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案例
第一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案例
27、《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7课。

本组教材是围绕“认准目标,不懈努力”的专题来安排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注意积累材料。

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选择了哪些材料,而且从中学习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一是留心周围的事物,做个有心人;二是认真观察,多看、多听、多问;三是勤于动笔。

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赞扬了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作者通过写一个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鱼、怎样画鱼以及作者与他之间的“谈话”,把一个热爱生活的残疾青年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二、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本设计力图创设良好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品读中感受文章的中心,让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

教给学生学法是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阶段,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篇课文我引导学生运用读、思、议的方法。

来理解课文,解决问题.三、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花港、清澈、鱼缸、一丝不苟”等词语。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辅助课件教学设计:
一、引导:
同学们,喜欢金鱼吗?(示课件:金鱼。

)鱼儿都生活在哪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鱼儿却游到了纸上。

示课件,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写:
27、鱼游到了纸上。

齐读课题。

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指名说。

问得好,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是谁让它游到了纸上呢?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认读生字:出示课件,这些词语难不倒你吧?
先自己练读,再指名读,正音。

4、词语认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提示: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我们在说主要内容时,要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事迹。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

(一位――的青年,在玉泉边观鱼、画鱼,别人评价说他的鱼游到了纸上,他说鱼游到了心里。

)总结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板书
三、品读课文。

1、同学们很会读书,让我们再来看我们的问题:“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话?又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鱼画得很逼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仿佛在纸上游动)
2、大家的词语积累很丰富。

鱼游到了纸上,这种表达方式你们喜欢吗?仿照“鱼游到了纸上”,如果要表达小鸟画得很像,可以怎么说呢?老虎呢?(学生仿句)这么有趣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大家记住它,以后也可以用到它。

3、那么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一个青年,一个聋哑青年)你从哪儿读出来的?“他高高的个子、、、、、”你善于从文中提取信息,真了不起。

“、、、、、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善于联系上下文读书。

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使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位秀气的青年。

齐读。

4、这位青年是怎样画鱼的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青年画鱼?指名说后:自读第7-9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用不同的符号标示词语。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5、交流:相机出示句子或段落:
引导:你知道“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意思吗?哪些词语能帮你理解这两个词语?(引导抓住一丝不苟绣花细致理解工笔细描)挥笔速写呢?
(出示课件:工笔细描的图片。

)你能否通过朗读来体现?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

读着这些句子,那位青年挥毫泼墨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前面作者通过对青年外貌描写使我们看到了青年秀气的外貌,这里作者是抓住了什么描写来展现这位青年画画的?(动作)
恰当的动作描写有助于情景再现。

6、想象一下,青年对金鱼的哪些部位采用了工笔细描?哪些地方是挥笔速写?指名说。

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仿佛看到了那位青年的画,在场的老人、青年、小孩也都看到了,听听他们是怎么赞叹的、怎么议论的?指名说。

(我们从别人的话语中感受到他画技的高超,这是运用了侧面描写。

)他为什么没有任何反应呢?除了因为他是聋哑人外,还有别的原因吗?(除了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画画,眼中所见,笔下所画都是鱼,好像和游鱼融洽在一起了。


7、此时你能说说“融为一体”的意思吗?(真是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了。

)直到太阳快落山时,他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8、能否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聋哑青年在你心目中的印象?(勤奋精神专注专心)
还可以用你知道的哪些成语来形容他画画得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所以,当看到他的画时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
这里的“惊奇”含有哪些意思?(表扬、赞叹、惊讶、叹为观止)
让我们一起来赞扬他。

齐读。

(这种运用外貌、动作、和直接引用人物语言对主人公直接进行描写,就是正面描写。


(二)、1、青年将金鱼画得活灵活现,是不他从小就学画了呢?(不是)从哪儿看出?指名读
出示:“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感触特别深的词语有哪些?在交流时相机指导朗读。

理解:“一年多”、“每个星期”、“一整天”、“常常” 从中看出了青年怎样的品质?(生答:坚持不懈、忘我)
2、文中还有一处写了他观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请自读第4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

齐读,具体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生:老是、呆呆地、静静地)
3、“老是”可以换个什么词?“呆呆地”、“静静地”是种怎样的神态?
(专注、入神)
4、学画的一年多,他都是这样过来的:
阳光明媚时,他会——天下起倾盆大雨时,他犹豫了吗?没有,他会——5、为了看鱼,他还会遇到什么情况?他会——
板书:看鱼
创设情境读:如果按一年365天算,那么他观察了五十来天!这五十来天不管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他从不间断,教师引读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生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这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这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这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6、我们把青年静静看鱼,忘我看鱼,坚持看鱼的情景记到心里去。

(齐读)
写青年忘我观鱼,作者抓住了什么来描写?(神态、动作)写法总结:是啊,作者也像一位画家,他也是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将画鱼青年的姿态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7、正是因为他坚持不懈地看鱼,忘我地画鱼,到后来,即使他把眼睛闭上也能看到什么呢?(也能看到金鱼的样子)用青年自己的话说就是?(鱼游到了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你还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出示:胸有成竹
这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啊!
从心里有鱼到纸上“游”鱼,我们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好品质?(做事一丝不苟勤奋专注)
现在,你能弄清这两句话的关系吗?用关联词语来说说。

示:“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

三、小结:
1、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细致入微地刻画,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就是这样一位聋哑青年,虽然身患残疾,就是凭着执著、专注、勤奋,使鱼先游到心里,而后又游到了纸上,这足以让我们看到了残疾青年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你还知道那些人具有这样的精神?
播放《千手观音》
2、谈谈你从聋哑青年画画的经历中或从作者的表达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和这位青年一样勤奋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

四、作业自助餐:
1、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

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2、朗诵课外作品《高贵的补鞋匠》,谈谈自己的感受。

3、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鱼游到了纸上》教后反思
反思自己这节语文课,做到了:教学设计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引导学生从“游”字切入,在“静”中展开,在读中理解感悟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在40分钟的课堂里学生都是愉悦主动地学习,谈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体会,悟出了文章的含义,学习了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

教学中我注重了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初学课文我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在品读课文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品味重点语句。

在教学中,我抓住了表现青年看鱼时的神情“呆呆地、静静地”等语句,进行语言文字的品析。

通过词语运用的对比,通过自己与青年看鱼方式的对比,通过画面的想象,多方面语文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既感受到了青年的专注和忘我,又感悟到了文本用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由表及里,即懂了句意又挖掘了生成点,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三、朗读训练。

本节课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来阅读课文,通过自由读、引读、默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文使学生在朗读中,培养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朗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学生明白了“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关系。

比如要学生体会“忘我”可贵的时候,我创设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的引读,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非常成功,把课堂教学也推向了高潮。

通过品味“忘我”学生读出了鱼“游”到纸上不仅仅是因为“无声之静”,也不只是“无动之静”,更是“心之宁静”。

学生读出了“忘我”就是“专心致志”,“忘我”就是“坚持不懈”,就是“最高境界”。

当然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学生的一些课堂生成的闪光点没有及时地引导他们进一步系统化;朗读指导还不够深入;教学设计中的写作方法没有在教学环节中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地自然生成。


之,教学机智还需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训练、提高。

第二篇:鱼游到了纸上阅读案例
阅读教学及评价案例
鱼游到了纸上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

(板书:鱼画到了纸上)生:(哗然)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生:咦,是呀,鱼只能在水里游,怎么可能游到纸上呢?生:鱼离开水就不能生存,它只能在水里游。

生:可是书上明明是“鱼游到了纸上”呀!(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开始争论)
师:鱼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请大家认真读完课文之后再下结论。

(学生急于知道答案,激发学生认真读课文。

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师:得出结论了吗?
生:鱼能游到纸上,课文中的青年画得太逼真了,给人的感觉就像鱼真的游到了纸上。

师:你们能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到准确的答案,一定是认真读书了。

(学生从自读中找到答案,教师给于激励性评价))(二)抓住关键词理解句义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生:举止特别。

师:举止指的是什么?
生:“举止”指的是动作和神态。

师:“举止特别”呢?
生:动作和神态跟别人不一样,与众不同。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
生:达到忘掉自己的程度就是“忘我境界”的意思。

(问答式的提问让学生解答了词语的意思,下一步找到关键词理解句义)师: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学生
自渎相关段落,然后和组内同学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


生:“呆呆地”是说看鱼看得十分入神,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静静地”“不说一句话”说明看鱼看得专心,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老是”说明经常是这样的,并非是偶然的,所以举止特别。

师:这是对青年的什么描写?生:神态动作
师:你们和作者一样也能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体会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师: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这是对青年的什么描写?
生:动作
师:从你们抓住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我们一齐读读,读时突出那些重点词、句,语速不要太快,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适时指导朗读,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青年在看鱼画鱼的勤奋、专注。

)师:谁能结合课文的词、句说一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他好像和鱼融为一体了。

师:“唯一”是什么意思?
生:是只有的意思。

可以看出青年和别人不一样
生:,“融为一体”是说融合在一起,好像自己就是金鱼。

生: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了自己。

生: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生:从“一丝不苟”可以看出青年画鱼认真、全身心地投入,与别人不一样。

师:你能找个词代替这句话吗? 生:废寝忘食
师:你们用词非常准确,平时注意收集这样的词语,是个有心的
孩子。

(紧追不舍的提问,学生的积极回答,再次从重点词语中体会青年的认真,专注。


(三)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人物优秀品质。

师:正因为青年看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们才感到他的“举止特别”。

青年对鱼真是如醉如痴呀!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地步了。

如此用功的学画,画出的鱼怎能不栩栩如生呢?当他看到作者写给他的“鱼游到了纸上来了”时,是怎么回答的?
生: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生:先在心里出现了一个印象,牢牢记住。

生:青年要很多次去看,结果才画出这么好的金鱼。

师:(小结)青年通过反复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装的都是金鱼鲜明、生动的形象。

这就是“鱼游到心里”的意思。

师:“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生:(齐说)小女孩。

师:在书中找到,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青年画鱼认真、生动,所以小姑娘说鱼游到了纸上。

生:是说青年画鱼画得像真的一样。

师:哪个字可以看出青年画鱼画得像?
生:从“游”字可以看出来。

师:一个“游”字告诉我们青年画的鱼像真的那样在纸上游动,这是小女孩对青年的一句赞叹,用这种赞叹的语气练习读读好吗?(生练读)
(师指名读,生齐读。

在读中感受小女孩对青年的赞叹)
师:鱼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有什么关系?生:如果鱼不先游到心里,就不能把金鱼画得那么生动,小姑娘就不会说鱼游到了纸上。

生:青年经过反反复复地看,有了金鱼生动的形象,才能有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

生:因为那位青年经常忘我的到玉泉观鱼,在心中已经有了金鱼
鲜明的形象,所以才能画出活灵活现的金鱼。

师: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做到胸有成“鱼”,所以才能落笔生辉,下笔如有神。

让人感到鱼游到了纸上。

你能用一对关联词把它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吗?
生:因为鱼游到心里所以才能游到纸上。

师:你们真行!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你们也是做事专注的孩子。

(及时的给于学生激励性评价,学生从青年身上受到感染,学习积极性高涨。


师:经过前面读书自学,提问,讨论,我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青年人呀?
生:是一个爱鱼爱到了忘我境界的人。

生:做事一丝不苟。

生:做事专心致志。

生:做事全神贯注。

生:从中可以看出青年是一个勤奋专注的人。

师:你们说的都对,他是一个勤奋专注的青年。

师:多么好的一个青年人,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被他勤奋、专注、忘我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同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放声朗读。

(教师及时小结,指导朗读。

学生带着敬佩之情读课文,再次感受青年的优秀品质,感情在此升华。


(四)学习收获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从你们的读中感受到这位年轻人勤奋好学,认真专注。

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物?
生:《全神贯注》中的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差点儿把朋友锁在自己的工作室。

师:从他们的优秀品质中,我们受到什么启发?生:我们做事的时候也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生:我们上课的时候要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生:做一个勤奋、专注的孩子。

(师:(小结)做任何事情
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青年画鱼取得成功,是由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画得栩栩如生。

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

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

生读课文,思考问题。

生:作者对青年的外貌描写。

生:作者听到周围人对青年的议论。

生:作者用笔同青年交谈。

师:作者是位有心人,认真观察,多看、多听、多问写出了这篇课文。

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写法,像课文中的青年一样勤奋、努力一定也会成功的。

师:课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个人物的片段或写一种喜爱小动物的片段。

老师知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在写作方面一定有了不小的收获,赶紧向大家展示吧!案例评价1.本科教学过程及评价活动设计的理论依据
本节课设计遵循“评价促发展”“评价是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必要手段”的理念。

实施评价中主力教师的评价,小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在评价中采用小组互评、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家长参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并结合教学内容使用评价表。

通过学生自评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组内互评使他们学会辨别,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教师评价起到引导作用。

2、本节课的评价活动的成功之处
(1).通过课前评价,课中评价,课后评价,让评价贯穿整个课堂,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同伴的互评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识与能力,实现自我反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

(2).在问题对话的学习中,促使学生认真倾听,进行比较、判断、选择,学生在思维冲突、一文中矫正偏差、提高认识,在互动、碰撞后形成对评价结果的认识。

学生在师生、生生的多想评价交流中,受到启发,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发展。

(3).进行多元化评价,使学生时时能感受到评价带来的快乐与
收获。

(4)教师的评价语言具有导向、示范、激励、反馈的作用。

在交流评价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示范,使其豁然开朗,教师的评价语言成为启发学生进行原认知反思、学习方法感悟,并利用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学实效。

第三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201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议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质疑,导入新课3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

(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老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我来看看,果真是鱼游到了纸上。

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特别是读到这个“游”,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疑问、迷惑不解、很奇怪
2、导入新课。

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下面我们就去文中一探究竟。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01、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
2、检查自学,指导读词。

3、汇报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
金鱼。

“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

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
三、抓住重点,品读课文内容20
1、青年竟然能把鱼画得像在纸上游动,看来这位青年非常厉害,那他是怎么把鱼画得像在纸上游动的呢?请你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找出青年画鱼的语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汇报)
3、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好孩子,你们找的与他一样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生齐读。


A、知道工笔和速写吗?在这里,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这就叫“工笔细描”,从这个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青年画鱼很认真,很细心)正因为画得细,所以他画的速度就——特别慢,谁来读读。

这里是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这就是“挥笔速写”。

(这也让我们知道了他画得很——熟练、流畅)
B、下面谁来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你是从哪儿感受到他画鱼认真的?(一丝不苟)
C、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他画鱼技术高超的?(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D、老师发现你的一个优点——善于思考。

来,带上你的感受我们女孩子一丝不苟地读工笔细描部分,男同学动力十足地读挥笔速写部分。

E、读完这句话,我们的眼球会情不自禁地被哪个词所吸引呢?(游动)为什么?(从“游”字我读出了青年把鱼画活了,跟金鱼缸里的鱼一样可爱,特别逼真。


F、画纸上的鱼那么逼真,你能用几个成语来赞美一下吗?(栩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