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关于水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0mL水的质量为0.5kg B.水结成冰后,其体积会增大
C.水的沸点不会超过100℃D.水倒去一半后,其比热容不变
2.(2分)伴随着城区内环高架路、鲁南高铁济宁北站、大安机场的建成使用,济宁进入高铁、高架、高速、航空的立体交通“快时代”。

结合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雨雾冰雪提示牌提醒减速慢行,原因是雨雪路面摩擦力消失
B.图乙:在高架路旁安装隔音墙,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图丙:设置安全线的原因是列车高速行驶时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D.图丁:车辆沿坡形通道向上行驶过程中,其重力势能不变
3.(2分)图中,小灯泡L1、L2的额定电压相同。

闭合开关后,发现L1比L2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L1的额定功率比L2的额定功率大B.L1两端电压比L2两端电压小
C.L1的电阻比L2的电阻大D.通过L1的电流比通过L2的电流小
4.(2分)下列与数据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频率为106Hz的电磁波一定比105Hz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快
B.功率为100kW的机械一定比60kW的机械做的功多
C.热值为3.7×107J/kg的燃料一定比3.0×107J/kg的燃料放热多
D.质量为50kg的物体一定比20kg的物体的惯性大
5.(2分)图中是物理课本中的四幅图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A滑轮是动滑轮B.图乙:绕原子核运动的是质子
C.图丙:甲导线为火线D.图丁:d端为电源正极
6.(2分)在学习交流活动中,小明收集了一些观点:①人站在平面镜前,当走近平面镜时,他的像变大;
②重力为5N的水能浮起重力为10N的物体;③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④海拔高度越高
的地方,大气压强越大;⑤两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⑥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下列选项中观点都正确的是()
A.①③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⑤⑥
7.(2分)电冰箱通电后,制冷剂被压缩机从蒸发器内吸出、压缩后进入冷凝器,随后进入蒸发器……,通过这样的循环,实现制冷效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冷剂需选用不容易汽化的物质B.制冷剂需选用汽化吸热能力弱的物质
C.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液化放出热量D.打开工作中的冰箱门,最终能使整个房间内降温8.(2分)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选项是()
A.
现象分析
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亮、灭两盏灯是串联的
B.
现象分析
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
现象分析
小磁针靠近磁体时发生偏转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D.
现象分析
发声体置于玻璃罩内,抽气过程中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可推测真空不能传声
9.(2分)关于材料、能源和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导材料既可用于制作远距离输电导线,又可用于制作电炉的电阻丝
B.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内部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剧烈的核反应
C.作为信息存储介质,竹简、纸、录音磁带、光盘的容量密度依次增大
D.光纤是传输光信号的器件,其抗干扰能力强,能减少信号衰减
10.(2分)如图所示是一个灯泡L和一个定值电阻R的I﹣U图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为灯泡L的图线B.当电压为0时,L与R的阻值均为0
C.将L和R并联在6V的电源两端,电路总电阻为36Ω
D.将L和R串联在6V的电源两端,L的功率为0.24W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2分)橡皮筋振动时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的越大。

12.(2分)用一块平面镜将室外的阳光照射到室内,这是光的现象;如图所示,把一块平面镜斜插在水中,将装置放在从窗口射入的阳光下,让镜面对着阳光,在对面的白色墙壁上看到一个彩色的光斑,说明白光是由混合而成的。

13.(2分)小明从家前往科技馆,整个过程中有步行,也有骑行,其全程的s﹣t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骑行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大,则他骑行的路程为m,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

14.(2分)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对接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

成功对接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的;2020年11月10日,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深潜试验中最大下潜深度达到10909m,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

此次深潜试验中“奋斗者”号在最大下潜深度处承受海水
=1.0×103kg/m3)
的压强为Pa。

(取g=10N/kg,ρ
海水
15.(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总功率变化了1.8W,则电流表示数变化了A,电阻R=Ω。

16.(2分)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如图所示),由于摩擦的存在,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这部分能量不可能自动地再转化为机械能,如果没有能量的补充,小球最终会停止运动。

研究表明,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能量的转化与转移具有性。

三、实验题:17题4分,18题6分,19题4分,20题4分,共18分。

17.(4分)结合图中的信息,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甲中,一只手平压在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通过比较气球左右两侧的形变情况,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的关系。

(2)确定像的位置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一个关键点。

图乙中,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倍焦距外某位置,如果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模糊,需要(填对光屏的操作)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
清晰的像。

(3)在探究气体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时,将2个瓶采用如图丙所示的a 、b 两种放置法,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都会观察到红棕色二氧化氮(ρ二氧化氮>ρ空气)气体进入到另一个瓶中。

(选
填“a ”或“b ”)放置法更合理。

(4)图丁中,闭合开关,让导体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向左运动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若让导体向右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将
偏转。

18.(6分)小明将木板一端置于水平桌面上,另一端与量角器组装成斜面(如图所示),按以下步骤进行了实验:
①选3个物体A 、B 和C ,分别测出它们的重力大小。

②将斜面倾角(木板与桌面夹角)调成5°,分别将物体A 、B 、C 放置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用压力传感器分别测出它们对木板的压力大小。

③将斜面倾角先后调成10°和15°重复步骤②。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斜面倾角5°10°15°实验序号123456789物体A B C A B C A B C 重力大小/N 10.020.030.010.020.030.010.020.030.0压力大小/N
9.96
19.92
29.88
9.85
19.70
29.55
9.66
19.32
28.98
结合以上信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 对木板(斜面倾角为15°)压力的示意图,要求包含力的三要素。

(2)若研究同一物体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可选择实验序号中的数据进
行分析。

(3)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可知: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斜面上时,物体对木板的压力与该物体重力的比值。

(4)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可知:同一物体静止在不同斜面上时,斜面倾角越大,物体对木板的压力与该
物体重力的比值(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5)斜面作为一种简单的机械,在生活中常有应用。

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质量为30kg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了1m,升高了30cm,斜面的机械效率为90%,则该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

(取g=10N/kg)
19.(4分)小明在“探究水的奥秘”主题学习活动中,组装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三个实验都选用酒精灯作热源,通过的方式改变烧杯内液体的内能。

(2)将装冰的试管置于水中加热(如图甲所示),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利用装置乙进行实验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沸腾时,自杯底产生的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至水面处破裂。

破裂前,气泡内是。

(4)利用装置丙探究物质吸热性质时,调整两只酒精灯的灯芯,使其火焰相同(相同热源),目的是用_________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20.(4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将电源(电压为8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6V)、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串联后,将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

实验时,将电压表的示数U v,电流表的示数I A,以及两者的乘积U v I A 记录下来,表中所示为部分数据。

序号U V/V I A/A U V I A/W
1 2.0 1.2
2 4.0
3 6.0 1.8
结合以上信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上述实验的电路图。

(2)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V时的电阻R L=Ω。

(保留两位小数)
(3)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W。

四、计算题:21题4分,22题6分,共10分。

21.(4分)小明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时,用托盘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a)所示;用量筒和水测量金属块的体积,相关信息如图(b)所示。

求:(取g =10N/kg)
(1)金属块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2)金属块的密度。

22.(6分)医院里利用高温高压蒸汽消毒锅对器械进行消毒,不同的器械所要求的温度、压强不同。

图中为自动测量锅内温度、气压的电路原理图(虚线框内为锅内部分),电源电压恒为6V。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总质量为10kg、初温为15℃的钢制器械进行消毒,消毒温度达到115℃时,求器械吸收的热=0.46×103J/(kg•℃)】
量。

【c

(2)R1为阻值随所受压强大小而变化的可变电阻,其阻值与气压的关系如表1所示,A1为显示锅内气压大小的仪表(实质是电流表)。

当锅内气压等于1atm(1atm=1个标准大气压)时,A1显示的气压为0,则气压表零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A1刻度盘的多少毫安处?
表1
气压p/atm 1.0 1.2 1.4 1.6 1.8……
电阻R1/Ω200170150140132……
表2
t/℃100105110115120……
电阻R2/Ω1201101009080……
(3)R2为阻值随温度而变化的可变电阻,其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表2所示,A2为显示温度的仪表(实质是电流表)。

当A1显示气压大小为1.4atm、A2显示温度为110℃时,求电路的总功率。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分析】(1)已知水的体积,由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水的质量;
(2)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V=分析;
(3)水的沸点随气压的改变而改变;
(4)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在某种性质上的差别,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都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解:A、水的体积V=500mL=500cm3=5×10﹣4m3,由ρ=可得,质量:
m=ρ水V=1.0×103kg/m3×5×10﹣4m3=0.5kg,故A正确;
B、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V=可知,体积变大,故B正确;
C、水的沸点随气压的改变而改变,只有在标准大气压小水的沸点才是100℃,因此水的沸点可以超过100℃,故C错误;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某种物质的比热容和其体积大小无关,所以
把水倒去一半后,其比热容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沸水与气压的关系、质量、密度、比热容概念及其特性。

了解概念是基础,理解它们的特性是关键。

2.【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防治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3)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4)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解:
A.雨雪路面粗糙程度较小,摩擦力减小,所以要减速慢行,但摩擦力不会消失,故A错误;
B.在高架路旁安装隔音墙,阻挡了声音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
C.设置安全线的原因是列车高速行驶时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人容易被推向列车发生危险,故C
错误;
D.车辆沿坡形通道向上行驶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大,其重力势能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生活处处有物理,我们要能够从生活现象找出用到的物理知识。

联系生活实际出题,这是中考出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需要引起注意。

3.【分析】(1)如图可知,两灯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

灯泡越亮实际功率越大。

根据实际功率判断灯泡两端的电压大小,根据电压判断灯泡的电阻大小。

(2)两个灯泡的额定电压相同,根据灯泡电阻大小判断额定功率大小。

【解答】解:BCD.如图可知,两灯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

发现L1比L2亮,L1的实际功率比L2的实际功率大,由P=UI可知,L1的实际电压比L2的实际电压大;
由R=可知,L1的电阻比L2的电阻大,故B、D错误,C正确;
A.小灯泡L1、L2的额定电压相同,由P=可知,L1的额定功率比L2的额定功率小,故A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了在串联电路中判断电压、电阻、功率的大小关系,结合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以及相关公式,进行综合判断。

4.【分析】(1)电磁波速度不变的,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是3×108m/s,与频率和波长无关。

(2)由W=Pt可知,做功的大小取决于功率和做功的时间。

(3)由Q=mq可知,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多少取决于燃料的热值和和燃料的质量。

(4)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

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解答】解:A.电磁波速度不变的,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与频率和波长无关。

故A错误;
B.由W=Pt可知,做功的大小取决于功率和做功的时间,功率为100kW的机械不一定比60kW的机械
做的功多,故B错误;
C.由Q=mq可知,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多少取决于燃料的热值和和燃料的质量。

热值为3.7×107J/kg的燃料不一定比3.0×107J/kg的燃料放热多,故C错误;
D.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为50kg的物体一定比20kg的物体的惯性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了电磁波的传播、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热值计算等。

基础知识较为容易。

5.【分析】A.动滑轮轴的位置和物体一起运动;
B.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C.开关接在火线上;
D.用右手螺旋顶则可知d端为电源正极。

【解答】解:A、滑轮A轴的位置和物体一起运动,即为动滑轮,故A正确;
B、绕原子核运动的是电子而不是质子,故B错;
C、开关应接到火线上,甲导线为火线,故C正确;
D、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可知,通电螺线管b端为N极,用右手螺旋法则可知d端为电源正极,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动滑轮的识别,原子的核式结构,家庭电路,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磁极的判断。

6.【分析】①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的大小和人的大小相等,人的大小不变,像大小也不变;
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受到的重力,跟液体
的重力无关;
③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④大气压强跟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⑤物体带电量的正电荷、负电荷时,不显电性,物体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
⑥在做功冲程中,内燃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①人站在平面镜前,当走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他的像不变,故①错误;
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受到的重力,跟液体
的重力无关,即重力为5N的水能浮起重力为10N的物体,故②正确;
③根据杠杆的力臂定义: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故③错误;
④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越小,故④错误;
⑤物体带电量的正电荷、负电荷时,不显电性;两物体相互摩擦,失去带负电荷的电子的物体,会带
正电,故⑤正确;
⑥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⑥正确;即观点②⑤⑥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阿基米德原理、杠杆的力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摩擦起电的实质、内燃机四冲程的能量转化。

解题关键是掌握物理基础知识。

7.【分析】电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在汽化时吸收热量,把电冰箱内的热带走;液化时放热,把电冰箱内热散发到空气中。

【解答】解:ABC、液态的制冷剂通过电冰箱冷冻室,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把冰箱冷冻室内热带走;制冷剂气态进入冷凝器,气态的制冷剂变为液态的制冷剂,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把冰箱内热散失掉,所以制冷剂需选用即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
且汽化吸热能力强的物质,故AB错误、C正确;
D、电冰箱制冷机工作后,冰箱冷冻室内的蒸发器温度降低,吸收空气中的热,而与此同时,冰箱外部
的冷凝器温度升高,将热传给空气,室内空气的热只是被冰箱吸收后又被放出,所以室温不会下降,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生活处处皆物理,利用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考查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8.【分析】(1)根据串并联开关的作用分析;
(2)根据分子动理论分析;
(3)根据磁场的性质分析;
(4)根据实验推理法分析。

【解答】解:A、串联一个开关可以控制多个用电器,而并联干路中的开关也可以控制多个用电器,故A错误;
B、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空心,即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故B正确;
C、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小磁针靠近磁体时发生偏转,说明受力改变了运动状态,则说
明了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故C正确;
D、发声体置于玻璃罩内,抽气过程中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如果空气没有了,形成真空,则声音无法
传播,故可推测真空不能传声,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串并联的特点、分子动理论、磁场的性质以及实验推理法,属于中档题。

9.【分析】(1)超导体的电阻为0,所有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都不能用超导材料制作;
(2)核能俗称原子能,它是原子核里的核子、中子或质子,重新分配和组合时释放出来的能量。

核能分为两类:一类叫裂变能,一类叫聚变能;
(3)信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是信息赖以附载的物质基础,即用于记录、传输、积累和保存信息的实体;
(4)光线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信号衰减小等优点.
【解答】解:A、超导材料电阻为0,根据焦耳定律可知,通电后不会发热,故不能制作电炉的电阻丝,可以用于制作输电线,故A错误;
B、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释放巨大的能量,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地球上的大部分能量都
来自太阳,故B正确;
C、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信息储存的介质越来越先进,介质容量密度越来越大,竹简、纸、录音磁带、
光盘等容量密度依次增大,故C正确;
D、光纤,即光导纤维,是传输光信号的器件,光线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信号衰减小
等优点,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等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全面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可顺利解答。

10.【分析】(1)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由此结合图线特征得出结论;
(2)电阻是物体本身的属性,跟它两端的电压无关;
(3)结合图象读出对应的电流,算出两者的电阻;
(4)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电流特点读出正确的电流和电压,由P=UI可得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解答】解:A、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所以定值电阻R的I﹣U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所以甲表示电阻R的I﹣U关系图像,曲线乙是灯泡L的I﹣U关系图像,故A错误;
B、当电压为0时,L与R的阻值均不为0,故B错误;
C、将L和R并联在6V的电源两端,由图象知,定值电阻R中流过的电流为0.25A,灯泡L中流过的
电流为0.5A,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A+0.5A=0.75A,故电路中的总电阻为,故C错误;
D、若将L和R串联在6V的电源两端,结合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通过分析图可知,此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2V,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4.8V,电路中电流为0.2A,L的功率为P L=U L I L=1.2V×0.2A =0.24W,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有用的信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橡皮筋振动时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大。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和声音产生的条件,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12.【分析】(1)用一块平面镜将室外的阳光照射到室内,属于光的反射。

(2)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

【解答】解:用一块平面镜将室外的阳光照射到室内,光的方向发生变化,属于光的反射。

让太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调节水面高度和镜面角度,相当于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答案为:反射;各种色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同时还考查了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这是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平时一定要认真审题。

13.【分析】全程分为三个过程,分别计算出0﹣5分钟、5﹣6分钟、6﹣16分钟小明通过的路程,计算出每一段的平均速度,比较速度的大小可以判断那一段是骑车的路段。

然后用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得出全段的平均速度。

【解答】由图可知,总路程为S=3600m,总时间为t=16min=960s
(1))0﹣5分钟内小明所用时间为t1=5min=300s,通过的路程为S1=450米,速度v1===
1.5m/s
5﹣6分钟小明静止不动。

通过的路程s2=0,速度v2=0,所用时间为t2=1min=60s;
6﹣16分钟内小明通过的路程为S3=S﹣S1=3600m﹣450m=3150m,所用时间为t3=10分钟=600s;速度v3=;
由于v3>v1>v2,故6﹣16分钟时为骑行路段,路程为3150m;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和速度大小的比较,以及对S﹣t的图像的理解,是一道好题。

14.【分析】(1)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变化,则参照物是静止的。

(2)“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最深h=10909m时,承受的海水对它产生的压强最大,根据p 得出最大压强。

=ρ
海水gh
【解答】解:成功对接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八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位置没有变化,故神
舟十八号是静止的。

“奋斗者”号下潜最深h=10909m时,承受的海水对它产生的压强最大,最大压强为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10909m=1.0909×108Pa。

故答案为:静止;1.0909×108。

【点评】本题考查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并考查压强的计算,是一道综合题。

15.【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只有灯泡工作,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当开关闭合时,电阻和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
(1)已知电路总功率变化量,根据P=UI即可求出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
(2)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总电流的变化量为R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电阻R。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只有灯泡工作,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当开关闭合时,电阻和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
(1)根据P=UI可得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
ΔI===0.3A;
(2)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开关闭合后电路的总电流的变化量为R的电流,即:I R=ΔI=0.3A,
根据I=可得:R===20Ω。

故答案为:0.3;20。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开关断开与闭合时用电器连接情况的判断。

16.【分析】(1)根据摩擦生热分析;
(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解答】解: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由于摩擦的存在,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这部分能量不可能自动地再转化为机械能,如果没有能量的补充,小球最终会停止运动。

研究表明,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能量的转化与转移具有方向性。

故答案为:内能;方向。

【点评】各种能量形式互相转换是有方向和条件限制的,能量互相转换时其量值不变,表明能量是不能被创造或消灭的。

三、实验题:17题4分,18题6分,19题4分,20题4分,共1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