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2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贸易(减少)
美国
50%
德国
40.2%
70%
日本
32.5%
50%
资本主义
1/3以上
2/3
世界
失业人数 1 700万 600余万 近300万
3 000万
(1)上表反映了什么时期的经济状况? 1929—1933年的经济状况。
(2)图表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什么问题?首先出现在哪 一国家?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危机;美国。 (3)表中反映了这一问题的哪些特征?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价格猛跌 工人失业
穷人艰难度日
整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活动探究二]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 时代呼喊变革,人民呼唤变革,就是在这一片变革声中,美国1932 年大选年拉开了序幕。罗斯福与时任总统的胡佛对决。胡佛总统依旧坚持最好 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而罗斯福说: “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他给美国人民带来了 希望,最终罗斯福以472∶59的绝对优势胜出。美国人民选择了罗斯福,意味 着美国人民选择了创新。但是罗斯福总统真的能引导美国人民从危机中走出来 吗?当时很多人都是心存疑虑的,说他是一个瘫痪的总统治理一个瘫痪的国家。 材料二 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 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1)结合上述材料,思考:胡佛与罗斯福在化解危机的政策上有 何不同。为扩大就业,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些措施出自哪一法规。如何看待“新 政”中“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规定?
(1)胡佛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完全由市场调节)。罗斯福采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 指导,消除经济危机。为扩大就业,罗斯福推行“以 工代赈”,通过兴建公共工程,来增加就业机会等措 施。 (2《全国工业复兴法》。美国政府实施“最高工时” 和“最低工资限额”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劳 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 克服经济危机。但是,这些调整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 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有哪些?
罗斯福新政直接影响: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 渐复苏,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恢复,美国的社会矛盾相对缓 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其国家制度的信心, 遏制了国内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深远影响:开辟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 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使二战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课堂小结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 国。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以摆脱 危机。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增强 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 经济,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和加 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资本主义 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3 罗斯福新政
竖立在汽车上的牌子写道:100美元可买下这辆 汽车,在股市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图片反映的 是什么时候的历史现象呢?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
一、从繁荣到危机
[活动探究一] 某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简表
工业生产(下降)
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1929年10求银行兑现
农场主倾倒过剩的牛奶
等待救济的失业者
二、罗斯福新政
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与摆脱困境、复兴经济的 措施对比分析: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 摆脱困境、复兴经济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