作用。
以上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提出的几种治疗方法,希望可以给胃脘痛患者
提供帮助。
在中医治疗的同时,患者还应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确保健康饮食及良
好的生活习惯等,从而促进疾病尽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