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范本【范本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管理范本(七)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一、概述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主体,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管理的依据.
1。

从标准化发展阶段看技术标准的重要性
a) 第一阶段1949~1979年主要搞技术标准
b) 第二阶段~1981年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1986年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c) 第三阶段~2004.2。

体系
2. 从企业标准化实践看,最重要的是技术标准。

二、业标准体系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1. 没有矛盾相辅相成
(1) GB/T15497前言考虑了GB/T19001、GB/T24001、GB/T28001的要求(P226第7行)
(2) GB/T15497第5章
5.1纳入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中都应严格执行的技术性文件,企业必须严格执行。

5.4有关质量的技术标准内容和要求应满足GB/T19001对技术文件内容的要求。

5。

5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技术标准内容和要求应满足GB/T28001和GB/T24001对技术性文件内容的要求。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体系的对应关系
质量手册
质量程序文件
作业规范
表格、报告记录
企业适用
方针
企业法规
国家法规
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
目标
3.管理标准有质量方面的要求,还有能源、健康、职业安全、环境管理方面的要求。

所以,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管理标准仅仅是企业管理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
4。

质量程序文件——质量管理标准
作业规范——技术标准
质量手册--企业方针目标、企业标准化法规、企业适用的国家法规
表格、报告、记录、单据——工作标准的一部分
三、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两项工作
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没有技术标准体系(技术性文件)做支撑,质量管理体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建立体系的原理和指导思想不同
(1) 质量体系是以ISO9000系列标准的思想和要求建立质量体系。

(2)企业标准体系是以标准化原理和系统原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3。

工作重点不同
(1)质量管理体系工作重点是建立质量体系,如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规程、表格、报告等。

(2)企业标准化工作重点是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
4.范围不同
企业管理标准除了质量管理外,还包括能源、安全、健康、环保管理标准。

5。

目标不完全一致
(1) 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
(2)标准体系目标:质量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企业效益和整个技术水平
技术标准
一、技术标准定义
1。

含义
①包括对象:物-—技术标准
事——管理标准
人—-工作标准
②条件:需要协调统一的、重复性事物。

2、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定义
(1)含义
①形成体系的标准必须是企业技术范围内需要实施的标准,包括上级标准和自己制订的企业标准,而不是标准档案目录。

②各项标准必须按其内在联系进行排列。

即技术标准体系内的各项标准必须按其内在联系(系统联系、结构联系、功能联系)放到它应有的位置上,所以我们提出基础标准放在上层,系统标准放在下层.
③必须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
a. 必须贯彻的标准;
b。

制订标准时使系统达到最佳、最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制定.
二、技术标准分类
1。

按其覆盖范围分为技术基础和生产过程的技术标准。

2。

按标准化对象在生产技术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分为技术基础标准、产品标准、采购、半成品、工艺、检验、包装……
P228下表选多少自己定,顺序建议按表列的顺序。

3。

按标准性质分: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应纳入体系中都是强制性。

4。

按标准级别分:国家、行业、地方、企业四级。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前言
1.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结构
—-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2. 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是系列标准之主体,代替GB/T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3。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技术依据。

1。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与其他系列标准的关系:
①考虑了: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有关要求,以便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时,与它们有机结合。

②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包括质量、能源、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信息技术标准,以质量技术标准为主。

③企业技术标准的基本要素可以剪裁.
GB/T15497 2003年版与95版区别(主要变化):
a)标准名称修改: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改为技术标准体系.
b) 适用范围扩大:适用于工业企业改为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

c) 体系表内容修改:
公用设施和环境卫生条件技术标准
设备基础设施的工艺装备技术标准
工艺装备技术标准
设备技术标准
包装、搬运、贮存、标志技术标准
包装技术标准
搬运、储存、标识技术标准
d)应满足GB/T28001和GB/T14001对技术性文件内容的要求。

e) 增加对软件和服务行业标准的制定要求.
标准正文第4章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包括:
a)所采用和贯彻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b)本企业制定的技术标准;
c) 企业方针目标;
d)标准化法律法规、各种相关法规;
e)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
技术标准体系的结构形式
1. 以产品为中心的序列结构.它是以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为排列顺序的技术标准,加上能源、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信息等技术标准所组成。

2. 按技术标准的覆盖范围分为层次结构:上层基础和下层生产过程的技术标准.
P228
技术基础标准
技术标准制、修订基本要求:
a)纳入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企业必须严格执行。

b) 企业技术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国家、行业有关技术基础标准的要求。

c)企业技术标准应满足GB/T19001、GB/T28001、GB/T24001的要求。

d) 企业技术标准的各项要求应系统、协调、统一、切实可行.
e)企业技术标准的介质表现形式:纸张、磁盘、光盘、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企业技术标准的存在形式:标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f) 建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应编制企业技术标准体系表。

6。

技术标准的结构和形式
6.1企业产品标准文本的结构和格式可参考GB/T1.1的规定。

6.2规程、规范、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的结构和格式也可按照有关行业指导性标准规定。

6。

3单项技术标准在汇编文件里只编写首页和续页,不搞封面、导言、引言。

7技术基础标准
7.1定义:企业技术基础标准是在企业范围内,作为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基础。

7.2技术基础标准内容
7.2.1标准化工作导则(指导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a) GB/T1.1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b) GB/T20001标准编写规则
c) GB/T1.2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d)企业技术标准的编写规定(当GB/T1.1满足不了时)
7.2.2通用技术语言标准(为了使技术语言达到统一、简化、准确,以便于互相交流和正确理解,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的标准)。

a) 术语标准
b)符号、代号、代码、标志标准
c)技术制图标准
7。

2.3量和单位标准
7.2.4数值与数据标准
7.2.5互换性与精度标准及实现系列化的标准
7.2.6环境保护、安全通用标准
7。

2.7各专业的技术指导通则或导则
7.3技术基础标准的编制方法
7。

3。

1收集
a)全国通用
b)行业通用
c) 专业通用
7。

3。

2转化
a)直接引用
b) 选择全国、行业、专业通用标准中部分内容转成企业标准,如国家规定:自由公差IT12~18,企业选用:IT16。

7。

3.3编入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方法
a) 将国家行业的基础标准的编号和名称编入一个企业标准内,然后再将标准文本编入企业技术标准体系表内。

b) 将国家、行业基础标准编号和名称,通过双编号放入企业标准体系表上。

7.3.4企业技术基础标准编号用双编号实例表明该基础标准在体系表中的位置。

××厂企业标准
技术基础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应实施的有关技术制图的技术基础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使用的有关技术制图的技术基础标准。

2企业应实施的标准
2。

1制图标准
2.1.1按GB/T4457~4460《机械制图》标准执行。

2.1.2按GB/T131《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执行》
2.2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
2.2。

1 JB/T5054.1-2000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总则
……此种方法便于查找和使用,但国家标准修改时应附修改单,如晋江雅客食品酥糖(雅士达食品有限公司)
Q/JJYK001—2004
2102101
此种方法便于一一对应,标准一旦修改仅修改一个号,但数量较多,篇幅较大.
8设计技术标准
8。

1定义:设计技术标准是为保证与提高产品设计质量而制定的标准。

8。

2设计标准内容
—-设计符号、代号、术语标准;
-—产品安全、环境和其他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
——设计准则及规范、施工及验收、产品与工序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
--设计参数与数据、计算方法标准;
——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图样与文件的格式与编号、设计文件完整性要求。

8。

3设计标准制定要求
8.3。

1设计标准应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

8.3。

2产品设计标准应满足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8.3。

3产品重要特性(安全、正常使用)作出明确规定、接收和拒收准则。

8.3.4应保证产品生产、验证和控制。

8。

3。

5必要时编制:设计手册、标准件、通用件手册,建立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

9产品标准
9.1定义:产品标准系指对产品结构性能、规格、质量特性和检验方法、判定规则所做的技术规定。

9。

2产品标准分类:
a) 产品交付标准;
b)产品内控标准。

9。

2.1产品交付标准
a)产品交付标准是产品质量责任承诺;
b) 必须是符合《标准化法》要求的合法标准:
1)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2)企业声明执行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3) 企业产品标准.
9。

2.2企业内控标准
a)一般情况下,企业内控标准只作为企业内部质量控制使用,不作为交货依据,在企业交货或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判定质量是否合格时,仍以企业产品交付标准为依据。

b) 内控标准的技术指标严于产品出厂标准,在内控标准“范围”中写明该标准是作为产品出厂检验依据或产品质量内控依据。

若为前者内控标准即为产品交付标准,若为后者则为内控标准。

9。

3编写企业产品标准的基本原则
9。

3.1应满足法律法规、强制标准、顾客明示要求和隐含的要求。

9。

3.2主要规定产品性能要求,不规定产品设计要求及制造工艺要求.
9.3.3根据产品用途不同,可对质量进行分等分级,以满足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品种规格,合理分档,形成系列。

9.3.4产品标准编写的基本原则、要求与方法,可参考GB/T1.1和GB/T1.2.在体系中编号采用双编号。


Q/JJYK001-2004《塑料桶》.
9.3.5考虑技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注意配套和维修要求,合理利用资源。

9.4编写企业产品标准的基本要求
9。

4。

1政策法规性: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
9。

4。

2先进性:指技术内容相对先进尽可能采标。

9。

4。

3经济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三方面协调.
9。

4。

4适用性:技术内容满足使用要求的能力强。

9。

4.5正确性:技术指标表达正确并经过验证。

9.4.6协调统一性:与相关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标准协调,同一标准中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句型结构、表达方式要求统一一致。

9.4。

7简明性: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9.4.8规范性:符合GB/T1。

1和GB/T1。

2要求。

10采购技术标准
10。

1定义:采购技术标准系指对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外购原料、辅助材料、燃料、零部件、元器件等的质量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10.2采购标准内容
10。

2。

1采购质量要求:有国家标准时可直接引用。

10.2.2合格供方名单:有合格供方调查、选择、评价、确定。

10.2。

3进货验收项目、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按进货物资重要程度来区分。

10。

2。

4保管注意事项
10。

3采购技术标准制定要求
10.3。

1采购标准应保证对采购物资进行适当控制,防止使用不合格的供应品。

10.3.2在制定采购标准时,要特别注意对采购的原材料品种、规格的优化、压缩、选用。

10.3.3在审批采购标准时,应加强对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审查。

10.3。

4确定进货验收规则时,应考虑对成本的影响以及不合格外购货物对生产流程的质量影响。

10.3.5必要时,将采购物资汇编成册,作为采购与检验的依据。

11工艺技术标准(操作、运行、维修规程)
11。

1定义:工艺技术标准系指产品实现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装配和设备运行、维修的技术要求以及服务提供而制定的标准。

11.2工艺技术标准分类
11。

2.1工艺通用标准
a) 工艺术语、符号、代号标准;
b)工艺分类、编码标准;
c)工艺文件标准;
d)工艺量标准;
e)工艺指导性技术文件。

例:
JB/T9165。

1—1998 工艺文件的完整性
JB/T9165.2—1998 工艺规程格式
JB/T9165.3-1998 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
JB/T9165。

4—1998 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JB/T9166—1998 工艺文件编号方法
11。

2。

2工艺规程:指导产品或零件或元器件加工及工人操作的技术文件.
a) 工艺规程表现形式:
操作规程(机械)、运行规程(电力)、维修规程(汽车)、作业指导书(电子)、服务提供规范.
专用工艺规程
工艺过程卡
工序卡
通用工艺规程
典型工艺规程
某工序
系列零件
工艺要素
成组工艺规程

齿轮
箱体加工
(1)机电加工企业的工艺规程
标准工艺规程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钢质冷挤压件公差
工艺规程分类:
工艺流程
工艺配方
工艺参数
工艺质量标准
(2)流程性生产企业工艺规程
①流程性单项工艺规程
②工艺标准一般按岗位或工序流程顺序制定
③突出工序控制点
(3)投产前原材料、辅助材料和零部件工艺控制标准如水泥厂,原料为石灰石,各矿点采购来的石灰石含量不同,有的为:
CaO≥10%—-A
CaO≥20%——B
A
B
C
搅拌
CaO≥30%——C
标准规定CaO≥25%比例如何搭配?
(4)特殊工序的工艺标准
对不易测量或不能经济测量或其操作保养需要特殊技能的工序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11.7工艺技术标准制定要求
11。

7。

1工艺灵活多变,根据企业特点制定。

11。

7.2工艺规程等一般要求:
a) 操作前的准备;
b)操作的一般步骤;
c)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d) 对操作环境及设备的要求;
e)使用的设备、工具的安全规定。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15498-2003
前言
1。

系列标准结构—-由4个标准组成
2。

标准修订考虑了与GB/T19001、GB/T19004、GB/T24001、GB/T28001等管理体系相结合。

3. 标准修订后主要变化:
①名称更改;
②适用于各类企业,含服务业;
③体现过程管理,强调持续改进;
④有关要素整合、调整、增删.
标准正文
1。

范围(略)
2.规范性引用文件(略)
3.术语和定义(P245)
3。

1管理标准
3。

2工作标准
3.3管理标准体系
3.4工作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
一、管理的定义:
1。

ISO对管理的最新定义:“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2。

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开拓者、法国经营管理思想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定义: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3。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赫伯·西蒙(Herbert A·simon,1916~)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二、建立管理标准的目的
1。

明确职责
2。

稳定提高质量
3. 工作有序化
4. 企业走上法治管理
5. 建立考核标准,使目标实现
三、明确管理标准的领域和对象
1。

领域:生产、技术、经营管理
2。

对象:上述领域的管理事项
a) 需要协调、统一的;
b)重复的管理事项才制定。

四、管理标准规范化
1。

格式、编号、内容有规范化要求;
2. 有严格的制定程序;
3。

管理标准有严格的审批手续.
五、管理标准与规章制度的关系
规章制度是管理标准的基础;
管理标准是规章制度的发展.
六、管理标准与规章制度的差别:
1. 系统化
2。

定量化
3. 可操作
4. 能考核
5. 最佳化
6. 法制化
7。

规范化
七、
分系统
子系统
子项标准
制定管理标准原则
1. 应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2。

科学性:系统性-—编体系表
凡执行标准列入体系
标准项目齐全,包括生产、技术、经营单项标准内容齐全
完整性——全面成套
先进性-—GB/T19001
GB/T14001
GB/T28001
应贯彻
3. 内容经优化,切实可行
4。

标准规定具有可考核性和可操作性;5。

标准之间协调一致。

八、管理标准体系的构成
1。

管理基础标准和企业主要管理活动所制定的标准,如:经营综合管理标准、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标准、采购管理标准、……见P247图1企业根据实际进行剪裁.
2. 上一层的管理基础标准和下一层的子项管理标准的层次结构应协调,避免重复和矛盾。

管理标准和GB/T1。

1标准结构对比表
GB/T1。

1 管理标准备注
资料性
概述要素
封面封面(总的一张)
目次×单项标准不标封面
前言×汇编搞一张
引言×分发单行本时才搞封面
规范性
要素
标准名称√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符号×
要求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管理标准编写
1。

封面
2. 目次:可省
3. 标准名称:简短明确,反映主题(防止小帽大内容、大帽小内容).
管理标准名称:规章、制度、条例、程序、办法、规定、控制等可用原名称.
4. 引言、前言
汇编时统一写一份。

5。

正文
(1)标准名称编号
(2)规范性引用文件(省略)
(3)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责:理顺关系,明确职责
领导关系归口部门
几个部门:主管部门,分管部门
在同一个子系统中,一个标准写明,其他可省,后一个引用前一个。

(4)管理内容与要求
a。

内容
①管理内容应达到要求;
②工作程序;
③各部门相互之间关系;
④管理标准应配备的表格.
b. 管理内容制定要求
①管理内容应明确每个过程中各项工作由谁干、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何时干、何地干、怎么干以及为达到要求应如何进行控制,并注明需要注意的任何例外和特殊情况。

必要时可辅以程序或流程图。

②内容多少、复杂程度不同,决定是否分成若干章;
③管理要求尽可能量化;
④内容编写上:大帽小内容要避免,安全管理不能仅写防火。

要求:
w 标准层次分明.
w 标准内容完整、充实,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

w 管理标准是管理依据,只讲结论,不讲为什么。

w 防止“放之四海而皆准”,套用。

(5)检查与考核
(a)检查与考核的方法与处理规定;
(b) 与要求条文对应;
(c) 抓主要的考核;
(d) 奖励定量化,避免“酌情处理”、“从重处理”.
综合性基础标准
(一) 定义
(二) 内容
1。

指导企业制定标准的《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
2。

指导和制定企业内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的基础。

(三) 制定
除《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需制定外,其余以收集管理标准为主。

工作标准
一、定义
(一)含义
1。

制定工作标准的范围是标准化领域中重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

2。

制定工作标准对象
岗位人员或部门
3.工作标准的内容
a. 岗位职责
b。

工作任务
c. 工作方法(可略,特殊的写)
d。

工作质量与数量要求
e. 检查与考核
(二)目的
发挥人的积极性。

二、工作标准的分类
1. 部门工作标准
2。

岗位工作标准(按工种、不按人头)
相同岗位合并
①岗位工作标准按对象分
a)最高决策层工作标准
b) 决策层工作标准
c) 科学管理人员工作标准
d)车间管理人员工作标准
e) 操作人员工作标准:相同工种合并。

②岗位工作标准按范围分
a。

岗位通用工作标准—-上一层
b. 岗位专用工作标准——下层
a。

上层:
科室管理人员通用的工作标准
车间管理人员通用的工作标准
操作工管理人员通用的工作标准
b。

下层:
专用工作标准包括两部分:
a)
通用部分
1。

2.
3.
4。

5.
6.
只写编号
b) 专用部分
工作标准构成1。

工作标准名称——部门名称、工种名称的工作标准
2. 工作标准编号
3。

重要的、影响面大的加权
难度大的加权
工作量大的加权
工作标准内容与要求-—分通用与专用,突出重点,可考核。

4. 标准分数
5。

检查与考核
逐项按要求内容检查与考核.
解释:
①明确
定量
可操作性强
②考核与要求一一对应
③扣分原则
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
重复出现
责任事故
严重违法
工作标准格式表格、条款表格+条款
推荐表格
注意事项:
1。

自己企业写,不抄
2。

岗位内容要遵循企业总目标
3。

相互协调、衔接,特别是流水作业
4。

谁使用谁制定5W1H
5. 岗位标准与操作规程、工艺规程有区别的
工作标准内容:
1. 职责与权限
2。

岗位工作任务、内容、质量要求及工作方法
①任务:从企业整体要求提出岗位的要求
②; 能定量化尽量定量化,可考核
3. 检查与考核
a)形式:
①条文形式
②表格式
内容要求(质量标准)考核办法
b)考核:
①评分;
②综合评价。

企业标准体系的制修订程序
格式和编号
一、企业标准体系制定程序
(一) 拟订编制计划
①编制企业标准体系的目的、内容、范围、完成时间;
②编制组织工作分工;
③编制企业标准体系的程序。

(二) 明确任务和组织分工
(1)应建立以厂长为主任委员的企业标准化委员会统一领导企业标准化工作.
(2)由厂标准化部门和企业管理办公室组成企业标准化办公室作为企业标准化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标准体系工作.
(3) 厂标准化部门分工负责
a. 编制体系表和单项制标计划
b. 编制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等基础标准
c. 组织制定技术标准
(4) 厂企管办职责
a. 组织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制订(厂标准化部门协助);
b. 各车间、科室负责本部门的有关标准.
二、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一)程序
1。

调查研究
2。

收集资料
3. 系统分析
(二) 起草企业标准体系表
根据国家要求、企业实际
(三)征求意见
(四) 组织审定
三、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是制定标准的标准)P31
四、制定企业标准
(1) 要编制单项标准的制标计划,明确标准起草人
(2)起草标准草案
(3)试验验证
(4)审定
a。

全厂性的:各部门+标准化人员
b。

部门的:主管部门+标准化人员
(5)批准发布
a. 全厂性的由厂长批.
b。

部门的由总工或科长批。

五、发布的企业标准应贯彻、实施,贯彻实施前开个标准体系审定会,审查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问题.
六、格式:活页装订。

七、编号按企业标准体系编码示例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