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质量审计记录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文本、实施 记录,安全管理人员证书、特种 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等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 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 理能力。是否按要求对其安全生产知识 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 可任职。
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文本、培训 记录和持证情况。现场考察企业 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情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3)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 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
查操作岗位人员培训记录。现场 考察企业的操作岗位人员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企业是否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总 体规划和协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每季 度召开一次安委会会议,研究布置企业 安全工作。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
查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纪 要,安全管理(包括会议、检查、 培训等)记录,查安全生产隐患 排查上报记录、治理档案等。验
□管理上升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 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和特种设备 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查相关台帐和证书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 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 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档案是否规范完整。
查企业作业现场标识、标牌设置 情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 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
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 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 示标志。
4.7
隐患 排查 与风 险管 控
(1)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 危险设施或危险作业场所进行安全风 险评估与危险源辨识,对识别出的各类 安全风险,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 落实管理责任,同时,对确认的危险源 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建立健 全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危险源安 全管理技术措施,实施有效监控。
查企业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文件、危险源档案、危险源备案 回执、危险源管理制度文本及执 行记录、危险源检查整改记录。 现场查证危险源管理状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建立健全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 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 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 记录,定期向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报告, 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 行内部监督机制
查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工作计 戈U、工作小组开展整改工作的情 况记录以及相关会议、工作记 录、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4
教育 与培 训
(1)是否制定并实施了安全生产标准 化所规定的各种安全教育培训大纲或 计划;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2)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检维修方 案。充分预判和分析作业过程的危险 性,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进 行监督检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作业。
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 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 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查证要求: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 管理相关文件和应急预案文本。 查企业应急预案评审记录和备 案回执。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企业应按规定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 和演练。并根据培训和演练情况修订和 完善应急预案。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 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 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 其完好、可靠。
查证要求:应根据国家颁布的行 业规范或标准,结合行业设备设 施的特点,对危险作业的重点部 位、重点环节进行检查验证。查 证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技术档 案。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4.6
作业 现场 安全 管理
(1)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 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 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 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 动火作业、有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 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 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 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 安全措施等内容。
查证要求:查企业相关文件资 料。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不符合项汇总表
序号
要素
不符合项描述
整改要求
计划完成时间
企业负责人签字:
(加盖企业公章)
年 月 日
查企业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记 录,现场抽查预案的通信联络畅 通状况、应急人员的响应速度、 到位状况等。根据企业应急预案 现场查证应急装备、物资的配 备、储备情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3)企业是否制定并落实安全事故调查 处理程序;
企业若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未 遂事故是否按照“四不放过”原 则进行处理,查看事故调查报 告。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9
绩效 评定
(1)企业至少每年一次对本单位安全 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 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 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指标的完成情况。
查证要求:查企业年度评定、自 评的相关文件和考核情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 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 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查证要求:查企业作业现场车 间、班组安全巡查记录、动火作 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 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 业活动审批报告。现场查证生产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状况,便携式 安全设施检验报告和合格证。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过程作业人 员行为的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 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 析,采取控制措施。
证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的任职 通知,安全组织架构图、安全生 产管理资格证书。
(3)是否根据企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的要求;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小组 并有效运行。
安全生产标准化小组成立通知、 工作小组开展整改工作的情况 记录。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3
规章 制度
(1)是否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 及安全运行需要,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 产规章制度、岗位人员的岗位安全职责 和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作业标准;
查证要求: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文本、事故隐 患排查治理情况记录。验证企业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通报 情况。现场查证企业事故隐患自 查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4.8
事故 应急 管理
(1)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 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 急管理工作。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 生产特点相适应的应急救援队伍,指定 应急救援人员,并组织训练;制定符合 本单位实际的有效的应急预案;并针对 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 施,形成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企业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安全生产 管理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 位。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 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 善。
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三级安 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作业 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掌握情况。验证特种作业和特种 设备操作人员培训记录和持证 情况。现场考察企业的特种作业 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 情况。
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 使用新设备时,应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门 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掌 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 护措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 业。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3)重点审计特种设备以及影响企业安 全生产状态的、企业重点监控的设备设 施。
查证要求:查企业设备设施维修 方案、委外维修的安全协议、特 种设备检验报告、安全设施检验 报告。现场查证安全设备管理状 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企业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 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 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 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查企业作业现场车间、班组安全 活动记录和隐患排查、提交记 录。企业对车间、班组排查、提 交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的落实 情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3)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 按照《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及企业内部规定,在 有较大危险因素以及职业危害因素的 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 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以及职业危害提 示、警示,告知危险、危害的种类、后 果及应急措施等。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3)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生产运行 岗位人员的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操作 规程是否按规定进行修订、完善和补 充。
验证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生 产运行岗位人员的岗位安全职 责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否根据国 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及企 业人员、机构、产品结构的变化 情况适时进行修订、完善.
审计记录表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4.1
目标 与计 划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年度 安全生产目标,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年 度自评工作列入计划目标。
查企业制定的年度安全生产目 标、计划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指标列入企业 年度安全生产指标考核中,加以考评。
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查企业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的文 本。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生 产运行岗位人员的岗位安全职责和安 全操作规程或安全作业标准是否并有 效运行;
有效落实的情况,包括制度的责 任主体是否明确、制度的执行记 录、安全操作是否与安全操作规 程一致,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 执行情况是否有检查、评价、考 核。
查证要求: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文本。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5
设备 设施 运行 管理
(1)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 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应有专人负 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 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 维修计划。
查企业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的有 效运行记录,查设备设施管理、 维修台帐。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体系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 全生产委员会主任是否由能够承担单 位安全生产全面领导责任的、实际领导 指挥生产经营日常活动的决策人担任。 是否在其最高管理层内有一名负责安 全管理的分管领导,该领导是否有足够 的权力和能力,能够有效地调配安全管 理所需的人、财、物资源;
验证是否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 作指标列入企业年度安全生产 指标考核中,加以考评。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2
组织 机构 与职 责
(1)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责 任体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 符合法律规定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 理制度,各生产运行部门、岗位 的安全职责是否明确,工作程序 是否有效。验证从业人员超过 100人的企业是否设置能够独 立行使职权的安全管理组织机 构,是否配备符合法律规定的专 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 在100人以下的,是否配备专职 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 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 理能力。是否按要求对其安全生产知识 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 可任职。
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文本、培训 记录和持证情况。现场考察企业 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情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3)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 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
查操作岗位人员培训记录。现场 考察企业的操作岗位人员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企业是否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总 体规划和协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每季 度召开一次安委会会议,研究布置企业 安全工作。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
查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纪 要,安全管理(包括会议、检查、 培训等)记录,查安全生产隐患 排查上报记录、治理档案等。验
□管理上升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 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和特种设备 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查相关台帐和证书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 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 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档案是否规范完整。
查企业作业现场标识、标牌设置 情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 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
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 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 示标志。
4.7
隐患 排查 与风 险管 控
(1)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 危险设施或危险作业场所进行安全风 险评估与危险源辨识,对识别出的各类 安全风险,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 落实管理责任,同时,对确认的危险源 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建立健 全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危险源安 全管理技术措施,实施有效监控。
查企业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文件、危险源档案、危险源备案 回执、危险源管理制度文本及执 行记录、危险源检查整改记录。 现场查证危险源管理状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建立健全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 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 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 记录,定期向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报告, 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 行内部监督机制
查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工作计 戈U、工作小组开展整改工作的情 况记录以及相关会议、工作记 录、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4
教育 与培 训
(1)是否制定并实施了安全生产标准 化所规定的各种安全教育培训大纲或 计划;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2)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检维修方 案。充分预判和分析作业过程的危险 性,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进 行监督检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作业。
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 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 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查证要求: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 管理相关文件和应急预案文本。 查企业应急预案评审记录和备 案回执。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企业应按规定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 和演练。并根据培训和演练情况修订和 完善应急预案。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 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 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 其完好、可靠。
查证要求:应根据国家颁布的行 业规范或标准,结合行业设备设 施的特点,对危险作业的重点部 位、重点环节进行检查验证。查 证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技术档 案。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4.6
作业 现场 安全 管理
(1)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 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 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 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 动火作业、有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 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 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 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 安全措施等内容。
查证要求:查企业相关文件资 料。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不符合项汇总表
序号
要素
不符合项描述
整改要求
计划完成时间
企业负责人签字:
(加盖企业公章)
年 月 日
查企业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记 录,现场抽查预案的通信联络畅 通状况、应急人员的响应速度、 到位状况等。根据企业应急预案 现场查证应急装备、物资的配 备、储备情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3)企业是否制定并落实安全事故调查 处理程序;
企业若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未 遂事故是否按照“四不放过”原 则进行处理,查看事故调查报 告。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9
绩效 评定
(1)企业至少每年一次对本单位安全 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 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 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指标的完成情况。
查证要求:查企业年度评定、自 评的相关文件和考核情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 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 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查证要求:查企业作业现场车 间、班组安全巡查记录、动火作 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 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 业活动审批报告。现场查证生产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状况,便携式 安全设施检验报告和合格证。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过程作业人 员行为的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 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 析,采取控制措施。
证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的任职 通知,安全组织架构图、安全生 产管理资格证书。
(3)是否根据企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的要求;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小组 并有效运行。
安全生产标准化小组成立通知、 工作小组开展整改工作的情况 记录。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3
规章 制度
(1)是否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 及安全运行需要,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 产规章制度、岗位人员的岗位安全职责 和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作业标准;
查证要求: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文本、事故隐 患排查治理情况记录。验证企业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通报 情况。现场查证企业事故隐患自 查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4.8
事故 应急 管理
(1)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 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 急管理工作。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 生产特点相适应的应急救援队伍,指定 应急救援人员,并组织训练;制定符合 本单位实际的有效的应急预案;并针对 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 施,形成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企业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安全生产 管理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 位。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 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 善。
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三级安 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作业 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掌握情况。验证特种作业和特种 设备操作人员培训记录和持证 情况。现场考察企业的特种作业 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 情况。
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 使用新设备时,应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门 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掌 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 护措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 业。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3)重点审计特种设备以及影响企业安 全生产状态的、企业重点监控的设备设 施。
查证要求:查企业设备设施维修 方案、委外维修的安全协议、特 种设备检验报告、安全设施检验 报告。现场查证安全设备管理状 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企业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 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 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 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查企业作业现场车间、班组安全 活动记录和隐患排查、提交记 录。企业对车间、班组排查、提 交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的落实 情况。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3)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 按照《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及企业内部规定,在 有较大危险因素以及职业危害因素的 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 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以及职业危害提 示、警示,告知危险、危害的种类、后 果及应急措施等。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3)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生产运行 岗位人员的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操作 规程是否按规定进行修订、完善和补 充。
验证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生 产运行岗位人员的岗位安全职 责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否根据国 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及企 业人员、机构、产品结构的变化 情况适时进行修订、完善.
审计记录表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4.1
目标 与计 划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年度 安全生产目标,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年 度自评工作列入计划目标。
查企业制定的年度安全生产目 标、计划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指标列入企业 年度安全生产指标考核中,加以考评。
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查企业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的文 本。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2)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生 产运行岗位人员的岗位安全职责和安 全操作规程或安全作业标准是否并有 效运行;
有效落实的情况,包括制度的责 任主体是否明确、制度的执行记 录、安全操作是否与安全操作规 程一致,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 执行情况是否有检查、评价、考 核。
查证要求: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文本。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5
设备 设施 运行 管理
(1)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 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应有专人负 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 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 维修计划。
查企业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的有 效运行记录,查设备设施管理、 维修台帐。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审计
要素
审计
项目
审计内容
查证要点
审计结果记录
审计小结
体系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 全生产委员会主任是否由能够承担单 位安全生产全面领导责任的、实际领导 指挥生产经营日常活动的决策人担任。 是否在其最高管理层内有一名负责安 全管理的分管领导,该领导是否有足够 的权力和能力,能够有效地调配安全管 理所需的人、财、物资源;
验证是否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 作指标列入企业年度安全生产 指标考核中,加以考评。
□管理上升
□管理持平
□管理下降
4.2
组织 机构 与职 责
(1)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责 任体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 符合法律规定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 理制度,各生产运行部门、岗位 的安全职责是否明确,工作程序 是否有效。验证从业人员超过 100人的企业是否设置能够独 立行使职权的安全管理组织机 构,是否配备符合法律规定的专 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 在100人以下的,是否配备专职 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