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油”你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
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都
在悄然发生变化。
油,你真的吃对了
吗?
Q:食用油种类繁多,有哪一种可
以长吃不胖呢?
A:“如何才能吃不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过食用油可要让你失望了。
因为凡是食用油,不管是橄榄油、亚麻籽油,还是玉米油、花生油,其99%以上的成分都是脂肪。
所以不管是什么种类的食用油,都需要“量”力而行,建议每天食用量不超过25~30克为好。
Q:就家庭用油而言,该选择什么样的食用油才健康呢?
A:长期食用单一类型的食用油,容易造成脂肪酸摄入不均衡。
营养师的眼中有“3支队伍”——以橄榄油、茶油为代表的“油酸队”;以亚麻籽油、紫苏油为代表的“亚麻酸队”;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等常见的食用油属于“亚油酸队”。
这3只队伍对人体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建议家庭用油切不可“专一”,要做到勤换二字。
注意,要在3支队伍的食用油中勤更换,而不是每支队伍内部的调换。
Q:是不是选择“调和油”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呢?
A:从营养学的角度,理论上调和油根据不同植物油的成分和比例,可以合理配比脂肪酸的种类和数量,调
出脂肪摄入的平衡。
然而实际上,调和油的市场乱象丛生,在标准没有明确的前提下,很多调和油有名无实,加入一滴橄榄油的调和油,竟然也可以叫“橄榄调和油”。
所以购买时,要有火眼金睛,掌握看食品标签的本领,尤其是配料表不可错过。
一定仔细关注标签中的脂肪酸组成,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关于膳食脂肪酸等摄入量及范围的建议,挑选脂肪酸营养配比科学的食用油。
Q:对于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者肥胖的家庭,选择食用油时有没有侧重呢?
A:这类人群食用油的选择往往是比较“偏科”的,一方面动物油脂可能吃太多,另一方面“3大类”油脂长久失去一个合适的比例,再加上吃的量也可能超标。
所以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或者肥胖者而言,在控制食用油总量的基础上,可以选购“油酸队”或者“亚麻酸队”的食用油,例如橄榄油、茶油、亚麻籽油、紫苏油,都有降低“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调节血脂的作用。
Q:心脑血管疾病真的是“吃油吃
出来的”吗?
A:抛开遗传和性格因素,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和脂肪摄入不均衡有一定关系。
如果必需脂肪酸与非必需脂肪酸不能均衡的摄入,在代谢过程中,两者相互竞争,使重要的代谢途径失去平衡,易引发疾病。
在中国的高血
脂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两项指标比较高。
这可能就是油的摄入量,特别是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多,胆固醇代谢不出去的原因。
Q:很多家庭为了老人健康,让他们少吃油,是对的吗?
A:老年人摄入脂肪酸,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太少,也是不健康的。
一般来说,老人新陈代谢较慢,就要少吃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的肉类和动物油,同时提高膳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危害健康的胆固醇的排出,同时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只要适度适量,老年人吃油还是有益健康的。
安全用油Tips:
其实,与食用油的选择同样重要的一点就是食用油的储存,很多人选择对了油,却失败在了储存上。
油脂可是一个十足的“不安定分子”,在光照、氧气、高温等条件下都很容易发生氧化变质,产生过量的自由基,进而引发更加严重的链式反应,无休无止产生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不论哪种类型的油脂都难以逃脱这个可怕的轮回。
所以食用油的储存尽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密封,盖紧盖子。
2.避开光照,如在橱柜里放置。
3.远离灶台处搁置,避免高温。
4.避免水分渗入。
5.不要用金属容器盛放油脂,自制调和油的油壶尤其注意。
●李园园
59
2016
10月号·37°女子学堂,给幸福加温!
养生有方
家庭健康,“油”你决定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食用油在膳食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既是厨房里的必需品,也是舌尖上难舍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