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
农村小学后进生是指在农村小学就读的学生在学习期间思想品德、智力发展、心理健康、语言行为、学业成绩等方面低于合理水平,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应用较为缓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陷的学生。
它包括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厌学思想,智力迟钝、身体不好等原因造成“成绩后进”的学生;思想觉悟低、存在不良品德习惯,经常有过失行为等“表现后进”的学生;以及不但“成绩后进”、同时“表现后进”的学生。
他们是一所学校和一个班级体中客
观存在的特殊群体,多表现为思想差、行为差、道德差和成绩差等几种情形。
帮教好后进生有利于班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农村后进生的特点
1、既自卑又自尊后进生在班集体中居于落后位置。
有的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引来班主任谈话批评,家长的训斥大骂,尔后,同班同学当另类看。
因此后进生的自卑感渐强,甚至自暴自弃。
2、既傲慢又懊悔后进生对来自班主任的批评习以为常,表现出满不在乎。
他们往往好打抱不平,但当事情闹大后,又对自己所犯之错产生不同程度的懊悔。
3、既易感化又抑制力差大多数后进生,内心深处也有要求上进的愿望,只是隐藏得较深。
从家中到学校,他们得到的是清一色的指责,缺少关心爱护。
他们一旦遇到一个开明的班主任,将有可能为之精神一振,向好方面迈出一步,表现出易感化的特点。
但是,后进生常常抑制力差,意志脆弱,遇到
一点点困难或挫折,他就动摇后退。
4、既情绪消极又好出风头后进生与品学兼优的学生合不来,与班主任有距离,和家长难沟通。
他们平时的情绪悲观、低沉、冷漠。
有时满足于出风头,我行我素,用过激行为表达渴求别人信任和尊重的愿望。
二、农村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如下:
(一)学校因素
1、对教育对象不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教学上只注重上等学生,对后进生不闻不问,放
任自流甚至视其为包袱或害群之马,这样,本有进取心的后进生将失去进取的信心,甚至产生故意的对抗心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不把爱的阳光撒向这些最需要的孩子,他们怎能茁壮成长呢?
2、教师与学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怕而远之,既远离了学习和纪律,更远离了正常的成长轨迹。
(二)家庭因素
1、大部分农村家长对其子女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漠不关心,孩子学不学,成绩好不好全
无所谓,甚至有的家庭把教育子女的问题全部依赖于学校,而没有尽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责任,使教育出现了较大的残缺或空档。
2、农村地区父母大多出门打工,对子女学习无精力过问,学生缺乏家庭里关爱和教育。
3、有些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无法辅导孩子。
4、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尤其独生子女家庭,凡求则是有求必应,生活上无微不至的
关心,学习上要求不高,对孩子在校犯的错误包容放纵,致使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以至于相冲突。
5、父母离异,孩子失去温暖,无人关照,对生活掺杂了许多不应有的观念和想法。
(三)社会因素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赌博、吃喝、腐败、浪费等都会使青少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此外,
社会上非法书刊、录象带、网络等也坏作用不小。
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模仿心重,看了那
些带有刀枪、棍棒、黄色书刊、录象等,或误出入黑网、暴力网、黄网之后,都想亲身尝试
一下,结果一试就步入歧途。
(四)自身因素
1、非智力因素比如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注意力分散,
心理素质不好,情绪不稳定等等情况,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2、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无学习目标,缺乏必要的是非观,缺少吃苦精神。
3、学习动机不稳定,常常被其它诱因所左右。
4、学习兴趣不持久,特别是缺乏学习中的潜在兴趣。
三、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怎样才能找出对应转化之策呢?我认为,要根据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对症下药,才能遏止和减
少后进生的形成,达到有的放矢,“治病救人”的目的。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尽最大能力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转化后进生
(1)加强沟通,动之以情,用爱感化,帮助后进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接近学生、爱学生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
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将亲其师而信其道。
(2)尊重信任,晓之以理,建立友谊,以诚挚的心去关心爱护后进生
面对后进生,教师要有涵养,不要急躁冲动,教师要心里时刻装着后进生,时时处处为他们
着想。
在班集体中,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
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消除他们与老师,与同学,与集体的对立
情绪,增强他们对别人的信任感。
(3)掌握心理,积极引导,赏识教育,让后进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进步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老师就要使用赏识教育,掌握他们的
心理变化,及时表扬后进生,满足他们的自尊等正常的心理需要,从而重新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树起新的精神支柱,我们必须谨言慎行,绝不做伤害后进生自尊的事情,要为转化创
造契机。
(4)结对帮助,培养兴趣,持之以恒,培养他们开放的学习心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建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营造良好的的氛围。
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帮助,实行优生
带差生活动,进行一对一的帮助,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在对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做到三个不:重犯错误要不急躁,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
(5)创新教法,优化学法,一分为二,巩固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成果
教师一定要坚持一分为二,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积极引导,让他们以自身的长处逐步克服
一些短处,从中让他们看到希望,增强进步的信心。
教学中注重培养后进生认真写作业,按
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和有错必改的习惯,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爱好,提高效率。
和家长沟通,共同营造爱的教育环境。
2、在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教师应主动
与家长沟通,使他们理解教师的同时,理解并相信他们的孩子,与家长联系,并不是说等学
生出了问题才和家长联系解决问题,平时就要多点家访,做好家访记录,及时了解学生在家
的表现,并向家长汇报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新的苗头,新的动向,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
当
后进生一有好的表现时,及时告诉家长,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有不好的苗头时,及时通知
家长,共同督促学生,防止事态的发展。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花费大量精力与时间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这需要我们教师付出足够的热情与耐心。
相信只要我们老师教之有方,引之有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使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后进
生的转化工作定会由治“标”转向治“本”,真正实现彻底转化的目的。
教师是园丁,那学生就
是花朵,后进生只是那迟开的花朵,相信只要我们老师积极努力,只要我们能有足够的耐心,总会看到那一片美丽的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