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阅读个人收获(通用17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世同堂阅读个人收获(通用17篇)
四世同堂阅读个人收获篇1
花了几个星期,断断续续读完了《四世同堂》。
老舍真是个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写出神韵来了。
说看这书能激发出什么爱国热情是假的,我就是觉得做人要有做人的准则。
北平沦陷了,日子还要过,大家都死了不是就怎么怎么好,死也是为了活。
我开始就奇怪,为什么逃出去就是好的,留下来的就是懦弱无能。
在我看来,乱世中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能够保全自身、保全家人,还能为别人多少也做些贡献,也是一种抗争。
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容易做到的,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毕竟,绝大部分人心里都有善良,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
到最后,连瑞宣也想通了,不象以前那么矛盾了。
我说,小说写得残酷。
我以为像尤桐芳心地善良,又有勇气,必会有一番作为。
结果呢,就稀里糊涂地被钱诗人炸死在台上了。
什么都没能做,心中怀着那么大的仇恨,什么都没做成,还不是让日本人害死的,是让大家最最敬重的钱诗人。
大家说钱诗人是导师,太言过其实了。
他做那些事,有多少是为了爱国,又有多少是因为仇恨。
如果他没有钱仲石那么个儿子,没有冠晓荷那么个邻居,谁知道他会不会像牛教授那样啊。
因为国仇家恨把他逼到了那个份上,任何人都会去反抗、去斗争。
老舍也没想把他写成完人,他为了报仇害死了无辜的人,日后也必要为此而忏悔。
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这些人品质低劣是罪有应得。
而像冠晓荷和祁瑞丰,老舍简直都不愿意去批判他们,只说他们是无聊。
他们是北京文化的极端产物,下场可算是滑稽。
一心做汉奸、做特务、做日本人的走狗,最后还是叫日本人给弄死了。
北京人的性格,在太平岁月是最好的,对谁都那么客气有礼。
可是到了战争年代,却只懂得忍,逆来顺受、不敢反抗。
我不是不喜欢钱诗人,我对他就没什么感觉。
但我喜欢他的一句话,大意是: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因为一个人要是灰了心,就只
能看到别人的不好,而看不到自己的堕落了。
什么时候都要怀着希望,不能绝望。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
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
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
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
”就是要有待后生的信念。
信心也是一种美德。
四世同堂阅读个人收获篇2
读老舍的《四世同堂》,我感触很深,老舍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跃然于纸。
冠晓荷,是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他的行为作风,品行穿着,无一不让我感到深恶痛绝。
日本人侵略了北平城,全城人心惶惶,只有冠晓荷欣喜难耐,他觉得这是一个让他飞黄腾达的机会,他认为日本人使北平沦陷,是做上大官的好事,他心里没有国家。
小羊圈胡同里,总会有几个人爱国家,爱北平,钱二少,一个正值壮年热血的青年,他决定出去抗日,他想要为国家出份力。
大赤包却听到了这回事,她告诉冠晓荷,去告诉日本人,你就有功可以当官了。
迷官迷财的冠晓荷一听,马不停蹄的去告诉了皇军,可皇军并不体贴他,要让他在前面带路,带日本人进小羊圈胡同里,去钱家抄家。
冠晓荷以汉奸的身份站在了这个胡同里。
卖人求荣,汉奸!汉奸!真是令人气愤!
冠晓荷他瞧不起中国,因为中国没有给他一官一职,他甚至觉得英国和法国可爱,倘若英国和法国能给他官职。
日本人侵略了北平城,那么这些个官职只能由不抗日的人去当。
他为了升官发财,不要尊严,不要骨气,对侵略国家的日本人鞠躬哈腰,阿谀奉承,只为权利。
他把利益摆在一切前面,真是无知又无耻的日本人的走狗。
四世同堂阅读个人收获篇3
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拿到人的手里就算完了。
北平城也是这样,它顶美,若是被敌人占据了,它便是被折下来的花了。
”
“假若北平是树,我就是花,尽管是一朵闲花。
北平若是丢失了,我想我就不再活下去。
”
就是这样朴实而又非常到位、形象的话语,深深吸引着我,引领
着我一口气读完了老舍先生的巨作《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中国这株文化古树上鲜亮的花,家丁兴旺、和平和顺,就像今年的花谢了明年还要开,一代一代安安稳稳传下去。
老舍先生把这株古树栽植在北平这座文化古城,栽植在中华大地饱受日本侵略的大幕之下,虽然北平城里没有硝烟、没有枪炮,可始终笼罩着被凌辱、被践踏、被扼住咽喉的窒息里,这株古树的儿女在这种环境下挣扎,它却无法保护,枝枝叶叶七零八落,四世同堂,成为了幻想。
古老的北平、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城楼,美丽的三海、白塔,都成了别人的玩物。
然而,被压迫百多年的中国产生了这批青年,他们要从家庭与社会的压迫中冲出去,成个自由的人。
他们要打碎民族国家的铐镣,成个能挺着胸在世界上站着的公民。
到国家呼救得时候,没有任何障碍能够拦阻的住他应声而至;像个羽毛已成的小鸟,他会毫无栈恋的离巢飞去。
钱默吟老人是一位横草不动竖草不拿的诗人,在和平时期,他以花草、和酒为伴,过着隐士一般的日子,可当国难当头,他挺起诗人并不健壮的胸膛,昂起头毫不畏惧的应战,“他须把血肉之躯掷给敌人,用勇敢和正义结束了这个身躯。
”
当他在狱中遭受非人的折磨,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紧紧拴在一起,他告诉自己,“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去保全性命,好把性命完全交给国家”,钱诗人就这样宁死不屈,把生命像一口唾液似的,在要啐出去的时节,又吞咽下去。
爱和平的人没有勇敢,和平便变成屈辱,保身便变成偷生。
他从此忘记了原有的安逸,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抵抗侵略的战斗中,用抵抗来为世界保存一个和平的、古雅的、人道的,文化。
老人像一部中国的古书,厚重、正直、庄严,他所表现的不只是一点点报私仇的决心,而是替一部文化做正面的证据。
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是会带着他的诗歌、礼仪、图画、道德,为一个信念而杀身成仁的。
从钱诗人、瑞宣、瑞全等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真正中国文化的力量。
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阻止了中国这艘巨轮被狂风吹走。
四世同堂阅读个人收获篇4
《藤野先生》回忆鲁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
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
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
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恩师是让人怀念的,特别是当你身处异国时,经常会让你觉得孤独。
而在那时,却有一位老师唤醒你的灵魂,给予你关爱和鼓励。
在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和谐的师生一旦建立,很容易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亲其师然后乐其教。
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绪感染了小佛朗士,他听得特别认真,感觉"真。
奇怪,今天听讲我会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在莎利文的爱心感召下,失聪又失明的海伦终于理解了抽象的"爱",突破了认识上由具体到抽象的瓶颈。
想想自己和身边的恶人,是否也是这样。
有强壮的身体,但思想却愚昧无知。
为什么我们不努力学习呢?学习能充实自觉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为什么我们要放弃学习的机会,而整天碌碌无为得生活呢?那只会让你的人生显得淡漠平庸;为什么我们把握现在,珍惜眼前呢?有的东西一旦失去就没有了,而失去后才知道珍惜还有什么意思呢?
把握现在,努力学习,你就会感受到世界的精彩,人生的美妙!
四世同堂阅读个人收获篇5
相信哈利波特系列丛书是很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的。
故事中那一次次惊险的经历,神奇的魔法以及有趣的生活,都能令人振奋。
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我了解到波特那善良,纯真,勇敢的精神,他身边的好友也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整本书故事情节曲折跌宕,惊险刺激,刻画了麻瓜与巫师的不同,描绘了各类人的精神品质。
这本书中,德思礼一家和韦斯莱一家对波特的态度截然不同,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德思礼一家对波特大吼大叫,丝毫不关心他,同样不认同他在霍格沃茨所学的一切,并且惧怕魔法;而韦思莱一家却把哈利当作贵宾,照顾得无微不至,十分关心他,罗恩韦斯莱就是他的好友之一。
然而,书中情节最吸引人的地方则是与怪物战斗,那种惊险的场面,所处环境的恶劣,却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体现出任务可贵的精神品质,勇敢顽强地抗争到最后,以及波特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品质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哈利面对学校同学的怀疑时。
只有他的好友——罗恩和赫敏相信他,这就是体现他们深厚友谊的最好证据。
当然,书中其他人物的刻画也很好。
例如,虽然外表彪悍,但对别人却慈善可亲,十分喜爱动物,即使在自己要被别人带走去坐牢了,仍然不忘记对自己忠心耿耿的狗。
总而言之,读了这本具有魔幻色彩的小说之后,感想很多。
对书中那些阴险毒辣,心计深重的人给予痛斥,对那些和蔼可亲,是非分明的人给予掌声。
我对哈利波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崇拜,尊重他那纯洁的心灵,高尚的品质,正直的为人,崇拜他那神奇的魔法,精彩得人生,刺激的冒险。
少次,我多想成为哈利的伙伴,和他一起面队困难,一起体验那紧张刺激的生活。
我认为,我应向哈利波特学习,学习他的谦虚,善良,勇敢,诚恳,为他人着想的品质,面对困难永不退缩,向他看齐。
四世同堂阅读个人收获篇6
童话故事是孩子们的向往,相信《灰姑娘》这则童话大家一定都听过吧!
这则故事中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她的母亲去世了,而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
他们不停的虐待那个女孩,把她当做仆人看待,因此,她变的全身上下都是灰尘,所以大家都叫她灰姑娘······后来王子开了舞会,灰姑娘就成为了王子的新娘!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珍惜我们的爱心,别叫它死亡,别去管个别人如何地对待我们。
珍惜我们的梦想,别去管我们此时此刻是多么地艰难。
那么,你也会让自己完成一部新版的灰姑娘的故事的!
四世同堂阅读个人收获篇7
故事讲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
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
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
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
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
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
在他染上马蜂并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
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试想你的一个朋友,有份还不错的工作,有个幸福的家庭,虽谈不上无忧无虑,但也过得充实。
平日里他处事低调,话也不多,以至于大多时候你都想不起这样一个人。
偶尔看到他发的朋友圈,你想起他,随手也点了个赞。
似乎我们都有不少这样的朋友,然而你能想象这样一个朋友突然离家出走吗?再听到他消息的时候,他已经到了巴黎学画画,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成为一名画家。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但不同以往,这并不是一个追逐梦想的人经历艰难最终实现理想的故事。
他的梦想道路注定异于常人,因为他是天才。
一半冷酷,一半热情。
他毫无顾虑的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只留给太太一封信,我不回来了。
没有原因,没有歉意,到像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只是他真的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的故事他对待生活、周遭同样的冷酷,甚至到了极致。
他自私、他目无他人,拒绝任何世俗,所以他也无所顾及。
但他同样也是无辜的,因为他的眼中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
他不像是在追求梦想,更像是追逐自己的厄运。
然而他有多冷酷,就有多热情,画画像是唤起了他的灵魂,生命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面对生活的贫困潦倒、疾病缠
身,他没有犹豫过,只凭极致的热情驱使前进。
不为出名,不为认可,在生命的最后画出一幅伊甸园式的伟大杰作,却被要求在他死后付之一炬。
他是天才,不疯不成魔。
历史的长河需要天才,但更多的芸芸众生。
每个人都有梦想,在追逐的路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阻力,大到生活压力,小到柴米油盐。
理想和现实像是一对冤家,每当我们怀揣梦想赶在路上,总是显得不那么尽如人意。
然而他们也并非非黑即白。
月亮与六便士,梦想和现实,一半坚守,一半妥协。
当梦想照进现实,请保护他。
有人说,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四世同堂阅读个人收获篇8
伤逝,伤的是又一股反抗力量的逝去,伤的是反抗最后走向了消逝,
子君与涓生是一对在五四时期幸运地自由恋爱了的青年,他们曾勇敢、曾幸福,修成正果后却又离散了。
和整场运动一样,两个青年有满腔热血,却不成熟,都未能完全对他们的生活负责,都未为做好去应对各种磨难,只是热烈而单纯地追求未知而神秘的自由,却没料到生活是艰难的,他们没有争取完全自由的能力。
这样的反抗,最终只能走向妥协,走向失败。
子君的反抗,自然是受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诱惑,才有勇气追随了争取自由解放的队伍,才敢于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英勇的话。
子君是受了诱惑的,被未知的、也许美好的东西的吸引。
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正如涓生所说:“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
因而婚后,子君与《倪焕之》中的金佩璋一样,自觉地沉沦在繁琐而无趣的日常生活上,满足于个人小天地里的幸福,丧失了人生理想,不再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与欢愉。
也许到死,子君自己也都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争取什么。
相比子君,作为领路人的涓生,却让我感到更大的失望。
当与子君同时上街散步,只有看见子君高兴而自豪的走着时,才敢也抬头挺
胸起来。
当丢失了本来就不高薪的工作时,涓生不敢面对自己失业的恐惧,就将自己的这份恐惧转嫁给子君,认为是子君在恐惧。
也许程度再深下去,就如《神经病》中的方正英一样,对生活的担忧使自己神经衰弱,却对别人说是自己的妻子发了神经。
涓生是虚伪的,高调追求自由,却在上街时缩在子君后头;涓生是无能的,面对失业的压力,家庭的责任,只是选择躲在通俗图书馆里;涓生是可笑的,不让子君打扰吃饭的他,却计较自己吃饭介于油鸡与趴儿狗之间的地位;涓生是邪恶的,在艰苦黑暗时期,竟认为“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甚至想到子君的死。
同《玩偶之家》中的诺拉一样,子君与涓生都是因一时冲动而做出反抗现实压迫,都是不成熟的、没有根基的,似玻璃般易碎。
终有一天,只拎了件小包就出走的诺拉会回家继续当她的“小鸟儿”、“小松鼠”抑或走向堕落,没有任何资本的子君和涓生,不可避免地也只能是走向离别和失败。
反抗,就这样行走在消逝中。
四世同堂阅读个人收获篇9
我很想谈谈那位性格深沉而坚毅的安德烈公爵,这位时常默默不语,时常又冷言冷语,深沉而坚毅的男人,与皮埃尔的宽厚善良形成巨大反差。
但两个人却是至交好友,两人都愿望做对民众和国家有意义的事。
区别在于皮埃尔希望做得好,但是效果不佳。
安德烈从没说过希望,但是却在切切实实地解放着农奴。
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位光彩夺目、散发人格魅力的安德烈公爵却突然间地死掉了。
他死于战争时期的伤口感染,这个意外事故让我们这些拥有发达医学的现代人感到十分地不能理解。
我也很想谈谈那位性格随和善良的皮埃尔伯爵。
他是位宽厚善良、乐于施舍、不修边幅的好人。
我们看到了他婚姻的曲折,看到了他在内心深处的思考,看到了他贯穿始终对周围人和事的细微地观察。
作者把他写得如此重要,让我一度认为这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我也很想谈谈那些几乎一闪而过的人物。
杰尼索夫,骠骑兵军官,尼古拉的好友兼青年时期的榜样。
是个意气风发的人物。
冲动地向朋友的妹妹求婚,同样,又冲动地带领自己的士兵(为了不至于挨饿)抢夺
军需官的粮食。
于是,因为抢夺粮食这个原因他消失了,他在半途中离开了我们的视线,他可能入狱,也可能在医院中死掉。
于是我们为他的命运感到十分不平,这绝不应该是这为平民英雄应有的命运。
然而造化弄人,在抵抗拿破仑入侵的前夕,俄军总司令的府邸,又出现了这位英姿飒爽的军人的身影。
严厉的、正派的阿莫罗西莫娃,快乐、热闹的罗斯托夫伯爵一家人,克制内敛、温柔贤淑的玛丽亚公爵小姐,这些都给我们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
然而,我决不能忘记谈一下库图佐夫,这位指挥俄军抗击侵略者,一度败退于拿破仑的俄军总司令。
他始终如一地认为看似失利的鲍罗金诺会战是促成敌人灭亡的胜利的会战,而并非像其他的当事人,仅仅因为俄军的撤退和古都莫斯科的被放弃就断定这是一场失败的会战。
事实证明,法军在僵持几个月后莫名其妙地撤退了,随后又近似疯狂地溃败了,老将军库图佐夫终于如愿地,让“急于回家”的法国人不得不在严寒中“吃马肉”去了。
读到文章的最后,越发地感受到库图佐夫的人格魅力。
他少有激动的一面(除了在战前激动地要侵略者去“吃马肉”这一段),大多数都是一种疲倦和接受的状态。
他不参与谈话,也不发表意见,任何激昂煽情的言论在他面前都没有表现的余地。
他不置可否,很少发表评论;但是他贯穿始终的言行,体现的是一个强大的坚韧的人格力量。
有时候自己受到别人误解和攻击的时候,想想书中的库图佐夫,便会觉得眼前的一切不过滑稽可笑。
于是便能淡然处之。
--因为真正实在的东西,不是那些表演,而是我们的作为;决定事态发展的东西,不是我们的意愿,而是事情本来就是那样。
--这样的性格与命运,正印证了中国一句古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
”
四世同堂阅读个人收获篇10
鲁迅是个大文豪,恐怕无法学到他的博大精深。
但读一读也无妨,于是翻开来浏览。
随手翻到了《范爱农》这一篇。
读了开头,便有勃于我的常规思路。
开头并没有写范爱农,而是写东京客店里,从报纸上看到安徽巡抚恩铭被徐锡麟刺杀的新闻,及
稍后秋瑾和徐锡麟被杀,几个中国留学生议论的情形。
之后在一个同乡会上讨论发电文时,范爱农才出场,而且是以声音先出场的:“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接着鲁迅看到的“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一句气愤的话语,一个“眼球白多黑少的人”,将范爱农的个性和形象,跃然纸上。
鲁迅愤怒了,这个范爱农,对自己的先生徐锡麟被杀,竟“那么冷”,而接着由谁拟电报稿的事,范爱农又说了一句“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这一句,又进一步写出了范爱农的“离奇”、“可恶”。
是个怪人,不易沟通。
我想,鲁迅的写法,应该是先抑后扬吧,前面“抑”着。
接下去的阅读,应该在某处出现“扬”的文字。
阅读的过程中,一心想尽快的读到鲁迅是如何写范爱农后来的“扬”的。
可是,这中间,写了鲁迅和范爱农的一些简单的交往之外,主要还是一些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一些场合范爱农与鲁迅的对话,对范爱农并无详细的描写或深刻的议论什么的。
读到最后,终究没有读到“扬”的地方,范爱农最后竟是掉进水里淹死了。
而鲁迅怀疑他是自杀,最后鲁迅“也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
”
于是我又倒回去重新浏览一下。
这才细细的想一想,鲁迅究竟是怎么写范爱农的。
整篇文章,着笔范爱农的地方其实倒并不多,总共也不过几处。
而范爱农的语言、个性、形象,以及其悲惨的结局,却久久留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
范爱农的结局,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个性,还有当时那个社会的原因,也是鲁迅对那个社会的控诉吧。
不过,我也想到了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鲁迅是真诚、坦率的,但鲁迅并没有帮范爱农什么忙。
范爱农与鲁迅是有书信往来的,范爱农在给鲁迅的信件里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
也许范爱农求助过鲁迅,也许没有。
但范爱农是多年心存希望的,也许希望鲁迅能帮他找份差事。
以至于范爱农到最后,还时常说:“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
”但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