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同步练习-文档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下列关于班超出使西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时间是西汉时期 B.目的是征服西域
C.建立了西域都护 D.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关系
2.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
3.2019·柳州市期末考试新疆和更远的西部地区古称西域,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标志是( )
A.“七国之乱”的平定 B.昭君出塞
C.张骞通西域 D.西域都护的设立
4.中国是世界上几个独立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西部的高原与沙漠使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间交流极少。
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与中亚、西亚文明进行交流发生于( )
A.商周时期 B.两汉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5.右图为葡萄,它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堪称“果中珍品”。
那么中原人吃上葡萄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西汉
6.“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等货物转运到欧洲 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中原
7.“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泉州 B.长安
C.建康 D.北京
8.有历史学家认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中国古代的第一次外交活动。
张骞此次出行的最大收获是( )
A.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B.把佛教从西域传到中原地区
C.联络大月氏打败了匈奴 D.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以上古诗中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作( )
A.西域 B.大秦 C.安息 D.葱岭
10.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探西域之行】
(1)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张骞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3)你认为张骞的两次西域之行有何影响?
【寻丝路之旅】
丝绸之路途经国家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这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
(4)结合上图指出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当时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你能说出该路线经过我国现在哪三个省区吗?
(5)结合材料,说说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申遗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
1-9:DDDBD BBAA
10.(1)自然环境恶劣;被匈奴俘虏;食物匮乏。
他不畏艰险、牢记使命、勇于开拓进
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第一次是准备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是友好访问西域各国。
(3)开启了西域各国和汉朝频繁交往的时代,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等。
(4)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到欧洲。
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陕西省、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促进沿线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