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新生儿护理
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新生儿实施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的临床
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2-2023.2内就诊的60例新生儿,随
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30例,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收集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显著更短,经皮黄疸指数显著更低,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
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
新生儿发育尚未完全,抵抗力不足,患病几率相比之下较高,通过护理措施
改善机体不良应激反应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着促进效果[1]。
对新生儿的皮肤和
机体进行推拿按摩,提供较为温和的刺激,可以有效促进患儿对环境适应度的增长、促进肠蠕动、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概率等。
音乐可以有效舒缓情绪放松
心情,先俯后仰卧位可以为患儿提供安全感[2]。
本研究针对新生儿实施音乐配合
先俯后仰卧位抚触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22.2-2023.2内就诊的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
男16例,女14例,胎龄平均40.12±1.02周)和实验组(30例,男18例,女
12例,胎龄平均40.25±1.20周)。
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都是自主选择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当中。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例如常规抚触(使新生儿保持仰卧位先进行头胸部的抚触,随后保持侧卧位进行背部臀部的抚触)、生命体征监测、健康宣教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的方式进行护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可进行抚触(每次抚触需在喂奶1小时后,抚触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播放胎教音乐,例如舒缓的摇篮曲等,控制音乐音量不要过大(40-60分贝),在音乐背景下对新生儿进行抚触,选择先俯后仰卧位,先使新生儿保持俯卧位进行背部抚触,随后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依次进行头部、胸部、腹部、四肢的抚触。
在抚触开始前,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手部清洁,修剪指甲避免给新生儿带来不适,用75%的医用酒精进行清洁消毒,抚触的过程中可以涂抹适当的润肤油在掌心。
进行背臀部抚触时,从颈部开始往下对脊柱两侧肌肉轻柔按摩,掌心按住臀部双侧往外揉搓;进行面部抚触时需要注意力度,腹部以顺时针进行按摩;抚触四肢时保持双手自然下垂,轻柔挤捏胳膊至手掌,下肢从大腿抚触至脚趾。
1.3疗效标准
记录两组新生儿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
记录两组新生儿护理前后经皮黄疸指数,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
通过院内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3.0软件中进行比较分析,对于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检验,分别用x2和t进行,分别用百分占比(%)和(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对比
实验组新生儿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分别是4.46±0.36和
3.91±0.24,对照组新生儿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分别是3.16±0.18
和3.26±0.17。
两组新生儿的首次胎便时间t =17.690,P=0.001;两组新生儿的胎便转黄时间t =12.105,P=0.001。
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护理后实验组新生儿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显著更短,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新生儿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对比()
组别例数首次胎便时间
(d)
胎便转黄时间(d)
对照组30 4.46±0.36 3.91±0.24
实验组30 3.16±0.18 3.26±0.17
t-17.69012.105
P-0.0010.001
2.2两组新生儿护理前后经皮黄疸指数对比
实验组新生儿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分别是86.47±20.41和
46.36±11.26,对照组新生儿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分别是
86.24±20.25和22.61±10.28。
两组新生儿的首次胎便时间t =0.043,P=0.965;两组新生儿的胎便转黄时间t =8.531,P=0.001。
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护理
后实验组新生儿的经皮黄疸指数显著更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两组新生儿护理前后经皮黄疸指数对比(,μmol/L)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
对照组3086.47±20.4146.36±11.26
实验组3086.24±20.2522.61±10.28
t-0.0438.531
P-0.9650.001
2.3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家属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90.33%,对照组满意度68.47%,x2=14.608,P=0.001。
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对比[n,(%)]
组别例数家属满意度
对照组3068.47
实验组3090.33
χ2-14.608
P-0.001
3.讨论
新生儿护理相对特殊,护理难度较大,常规护理主要通过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干净整洁,进行常规抚触、观察生命体征等方式进行。
新生儿尚未发育
完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出现全身应答反应,在抚触时容易出现哭闹的情况。
保
持仰卧位时新生儿四肢没有可接触点,会产生不安全感,出现恐慌等情绪,难以
放松,抚触效果不佳[3]。
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与俯卧位相似,呈胎头俯曲,四肢
在身前蜷缩的样子。
先俯后仰卧位抚触让新生儿先保持最自然的俯卧位,放松身心,同时辅以可以舒缓心情的音乐协助新生儿维持更加舒适的状态。
音乐可以放
松心情,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轻柔平和的音乐可以有效使人平静下来,有助于维持稳定放松的状态。
新生儿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抚触,哭闹的情况大大
减少,抚触效果也更加良好[4]。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新生首次胎便时间、胎
便转黄时间显著更短,经皮黄疸指数显著更低,抚触效果更加良好,家属护理满
意度更高。
缩短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有利于新生儿更快适应母乳喂养,
对其成长发育有着促进作用,实验组新生儿胃肠蠕动得到改善,还可以有效降低
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实施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的临床效果良好,抚触
效果相对更好,有助于缩短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减少新生儿抚触时哭闹的概率,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方式简单有效易于学习,有一定现实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谭文凤,张春华.音乐疗法用于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护理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45(03):61-62.
[2]胡文娟.音乐结合抚触护理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蓝光治疗依从性、
生长发育的影响[J].现代养生,2022,22(04):292-294.
[3]魏旭霞.循经抚触联合保护性睡眠护理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中的应
用[J].黑龙江医学,2021,45(14):1560-1561.
[4]王英婷,王珊珊,涂村招.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
果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20,42(05):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