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虎门销烟》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中国人民不可欺侮!齐读第6自然段
3、指导复述课文。
自由交流
齐读第6自然段、背诵第6自然段




1、默写第6自然段。
2、练习复述课文。
3、仿照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用上“……先……再……然后……”等。




2、虎门销烟
场面壮观隆重
下令先撒盐巴
伟大壮举经过销烟再抛鸦片中国人民不可侮
姓们怎么样了?从中你能感受到这件事情的“壮”吗?
你能把这一段读好吗?
交流(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
自由练读
指名读
5、学习第5自然段
销烟的结果如何?读读第5自然段,体会这件事的“壮”。
虎门销烟的战果如此之大,整整23天销毁了二百多万斤鸦片。
自由读,交流。
指名读
三、总结课文
学习第6自然段
1、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
[板书:先撒盐巴;再抛鸦片;然后倒石灰]
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引读:随着林则徐的一声令下——
这一伟大的销烟经过,我们应该记住它!
指名读销烟的句子。
交流
引读销烟经过
自己练练,根据“先、再、然后”把销烟经过说清楚。自由练习,指名复述。齐读第3自然段。
4、学习第4自然段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
2)下令:
这经过中的“下令”从哪些句子看出,谁能找到?
哪些词句写出事件的“壮”,从中你能体会什么?
你能读出这种气势吗?
(此时,在场的中国人民激昂奋发,销烟的心愿让人震撼!)
指名读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
指名读
3)销烟
过渡:随着林则徐的一”的,你能找出课文是用什么词来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的?
交流:时间、地点、大致经过、结果。
自由读课文,并思考。
1)检查生字词
2)检查读书情况
指名读、齐读
指名分小节读
3)读了课文,你能给课文分段吗?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
一、时间(1),二、地点、场面(2);经过(3-5);三、结果、伟大意义(6)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说清时间、主要事情、结果。
讨论分段
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尊严,是一位民族英雄。
2、板书课题,解题
明确“虎门”在广东的地位。
“销烟”指销毁鸦片
简介林则徐:

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这是写一件事情的文章,它具备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认真听课文录音,找出来。
2、按这样的顺序,可以给文章分段。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描红、书写




1、认真书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观看电影或电视《鸦片战争》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用“先……再……然后……”说一件事或一个实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备注
一、复习导入
1、虎门销烟这一事件是怎么样的?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谁来读第1自然段、第6自然段?[板书:伟大壮举]
2、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这个“壮”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默读课文
(值得纪念)
(伟大壮举)
雄壮、气势大
二、精读第二部分
1、读读全文,找找哪些句子能再现“壮”,将这些地方用直线画下来,再读读,是不是能感觉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2自然段
1)先看第2自然段,哪儿能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认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找
交流,
引导说出两方面(人多、分
2)这一自然段写了销烟之前,场面的壮观、隆重,体现了这件事件的“壮”。[板书:隆重]让我们一起来仔细感受。
外壮丽)
练读
齐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说明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接下来的第3、4、5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下令、销烟、结果。[板书]
《虎门硝烟》教学设计


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及有关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3、情感目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准备:
投影 小黑板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3个生字及有关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备注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雕像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
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结果然后倒石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