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消费量预测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消费量预测实验报告
1、我国口粮消费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行,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居民也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农村年人均口粮消费呈现增长态势,从247 kg/年?人最多增加到了266
kg/年/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进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不只局限于温饱问题,而开始追求粮食消费的质量以及食物结构的多元化,年人均口粮消费开始呈下降态势,下降到了2004年的218.27 kg/年?人,甚至低于1978年的水平。
而城镇由于温饱问题较农村不突出,所以从1978年以来,年人均口粮一直呈下降态势。
198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粮食256 kg,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45.4 kg,到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粮食218.27kg,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粮食只有78.18kg。
从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出,总体上我国城乡历年年人均口粮消费均呈下降趋势,但城镇年人均口粮下降幅度较农村要大。
这与城镇发展快于农村,城镇生活水平上升较农村要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是相符合的。
2、结论
我国粮食总需求将从2007年的52 854.96万t增长到2020年的57 455.83万t,年均增长率约为12%,其中2016年增长幅度将高于平均水平,随后的增长较前一阶段又趋于平缓。
从整体和中长期来看我国的粮食需求总量呈上升趋势,这与我国的历史情况是相符的。
此外,粮食需求结构也呈现一定变化,尤其是占很大比例的饲料用粮增长较快。
从中长期来看,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工业用粮、其它用量需求均呈一定幅度的上升趋势。
因此,为确保我国今后的粮食安全,我们可以在此预测的基础上首先有计划地保障充足的粮食供给总量,其次调节产业结构,确保粮食在供给结构上处于安全水平,进而从整体上全面保障我国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