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单元主题:问声好
单元课时数: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早上好》、《小麻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难点:歌曲唱名的学唱及内心对音高的感觉。
教学方法:听唱法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都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同学们非常喜欢唱歌,学生的节奏感很好,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音乐研究不是很积极。
教学过程:
一、律动表演:让学生集中精力,尽快进入到课堂中来。
二、新歌教学:
1.出示电脑课件:结合电脑画面向学生介绍今天要研究的新歌——乌干达民歌《早上好》。
2.听范唱录音,结合图画感受歌曲的旋律、节拍。
3.复听歌曲,老师带领大家拍手、踏脚感受歌曲节拍(因为变换拍子是本首歌曲的难点),三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两拍拍腿;二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一拍快速拍两下腿。
4.说一说自己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再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来听范唱录音说说这首歌的节拍。
(3/4、2/4)
5.老师范唱,利用课件上的伴奏音乐唱,边唱边打节拍,请大家跟着做,在心里默唱。
6.点击电脑课件,放伴奏音乐,请大家跟音乐打节拍,并小声跟唱。
7.在听辩了几遍歌曲录音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歌曲两部分都要唱两遍。
是什么在起作用?(反复记号的作用)
8.提示大家用英语问好的时候,早上好怎样说?(good morning)在歌曲中只有morning这个词,老师示范演唱一下,同学们模仿。
9.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不准确的地方老师
点击电脑进行纠正、巩固。
特别是变换拍子处要加强练,多听、多唱,不好掌握时老师做出范唱。
课题:学唱歌曲《早上好》
课型:新授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喜欢唱歌,节奏感较好,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研究不积极。
研究目标:感受大自然的音乐,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的唱名和内心对音高的感觉。
教具学具: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
1.询问同学们打招呼的方式,让同学们示范。
2.复上节课学的歌曲名称。
二)学唱歌曲《早上好》:
1.出示歌谱,让同学们自由选择是否加入表演或走步唱。
2.教师带领学生完整地唱几遍歌曲,根据同学们的演唱不断提出要求,逐步提高。
3.将同学们分成几组,形成小圆圈,边走边唱。
三拍子时顺时针走,走三步,共八小节;二拍子时逆时针走,走两步。
每组都上来表演一次,其他同学可以跟着唱。
4.让同学们同位俩一组或前后位四人一组为歌曲创编表演
动作,然后放音乐大家一起做,看哪一组编的最好。
表演完后,如果大家觉得自己的动作编得满意,就自己在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三)课堂小结:
总结今天研究的内容,鼓励同学们在每天早上的上学路上唱这首歌。
最后再一起唱一遍歌曲,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边唱边按节拍走。
板书设计:表演《早上好》,3/4、2/4.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让同学们学唱歌曲《早上好》,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用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团结友爱。
但下次教学时需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对音乐研究不积极的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课题:研究歌曲《早上好》
课型:音乐课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都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同学们喜欢唱歌,学生的节奏感很好,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音乐研究不是很积极。
研究目标: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
提问:
1.每天早上来上学,同学们通常怎样问好?请同学按照自己打招呼的方式示范一下。
(同学之间、见了老师,见了长辈等)
2.回忆上节课我们研究的歌曲曲名。
二)复歌曲《早上好》,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是加入表演来唱还是走步唱。
三)学唱歌曲《早上好》。
歌曲稍微熟悉后,将同学们分成几组,形成小圆圈,边走边唱。
三拍子时顺时针走,走三步,共八小节;二拍子时逆时针走,走两步。
分成几个大组,组成圆圈,一组一组上来表演,边唱边走,其他同学可以跟着唱。
四)表演完后,请同学们同位俩一组或前后位四人一组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然后老师放音乐大家一起做看哪一组编的最好。
表演完后,如果大家觉得自己的动作编的还满意,就自己在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五)课堂小结:总结今天研究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鼓励大家在每天早上的上学路上就可以唱着这首歌来上学了。
最后再一起唱一遍歌曲,请大家随意选择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边唱边按节拍走。
教学难点:歌曲唱名的学唱及内心对音高的感觉。
教具学具:音乐磁带、录音机
板书设计:表演《早上好》 3/4、2/4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良好,同学们积极参与,研究氛围活跃。
下一步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内在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本节课研究的是乌干达民歌《阳光下的孩子》和《小麻雀》。
在开始上课前,老师让学生进行律动表演,以便更快地进入研究状态。
接下来,老师出示电脑课件,向学生介绍了今天要研究的新歌《阳光下的孩子》。
学生们听了范唱录音,结合图画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老师带领大家拍手、踏脚。
在学生们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后,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创编表演动作,并分组进行表演。
老师鼓励学生们在每天上学路上唱这首歌,以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老师让大家一起唱一遍歌曲,可以自由选择边唱边表演或按节拍走。
1.老师范唱,利用课件上的伴奏音乐唱,边唱边打节拍,
请大家跟着做,在心里默唱。
2.点击电脑课件,放伴奏音乐,请大家跟音乐打节拍,并
小声跟唱。
3.在听辩了几遍歌曲录音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歌曲
两部分都要唱两遍。
是什么在起作用?(反复记号的作用)
4.提示大家用英语问好的时候,早上好怎样说?(good morning)在歌曲中只有morning这个词,老师示范演唱一下,同
学们模仿。
5.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不准确的地方老师
点击电脑进行纠正、巩固。
特别是变换拍子处要加强练,多听、多唱,不好掌握时老师做出范唱。
6.完整的连起来唱几遍,根据同学们的演唱每一遍提出不
同的要求,逐步提高。
7.歌曲稍微熟悉后,将同学们分成几组,形成小圆圈,边
走边唱。
三拍子时顺时针走,走三步,共八小节;二拍子时逆
时针走,走两步。
(分成几个大组,组成圆圈,一组一组上来表演,要边唱边走,其他的同学想唱的也可以跟着唱,让每一组都上来表演一次)
8.表演完后,请同学们同位俩一组或前后位四人一组为歌
曲创编表演动作,然后老师放音乐大家一起做看哪一组编的最好,请他们上来表演一下。
(老师不统一动作,以大家的创作为主)表演完后,如果大家觉得自己的动作编的还满意,就自己在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三)课堂小结:总结今天研究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鼓励大家在每天早上的上学路上就可以唱着这首歌来上学了。
最后再一起唱一遍歌曲,请大家随意选择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边唱边按节拍走。
将同学们分成几组,形成小圆圈,边走边唱。
板书设计: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3/4、2/4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奏感和音乐理解能力还需要加强。
本节课将通过电脑课件、音乐录音和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研究一首新歌,并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音乐理解能力。
研究目标:
1.了解新歌《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歌词和旋律。
2.能够感受歌曲的节拍,并能够正确地打节拍。
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歌曲的变换拍子。
4.能够分组表演歌曲,并创编表演动作。
教学过程:
1.电脑课件介绍:通过电脑课件向学生展示新歌《彝家娃
娃真幸福》的歌词和旋律。
2.听范唱录音:让学生听范唱录音,结合图画感受歌曲的
旋律和节拍。
3.感受节拍:老师带领学生拍手、踏脚感受歌曲的节拍,
特别是变换拍子的部分。
4.同桌交流:让学生和同桌交流自己对歌曲节拍的感受,
并根据课件上的提示说出歌曲的拍子(3/4、2/4)。
5.范唱跟唱:老师范唱歌曲并伴奏,让学生边唱边打节拍,加强练。
6.跟唱练:通过电脑课件放伴奏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打
节拍并小声跟唱。
7.分析歌曲:听辩歌曲录音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歌曲
两部分都要唱两遍,强调反复记号的作用。
8.英语研究:提示学生早上好用英语怎么说(good morning),并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演唱。
9.练弹琴: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老师在电脑
上进行纠正和巩固,特别是变换拍子的部分。
10.连起来唱:让学生完整地连起来唱几遍,逐步提高唱
歌的质量。
11.分组表演:将学生分成几组,形成小圆圈,边走边唱,按照节拍走动,共八小节。
12.创编表演动作:让同位俩一组或前后位四人一组为歌
曲创编表演动作,然后放音乐大家一起做看哪一组编的最好,表演完后自己在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13.课堂小结:总结今天研究的内容,鼓励学生在每天早
上的上学路上唱这首歌。
板书设计:
彝家娃娃真幸福
3/4、2/4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帮助学生研究了一首新歌,并提高了他们的节奏感和音乐理解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生的音乐研究情况良好,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积极性。
本课旨在通过感受大自然的音乐,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以及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音乐,并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同时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是学唱歌曲的名称并感受音高。
教具包括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在律动表演环节,让学生集中精力,迅速进入课堂。
在新歌教学中,通过展示电脑课件和听范唱录音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老师带领学生拍手、踏脚感受歌曲节拍,并提示学生用英语问候早上好的方式。
在练中,老师弹琴,学生小声唱歌并拍节拍。
在练中,老师会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加强练变换拍子的部分。
最后,学生分组表演,并为歌曲创作表演动作。
最佳表演组将在全班面前表演。
3、分段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唱,注意发音和节奏。
4、反复练,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堂小结:总结今天研究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收获。
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唱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情趣。
最后再一起唱一遍歌曲,可以选择表演或按节拍走。
四)课后反思:回顾今天的教学过程,发现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对歌曲唱名和音高的感觉。
下节课将继续加强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方法以听唱法为主,通过电脑课件和图画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教具学具使用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帮助学生更好地听范唱录音和自己练。
课题:百鸟朝凤
研究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2.掌握歌曲的节奏和变换拍子的技巧;
3.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1.引入: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歌曲《百鸟朝凤》,并播放一段相关的自然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2.学唱歌曲:老师带领学生一遍遍地学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变换拍子的技巧。
3.打节拍:老师带领学生拍手、踏脚跟随歌曲节拍,加深学生对歌曲节奏的理解和记忆。
4.说一说:学生说说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并根据课件上的提示说出歌曲的节拍。
5.边唱边打节拍:老师范唱,利用课件上的伴奏音乐唱,边唱边打节拍,帮助学生巩固节奏。
6.跟唱:老师放伴奏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打节拍,并小声跟唱歌曲。
7.听辩:学生通过多次听辩歌曲录音,理解歌曲两部分都要唱两遍的原因,了解反复记号的作用。
8.英语问候:老师提示学生早上好用英语怎么说,然后演唱一段相关歌曲,让学生模仿。
9.弹琴练: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老师及时纠正不准确的地方,并加强练变换拍子的部分。
10.提高演唱水平:学生连续唱几遍歌曲,老师根据学生的演唱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11.表演创编:学生分组表演歌曲,然后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并进行表演比赛。
12.课堂小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鼓励学生在每天早上的上学路上唱这首歌曲。
板书设计:表演《百鸟朝凤》,3/4、2/4.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变换拍子的技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学重点:教导学生演唱歌曲《百鸟朝凤》,并通过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团结友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研究歌曲唱名和内心对音高的感觉。
教具学具: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律动表演:通过律动表演让学生集中精力,进入课堂。
2.新歌教学:
a。
出示电脑课件,向学生介绍今天要研究的新歌——乌
干达民歌《百鸟朝凤》。
b。
听范唱录音,结合图画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拍。
c。
复听歌曲,老师带领大家拍手、踏脚感受歌曲节拍,
特别是变换拍子处要加强练。
d。
让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提示,听范唱录音并说出歌曲
的节拍(3/4、2/4)。
e。
老师范唱,利用课件上的伴奏音乐唱,边唱边打节拍,让大家跟着做,在心里默唱。
f。
点击电脑课件,放伴奏音乐,请大家跟音乐打节拍,
并小声跟唱。
g。
听辩了几遍歌曲录音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歌曲
两部分都要唱两遍,是什么在起作用(反复记号的作用)。
h。
提示大家用英语问好的时候,早上好怎样说,然后老
师示范演唱一下,同学们模仿。
3.学生活动:
a。
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不准确的地方老
师点击电脑进行纠正、巩固,特别是变换拍子处要加强练,多听、多唱,不好掌握时老师做出范唱。
b。
完整的连起来唱几遍,根据同学们的演唱每一遍提出
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
c。
将同学们分成几组,形成小圆圈,边走边唱,三拍子
时顺时针走,走三步,共八小节;二拍子时逆时针走,走两步。
d。
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大组,组成圆圈,一组一组上来表演,边唱边走,其他同学可以跟着唱,让每一组都上来表演一次。
e。
表演完后,请同学们同位俩一组或前后位四人一组为
歌曲创编表演动作,然后老师放音乐大家一起做,看哪一组编的最好,让他们上来表演一下。
老师不统一动作,以大家的创作为主。
表演完后,如果大家觉得自己的动作编的还满意,就自己在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步,共四小节。
每唱完一遍,各组换一个人带领唱。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一首乌干达民歌《快乐的音乐会》,通过听范唱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拍,我们学会了如何唱这首歌曲。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在每天早上的上学路上都可以唱着这首歌来上学,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最后,让我们一起唱一遍《快乐的音乐会》,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边唱边按节拍走,让我们一起感受音乐的快乐吧!
板书设计:
表演《百鸟朝凤》
3/4、2/4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们成功地学会了一首新歌曲,通过多次听范唱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拍,我们掌握了唱歌的技巧和要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音乐知识。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学生的唱歌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案
课题:唢呐配喇叭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2014年月日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喜欢唱歌,学生的节奏感很好,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音乐研究不积极。
研究目标:感受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
教学难点:歌曲唱名的学唱及内心对音高的感觉。
教具学具: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律动表演:让学生集中精力,尽快进入到课堂中来。
二、新歌教学:
1.出示电脑课件,向学生介绍今天要研究的新歌《唢呐配喇叭》。
2.听范唱录音,结合图画感受歌曲的旋律、节拍。
3.复听歌曲,老师带领大家拍手、踏脚感受歌曲节拍,三
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两拍拍腿;二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一拍快速拍两下腿。
4.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来听范唱录音说说这首歌的
节拍(3/4、2/4)。
5.老师范唱,利用课件上的伴奏音乐唱,边唱边打节拍,
请大家跟着做,在心里默唱。
6.点击电脑课件,放伴奏音乐,请大家跟音乐打节拍,并
小声跟唱。
7.在听辩了几遍歌曲录音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歌曲
两部分都要唱两遍。
是什么在起作用?(反复记号的作用)
8.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大组,组成圆圈,一组一组上来表演,要边唱边走,成几组,形成其他的同学想唱的也可以跟着唱,让每一组都上来表演一次。
9.表演完后,请同学们同位俩一组或前后位四人一组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然后老师放音乐大家一起做看哪一组编的最好,请他们上来表演一下。
表演完后,如果大家觉得自己的动作编的还满意,就自己在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三、课堂小结:总结今天研究的内容,鼓励大家在每天早上的上学路上唱着这首歌来上学。
最后再一起唱一遍歌曲,请大家随意选择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边唱边按节拍走。
板书设计:表演《快乐的音乐会》3/4、2/4.
8.To greet someone in English in the morning。
we say "good morning"。
In the song。
we only have the word "morning"。
The teacher will demonstrate singing it。
and the students will follow.
9.The teacher will play the piano while the students clap and sing softly。
The teacher will correct and rce any inaccuracies。
especially in changing the rhythm。
If necessary。
the teacher will demonstrate and guide the students.
10.The students will sing the song several times while the teacher provides different requirements based on their singing。
This will gradually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11.Once the students are familiar with the song。
they will be divided into groups and form small circles。
They will walk and sing together。
During the three-beat rhythm。
they will walk clockwise for three steps for eight measures。
During the two-beat rhythm。
they will walk counterclockwise for two steps。
Each group will perform the song.
12.After the performance。
the students will work in pairs or groups of four to create their own ns for the song。
The teacher will play the music。
and the group with the best ns will perform。
The teacher will not provide any predetermined ns。
If the stu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ir ns。
they can draw a big red flower in their textbook.
n: The teacher will summarize the lesson and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sing the song on their way to school every morning。
They can also choose to perform ns or walk according to the rhythm。
Board Design: Performance of "Suona and Trumpet" in 3/4 and 2/4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