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教学目标】
识记: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庆历新政的内容。
理解: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
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
实施庆历新政的原因。
运用: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重难点】
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自主探究】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1.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其中主要有()
①阶级矛盾②民族矛盾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A①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2.阶级矛盾激化
(1)原因
①宋太祖对___________采取放任态度,北宋大部分土地为地主占有。
②地主占据大量土地,还采用各种手段隐瞒田产,少交赋税,造成北宋政府___________。
为了解决___________,政府不断___________,中小农户的___________。
③连年___________和频繁的___________,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2)表现: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
“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如一伙。
”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积弱局面的形成
2.积贫局面的出现
(1)北宋积贫局面的出现主要与哪些现象有关()
①冗官②冗兵③冗费④农民起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2)影响:北宋统治者把负担都转嫁到农民身上,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促使___________进一步激化。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背景:积贫积弱的局面已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___________激化。
2.目的:为挽救统治。
3.中心措施:___________。
下列内容属于庆历新政措施的有()
①改革文官升迁办法②严格“恩荫”制③改革贡举制④慎选地方官⑤裁并州县,减轻徭役⑥重农抑商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⑥
【自我测试】
1.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A、陈桥兵变
B、唐后期藩镇割据
C、唐末农民战争
D、五代的频繁更替
2.北宋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A、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3.庆历新政的主要推行者是()
A、司马光
B、王安石
C、范仲淹
D、苏轼
4.庆历新政的核心内容是()
A、发展经济
B、加强军事
C、整顿吏治
D、调整阶级关系
5.北宋“积贫积弱”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北宋的统治将岌岌可危是在()
A、宋太祖时期
B、宋神宗时期
C、宋仁宗时期
D、宋高宗时期
6.北宋形成冗官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实行“分化事权”的办法
B、增加科举录取的名额
C、实行“恩荫”制度
D、发展中小地主的势力
7.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B、“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C、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