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绿色建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绿色建筑)
1、就地取材:
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除设计指定和本地不生产的材料、设备及半成品外,其余必须选择生产地500km范围内的,并有实施记录,统计重量,与总重量的比例大于70%。

2、制度健全:
必须有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

现场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废弃物排放和再生利用等制度健全,做到有据可查,有责可究。

3、材料的选择:
3.1、施工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

其材料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要求。

2)符合GB18580~18588的要求。

3)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 的要求。

3.2、临建设施采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

1)、本工程所有办公、会议室、厨房、厕所、浴室、库房等临建设施,均采用可拆迁的复合彩钢板活动用房,
2)、各类加工棚、固定机械防护棚,均采用自制工具式,计划200㎡。

3)、办公区的道路,使用混凝土硬化路面,可收集雨水经沉淀池后可用于洗车,浇灌等用途,可有效控制扬尘、并节约水资源。

4)、各种隔离护栏,均采用工具式金属制品。

3.3 应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浆中的水泥用量;粉
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掺量应按供货单位推荐掺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4、材料节约规定:
4.1、本工程采满堂红脚手架和支撑体系。

4.2、模板采用可重复使用20次以上的的竹胶板模板,计划配置三层,在模板配置到位后对每一块模板进行编号,可有效减少位错位导致模板损失较大,这样可有效节省材料节省资源。

本工程模板:
1)、本工程由于剪力墙较少且形状不统一,故模板采用散拼。

2)、框架结构多为框架柱,同样采用散拼模板。

4.3 、材料运输方法应科学,应降低运输损耗率。

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1)、混凝土采用输送泵和布料机直接入模,减少垂直运输和浇筑入模过程抛洒。

2)、砌筑和粉刷砂浆,采用预拌砂浆,砂浆输送泵送到操作面,杜绝了运输过程的抛洒。

3)、根据本工程的现场条件和具体情况,钢筋加工场地布置在大门西侧,并合理布置加工机械的位置,减少二次倒运:大量的线材生产工艺流程为:盘圆卸载→机械调直、下料→加工成型→半成品堆放。

直条钢筋生产工艺流程为:直条钢筋卸载→切断、下料→接头套丝→加工成型
4.4 、优化线材下料方案。

本工程应用GFY2012“广联达钢筋施工翻样”软件,优化钢筋下料,减少下脚料生成。

该软件以解决“钢筋施工翻样”为主,同时还具有“对断料进行优化、降低钢筋损耗”、“提高钢筋加工效率”、“指导现场绑扎”、“控制钢筋采购、入库、出库”等多项功能。

一般能节约线材0.5%左右。

4.5、面材、块材应做到预先总体排版。

本工程室内有大量的加气混凝土块,在上主体时应严格控制设计尺寸标注,
在砌筑前,应做到做到预先排版、统筹规格、厂家按计划规格定制加工,现场尽可能不产生切割,尽可能减少很大的损耗,而且能提高工效和质量。

4.6 、应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本工程结构工程:
4.7 、提高模板、脚手架体系的周转率。

本工程大柱网框架结构,拟采用满堂红支撑体系。

后浇筑部位采用独立支撑体系,使其它部位模板能即早拆除。

外架采用挑脚手架,采用挑架。

5、资源再生利用:
5.1 建筑余料合理使用。

1)、利用每次浇筑混凝土的剩余料,制作门窗洞口过梁、地沟盖板、填充墙顶的混凝土三角块等。

主体到10层以后,可用于填充墙砌筑后的圈梁、构造柱的浇筑。

利用撒落混凝土及砂浆:即时收集重新加水泥搅拌,浇筑成各种空心砌块。

2)、利用钢筋下脚料:
φ25及以上钢筋剩余废料,用以制作多层受力钢筋之间的垫棍;
用小直径钢筋下脚料,焊接成剪力墙内固定钢筋位置的梯筋。

用下脚料钢筋焊接各种电梯井安全防护门、栏杆、场地排水明沟篦子等。

5.2 板材、块材等下脚料利用
1)、利用木方机械连接技术,将模板工程的短木方接长再用。

2)、利用下脚料模板制作垃圾箱、花坛栅栏。

3)、利用木方和模板下脚料制作脚手防护板。

4)、自用模板下脚料制作脚手架踢脚板。

5.3 临建设施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

1)、利用施工现场北边学校搬迁遗留的教学楼作为工人宿舍。

2)、利用硬化场地和混凝土道路作为施工现场雨水收集使雨水再次利用。

3)、利用蓄水罐,将降水抽出的水作为施工阶段用水储存,用于混凝土养护和施工消防用水。

5.4 现场办公用纸应分类摆放,纸张应两面使用,废纸应回收。

办公尽量无纸化,现场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大量纸张打印,存档文件须办公室统一打印,非存档文件纸张采用双面打印或复印,并设置废弃纸张回收箱,废弃纸张最终与其他纸制品一同由造纸厂回收再利用;办公使用可多次灌注的墨盒,不能用的废弃墨盒由制造商回收再利用。

6、编制材料计划,应合理使用材料: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进场计划、以期减少库存数量,减小流动资金占用量。

7、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
本工程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必须达到100%。

现场材料包装用纸质或塑料、塑料泡沫质的盒、袋一律分类回收,集中堆放。

如:灰土所用白灰粉包装袋、面砖粘贴剂包装袋、石材包装箱、面砖包装纸箱等。

大宗材料的包装物,凡是供应商有回收包装物要求的材料和成品、半成品,必须按规定比例完好回收。

并要求要集中堆放、分类堆放,便于统一回收。

对执行好的班组实行奖惩,鼓励包装物能返厂重复利用。

根据不完全统计,主体完工后,约产生砼渣150余m3,经粉碎后用于作业场区内的道路基层三合料材料使用,利用率达95%,共计节省三合料:
150m3×95%×160元/m³=22800元
砌体完工后,产生加气砼渣约175m3,经过回收粉碎后,做为在建建筑物能符合设计要求的窗台回填、卫生间回填材料使用,利用率达到90%,节约成本:
175m3×90%×220元/m³=34650元
如果以上混凝土和砌块渣作为建筑垃圾外运出场,则需要:
(150m3+175m3)/6m3·车×250元/车=13540元
而以上两项项目部投入人工90工日:
90工日×70元/工日=6300元
购买设备费用:6800元
设备用电费用:
45天× 3千瓦/小时×8小时/天× 1.29元/度=1393.2元总共节约资金:
22800+34650+13540-6300-6800-1393.2=56496.8元。

8、预拌砂浆的使用:
预拌砂浆可集中利用粉煤灰、人工砂、矿山及工业废料和废渣等。

对资源节约、减少现场扬尘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程砌筑和粉刷砂浆,全部采用预拌砂浆。

9、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
本工程拟采用:
9.1、复合彩钢板活动房9间。

9.2、工具式施工标牌(八牌二图)5.0m×12.0m, 1 处。

9.3、工具式钢筋加工棚、机械防护棚,安全通道。

9.4.工具式围栏180米。

9.5、工具式彩钢板围墙300㎡。

9.6、工具式安全通道××米。

9.7、工具式楼层防护栏杆。

9.8、工具式电梯井道防护门204处。

9.9、工具式施工电梯楼层安全防护门。

9.10、工具式楼梯安全防护栏杆12.14、工具式电梯井道楼隔层水平防护。

9.11、工地标准化吸烟亭。

10、节材创新:
10.1、提高结构混凝土面平整度,省去设计的面层粉刷:
10.2、提高基础C15混凝土垫层平整度,省去底板防水层下的水泥砂浆找平层,2164.4㎡。

10.3、提高地下室外墙面平整度,省去地下室外墙面防水卷材下水泥砂浆找平层,1654.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