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观察与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泵衰竭后,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
的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针对30例急性
心肌梗死后出现低血压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患者,安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进
行治疗,记录观察与护理全过程。
结果通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能明显
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脏作功及
耗氧,增加心排血量及有效循环血量。
结论加强患者的术后护理特别是股动脉
穿刺处及球囊反搏导管的护理,有效管理机器运转、各项参数指标,从而减少并
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观察
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672-5085(2013)48-0242-02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利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气泵、压力测定
系统和心电图触发系统,在舒张早期主动脉内压力下降时球囊迅速充盈,提高主
动脉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使心肌供血量增加。
此外,在舒张末期
主动脉瓣开放之前,由于球囊的快速回缩,主动脉舒张压的骤降,使收缩期左心
室的射血阻力明显减少,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每搏输出量和
射血分数。
对于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泵衰竭,导致心源性
休克、心力衰竭药物纠正效果不佳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冠状动脉搭桥术以及其它心脏手术前预防性应用,可降低术中意外风险,为手术安全提供支持和
保障。
但IABP有引发栓塞、球囊破裂等并发症,故在应用IABP治疗过程中进行
合理监测与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我科于2007年10月在我区首次开展IABP技术,成功救治数十例AMI泵衰
竭后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危重症患者。
为挽救患者生命,进
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搭桥术争取了时间,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现将
相关综合护理措施的体会进行总结。
1 临床资料
本人参与了30例应用IABP治疗的护理过程,均为急性心梗合并泵衰竭后出
现血压下降、周围循环不良、升压药无效的患者,10余例患者同时并发心力衰竭。
持续应用IABP3—14d,其中2例系冠状动脉三只病变合并严重的心力衰竭、心源
性休克,经IABP治疗无效死亡,1例并发动脉栓塞后截肢,其余均效果显著。
2 护理措施
2.1 IABP的术前准备
根据病情向病人介绍IABP的必要性、手术过程及并发症,争取尽早实施IABP,以免错过最佳时期。
配合医生完善相关检查,必要时备血。
股动脉穿刺区
备皮,检查双侧足背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并作标记。
术前遵医嘱给予抗血小板
凝集药物以及镇静药物。
2.2 术中配合及护理
2.2.1熟悉IABP泵的工作原理,了解报警项目和意义,及时查找报警原因,迅速
分析处理发生的故障,如导管连接是否严密,电极片的位置及接触是否完好等。
2.2.2严密观测患者病情及IABP术前的生命体征、心率、心律、心排出量、
心脏射血指数,以利于术后效果评价。
注意观察患者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的缓解情况,注意每小时尿量,密切观察IABP仪器显示主动脉内血压及反搏压。
2.2.3 做好心理护理,尽量陪伴病人身边与之交谈,分散患者注意力,以缓解
对陌生环境、仪器设备的紧张焦虑感,同时告之患者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告诉医
务人员。
2.2.4 维持静脉通道顺畅,准确及时给药,随时精准传递IABP术中所需各种
器械,完成术中记录。
2.2.5术中严密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律的变化,除颤器置于患
者床边,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立刻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3术后护理
2.3.1 加强基础护理。
病室保持安静清洁,温湿度适宜。
患者绝对卧床,床头
抬高15?。
术侧肢体制动,最大弯曲度不宜超过30?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鼓
励患者在允许范围内活动。
2.3.2下肢血栓的预防。
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是术后抗凝不当、停搏
间隙过长、病情不稳依赖IABP维持使反搏时间延长。
国外报道下肢动脉栓塞的发生率3.5%[1]。
根据病人的出凝血检验报告情况遵医嘱应用抗凝剂,每0.5—1小
时用肝素盐水冲洗测压管道,防止球囊处血栓形成,在巡视病情时要观察足背动
脉搏动强度、皮肤颜色皮肤温度和病人自我感觉情况。
下肢静脉血栓是由于肢体
活动受限及护理欠缺使静脉回流受阻形成,故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宣教,指导陪
护每2—3小时进行肢体按摩一次,促进静脉回流血液。
2.3.3局部出血的护理。
应用IABP泵需抗凝治疗,加之球囊周而复始地充气
放气交替过程,可对血流中的血细胞和血小板有一定的破坏性,所以出血是常见
并发症。
张海泳等[2]报道38例患者有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本报告的30例
患者中5例发生置管穿刺部位渗血。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穿刺局部的渗血
和出血倾向,及时更换渗血敷料并无菌处理局部渗血,可采用加压包扎或加压袋,尽量减少静脉或其它部位穿刺次数,防止皮肤出血。
2.3.4 IABP导管的管理。
导管应固定于大腿内侧,进行治疗护理时要动作轻柔,避免导管扭曲、移位、受压或缠绕过紧,特别是更换床单时要妥善放置固定远端
导管,不可牵拉,防止导管拽脱。
宋燕波等[3]主张留置导管的肢体应保持功能位,肢体抬高15?避免过度弯曲。
护士必须掌握反搏泵报警信息,观察导管内有无血迹、导管打折、断开等情况。
2.3.5持续监测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尿量、IABP泵心电示波
和反博波形变化,以及主动脉内血压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3.6观察IABP的治疗效果。
效果满意的临床表现为神志清醒,尿量增加,
通过超声检查,了解心排出量、心脏射血指数及中心静脉压和左心房压力均在正
常范围内,升压药剂量减少甚至完全撤除,反搏时可见主动脉收缩压降低而舒张
压明显上升是反搏辅助有效的最有力根据。
2.3.7撤泵护理。
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根据病情减少主动脉球囊反搏比率直
至停止反搏,先从1∶2开始逐渐到1∶4,每次变换反搏频率间隔应在1-2小时
左右,停止反搏后带管观察时间不超过2-3小时,以免发生IABP球囊导管血栓形成。
拔管前,先停用肝素6-8小时,当ACT下降至200s以下拔除导管,局部压迫止血20-30min,再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卧床24小时,并且密切观察48小时内
穿刺部位出血情况、足背动脉搏动、肢体皮肤温度等情况。
3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3.1下肢缺血:可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苍白或水肿,轻者可撤除导管鞘管,
重者应立刻撤除IABP球囊导管。
3.2主动脉破裂:表现为突发持续性撕裂样胸痛,血压、脉搏不稳甚至休克,一旦发生应立刻终止IABP,撤出球囊导管。
3.3感染:表现为局部发热、红肿、化脓,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
应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控制感染发生率。
3.4气囊破裂而发生气栓塞:气囊破裂时导管内出现血液,反搏波消失。
应
即刻停止反搏,更换气囊导管。
有报道[4]1例患者IABP第4d,患者翻身后机器
报警,显示反搏波消失,查看体外导管内有少量血液,患者血压随即下降,医生
考虑球囊破裂,立刻拔出破裂导管,在原穿刺处重新植入导管,恢复IABP。
4 讨论
IABP能够有效救治AMI因泵衰竭引起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从而提高AMI 的抢救成功率。
而对IABP围手术过程的综合护理措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为应用主
动脉内球囊反搏,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泵衰竭,降低死亡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Davidson J, BanmgarinerFOmanri B, et al. Inter aortic balloon pump in dications and complications.J Nat I MdeAssoc1998,90(3):137-140.
[2]张海泳,沈玉芝,王贵芝等,38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护理研究.2011,15(3):157-158.
[3]宋燕波,高军,秦文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现代护理,2003,9(4):278-279.
[4]李葭灰,董晓亮,石淑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1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休克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5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