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练测练习:综合检测(2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检测(一)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中国经济史》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B.春秋战国
C.唐代D.宋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开始使用并推广。
B 项朝代符合题意,正确;A、C、D三项朝代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答案:B
2.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至于有的学者把其称为“前近代时期”。
下列能够证明这一称谓的是()
A.大量瓷器投放到市场B.生产工艺水平大大提高
C.制瓷业内部分工精细D.出现大规模的制瓷工场
解析:题干中“前近代时期”中“近代”主要是指采用机器进行生产,存在雇佣关系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分析四个选项,A、B、C三项主要讲了我国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并没有反映出其“近代”的本质;D项出现了“工场”,即指大型手工作坊采用机器生产并存在雇佣关系,符合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
故选D项。
答案:D
3.(2019·全国卷Ⅰ)表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内()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解析:黄彬、朱纯祖、姚光第分别为科举制下的国学生、监生、生员,但是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他们纷纷从事近代企业生产。
这说明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受到外来势力冲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故B项正确。
答案:B
4.假如你是一位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
①甲午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业,发展较快②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③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④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陷入绝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有利于民族企业的发展;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对华倾销商品,民族企业发展迅速;日本侵华时期,南京陷落,重庆成为战时陪都,企业也纷纷内迁;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倒闭现象频繁出现;故①②③④正确,所以选A项。
答案:A
5.下表是福建省福鼎县1956~1957年农业合作社状况统计表。
下面解读正确的是()
C.政府注意宏观上的调控D.农村政权走向了分散化
解析:表格显示,从1956年到1957年,农业合作社数量在增加,而入社农户数量在减少,这说明了合作社规模在减小,故A项错误;表格表明,农村生产合作社规模在减小,这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适度放缓了公有化、合作化的速度与力度,故C项正确;整体上来看,一直有超过半数的农户加入了生产合作社,这是一种集体生产,并不是个体形式的生产,因而看不出个体化倾向严重的态势,故B项错误;建国初期的农村建设加强了政府的集权力度,农村基层政权呈现强化的趋势,并未分散化,故D项错误。
答案:C
6.(2018·山东德州市一模)20世纪80年代,我国由国家计划分配的重要物资占其生产量的比重变化:煤炭由57.9%降至42.7%,钢材由76.9%降至49.2%。
1990年,社会全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额中,国家定价仅占25%,其余75%为国家指导价格和市场定价。
这反映出当时()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B.注意运用价值规律
C.所有制结构趋向多样化D.国企地位逐渐降低
解析:材料反映国家分配与定价比重下降,说明当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故选B项;1992年我国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无关所有制和国企地位,排除C、D两项。
答案:B
7.(2019·浙江选考)观察下面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题图中两个男人仍然穿着长袍马褂,故①正确。
“知识女性”由材料不能得出,故②在题中没有体现。
题中服装不能明显反映等级身份,故③不正确,排除。
题中左图反映了服饰趋向短袍窄袖的时代特征,故④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答案为A项。
答案:A
8.(2018·陕西汉中市高三质检)英国是早期黑奴贸易主要国家之一,1806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宣布绝对禁止非洲的奴隶贸易,美国也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贩奴的法令。
由此可知,奴隶贸易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阻碍了欧美社会的进步B.违背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
C.不利于殖民统治的稳定D.与资本主义新发展不相适应
解析:黑奴贸易被禁止意味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基本结束,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故调整措施,本题选择D项。
A项错误,黑奴贸易是欧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B、C两项并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D
9.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年说”。
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推动欧洲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
B.是世界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C.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使世界由分散孤立走向相互联系的整体
解析:把1500年前后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D项正确。
答案:D
10.(2018·山西灵丘一中期中)罗斯福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
”此评价针对的是()
A.《全国工业复兴法》B.《紧急银行法》
C.《社会保险法案》D.《农业调整法》
解析:《全国工业复兴法》针对的是工业企业的生产问题,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紧急银行法》针对银行金融业,故B错误;据材料“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保障贫困人群购买力的目的,符合《社会保险法案》的特点,故C正确;《农业调整法》针对农业的生产问题,故D错误。
答案:C
11.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
这主要反映当时苏联() A.抵制欧美国家的倾销B.农业为工业做出牺牲
C.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解析: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同时,斯大林提出工业化的资金来源要“靠自己”,因而国家通过农产品义务交售、农业税以及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等途径为工业化积累了大部分资金,材料信息中小麦交售价格和面粉零售价格的巨大差距,表明此时农业生产服务于工业发展的国家战略的基本情况,故B项正确;A、D两项材料信息并未体现,排除;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C项错误。
答案:B
12.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区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该学者认为()
A.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B.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C.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D.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大国群体体系”指政治领域的多极化,而非经济上的全球化,故A项错误;世界经济力量格局的多极化是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故B 项错误;“多元多体”意即多极化,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材料突出多种力量的增长,而非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拉大,故C项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26分,共52分)
13.(26分)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时,如果对一些历史名词或历史概念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往往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现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
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材料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
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传教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
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引自(美)阿谢德《中国
在世界历史之中》
(1)请列举两宋及明清时期虽然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私人工商业仍“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的表现。
(1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指出闭关锁国政策下的表现。
并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评价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14分) 答案:(1)表现:宋代打破了市和坊的限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在部分地区出现并发展;明朝中期,私人工商业超过了官营工商业。
(2)表现:经济:虽严禁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但私人海上贸易频繁;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交流较少,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和传教士。
评价:使中国丧失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动工业化的契机;阻碍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14.(26分)(2018·山东荣成六中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折扣券”是今天美国“福利券”(foodstamps)的前身,主要用来购买食品(不得购买奢侈品),它可以在参加政府项目的所有商店里使用。
福利券至今仍在美国广泛使用。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材料三:1929年秋天,斯大林选择了加速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
入”工业,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
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
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
——摘编自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
一个重要原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你为这张“折扣券”撰写历史背景说明。
(8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谈到的“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的实质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如何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历史作用?(14分)
答案:(1)说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1933年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或加强国家干预);为此加强了救济工作,发行“折扣券”以提供社会保障。
(2)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积极作用: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作用:牺牲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综合检测(二)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记载: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
这主要是()
A.中国商业环境相对宽松B.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
C.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中国新经济因素的资本原始积累解析: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而且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没有松动,故A、C两项排除;据材料中“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可得出当时欧洲殖民者用掠夺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手工业品,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故B项正确;白银流入中国没有转化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故D项排除。
答案:B
2.(2019·全国卷Ⅰ)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由材料可知,汉武帝将“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而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因而诸侯王置办一张“皮币”就得花费较多的收入,这从经济上削弱了诸侯的实力,故C项正确。
“皮币”不是货币,因而制作“皮币”不是对货币进行管理,故A项错误。
制作“皮币”是经济手段,非文化教育措施,无法确立思想上的统一,故B项错误。
制作“皮币”并规定诸侯王参加献礼必须购买“皮币”,不能实现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
答案:C
3.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和西北工业建设计划》,提出以四川、云南、贵州和湘西为主要地域,开发新的工业基地。
1936年,大后方有大小工厂427家,新设68家,1938年新设218家,1940年新设575家,1941年新设862家。
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人员的内迁B.军工企业的激增
C.民营工业的内迁D.战时需求的刺激
解析:科技人员的内迁与工厂数量的增加并未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新设的企业是否为军工企业,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新设的企业增加迅速,结合题目的时间可推断,抗日战争爆发后,西南地区成为民族工业内迁的地区,大批民族工业诞生和发展,故C项正确;民族工业内迁是为了躲避战争的破坏,并不是战争的需要促进了企业的增加,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8·陕西汉中市高三质检)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说明了政府对外资政策的改变D.改变了民族工业的结构
解析:从外资办厂在华数量的减少可以得出B项正确,而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政府对外资政策没有发生改变,C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民族工业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B
5.(2019·天津卷)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将被废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
”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
解析:题干史料源于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的部分内容,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探索。
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个体”等可推理出,这反映的是三大改造前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的经济政策,结合选项中涉及的几次会议的内容可推断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此有关,B项正确。
答案:B
6.1978年第三季度,国务院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
题干反映了() A.改革开放后“左”倾错误一度占主导
B.1978年中央最早提出市场经济观点
C.中共中央不断探索经济体制的改革
D.中央继续发挥计划经济的辅助作用
解析:材料“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反映了中央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研究探索过程,故C项正确;改革开放后“左”倾错误一度占主导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1978年最早提出市场经济观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发挥计划经济的辅助作用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探索过程,故D项错误。
答案:C
7.(2019·浙江选考)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
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
①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②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③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④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①与题意不符,不正确。
“行行复行行”反映了新式交通工具对民众出行的改变,故②符合题意。
③夸大了交通工具的作用,不正确。
“马拉火车”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反映了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故④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为D项。
答案:D
8.从多种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科强调的重要能力之一。
下图为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
下列四位同学中对此图的信息提取错误的是()
A.甲:伦敦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
B.乙:纽约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
C.丙:上海的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D.丁:三个城市的城市化速度呈下降趋势
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伦敦从1800年以前就开始了城市化进程,说明伦敦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故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纽约的城市化是从19世纪早期开始,发展迅速,故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上海的城市化是从1850年开始,发展速度一直低于伦敦和纽约,一直到1900年发展才迅速,故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从整个图示看伦敦、纽约、上海三个城市的城市化速度均呈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项。
答案:D
9.2017年3月1 日,大英博物馆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正式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整个展览分为八个单元。
其中某单元的展品主要有:基督雕像、莫卧儿王子的细密画、贝宁饰板、马尼拉钱币、爪哇皮影戏偶、毛利人铜棒、夏威夷编篮头盔,那么该展览单元可能为()
A.贸易与侵略(300~1100年) B.变革与调整(900~1550年)
C.邂逅与连结(1500~1800年) D.我们创造的世界(1800年至今) 解析:从材料中提到的国家来看,莫卧儿、贝宁、马尼拉、爪哇和夏威夷。
这涉及到了世界的各个地方,体现出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所以本题选择C项;A项时间不对;B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变革的内容;D项时间过晚。
答案:C
10.(2018·辽宁锦州市二模)美国著名学者威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
A.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B.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
C.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D.扶持普通阶层压制特权阶层
解析:“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表明罗斯福新政要通过刺激社会大众的消费能力来释放市场活力,缓解生产与销售的矛盾以渡过经济危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怎样干预经济运行秩序的信息,A项错误;材料强调普通大众消费能力提高的作用,不是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的核心,B项错误;提高普通阶层的生活不等于压制特权阶层,D项错误。
答案:C
11.1962年,有苏联经济学专家建议:把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的基础上,挖掘企业生产潜力,其核心思想是利润刺激。
赫鲁晓夫改革措施中符合这一建议的是()
A.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B.鼓励大规模垦荒种玉米
C.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D.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放弃部门管理体制,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与“挖掘企业生产潜力,其核心思想是利润刺激”相吻合,故本题答案选C项;
A、B、D三项与“挖掘企业生产潜力”不符。
答案:C
12.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就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
1万亿甚至更高的巨额债务,说明美国在靠举债生活,这对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来说是非常糟糕的。
这意味着他们入不敷出并把自己问题的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经济头上,过着寄生虫的生活。
材料表明()
A.美俄两国的意识形态有分歧
B.全球化是“寄生虫”出现的根源
C.二战以来美国经济持续衰退
D.美国寄生主要依靠美元垄断地位
解析:从材料来看,普京认为美国入不敷出并把自己问题的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经济头上,过着寄生虫的生活。
分析原因是因为美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扮演的角色,美元在国际市场中占有绝对的地位,所以本题选择D项。
A项错在本题涉及的是经济问题,与意识形态无关;B项强加因果;C项说法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26分,共52分)
13.(26分)(2019·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
(单位:万吨)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 002万吨,1986年达到5 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 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
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
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
(1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10分)
解析:第(1)问,“趋势”在分析中国、美国等四国钢产量变化情况基础上得出。
回答“原因”时,联系四国在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从中国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二战后美国和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出现“滞胀”局面,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等方面回答。
第(2)问,“原因”根据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2002年”并结合所学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科技发展等方面回答。
答案:(1)趋势: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日本: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年代放缓。
苏联:稳步增长,70年代中后期放缓。
中国:快速增长。
原因: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
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
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
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
(2)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