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习题题件33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941年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演讲中说道:“1941年12月
7日,必须永远记住这个耻辱的日子……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
胜这次预谋的侵略,美国人民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赢得彻底的胜
利。”这句话中的“预谋的侵略”指的是
( A)
A. 日本偷袭珍珠港
B. 九一八事变
C. 德国突袭波兰
D. 七七事变
A.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的贡献比美国大 B. 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C.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军民的重大伤亡 D. 德国法西斯比日本法西斯更具有残暴性
10. 下列关于一战、二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
发展的平衡程度高
B. 一战时同盟国的核心是德国,协约国的核心是英国;二战的轴
②__太__平__洋____战场等
第 爆发:③___1_9_3_9____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英、 二 次 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世 德对英、法进攻:1940年,德国在6个星期内攻陷法国,紧接着对英国
界 实施猛烈轰炸
大 战
苏德战场形成:④___1_9_4_1____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10月,德军逼近
莫斯科。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⑤___莫__斯__科__保__卫__战____的胜利,粉
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⑥___珍__珠__港___的美国海军基
地。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进攻东南亚
第 等地区。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 次
走向联合:⑦___1_9_4_2____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讲话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40年代世界人民所面临的 重大威胁。面对这种威胁,英、美等西方大国的政策前后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绥靖政策转变为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2)材料二中提到的“二战中的转折性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指的是哪场战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拓展阅读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前的世界格局 全面动员抵抗法西斯即德国阵营的号召,需要三方面的响应。 其一,凡在对抗轴心势力一事上具有共同利害关系的的政治力量, 必须联合起来。其二,拟定一套实际可行的抗敌方针。其三,各国 政府做好准备,彻底实行这一套抗敌方针。当时众人对这三项号召 的反应,常常犹豫迟钝,反应不一,致使这项动员计划前后花了至 少8年工夫才大功告成。各国就算对侵略者同具疑惧之心,彼此之 间却也有其他现实的利害冲突,以致意见不合行动不一。双方之间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 1991》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
福、丘吉尔、斯大林召开雅尔塔会议,
2
雅尔塔会议的主要 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
内容是什么?
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
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
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看图说史
1. 遭到轰炸的 __珍__珠__港____
美军机场
2. __诺__曼__底__登__陆___
诺曼底

1945

罗斯福


联合国



波茨坦
对日作战




1945



重点句子
序号
考点问题
解答
是 什么?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 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 成,为反法西斯事业取得胜利打下坚实 基础。
□未掌握 □要巩固 □已掌握
素养提升
1942年春,美国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 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 败俄国。”……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 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 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 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 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 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 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 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最明显的隔阂,在于苏联与西方世界的对抗。当时许多保守人士都 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德苏之间开战,鹬蚌相争,一举将两个产 生祸害的力量减弱甚至毁灭。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悲惨回忆, 尚在众人脑中萦回,这也是削弱英法等国与德国对抗的意志,并对 德国采取绥靖政策纵容姑息的原因之一。使西方各国向德宣战的原 因,却出在希特勒身上。希特勒的东进计划使原本对反抗法西斯一 事无所谓的民众,一经动员便起而相抗,民心向背既定,政府虽不 情愿,也只有被迫从之。
以来遭到的最大败仗。这一仗更加坚定了苏联军民的胜利信
心,也使全世界人民看到了战胜法西斯的曙光。这场战役是
A. 凡尔登战役
(C) B. 莫斯科保卫战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诺曼底登陆战
7. 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
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
续表
时间 1941年12月 1942年1月 1944年6月 1945年2月 1945年8月 1945年9月2日
事件 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美、英盟军登陆诺曼底 雅尔塔会议召开
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材料二 二战中的转折性战役就发生在这里,这次战役中的参战部 队和设备的数量都是史无前例的。……我们也不会忘记共同对抗希 特勒的盟友……我们仍记得盟军在易北河历史性的会师。那种相互 信任和团结一致的精神已经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财富,也是各国人民 为了和平稳定而紧密团结的最好范例。正是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奠 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基础。联合国应运而生,现代国际法体系也得 以确立。
5. 1942年初,美、英盟军在东南亚作战受阻。为此,中国
组建远征军入缅作战,有力地配合了美、英盟军的行动,并
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这一国际合作是由于
( D)
A. 珍珠港事件
B. 诺曼底登陆
C. 波茨坦会议
D.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6. 这场战役历时约200天,德国及其仆从国军队的总损失约
150万人,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是纳粹德国发动战争
——摘编自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根据材料分析,美国罗斯福总统认为“假如没有中国”的反法西 斯战争可能会面临怎样的困境?根据材料,概括抗战期间美国对 中国援助的特点。
日军将与德、意法西斯政权联合起来,扩大法西斯侵略战争, 从而使更多国家和地区落入法西斯政权之手。(意思相近即可) 军事援助和政治援助相结合,并提供战争贷款。
3. __雅__尔__塔__会__议___三巨头
___丘__吉__尔___(前排居左)、 ___罗__斯__福___(前排居中)、 ___斯__大__林___(前排居右)
4. 苏军攻克柏林
5. 美国军舰“密苏里号” 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易错知识点
1. 正确书写:《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2.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等20多个国家对日 宣战,二战从地域范围及参战国数量而言,达到最大规模。 3.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4.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心国主要由美、苏、法三国组成
C. 一战的转折性战役是凡尔登战役,二战的转折性战役是诺曼底
登陆战
D. 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
二、综合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1933年 1935年 1936年 1938年
事件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防止卷入地区战争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慕尼黑会议召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世 华盛顿签署《⑧__联__合__国__家__宣__言__》,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
界 形成
大 转折点: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发生了⑨___斯__大__林__格__勒__保__卫__战_______, 战
德军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扭转了⑩
______苏__德__战场的形势
点”是指
( C)
A. 莫斯科保卫战
B. 中途岛海战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诺曼底登陆战
8. 下图时间轴反映的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会议。其中决定
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D)
9. 下列图表直接反映出
国家
中国
苏联
美国
伤亡数字 3 500万 3 000万 100余万
英国 120万
( C)
德国
日本
990万 500余万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丘吉尔
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A. 绥靖政策
(D) B. 中立自保
C. 对日作战
D. 对德作战
2. 一位苏联历史学家曾这样评价某次红场大阅兵:“德军已
兵临莫斯科城下,可莫斯科依然镇定自若,甚至举行了一年
一度的十月革命阅兵,这无疑是莫斯科充满勇敢与智慧的表
现。”阅兵结束后,军队直接开赴战场,这场战役的胜利
A.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A)
B. 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C. 使德国面临双线作战的压力
D. 结束了欧洲战场的作战
3. 下图所示内容为某次战役前的情报。情报中的“此举”导

( B)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 德国突袭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知识梳理 03 重点句子 04 看图说史
05 易错知识点 06 随堂练习 07 素养提升 08 拓展阅读
课程标准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 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知识梳理
主战场:①____中__国____战场、欧洲战场(东线、西线)、北非战场、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雅尔塔会议。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次世界大战的最后结果。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胜利;法西斯国家失败;轴心国集团 战败;德国、日本战败投降。(答出其中之一即可)
(4)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正义战胜邪恶;团结就是力量;人民是力量之源;牢记历 史,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等等。(答案符合题意、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