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环保教案:垃圾箱里的宝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环保教案:垃圾箱里的宝贝
一、教学目标
1.认知:能够认识并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知道垃圾分类的分类方法。
2.能力: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能力,提高环保素养,增强环保意识。
3.情感态度:让学生从小就建立环保、垃圾分类的责任心,激发环保热情。
二、教学准备
1.垃圾分类宣传纸张、垃圾分类模拟图、垃圾分类奖状等;
2.语音录制教学资料。
3.各种垃圾分类模拟图(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活动
1.课堂布局:设置“垃圾分类宣传角”,将垃圾分类宣传纸张、奖励证书设于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2.师生互动:投放一些日常的垃圾物品让学生将其分类,判断正确与否,并给予赞美和奖励,为学生树立垃圾分类正面形象。
2. 教学正式开始
1.歌谣学习:通过唱歌谣“垃圾分类”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和学习,让学生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2.模拟环节:通过放映各种垃圾分类模拟图,向学生展示正确分类和错误分类的对比,让学生直观了解垃圾分类的分类方法和意义;
3.讲解重点:详细讲解四类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及其归类方法,加深学生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掌握;
4.互动学习:将课堂分成几组,贴一张图片,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垃圾应该归于哪一类,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归类,并展示答案,检查和纠正。
3. 课后贴心动作
1.奖励表扬:根据课堂表现进行评估,并在垃圾分类宣传角上发放奖状;
2.指导家长:将学生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让家长知道,让家长帮助孩子从家庭层面开始学习垃圾分类;
3.学习梳理:对于学生学习到的垃圾分类知识进行复习总结,巩固已掌握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采用多种方法: 1. 歌谣学习:降低了学习垃圾分类的难度和枯燥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启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运用; 2. 模拟操作:通过放映各种
垃圾分类模拟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垃圾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3. 分组互动:将学生
分成小组,让他们在互动中更好的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并且减少上课时单调枯燥的感觉。
五、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可以优化环节,加强互动性;
2.考虑到大班级学生的年龄,可以加入更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参与进来。
3.同时,还需要加强家长的教育和引导,让整个家庭营造起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