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考化学专题一 图表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图表题
类型一函数图像题
(1)反应过程的判断
1.(2018·新疆,10,2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B.向盛有少量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加热一定质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2.(2018·湖南衡阳,23,2分)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
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 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大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
3.(2018·广东,13,2分)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
..的是( )
4.(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9,2分)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2018·江西,15,3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
B.通电分解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向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则图中物质R是
6.(2018·江苏宿迁,9,2分)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
7.(2018·广东,16,5分)下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

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

则: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

(2)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填字母);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2)溶解度曲线
8.(2018·江苏盐城,12,2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B.t2℃时,将50 g甲加入50 g水中,可得到100 g溶液
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D.t1℃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9.(2018·安徽,10,2分)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10.(2018·江苏宿迁,7,2分)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D.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 g
11.(2018·山东聊城,16,2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C.t2℃时,将4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 g
D.t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
12.(2018·湖北武汉,8,3分)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

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Ⅰ.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甲所示;
Ⅱ.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液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
B.取少量步骤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
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步骤Ⅱ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 g
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MgSO4+BaCl2 MgCl2+BaSO4↓。

因此,本身无毒且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如纯碱也可解毒
13.(2018·重庆A,19,4分)将80 g M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

(3)在40 ℃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类型二模型、图像、表格数据分析题
14.(2018·河北,7,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15.(2018·湖北黄冈,22,2分)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6.(2018·北京,12,1分)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
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7.(2018·湖北江汉,25,2分)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能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
①图中“?”代表丙,其微观示意图为
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③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④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改变
⑤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比是4∶6
A.②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答案精解精析1.D 2.B 3.D 4.D
5.C CO2(或KCl,写化学式或名称均可)
6.A
7.(1)单质NO (2)F N2O5+H2O2HNO3
8.C 9.B 10.D 11.A 12.A
13.(1)50% (2)C (3)160 降低温度至40 ℃以下
14.C 15.D 16.D 17.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