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物理 八年级上册 各课同步知识点清单(12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力
1.力的概念: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施加作用的物体是施力体,受到作用的物体是受力体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体,反之,受力体同时也是施力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其一改变则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表示(力的符号:F)
①力的图示法: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例:桌面上一物体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50N的拉力,用力的图示表示:
②力的示意图:在很多情况下不需要严格按照力的图示法表示力,而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受到的力,且不强调有向线段的长短,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例:桌面上一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画出该力的示意图
8.力的测量:
①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统称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②弹簧测力计:
[1]结构:外壳、面板、弹簧、圆环、拉杆、指针和挂钩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指针调零;“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示数为挂钩处受力的大小。

[4]注意事项:
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b)使用前需轻轻晃动秤钩,防止弹簧指针卡在外壳上
c)测量力时,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造成测量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