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综合题训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综合题训练试题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综合题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最近,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条带调侃性的段子:“买了一筐鸡蛋,到家就变小鸡了!买了一床凉席,一睡就成电热毯了!在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相视一笑,变熟人了!想吃个凉菜,你都得赶紧,要不一会儿就成麻辣烫了!这条微博要是不转,一会儿就馊了!”
(1)请你探究这条微博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的?请将你得出的答案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中。
(2)请你根据上面微博段子的语言特点仿写一句。
【答案】(1)天气”“气温”“气候”或“环境”。
(2)买了一头小猪?刚到家就成烤乳猪了;刚淘好的米,过一会儿就成爆米花了…… 【解析】【分析】⑴鸡蛋变成小鸡需要一定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凉席一睡就变成了电热毯了,说明室内的温度较高;“在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相视一笑,变熟人”这里的“熟”不是熟悉的意思,而是事物熟了的熟,食物在锅里做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一定的时间;凉菜变麻辣烫也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这句话其实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天气的炎热或气温很高等。
⑵仿写时只要能紧扣气温高这个中心,句式上与例句一致即可。
如:买了一头小猪?刚到家就成烤乳猪了;刚淘好的米,过一会儿就成爆米花了……
故答案为:⑴天气”“气温”“气候”或“环境”。
⑵买了一头小猪?刚到家就成烤乳猪了;刚淘好的米,过一会儿就成爆米花了……
【点评】⑴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内容,然后思考两则材料表达的主旨并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⑵本题考查学生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
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燃”这个词最初开始于荧幕,继而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它既是动词,也是名词,还是形容词,总之,你心中那股进击的小火苗升起的时候,“燃”就出现了。
用“燃”这个词,表达生命中那些激动、热烈的时刻,亦是目前年轻人最流行的语言。
《战狼Ⅱ》是不折不扣的燃文化的推广大使,让人惊呼的票房背后,亦有燃文化的助推。
网友、观众用“超燃”“从国内燃到国外”盛赞这部电影,而影片的思想含量、阳刚之美,所表现出的澎湃激情、强烈责任感,以及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主题,更是诠释和丰富了时下正流行的“燃文化”内涵。
《人民日报》也关注燃文化,用文章《以“燃”表达直面现状》来点赞网络综艺节目《吐丝联盟》,点赞青年人以“燃”的态度直面现状,讨论“燃文化”与“丧文化”的对撞。
从“葛优瘫”的走红开始,到网络段子毒鸡汤,乃至“丧茶”实体店的成功创办,反鸡汤、丧文化逐渐变得无孔不入,席天卷地。
而“燃”的崛起,似乎要在“丧文化”的大潮中逆流而上。
(1)根据以上文字,从下列图片中选出最符合“燃”的内涵的一项()
A.
B.
C.
D.
(2)“燃”既是动词,也是名词,还是形容词。
上面材料中,“超燃”中的“燃”是________词,“从国内燃到国外”中的“燃”是________词。
(3)给下面这段文字,续写一句话,使其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都曾有过属于他们的“燃”:“燃”是爷爷上山下乡时挑起扁担的瞬间;“燃”是妈妈看到中国女排五连冠奏响国歌的瞬间;“燃”是哥哥为灌篮高手“流川枫”呐喊的瞬间;“燃”是小弟弟学着小猪佩奇踩水塘的瞬间……对我而言,________。
【答案】(1)A
(2)形容
;动
(3)略
【解析】【分析】(1)要抓住材料中的“用‘燃’这个词,表达生命中那些激动、热烈的时刻,亦是目前年轻人最流行的语言”一句来思考答案的内容。
当然读懂图片更为重要。
A图片不管是内容还是表现方式上都符合“燃”的内涵。
(2)考查对词语的词性的把握。
“超燃”是形容词,而“从国内燃到国外”中的“燃”是动词。
“燃”用程度副词(只在此语境内)修饰,确定了它的形容词的性质。
“燃到国外”中的“燃”支配了宾语“国外”,所以是动词性质,形容词是不能支配宾语的。
(3)仿句,要求有三。
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燃’是小弟弟学
着小猪佩奇踩水塘的瞬间”。
句式结构“燃是……”,是一个判断句。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1)A;(2)形容;动;(3)略。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按照不同要求,分类作答。
3.孝感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
请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并按照需要完成孝文化专题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近两千年来,孝感孝子层出不穷,仅明清县志记载,孝感有名有姓的孝子就多达493名,在《二十四孝》中,孝感有三孝,即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和哭竹生笋的孟宗;武汉黄陂有木兰庙(曾隶书孝感),当地人都认为代父从军、保卫和平、赤诚报国的花木兰是一个大孝女。
【材料二】数年前,孝感女孩,全国道德模范谭之平,在尽心赡养父亲和继母的同时,刻苦学习。
大学毕业后,她竭力心力,艰苦创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后,尽力助养残疾儿童和孤寡老人,她用爱心和事业心丰富着孝感道的时代内涵。
【材料三】孝感市大悟县梁龙,梁小龙兄弟俩为了让瘫痪的母亲得到更好的治疗,带着母亲来到上海,弟弟白天照顾母亲,晚上打工赚钱;哥哥白天读书、打工,晚上照顾母亲。
梁龙、梁小龙家庭因兄弟齐心协力践孝道、相互扶持渡难关撑起一个家而荣获“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1)解“孝”字:下图是金文中的“孝”字,是由“子”字和省略笔画的“老”字组合而成,请结合字形解释“孝”字的含义。
(2)明“孝”道:明代在发展“孝”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填充横线上的内容。
大孝爱国,孝是保卫和平、赤诚报国的庄严使命;
中孝立业,孝是竭尽心力、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
A________,B________;
(3)践“孝”行:为响应孝感市“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域”的倡议,班级设计了两项“我和孝文化”实践活动主题,请开动脑筋,另外设计两项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一:探寻孝感地名由来。
活动主题二:开展孝文化主题演讲
活动主题三:________。
活动主题四:________。
【答案】(1)“孝”就是子女尽心尽意的扶持(帮助、侍奉、赡养)老人(父母)。
(2)小孝撑家(持家、爱家、护家)
;孝是齐心协力(侍奉亲人)、互相扶持的敬老情怀(美好品德)
(3)采访知名孝子
;举办孝文化专题讲座、写身边的孝行故事、办孝亲敬长手抄报、给父母写感恩书信
【解析】【分析】(1)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图片类,图片有解说和描述,解说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描述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同时注意一些修辞的要求,此题属于描述图片类的题目,注意突出主题。
(2)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
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
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
②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
(3)注意活动不要和前面的重复,突出“孝”的主题。
4.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的号召,某校开展了“我爱文学”读书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全民阅读】如果你是校报小记者,请你根据以下新闻报道为校刊简报拟写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30字)
2017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培育“多读书、读好书”风尚,在装扮的美轮美奂的贺州广场,贺州市举行了“全民阅读”启动仪式。
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阅读生活的新期待,号召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改善全社会阅读条件,大力培育“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让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2)【开卷有益】如果你是“我爱文学”读书活动的组织者,你如何从“开卷有益”的角度,
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3)【书香传递】在央视《朗读者》栏目里,导演陆川朗读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是献给自由奔跑的圣灵,演员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是献给坚强生活的妈妈,我读的________的________是献给________。
【答案】(1)贺州市举行了2017年“全民阅读”启动仪式。
(2)读书时一个美妙的过程。
一本好书,一篇美文,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使平凡的生命变得高尚。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参与这次读书活动,体验美妙的读书之旅吧!
(3)朱自清
;《背影》
;年老蹒跚的父亲
【解析】【分析】(1)本题属于新闻概括题,考查梳理信息概括能力。
仔细阅读材料,了解中心内容,或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可从所讲的主题来概括内容。
(2)此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考虑说话者的语言是否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语气)”方等方面的要求。
本题根据“开卷有益”的主题,首先肯定其意义,然后点出呼吁对象,再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易于对方接受。
(3)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仿写句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
此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风儿轻拂着柳枝
阳光悠悠地踱着步子
啊,春日的庭院
宁静,又富有情至
她在花圃里指点修剪
我在树荫间读书xiá思
时光不知不觉流shì
心灵自然而然充实
啊,两个人的春日
平淡,又美妙如诗
(高志坚《春日随笔》)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xiáshì
轻拂________思流________
(2)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悠悠”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根据诗歌语境,其正确的义项是()
A.闲适,自由自在
B.忧郁
C.长久,遥远
(4)仿照画线的诗句,在横线处补写两句。
【答案】(1)fú;遐;逝
(2)情至;情致
(3)A
(4)啊,春日的生活温馨,又几多闲适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
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
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注意此题中的“流逝”的“逝”的正确书写。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书写正误的能力。
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本题“情至” 应改为“情致”。
(3)本题考查词语的意思。
注意结合语境来理解。
(4)本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能力。
解答语句补写题,要做到瞻前顾后,仔细揣摩前后句,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所补语句与前后句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细读语段,注意原句句式,表现对“春日”特点的阐释,如:温馨,又几多闲适。
故答案为:(1)fú 遐逝
(2)情至情致
(3)A
(4)啊,春日的生活温馨,又几多闲适
【点评】辨析与修改错别字的能力。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汉字字形,可结合字词意思及具体语境,注意同音字和形似字的区别,加强积累与记忆。
情致 qing zhi 有一定价值和理性的情趣、情感。
6.请你根据要求,在学校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任
务。
(1)活动一:重温名篇
小说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
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编写一个谜语,并写出相应的课题(谜底)。
短篇小说:《社戏》《窗》《最后一课》
长篇小说:《水浒传》《儒林外史》《格列佛游记》
示例: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
(2)活动二:了解名著
《格列佛游记》中,在飞岛国的“拉格多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两个来。
【答案】(1)一条小船,满载纯真快乐——《社戏》
一堵光秃秃的墙,折射灵魂的高贵与卑劣——《窗》
(2)①收集黄瓜中的阳光②把冰烧成粉末变作火药
【解析】【分析】⑴此题具有综合性。
活动一,分析“示例”,明确写谜语应采取的基本句式,然后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篇小说,从内容、主题等深层角度设置谜面,并写出相应的谜底。
⑵活动二,考查对名著《格列佛游记》的理解。
格列佛在飞岛国获得很多见闻,如,①收集黄瓜中的阳光;②把冰烧成粉末变作火药;③如何用感觉和嗅觉区别颜色;
④用蜘蛛丝织布;⑤建房,先从屋顶造,然后依次往下,最后再筑地基;⑥一套利用猪耕地的方法。
故答案为:⑴一条小船,满载纯真快乐——《社戏》;一堵光秃秃的墙,折射灵魂的高贵与卑劣——《窗》
⑵①收集黄瓜中的阳光②把冰烧成粉末变作火药。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答时分析例子,仿照例子进行设计即可。
⑵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内容,解答时需要阅读名著,对名著中的主要事件进行识记。
可以通过做读书笔记或列小说情节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识记。
7.语文实践活动,根据要求作答。
(1)哭嫁是土家族聚居地独具特色的婚俗,哭嫁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结合下面两则《哭嫁歌》,写一段介绍词向外来游客介绍哭嫁歌。
(可从内容、语言、艺术特色等方面介绍。
)
(2)汉字是世界上最具诗情画意的文字,“咬文嚼字”可让我们感受汉字之趣。
请仿照例句,解说图中所示的会意字。
图字解说
名由夕、口二字合成,夕是夜晚,夜晚看不清对方的面孔,所以用口问“名”。
及________。
(第一首哭同伴,第二首哭父母);②它篇幅短小,富有生活气息(叙述生活细节表达感情);③语言通俗,口语化;④运用反复、对比、比喻等多种方法表现情感,艺术性较强。
(2)①由人、手二字合成,后面伸出的一只手抓住了前面的那个人,②意为跟上、抓住、达到等。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歌内容和艺术的赏析能力。
解答此种类型的题目,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
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
结合《哭嫁歌》的内容,从内容、语言、艺术特色等方面来写介绍词。
内容上:分析两首《哭嫁歌》,可知第一首是哭同伴,第二首是哭父母,所以哭嫁歌多是表达离别父母、同伴的难舍难分的深挚感情。
艺术特色上:第一首“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第二首“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运用了反复的修辞,艺术性较强。
据此作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对会意字的字义的分析推断能力和仿写能力。
解答时,根据提供的示例,结合图画内容来推断字义。
画面中,前边一个人,后边一只手,后面伸出的一只手抓住了前面的那个人,可推断“及”是跟上、抓住、达到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①哭嫁歌内容上很多是表达离别父母、同伴或亲人的难舍难分的深挚感情(第一首哭同伴,第二首哭父母);②它篇幅短小,富有生活气息(叙述生活细节表达感
情);③语言通俗,口语化;④运用反复、对比、比喻等多种方法表现情感,艺术性较强。
⑵①由人、手二字合成,后面伸出的一只手抓住了前面的那个人,②意为跟上、抓住、达到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歌内容和艺术的赏析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自己对民歌的了解,从内容、篇幅、语言、修辞手法、感情等方面赏析。
⑵本题考查对会意字的字义的分析推断能力和仿写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示例的模式,拆解偏旁部首和笔画,结合字的本义和图画理解归纳字义。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传承文化,走进成语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节目中,主持人要求两人一组,一人用两个字的词描述,另一人根据描述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成语。
在猜“鹤立鸡群”成语时,甲组选手用“禽鸟”“出众”描述;乙组选手用“站着”“众多”描述,哪组描述更好?为什么?
(3)仿照例句,补写句子,使其语意相通,构成排比。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________。
【答案】(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2)甲组更好。
理由:甲组既提示了成语用字,又提示了成语的意思,暗示性比较强。
(3)一首歌,用音符演奏着青春的喜怒哀乐
【解析】【分析】(1)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成语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材料二则反映了成语逐渐被人忽视的现象;材料三借用关文正的话,点明“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的观点然后综述即可。
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
(2)要求学生首先表明观点,再结合内容、作用和寓意三个方面切入阐明理由。
本题答案倾向于甲组,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例句使用比喻,将“成语”比喻成“一首诗”,随后解释“成语”和“诗”的共同之处,其句式结构为“它像……,用……着……”。
示例:它像一支曲,用音律勾勒着心灵的百转千回。
故答案为:⑴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⑵甲组更好。
理由:甲组既提示了成语用字,又提示了成语的意思,暗示性比较强。
⑶一首歌,用音符演奏着青春的喜怒哀乐
【点评】⑴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
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⑵本题是观点表述题,注意观点明确,并言之成理。
⑶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
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9.完成以下试题。
(1)下图是丰子恺的一幅作品,以下四句古诗中哪句最不适合作为它的标题。
()
A.杨柳青青江水平
B.谁家新燕啄春泥
C.一江烟水照晴岚
D.吹面不寒杨柳风
(2)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这样描绘过春月:“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可惜常常有人会将“静影沉璧”错写成“静影成壁”,如果有机会为他们纠正、讲解,你会如何说呢?
(3)朱自清在《春》中这样描写野花:“(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请仿照他的句式描写一种春天的事物。
【答案】(1)C
(2)“沉璧”: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也就是沉浸在江水里的月亮。
而“成壁”则不通矣。
(3)略
【解析】【分析】(1)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理解清晰,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读懂。
当然,首先要把选项中所给的诗句理解好,然后看一下到底哪一句诗能概括画面内容。
特别是要留意人物左边的江水。
(2)通过对语句内容的理解来纠正错字。
“沉璧”: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也就是沉浸在江水里的月亮。
而“成壁”则不通矣。
(3)仿句,要求有三。
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散在草丛里,像
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句式结构为“……在……里,像……,像……,还……”。
内容是描写一种春天的事物。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1)C。
(2)“沉璧”: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也就是沉浸在江水里的月亮。
而“成壁”则不通矣。
(3)略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题,先要仔细观察图画,抓住图中所有信息,把握图画所表达的主要意思;然后逐项分析诗句,诗句意境需要与图画内容一致。
(2)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
要根据诗句的意思进行判断。
(3)此题考查学生句子的仿写能力。
句子的仿写,要从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运用、语句的连贯、语境的协调等方面考虑。
10.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
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1)识桥。
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
A根据所在地命名 B.根据形状命名
C.根据习俗命名 D.以抒情方式命名
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处填上合适的桥名。
(只填序号)
选项:①放生桥②销魂桥③赵州桥④钥匙桥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绘桥。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写一段话来描绘桥的美景(五十字左右)。
(3)架“桥”。
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
例:知识是人类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答案】(1)③;④;①;②
(2)碧水蓝天之间,气势恢宏的鄂黄大桥横跨长江;夜幕降临,华灯闪耀,仿佛给大桥镶嵌上无数颗璀璨的明珠。
鄂黄大桥,你是黄冈人民的骄傲,你引领着黄冈人民走向世界。
(3)①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
②学校是引领我们从无知走向睿智的“桥”。
③网络是连接世界各地的桥。
【解析】【分析】⑴我国的桥梁命名的理由或原因很多,五花八门。
①放生桥:根据当地的生活习俗,风俗习惯命名;②销魂桥:以抒情方式命名;③赵州桥:根据所在地命名,位于河北省赵县,古代称赵州;④钥匙桥:根据形状命名,桥的形状像钥匙。
⑵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座桥,运用比喻。
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抓住桥的外形特点、用途、结构特征、历史等因素,运用描写、说明、记叙等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