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患者麻醉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道疾病患者麻醉管理
麻醉实施的原则为:①加强呼吸循环监测;②维持呼吸道通畅和足够的通气量,防止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避免PaCO2长时间低于35mmHg,否则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和供血不足;③维持循环稳定,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预防心律失常,及时纠正休克;④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合理控制输血输液,防止过量或不足;⑤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麻醉药用量,全麻不宜过深,椎管内麻醉阻滞范围不宜过广。

一、全麻的管理
对于不同病理生理的呼吸系统疾病,全麻管理有不同的要求。

麻醉过程中需要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术中病情变化、患者的治疗反应及时作出判断,并选择个体化的处理方案。

对于严重COPD的患者,心肺功能极其脆弱,麻醉诱导和维持既要有效地消除患者的应激反应,又要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麻醉中应注意:①麻醉诱导的药物应小剂量缓慢给予,麻醉维持采用低浓度吸入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较佳。

②选择通气模式为小潮气量、延长呼气时间,必要时加用PEEP以防止呼气初细支气管萎陷闭合。

吸∶呼比(I∶E)宜为1∶2.5~3,并根据监测PETCO2和血气分析调节呼吸频率,使PaCO2保持在允许的高碳酸血症范围。

③术中要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但吸引忌过频,吸痰前应加深麻醉、吸高浓度氧,每次吸痰持续时间不超过10秒。

④对呼吸道分泌物多而潮气量小的
危重患者,手术完毕时可作气管切开,以减少解剖无效腔,便于清理呼吸道及施行呼吸支持治疗。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全身麻醉应注意:①麻醉诱导中因上呼吸道张力消失和舌后坠,上呼吸道障碍远较正常人多见且严重,此类患者目前多主张清醒插管,尤其是保护性反射已严重消退的重症患者,应用带套囊的气管导管保证气道开放十分重要。

②麻醉维持中需要控制呼吸并调节PETCO2至术前水平,避免应用肌松剂。

③OSAS患者的主要危险在拔管以后,拔管前麻醉应完全恢复,清醒拔管是必要的,尽管患者意识基本清醒,但麻醉药的残余作用并未完全清除,有可能诱发呼吸暂停。

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影响诱导及维持的全身麻醉药选择。

尽量少用抑制呼吸的药物以避免术后对呼吸的影响;为避免通气不足,采用小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但术中正压通气的气道压力仍可能较高,增加了肺部气压伤、气胸的危险;肺功能受损的患者术后早期需要呼吸支持。

二、椎管内麻醉的管理
椎管内麻醉尤其是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明显降低呼吸储备功能而致通气不足,麻醉期要注意:①肥胖患者由于硬膜外腔脂肪过多,相应硬膜外腔隙缩小,因此必须相应减少硬膜外阻滞的用药量;②为减轻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硬膜外阻滞的局麻药宜采用低浓度(1%~1.5%利多卡因、0.15%丁卡因、0.25%~0.5%布吡卡因)、小剂量,并尽量
控制阻滞平面在T6以下;③高平面硬膜外阻滞(T6以上)时,注药后20~30分钟时的呼吸影响最大,此时腹肌松弛无力,呼吸动作显著削弱,因此,必须及时吸氧,备妥麻醉机,必要时行面罩吸氧辅助呼吸;④必须做到麻醉完善,谨慎应用镇痛镇静药物。

阿片类药物、巴比妥类和安定类药物能抑制缺氧对呼吸功能的驱动,对依靠低氧血症刺激通气反应而维持呼吸功能的患者,如肺心病、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如盲目滥加镇痛镇静药,可抑制呼吸中枢,引起舌后坠,引起呼吸道不全梗阻;⑤如血压下降,应及时处理,因循环障碍将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不全的程度;⑥术毕可留置硬膜外导管,以备术后镇痛治疗。

三、麻醉期间监测
麻醉期间除常规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ECG外,必要时还需要监测直接动脉压、CVP及PAWP,以随时了解手术、麻醉及体位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应加强呼吸的监测,判断全麻后能否拔除气管导管及是否需要继续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呼吸功能的常规监测包括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呼吸音的强度、音质及时相的变化;指甲、口唇黏膜、眼睑有无发绀。

条件允许时还需要监测下列项目:①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连续性无创监测,与血氧分压有很好的相关性,可及时反映机体的血氧变化,指导呼吸管理、术中供氧、拔管及呼吸机治疗指标。

②呼吸容量:设置于麻醉机的呼吸回路中,包括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及呼吸频率。

机械通气时
不能以呼吸容量表显示的数字作为通气量是否正常的唯一指标,应结合其他临床体征如胸廓的运动、呼吸音大小进行综合判断。

③呼吸力学监测:包括气道压力、阻力及肺顺应性。

机械通气时,气道压力的高低是反映通气阻力的重要指标,压力过高一般由气道阻力增高或肺顺应性降低引起,气道阻力升高的常见原因有气道梗阻、痰或血块阻塞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支气管痉挛,肺顺应性下降常由于肺充血水肿、麻醉过浅肌松不够,肥胖、俯卧位也使胸廓顺应性下降。

④血气分析监测:通过血气分析可了解pH、PaO2、PaCO2、BE及Hgb等重要指标,反映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和酸碱平衡,对呼吸循环的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⑤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正常值为35~45mmHg,影响PETCO2的因素包括CO2量、肺换气量、肺血流灌注及机械因素,CO2波形图监测可用来评价整个气道及呼吸回路的通畅情况,通气功能、循环功能、肺血流状态,还可指导麻醉机呼吸通气量的调节,为肺部严重病理改变提供早期依据。

⑥呼吸力学连续监测(CAM):能在最接近患者的气管导管口或面罩外口处连续无创监测通气压力、容量、流率、顺应性和阻力等14项通气指标,且以肺顺应性环(PV环和FV 环)为主进行综合分析。

该监测可指导术中管理,有助于早期发现呼吸异常,并分析其原因作出及时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