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课件(完整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 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这一 点当老 师了。”
启示: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常复习旧课,领悟新知。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不解
译文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 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 会有害。”
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学思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不信乎?传不习乎?
Chuá n,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忠实呢?跟朋友往来 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 复习了呢?” 有什么启示?
重视品德修养
旧的(知识)
领悟
可以
3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了
凭 (这一点) 做
以(之) 为 师 矣。”
译文
重点实词
时、说、朋、知、愠、日、 实词 三、省、谋、信、传、罔、 殆、诲、知
“是知也”,通“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然后 按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通“悦”,愉 快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但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固定句式源自“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信” 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不随意增减。 2“达”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 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5.子曰:“由,诲 女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通“汝”,你 代词, 这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通“智”
教导,教诲 认识事物(的道理) 吧
译文
5、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求知的 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的就说知 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 智慧啊!”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 要表达的意思? 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 世师表”、“千古圣人”,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 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 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 乃至立身处世之道。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 依据.
课时目标
1.掌握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常识。 2.研读前五则,掌握重点实词。
3.当堂背诵前五则。
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把握语调、音律、节奏。
3、读出古文的韵味。
注音
lú n
“悦”的古字,愉快
yuè
yù n
wǎng
dà i
论语
说
愠
罔
殆
huì
rú
、
zhì
xǐ ng
yǐ
诲
女
知
省
矣
同“汝”,代词,你。
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 时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 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启示:学习应常复习
为人要有修养
每天
xǐng,反省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泛指多次 谋划,出主意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wè i,替 真诚,诚实 忠实 温习,复习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 儒家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 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 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 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 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 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 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 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启示: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常复习旧课,领悟新知。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不解
译文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 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 会有害。”
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学思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不信乎?传不习乎?
Chuá n,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忠实呢?跟朋友往来 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 复习了呢?” 有什么启示?
重视品德修养
旧的(知识)
领悟
可以
3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了
凭 (这一点) 做
以(之) 为 师 矣。”
译文
重点实词
时、说、朋、知、愠、日、 实词 三、省、谋、信、传、罔、 殆、诲、知
“是知也”,通“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然后 按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通“悦”,愉 快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但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固定句式源自“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信” 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不随意增减。 2“达”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 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5.子曰:“由,诲 女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通“汝”,你 代词, 这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通“智”
教导,教诲 认识事物(的道理) 吧
译文
5、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求知的 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的就说知 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 智慧啊!”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 要表达的意思? 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 世师表”、“千古圣人”,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 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 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 乃至立身处世之道。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 依据.
课时目标
1.掌握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常识。 2.研读前五则,掌握重点实词。
3.当堂背诵前五则。
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把握语调、音律、节奏。
3、读出古文的韵味。
注音
lú n
“悦”的古字,愉快
yuè
yù n
wǎng
dà i
论语
说
愠
罔
殆
huì
rú
、
zhì
xǐ ng
yǐ
诲
女
知
省
矣
同“汝”,代词,你。
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 时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 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启示:学习应常复习
为人要有修养
每天
xǐng,反省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泛指多次 谋划,出主意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wè i,替 真诚,诚实 忠实 温习,复习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 儒家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 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 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 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 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 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 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 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