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26国际禁毒日-优秀word范文 (6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626国际禁毒日
篇一:626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
6.26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
少年儿童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憧憬,渴望拥有五彩斑斓的生活和精彩人生。

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吸了第一根烟,尝试了第一口毒品,涉足了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一旦染上毒瘾,你的人生悲剧就会从此开始。

要避免悲剧的发生,就必须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

牢记“四知道”: 一要知道什么是毒品;二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三要知道毒品的危害;四要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毒品种类:杜冷丁、K粉、美沙酮、大麻、鸦片、冰毒、摇头丸、吗啡(morphine)、海洛因、可卡因、咖啡因、安纳咖、苯环已哌啶(PCP)、麦司卡林、吗啡是鸦片中的主要生物碱。

罂粟,是一种一年生的栽培植物,一般种植在海拔高300至1700米的地方,其植株约高1.5米,每年二月播种,四、五月分开花,花呈白、红、紫等颜色,每朵花有四个花辩,其叶子大而光滑,呈带有银色光泽的绿色,当其果实成熟时,花辩自然脱落。

罂粟本身不是毒品,但它是鸦片制品的原料,从罂粟中可得到象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待因等等毒品。

摇头丸是90年代初流行于欧美,是一种致幻性苯丙胺类毒品、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兴奋作用,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有幻觉和暴力倾向,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被认为是未来世纪最具危险的毒品。

6.26国际禁毒日宣传资料
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
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篇二:626国际禁毒日
626国际禁毒日活动方案
------“千万别沾第一口”
一、开展活动的背景
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

截至去年底,我国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90万,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77%。

根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比去年又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儿童。

青少年涉毒问题增多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毒品泛滥的大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二是社会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不够。

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是青少年预防毒品的关键一步。

二、活动实施方案
三、培训团队分工
培训可由一名主讲加一到两名助教完成;也可每个模块有一个主讲人配搭一名助教完成,这样可以分担备课的工作。

四、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1:
案例1:16岁的男孩小华虽然从小爱玩好动,但学习成绩还算不错。

这个年纪的孩子,爱打游戏机的挺多,小华也不例外。

一次,在游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哥们”。

他们掏出一种白色粉末,围坐在那里吸,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一下子就引起了小华的好奇。

当“哥们”怂恿
他尝一口时,小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后来,为了弄钱吸毒,小华开始学会说谎,学也没心思上了,甚至骗起低年级
同学的钱。

这个小小年纪的“瘾君子”让我们在叹息之余,更为他对毒品的不
设防而痛心。

案例2:1月5日22时许,天元区栗雨派出所接群众举报,在天元区一农家乐
别墅内,17名青少年聚众吸食毒品,有的还是在校学生。

民警迅速赶到现场,
只见餐桌上摆着自制的吸食麻古的工具和包装毒品的塑料袋。

这些人精神亢奋,笑声不断。

经调查得知,当天是胡某20岁生日,他包下了这座农家乐别墅,请“兄弟们”吸食麻古。

经审查,17名男子最小的才16岁,就读于市某职业学校,在学校是班长,家境不错。

他表示,没接触过麻古,是第一次尝试。

案例3:江苏仪征破获一起青少年涉毒案 90后占五成
日前该市警方仪征破获一起青少年涉毒案,在被抓获归案的15名嫌疑人中,90后占五成,年龄最小的是一名16岁高一女生。

据警方介绍,本月初,民警到社区走访了解到,一名男23岁曾经受过处理的涉毒问题青少年经常不在家,也没有工作,极有可能再次染毒。

随即警方在网吧、宾馆等场所布控,15日在本地
一家网吧里找到该青年。

经过相关检验证实,该青年再次染毒。

同时,该青年
交代了他与多人一起吸食的实情,而且他们之间,多人相互容留吸毒。

根据线索,警方相继抓获15名涉毒人员。

其中,8名男子、7名女子,年龄最大的30
多岁,有3名未成年人,最小的是一名16岁高一女生。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曾经因涉毒、盗窃、聚众斗殴等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甚至被法院判过刑。

警方
在审查16岁高一女生的笔录中显示,交友不慎,“看到别人在"吃",我也就尝试了一回。

”首次吸食不知是毒品,同时也不知道容留他人吸毒是犯罪。

案例4:南京警方抓获了一名年仅14岁的吸毒女孩,这个女孩由于多次吸食摇
头丸,被警方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

“在戒毒所里,我们问她为什么吸毒,这
个女孩好像根本不知道毒品危害。

说因为她比较胖,后来一个朋友说吸毒可以
减肥,她就吸上了。

”这位负责人说,对于被抓进戒毒所,这个女孩还和民警
辩解,说摇头丸没有危害,并说只要自己出去,照样吃摇头丸。

“这些新型毒品,不像普通毒品海洛因那样,一天不吸就很难受。

这就给这些吸食新型毒品
的人一个错觉,觉得新型毒品没有危害,或者危害很小。

其实,一旦新型毒品
成瘾,那它对人体的损害比普通毒品还大,现在有不少吸食新型毒品的人都出
现了神经问题。

”该负责人说。

五、所需物品
1、需要鉴定的物品装盒子里:盐、白糖、面粉、味精、杏仁粉、鸡精、洗衣粉等。

2、几种毒品的图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
3、抽签用情景卡片(在卡片上写上情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