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布伦纳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
社科研究
187
摘要: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在其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时期,马克思对危机理论的解读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

后来的很多马克思主义者都对危机理论进行了不同的解读,罗伯特·布伦纳就是其中一位。

他立足于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以“社会财产关系论”为框架,对二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由长期繁荣到后来的衰退做了分析研究,得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危机理论;社会财产关系论;经济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概述
危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一直发挥着核心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经济研究的出发点是危机问题。

促使马克思在1857年恢复经济学研究的,也是危机问题。

在不同的时期,马克思似乎将危机同各种不一样的问题联系起来,如相对劳动力的过度积累、生产过剩趋势、消费不足等,但没有明确赞同其中的某一种理论。

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史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其理论正统变换的彻底性。

在我看来,对马克思的危机理论的探讨,不仅应该在古典经济学的语境中进行,而且应当在当代经济学的语境中进行。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演化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由长期繁荣到后来的长期衰退,罗伯特·布伦纳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本文就重就在于对罗伯特·布伦纳的相关观点进行解读。

也即将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放到二战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具体情况当中进行解读。

二、罗伯特·布伦纳及其“社会财产关系论”概述
罗伯特·布伦纳,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学者,其理论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社会财产关系论”,该理论认为一切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所构成的宏观变化,分析这两个维度的关系就成了布伦纳研究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指导原则。

布伦纳的“社会财产关系”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它包含三种关系: 第一,不同的直接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第二,不同的剥削者之间的关系;第三,剥削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可以很明显得看出,前两种关系就是布伦纳所谓的“水平”关系,第三种关系则是他所说的“垂直”关系。

布伦纳认为,“垂直”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被理解为对抗性的阶级关系,是马克思的生产关系范畴业已经揭示的领域。

而“水平”关系则是布伦纳重点研究的领域,
这在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中被理解为同一阶级内部的
阶层关系。

三、罗伯特·布伦纳的危机理论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通过在过
渡问题(即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问题)上的
“布伦纳之争”, 罗伯特·布伦纳“从一个马克
思传统的历史学家”的“广阔视野”,以强调农
村阶级关系的社会财产关系论这一宏观整体结构,
并“采用多线路”的分析方式,解释了资本主义
在欧洲的起源,并得出了“不符合”当时“大多
数人的胃口”的一些基本观点。

[1]到了九十年代,
布伦纳通过自己的文章著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全
球动荡经济学》一书,来开展对当代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尤其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研究,特别是对
资本主义国家197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
现的主要危机也即长期停滞现象进行经济马克思主
义分析。

罗伯特·布伦纳将他系列的研究成果进行整
理,出版了《全球动荡的经济学》一书,在该书中,
布伦纳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以及他们
推行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系列问
题,在这些问题中最明显的是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和
生产过剩,整个经济体制资本回报率严重下降,资
本积累和总需求因此长期疲弱,结果是这些国家陷
入了长期衰退。

[2]
罗伯特·布伦纳把发达资本主义经济自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演化分为两个大致相等的阶段,
即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1973年的繁荣时期,
以及1973年开始的增长下降和经济越来越动荡的
时期,其标志就是衰退越来越严重和自大萧条以来
没有出现的可怕的金融危机又出现了。

[3]
关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1973年之后开始的
增长下降和经济越来越动荡的现象,布伦纳的分析
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制造业领域的产能过
剩所引发的过度竞争所致。

布伦纳运用他的理论分
析了近三十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所有经济
危机,但对于布伦纳的分析,就如同其过渡理论一
样,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

有论者指责他回到自
己曾极力避免的“市场竞争”逻辑,放弃了原先“阶
级斗争”的原则立场;也有论者认为他没有坚持马
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利润率下降规律,因而是非
马克思主义或至多是一种“欧洲马克思主义”者。

[4]
对于相关学者提出的各种争议,罗伯特·布
伦纳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回应,他多次强调,自
己逻辑是一致的,也没有放弃自己坚持的理论原则,
就是用自己提出的“社会财产关系”概念来凸显
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的研究成果,即生产方式对于
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作用。

当然,也有学者对布伦纳
的成果进行了肯定,如佩里·安德森,他认为《全
球动荡的经济学》详细描述了美国、德国和日本在
过去半个世纪的发展轨迹,至今没有其他文献能与
其媲美。

罗伯特·布伦纳之所以用自己的“社会财产
关系”理论代替马克思的“生产关系”,是因为
他发现生产方式这一概念作为“生产力—生产关
系”系统的总称已在后来的正统马克思主义那里被
赋予了一种技术决定论的色彩,因此,他的社会财
产关系更多地是对生产关系的强调。

由于在英美马
克思主义学术传统中,垂直关系分析远多于水平关
系分析,所以布伦纳选择后者作为自己90年代以
来的探讨重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汪玉(1992~),女,硕士,研
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姜宇宁(1992~),
女,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秀琴.当代美国“经济马克思主义”的
社会发展观——以布伦纳的“社会财产关系论”
为例[J].江海学刊,2012(4).
[2]…郑吉伟.布伦纳与《全球动荡的经济
学》——“资本主义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的当
代表述[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4).
[3]罗伯特·布伦纳.全球动荡的经济学…[M].
郑吉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
[4]…J.…M.…Blaut…“Debate:…Robert…Brenner…in…
the…Tunel…of…Time”,in…The…Brenner…Debate.
in...Antipode,Blakwell...Publishers (1994)
罗伯特·布伦纳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概述汪玉 姜宇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