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新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掌握生字生词,积累词汇。
2.朗读课文,探究并概括济南冬天的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领会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冬天景象的方法,并像作者那样观察冬天景象迁移写作,培养学生写景抒情的能力。
4.学习、品味语言,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写景。
教学重点:
探究并概括济南冬天的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领会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特点描写冬天景象的方法,并像作者那样观察冬天景象迁移写作,培养学生写景抒情的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捕鱼教学法:学习课文和学习生活同步,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在阅读课堂完成写作全程指导,然后迁移运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并进一步理解课文,以写促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
他所写的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通读课文,领会课文反映的生活,理解课文主题。
学习方法:围绕预习提问“济南冬天的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是怎样的?”进行探究,学生自主回答问题后小组交流,老师归纳如下:
《济南的冬天》描写的是济南冬天十分暖和的情景。
济南冬天的山和水都是十分暖和的。
作者十分热爱济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三对应生活学习字词。
预习和学习方法:边读、边看、边写字词,看谁又对又快又好,一边写词语,一边驰骋想象再现词语反映的事物和生活情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一样,还可模拟表演词语所反映的动作或情态,摒弃死记硬背词语解释的方法。
1.学习生字。
镶xiāng上温晴qíng 慈cí善肌jī肤
宽敞chǎng 绿萍píng 水藻zǎo 贮蓄 zhù xù
澄chéng清空灵líng 地毯tǎn 水墨mò画
2.学习生词。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宽敞:宽阔,宽大。
贮蓄:存放、储藏。
澄清:清亮。
四作者生平和创作生活。
预习和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不同于作者介绍,不要把作者介绍当做语文知识来死记硬背,而是当作生活情景来学习,像作者那样成就人生、成就事业,并自主评价作者的创作。
老舍(1899-1966),小说家,戏剧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1924年赴英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开始写作,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成为我国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人之一。
归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写作,其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
抗日战争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并对现代曲艺进行改良。
1946年赴美讲学,四年后回国,主要从事话剧剧本创作,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誉为语言大师。
五学习朗读,熟读成诵。
对应生活,朗读三遍,品味生活,烂熟于心。
六细读课文,品味课文反映的生活,理解课文结构层次。
1.课堂提问:“济南冬天的情景是怎样的?”学习方法:一边朗读或默读、速读课文第1段,一边品味本部分反映的生活,学生自主回答问题后小组交流:济南冬天不像北平冬天那样要刮大风,也不像伦敦冬天那样看不到日光,更不像热带那样日光永远那么毒。
济南冬天不但没有大风,而且有暖和的日光。
冬天的济南确是宝地。
老师简要概括:和北平、伦敦、热带相比,济南的冬天是十分暖和的。
2.课堂提问:“济南冬天的山是什么样的?”朗读或默读、速读第3、4、5段,学习方法同上。
济南三面环山,像个小摇篮,准保暖和,又有依靠,正好享受济南的温暖。
正因为温暖,济南冬天只下点小雪,并且更有情致,山上矮松青黑,顶着一点白雪,山坡一道白,一道暗黄,像带水纹的花衣,小山太秀气。
村庄房顶卧着点白雪,像一张水墨画。
老师简要概括:济南冬天的山是十分暖和的。
下雪也很小。
3.课堂提问:“济南冬天的水是怎样的情景?”阅读最后1段,学习方法同上。
冬天济南的水不但不结冰,而且还冒着热气,水藻真绿,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
空中,半空中,天上,全是那么清亮,整个是空灵的蓝水晶。
老师简要概括:济南冬天的水是十分暖和的。
水还冒着热气。
4.总结作者观察写作的思路,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作者先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通过对比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然后从济南的山和济南的水两方面具体描写这个特点,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没有废话。
附思路简图:
七总结,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2.硬笔正楷练习书写,每个生字生词书写五遍。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温习生字词,巩固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品味方法:品味语言反映生活的意味和巧妙方法,摒弃微言大义赏析法和咬文嚼字赏析法,写出精彩语句表现的情、意、味和趣即可。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呢?
品味: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说济南城“暖和安适地睡着”,并且只等着春风来“唤醒”,这是多么温暖惬意的地方。
这样的语言真有创意。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品味:这句话也是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说小山很有人性,专门给济南造就一个摇篮,让济南暖和地睡着,保证暖和,小山太有人情味了。
小山太贴心了。
③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品味:这句话还是运用拟人手法,济南的水更有人情味,它不忍结冰,还让柳枝照个影。
作者的说法很新,很别致。
作者的体验很独特。
三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的方法,理解课文写作,学习写作。
学习方法:围绕预习提问“作者描写济南冬天景象的方法是什么?”进行探究,概括作者反映生活的方法,学生自主回答问题后小组交流,老师总结:作者紧紧围绕济南冬天的特点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象,甚至每句话都是围绕济南冬天的特点而展开,使济南的山、水、城和人,都涂上一层温暖晴朗的色彩,就是济南的雪,也仍然跟温暖有联系──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济南冬天的水更暖和。
这个观察生活反映生活的方法很适合我们学习运用。
四迁移运用指导写作,培养观察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
我们写作也可以抓住特点围绕特点来描写家乡的冬天情景或春天情景等,课后认真观察我们这个地方冬天的情景,反映我们这个地方冬天寒冷的情景,使每
一个景物都围绕寒冷这一特点,每句话都围绕寒冷这一特点。
包括冬天的太阳怎么样,风怎么样,雪怎么样,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怎么样等,看它们是如何使人觉得寒冷的,同时也像作者那样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题目自拟。
五列出写作提纲,指导观察写作,运用课文写作方法写作,培养写作能力。
下面以《家乡的冬天》为题,像作者一样观察生活、提炼生活,仿照课文写作的思路和方法,把以上指导进一步加工成写作提纲。
举一反三,立刻迁移运用。
1.像课文一样运用对比的方法,描写家乡冬天寒冷的特点。
2.从不同角度表现家乡冬天的寒冷。
风怎样寒冷,雨怎样寒冷,水怎么寒冷,特别是雪怎样寒冷,还有冰怎么寒冷等。
白天怎么寒冷,夜里怎么寒冷。
人们应对寒冷的方法和在寒冷中的生活怎样。
每一方面都可以进行细致描写,并写出独特体验。
详写,多角度观察,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写,锤炼语言,确保语言生动。
3.从不同角度写人们如何取暖避寒。
人们越要取暖,越表明天气寒冷。
人们越离不开火,越离不开热,越表明天气越冷。
多角度观察,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写,确保语言生动。
4.表达自己热爱家乡冬天的感情。
六总结反馈,纠偏改错。
老师批改学生迁移写作的文章,学习成功经验,改正不足之处或偏差,进一步提高学生迁移写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