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州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
1. (6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比拉彗星自1826年被命名后,一直在预计回归的年份准时出现。
1846年比拉彗星,形成了两颗小彗星________,并各自逐渐产生彗尾。
这是人类第一次真切地观测到彗星分裂的现象。
然而,1852年比拉彗星如期回归后,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了。
无论天文学家如何地________计算,无论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和爱好者们如何地________寻找,全世界再没有人观测到比拉彗星。
直至1872年11月27日,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一场意外又异常壮丽的流星雨造访地球,从黄昏到黎明,天空中流星________,如焰火般盛放。
据估计,这一夜可见的流星总数约16万颗,是一场真正的“流星暴雨”。
而这天正是地球穿过原比拉彗星轨道的日期。
天文学家醒悟过来:分裂后的彗星已经碎解为颗粒尘埃,()——人们终于发现了流星雨真正的成因。
确实,大多数流星雨都与彗星瓦解或喷发的产物密切相关,至今天文学界已经证实有十多个颗粒尘埃流星群与彗星的轨道相合。
(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距离却从此失踪了。
B . 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C . 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D . 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了。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正是由于地球碰上了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而出现这场流星雨
B . 正是由于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碰上了地球而出现这场流星雨
C . 这场流星雨正是因为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碰上了地球而出现
D . 这场流星雨正是由于地球碰上了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而出现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分道扬镳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络绎不绝
B . 一分为二精益求精煞费苦心川流不息
C . 一分为二殚精竭虑苦心经营川流不息
D . 分道扬镳精益求精煞费苦心络绎不绝
2. (2分) (2017高二下·溧水期中)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 .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C .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D . 吾所以待侯生者
3. (2分)(2017·河东模拟) 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下列从早到晚的时辰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 日出、平旦、日中、隅中
B . 鸡鸣、食时、黄昏、日昳
C . 日昳、食时、夜半、人定
D . 鸡鸣、日中、黄昏、人定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4. (6分) (2020高二上·桂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中的正负转换
杨燕迪
贝多芬的音乐与其前的莫扎特和其后的肖邦相比,都不免显得笨拙。
这种笨拙,不仅在于贝氏的早慧程度不比莫扎特(以及肖邦),艺术上的成熟速度低于这两位,而且也体现在贝多芬的具体音乐编织中:贝氏音乐常常显得呼吸笨重、手脚极大,缺乏(莫扎特和肖邦都擅长的)优雅感和柔韧性。
想想贝多芬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作品111)一开头那些似在踉跄与蹒跚的和弦步履,或是著名的《第九交响曲》(作品124)末乐章中对所有歌手都是梦魇的曲折旋法和非自然高音,以及“难听”的鬼怪式弦乐四重奏《大赋格》(作品133)中的锯齿性不协和旋律……当然,
贝多芬也有轻盈、优雅和流利的时候,不过那多数是在他的早年。
如此看来,与其说贝多芬的笨拙是某种与生俱来的负面缺陷,还不如说这种笨拙是作曲家有意追求的正面品质。
贝多芬这种“特负为正”的做法,在艺术中好像并非孤例。
清代书画家郑郑變的书法乍一看歪歪扭扭,大大小小凑在一起,在外行人眼中简直像是生手的习作,“不成体统”,殊不知这种被喻为“乱石铺街”的“板桥体”却是多年深厚功力积淀所得,其散漫与稚拙给是它的特殊旨趣所在。
又如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辈子深居简出,将自己彻底封闭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逼仄空间中如此“闭门造车”,居然开掘出前所未闻的独特内心景深。
音乐中将不幸和不利特化为积极力量最伟大的例证,当然非贝多芬莫属——众所周知,贝多芬自青年时代起,听觉便出现问题至老年几乎完全失聪。
一位“聋人”成为史上最有名望的音乐家,这大约是艺术中转负为正最具反差和对比的戏剧性例证。
尤其发人深省的是,贝多芬这一奇特的生平境遇和生理挫折,被极为深刻地卷入到他的艺术创造中——贝多芬音乐中的笨拙感,以及对这种笨拙感的营造、发展和深化,不仅是贝多芬对自己生平遭遇的简单回应,也是贝多芬从生活中酝酿出某种独特美学趣味的结果。
将负面缺憾转化为“正能量”,这是深植于艺术内部的一个重要机制,不论宏观还是微观均是如此。
从宏观层面看,音乐应是“和”的艺术。
然而,古往今来,真正让音乐有兴味、有魅力的元素往往都与“不协和”有关。
“不协和”,从听觉上讲就是“不悦耳”,让耳朵不太舒服,所谓“刺耳”。
但正因“刺耳”,却给听者的神经和大脑提供了刺激和警醒,让听者感到新鲜乃至兴奋,连带让音乐充满动力,推动音乐向前运行。
结果,具有负面效应的“不协和”就成了推动音乐发展前进的积极因素。
由此可见,在艺术中之所以存在转负为正的魔术,是因为人性中原本被认为是弱点或缺憾的东西在特殊的艺术光照下却有可能成为积极的面向——这或许是艺术能够给人以深刻慰籍的缘由之一。
(选自《文汇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贝多芬音乐中的笨拙感,与其说是一种负面缺陷,不如说是他从生活中酝酿出的某种独特美学趣味的结果。
B . 因为贝多芬的早慧程度不如莫扎特和肖邦,从而导致他在艺术上的成熟程度也远远低于莫扎特和肖邦。
C . 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我们发现,他的早期作品都是轻盈、优雅和流利的,那种笨拙感是在后期才形成的。
D .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上来说,那些给听者的神经和大脑提供刺激和警醒的作品,才是人们心目中最有价值的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一开始将贝多芬与莫扎特和肖邦进行对比,进而点出贝多芬音乐中笨拙的特点。
B . 文章的第二段,运用例证法,用“板桥体”论证了“转负为正”的做法在艺术中并非孤例。
C . 文章的第三段,将音乐的“和”与“不协和”进行比较,从而指出“不协和”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
D . 文章采用对比式的论证结构,先提出论点,再通过对比论证的方式,论述了艺术中的“正负转换”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你听到的是踉跄与蹒跚的和弦步履和非自然高音以及“不协和”旋律。
优雅感和柔韧性却是绝尘而去,所以他的艺术成熟度低于莫扎特和肖邦。
B . 在艺术的领域里,若能耐得住心灵的寂寞,即使无需远行,同样也可以开掘出独特的内心景深。
比如狄金森的诗歌。
C . 毋庸置疑,不论是宏观领域还是微观领城,将负面缺憾转化为“正能量”,是深植于艺术内部的一个重要机制。
D . 从古至今,那些真正让音乐有兴味,有魅力的元素往往与“不悦耳”有关,是这“刺耳”推动音乐不断向前运行。
5. (9分) (2020高二下·吉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美国、日本、韩国合作进行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研究发现,中国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落后,中国学生接受职业与毕业指导的比例最低,严重缺失职业学习或体验活动,严重缺乏职业准备与规划意识。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年龄还小,离就业远着呢。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考个好大学,有了名校做靠山,还怕找不到好工作?这些想法都是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同于就业、找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找到未来的人生方向,并且找到奔向目标的路径。
探索、尝试、规划的过程是孩子认识自我与他人、认识家庭与社会的过程。
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有利于青少年扬长避短。
孩子既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也要了解自己的不足,还需要把学业发展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成长资源等结合起来。
有清晰的人生目标、能发现自我价值的孩子,才能理性地进行职业定位,通过合理的方式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在关注孩子的未来发展,是引领孩子们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
(摘编自孙宏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乎更长远的育人目标》,《光明日报》2018年7月7日)
材料二:
我们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社会进步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
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认为最不可能被取代的职业呈现三个条件:其一是需要与人交互的社交情商,其二是涉及创造性、需要聪敏的方法,其三是在不可预料的环境中工作。
所有这一切正是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和造就的。
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是人与人合作的劳动,在劳动中体现每个人的价值,在劳动中明白自己的职业倾向,在劳动中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同时,人们追求幸福人生的需要对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紧迫,而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正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非常重要、不可替代。
大力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就必然是系统化的,在中小学阶段当然要有这一类教育的基础,那就是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摘编自邬宪伟《新时代呼唤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光明日报》2019年3月12日)
材料三: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近日正式向社会发布13个新职业信息,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13个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与我国当前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化广泛使用等方面有着莫大的关联。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与此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大幅增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从业人群。
在这一背景下,以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为支撑、从业人员普遍具有较高学历的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应运而生。
(摘编自叶昊鸣《又多了13个职业》,《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纵深》2019年4月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告诉学生如何顺利就业、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在他们青少年时期就要开展相关教育,做到未雨绸缪。
B . 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和造就具有社交情商、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在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不被淘汰的人。
C .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对人才需求旺盛,同时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
D . 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13个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无关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如果要帮助孩子找到未来的人生方向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使之能理性地进行职业定位,就要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B . 我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落后的原因是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有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价值。
C . 虽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类型不同,但地位同样重要。
作为一种必然系统化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就应打下基础。
D .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等变化,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新职业不断出现,具有专业的技能将成为未来职业的要求。
(3)怎样更好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球
丛棣
我一生下来就对一些圆圆的东西感兴趣,譬如我爸爸的光头,在我学走路前那是我最好的玩具,后来被皮球替代了。
由小到大的皮球向前滚动着,一个孩子跟在后面,慢慢地显现出他的天赋异禀。
到了八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一个货真价实的足球,是爸爸送我的生日礼物。
我发誓,那是一个崭新的标准足球,但我只踢了一脚,只一脚它便如出膛的炮弹,再也没有回来。
我一生都在追寻它的下落,为了它,我没再碰过别的足球。
事实上,那个惹祸的足球当时并没有逃走,我记得它还理直气壮地回到原地蹦跳了两下,直至二楼窗口探出一个脑袋。
一个刁蛮的老太婆,她的脸像另一块碎裂的玻璃,我被她的样子吓坏了。
一个黑影趁机从我面前溜走,那个猥琐的家伙弓着身子,回头时一脸的坏笑,他叫小淘,从那以后我只叫他“窃蛋龙”。
我确认“窃蛋龙”怀抱着的不是只恐龙蛋,而是一个足球,一个正在哭泣的足球。
我没命地往前跑,把“窃蛋龙”吓坏了,他试图把球还给我但被我拒绝了,很快我便超过了他。
我听见身后的
“窃蛋龙”在哇哇怪叫,他的后面还紧跟着一个手持扫把健步如飞的老太婆……
“窃蛋龙”到底还是跑掉了。
那天镇上的人都看到了,“窃蛋龙”怀抱着足球,像最后一只恐龙,被一个疯狂的女猎人追赶,卷起一路烟尘,一口气跑出了小镇。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回来,反正我是没再见过他,也没再见过我的那个足球。
我还是对圆的东西情有独钟,除了足球。
我开始滚铁环,坡上坡下地玩上个来回,我便长大了。
长大后我干起了修理自行车的行当,在街角挂了个锈迹斑斑的车圈作招牌,远远看去就像是我玩过的铁环。
我天天摆弄那些车胎车圈,藉此安身立命。
我还娶了个圆圆的老婆,没过多久,她还给我添了个圆圆的儿子。
儿子很像我,一生下来便相中了我的光头……
小家伙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有一次喊我“爸爸”喊得格外甜,他指了指自己的小鞋子,我便俯下身凑近看,结果被他重重地踢了一脚,他也乐得摔倒在地上。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但我没给他买足球,而是在他生日的时候送了他一把玻璃珠子,并教他如何用手弹射。
他同样是个天才儿童,只几天的工夫,我的家就如同遭到了枪手们的疯狂扫射,窗户和墙壁上满是累累弹痕。
头缠绷带的我点上一支烟,开始怀念曾经拥有过的一个足球,我想,它在也许会好些。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又到了。
小广场上人头攒动,人们都聚集在那里喝啤酒看直播,看中国队如何过关斩将,杀进决赛,看来这一次大力神杯我们是势在必夺了。
决赛那晚我也去了,还别有用心地带上了儿子。
中国队迎战巴西队,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比赛,一波三折,我们的11号队员格外抢眼,在最后伤停补时阶段创造了一个点球,并亲自操刀主罚,一蹴而就,完成绝杀。
举国欢腾,我的周围人声鼎沸,人们都在击掌相庆,只有我还在紧盯着屏幕:那个改写历史的英雄,抱起足球一边亲吻一边满场乱蹿,他弓着身子的样子很像一个小偷……
“窃蛋龙”!
他是“窃蛋龙”!
你们不认得他了吗,11号是“窃蛋龙”呵!
我的怪叫的确让他们愣怔了几秒,但很快他们就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庆祝方式,于是我看到了雨点般的拳头疾落下来,几乎把我砸进泥土。
事情过去了很久,有一天我收到一个包裹,是“窃蛋龙”寄来的一个足球,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签名,看上去很珍贵。
我知道这个不是我丢失的那个,但我还是原谅了他。
我把足球送给了儿子,谁知儿子却不屑一顾地将它丢到一边。
他已经长大了,而且越来越圆,最近他迷上了呼啦圈。
我有些生气,强拉着他出了门,我要重新教他踢球。
我发誓,那是一个崭新的足球,可我儿子只踢了一脚,只一脚它便如出膛的炮弹……
还是那个窗口,还是那个老太太,她的脸还像原来那块碎裂的玻璃,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点都没变。
我吓坏了,儿子却像没事人似的慢吞吞地捡回球,还在原地拍打了两下,我赶忙跑过去推搡他:“你傻呀,还不快跑,快跑呵……”
儿子一脸的诧异,说:“我干吗要跑?”
随后儿子仰起脸,撒娇似地喊了一声:“太奶奶……”
我看见,老太太皱巴巴的一张脸随之舒展开来,像一块刚刚换上的玻璃,完整而平滑,我的奶奶哟……
我把那个足球抱在怀里,忽然泪如雨下。
我哭了,哭得惊天动地。
没人知道我在哭什么……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不以“足球”而以“球”为标题,是为了突出球的共性特征,象征命运如同圆圆的球,其滚动和归属具有偶然性,难以预测。
B . 小说语言诙谐幽默,不见一般小说的一本正经,用轻松的笔调书写严肃的主题,让读者在看似说笑的氛围里思考作品的思想内涵。
C . 小说以足球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除“窃蛋龙”跑出小镇的情形为插叙,其余为顺叙,全文结构紧凑,详略有致,布局合理。
D . 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有“我”和“窃蛋龙”命运的对比,有“我”和儿子踢球不同结局的对比,有二楼老太太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
(2)小说写“我”为儿子买玻璃珠子这一情节有哪些作用?
(3)小说结尾写道:“没人知道我在哭什么……”那么,“我”究竟为什么哭?为什么不直接点明?请试作探究。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9高三上·柯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养狸述
(唐)舒元舆
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
狸之性,憎鼠而喜爱①。
其体趫② ,其文班。
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
尝观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有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
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
某既居,果遭其暴耗。
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
或暂黾侻跧③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
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
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釭④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
有时或釭死而睫交,黑暗中又遭其缘榻过面,泊泊上下,则不可奈何。
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
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
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
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动。
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狸遂搏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
迨夜始背釭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
向之韫椟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
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痛之忧,皆斯狸之功。
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
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
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皓壁,固为鼠室宅矣。
甘酿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奈之何?呜呼!覆焘(天地)之间,首圆足方,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
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故得骋于阴私。
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沉。
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亦必反常于天矣。
岂直流患于人间耶!
(节选自《全唐文》)
【注释】①爱:隐蔽。
②趫:行动轻捷。
③黾:勉强。
侻:狡猾。
跧,quán:蜷缩。
④釭:油灯。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某:我
B . 墉堵地面堵:填堵
C . 与役夫更吻驱呵吻:嘴
D . 又资鼠口腹矣资:供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有时或釭死而睫交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 . 其用合昼伏夕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 . 向之韫椟服物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D . 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作者的居所,曾经是富商家的粮仓,鼠洞极多,天天都有老鼠出入,对人毫无畏惧。
B . 作者为了杜绝鼠患,曾经二三十天想不出好办法,为此事很是烦忧,患上了瘙痒病。
C . 作者认为如果没有狸猫的存在,凭借人力,就是再怎么劳累也没有抵御老鼠的方法。
D . 作者在末段用讽喻手法指出,若不任用君子来端正小人的行为,小人就会祸害人间。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迨夜始背釭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
②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比干剖。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二月二十四日作
陆游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
崖州万里窜酷吏① ,湖南几时起卧龙②?
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
【注】①此时秦桧已死,同党酷吏曹泳被贬逐崖州。
②指抗金名将张浚,遭秦桧排挤,被贬湖南郴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村民在春社日举办热闹的祭祀活动,只不过是想祈求麦子成熟以吃上饱饭。
B . 颔联下句诗人以反问的语气告诉村民,不用担心粮食丰收会降价而受到伤害。
C . 颈联诗人发出了疑问:秦桧同党已被放逐,可抗金忠臣为什么还不被启用?
D . 尾联上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愿望:天下贤人都能云集朝廷,国家中兴有日。
E . 尾联下句表明作者宁可甘作书生,贫困致死,也不与小人为伍的忠贞气节。
(2)本诗的首联从自我感觉入手,分别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农村社日的热闹景象?请赏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9. (6分) (2015高一上·广东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离骚》(节选)第二节中,劝诫君王要把握壮年,改变法度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如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人生几何?________,去日苦多”。
③《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7高二上·梅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单身母亲刘女士遭遇车祸,伤势严重,肇事司机逃逸,于是照顾她的重任落在了年仅5岁的女儿芊芊身上。
芊芊全天候陪护,做着本不该属于她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做的事儿。
瘦小的芊芊跑前忙后,让人心疼。
有人把这事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